首页 » 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 » 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全文在线阅读

《微表情:如何识别他人脸面真假?》10.2 眼睛的微表情

关灯直达底部

鉴于这本书立意并非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眼部疾病,所以并不会把眼睛以及眼附属器的所有构成列举得清清楚楚,而只是涉及与我们研究的微表情相关的部分。

10.2.1 眼睛的结构

1.眼睑

不讲究的话,可以把眼睑理解为俗称的眼皮,但并不像它的俗名看起来那样,仅仅是一层皮肤。眼睑的里面,还有腺体和肌肉。腺体分泌的液体可以润滑眼球,而眼睑的闭合,则由眼轮匝肌控制。眼轮匝肌收缩,上下眼睑闭合,能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另外,上眼睑内部还有一种“上睑提肌”,专门负责向上提拉上眼睑,也就是俗称的睁开眼睛。这两种肌肉大部分都受运动神经控制,是可以通过“想”来控制的,学术上叫做“随意运动”。上眼睑中也有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平滑肌成分,不能用“想”来控制。

因此,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所有眼睑的闭合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之下完成的。有的时候是“想”要闭眼,正常人随时都可以随意做出闭眼动作;有的时候,闭眼的动作则不受“想”的指挥,而是受情绪、本能或者习惯的指挥,不用经过大脑的思考。最简单的两个例子是:

①找一个好朋友,面对面站好,跟他/她说好“不要害怕”,但不要嘱咐他/她“别眨眼睛”,然后突然向对方眼睛的方向做出袭击动作,当然别真的伤到人。看看对方的反应如何?他/她知道你是好朋友,知道你不会伤害他/她,但是,眼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闭合试图保护眼睛,这就是进化出的本能反应。当然,如果之前你特别嘱咐对方“不要眨眼”,也许他/她是可以控制住的。

②弄一个杯子,装一些很臭的东西(可以是食物,比如臭豆腐),或者看起来很恶心的东西,然后嘱咐最好的朋友,这里面的东西很臭(恶心),但一定要坚持住,闻一下(看一下)。尽管有可信任的嘱托、有思想准备,但他/她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皱起眉毛、眯起眼睛(眼睑闭合)。

总结: 在看到不喜欢的、为难的、凄惨的负面刺激源时,眼睑会不由自主地做出闭合动作,试图减少负面刺激的影响。尽管是不由自主,但仅仅是不由思维做主,眼睑闭合的动作,还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完成的。上眼睑的解剖形态如图10-7所示。

图10-7

在眼睑内部,还有一部分肌肉叫做米勒氏肌(Müller肌),它们有些不同,属于平滑肌。平滑肌归自主神经系统管理,也就是说,靠“想”控制不了这些肌肉的运动,是神经系统的自觉行为,学术上叫做“非随意运动”。当交感神经受到如惊恐、愤怒或疼痛等负面刺激而兴奋时,这些肌肉收缩可以加大眼睛睁开的程度。因此,如果人受到了有效刺激,会有不能自主的反应出现,而这些“非随意运动”对于分析人的真实心理状态来说,非常宝贵。

2.眼球

眼球是人类获取视觉信息的器官。

电视机、计算机屏幕这样的发光光源体可以利用自身的能源将光线射入眼球,而生活中更多的物体本身不能发光,是将其他光线反射进入眼球,这也是我们看到的最多的视觉信息来源。但无论哪种光源,眼球是光线接收的器官,需要光线射入,才能“看”到东西。作为拥有这种器官的人类,我们要做的,是选择我们要关注的方向,找到光线的射入来源。

所以,视线,这个我们很熟悉的词,并不是我们的眼睛发射出来的一条线,而是我们选择的方向,让外界光线能够准确地射入眼球。我们是主动去“看”,但“看到”则是被动的光线射入,如果我们不希望看到,既可以选择方向的改变,也可以切断眼球的光线射入。

图10-8

眼球的解剖结构比眼睑复杂很多,分解出来的各种零部件数量更多,本书中就不一一介绍了,如图10-8所示。其中,大部分是与光学有关的器官。

①“黑眼球”

必须要科普一个小知识,“黑眼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黑色球体。如图10-8中所示,看起来界限分明的“黑眼球”,最外面是角膜(各位可以直接联想到捐献),约占眼球面积的1/6,是完全透明的,这是光线射入的入口。角膜之下的有色部分,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黑眼球”,解剖学上叫做“虹膜” 。根据虹膜内含色素的不同,虹膜呈现不同的颜色。白种人虹膜色素较少,呈灰蓝色;黄种人色素较多,呈棕黄色;黑人色素最多,呈黑色。

眼球的其他部分外壳,都称为巩膜。巩膜很坚硬,白色不透光(能看到的眼白就是巩膜的一部分),和角膜一同包裹着整个眼球,保护内部结构。

在眼球位数众多的零部件中,直接与微表情研究相关的是:虹膜和瞳孔。

②虹膜

虹膜控制光线的透入量。人们普遍认为,是瞳孔控制光线的投入量,没错,两个说法都对,因为虹膜和瞳孔本就是一个东西。

虹膜是圆环状的,圆心部分就是瞳孔,也就是说,瞳孔真的是个孔!虹膜由多单位平滑肌构成。靠近圆心部分的(也就是瞳孔的边缘部分)是环形肌层,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副交感神经不受思维控制)支配,收缩时使瞳孔缩小,故又称瞳孔括约肌;虹膜的外周部分是辐散状肌纤维,受由颈部上行的交感神经纤维(交感神经也不受思维控制)支配,收缩时使瞳孔散大,故又称瞳孔散大肌。

要特别注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加在一起,统称为自主神经系统,不能通过“想”的方法来控制它们的运动。平滑肌还存在于胃、肠、膀胱等内脏,人类也同样无法用“想”的方法来控制这些内脏的运动。这些就是“非随意运动”。所以,如果你觉得前面的知识太复杂,就记住一句话:虹膜的运动,是不能靠“想”来下命令的,能真实反映当事人心理状态。

③瞳孔

介绍完虹膜,瞳孔其实也就全部介绍完了。因为,瞳孔本不是独立器官,不是一个零部件,就是虹膜中间的洞,所有视觉光线都是从瞳孔中投入的。所以,无论什么人种,瞳孔看起来都是黑色的,那不是色素的作用,而是源自于你体内的黑暗。

所以,如果光线过强,虹膜内瞳孔括约肌自动收缩,则瞳孔缩小;光线变弱,瞳孔散大肌自动收缩,瞳孔变大。这些调节,都是平滑肌在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自主完成,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负责思维)单独下达指令。

3.眼球的转动

眼球的转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视觉范围,同时也控制着视线的方向。与瞳孔缩放的控制不同,眼球的运动是靠6条肌肉来控制的,称为眼外肌。眼外肌是附着于眼球外部的肌肉,每只眼睛各有6条,分别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6条眼外肌都是骨骼肌,可以靠主观意识来控制运动。因此,眼睛转动的方向,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都是“有意为之”。这一点很重要!

眼球的每一运动,是各肌协作共同完成的,两眼的运动在正常情况下也协调一致。当眼外肌的肌止点位置异常、某条肌肉发育不良或支配肌肉的神经发生麻痹时,则导致斜视等病变。

这样一来,我们明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这个事实对于微表情研究而言,意义非常重要:眼睛为什么要直直地看着对方,为什么要转移开来,都可以确认为有意识——但不仅仅是思维性意识——控制的结果。那么,你,在对话的时候为什么要转移视线方向?

我们要探求的,就是这个“为什么”。

10.2.2 瞳孔对视

瞳孔对视是个很变态的词,正常人不会这么说话,但微表情必须要“微”到这种程度才有价值。

瞳孔对视就是两个人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而且不仅仅是方向上的大致对视,还要严格到彼此注视对方的瞳孔。

眼睛的注视方向,非常精准。人对于视线信息的捕获,也非常精准。实验证明,如果你的视线从对方瞳孔上移开少许,对方就会感知到你已经移开了视线。有的时候,甚至在你体前180度的范围内,都可以感觉到有人在看你,或者有人已将视线移开。如图10-9所示。

图10-9

当然,有的艺术作品里描述,有人还可以感受到身后的视线,那其实更多是基于多种辅助信息的判断结果,不是真的从生理上能接收到被关注的信息。

测试案例

瞳孔对视的心理奥秘

为了搞清楚瞳孔对视的心理奥秘,我们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召集了50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配对,两两一组。实验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求彼此互相直视对方的眼睛,坚持20秒,期间不要说话。通过实验观察两个人的反应,并在实验结束后,访问并记录参加实验者的感受。

实验结果显示:

眼神接触的那一刹那,双方就同时感觉到,对方可能有话要说,或者自己应该说点什么;

超过2秒钟,大家因为限于实验要求不能说话,都会觉得有些尴尬(大部分想笑);同时会因为要坚持完20秒,开始通过眼睛探求彼此进一步的信息;

5秒钟之后,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希望能够转移视线;当然也有几组在互相用眼神表达和接受着彼此的信息;期间出现各类笑场;

20秒的实验结束后,所有人无一例外地感觉到松了一口气,并反馈:特别想说话,特别想移开视线,两个都不让,实在很难受。

实验结论:

经过上述实验,我们总结出瞳孔对视有两个作用:一是希望有效表达,也就是“我有话要说+你说吧,我听着呢”;二是在不能使用语言的交流过程中,挖掘对方的非语言信息。

这里需要注意,此处讨论的情况,不是两个人在不能说话的情况下挤眉弄眼,借助眼球移动来暗指方向的那种表情暗号,就是纯粹的对视,中间没有视线中断或转移。

1.非语言交流中的瞳孔对视

双方在互相看着对方瞳孔的时候,本能地会觉得应该说些什么给对方听,或者听听对方在说些什么,这个情况在下一节中会有详细讨论。

通过总结实验的后半段主观感受,我们认为,在对视过程中,如果时间够长又不能说话,那么交流双方会试图通过眼睛的对视来挖掘对方内心的表意。时间再长一些的话,因为无法挖掘到更多的有效信息,尽管眼睛还会按照要求看着对方的瞳孔,但心思已经走神了。

在街头遇到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发现他正看着你的眼睛(发现这个现象的同时,你其实也在看着他的眼睛,这就是瞳孔对视了)。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引起进一步的交流,双方中总会有一方做出视线转移。如果不需要搭讪或问路,那么继续保持瞳孔对视,就会让双方都觉得很奇怪,“这个人为什么要看着我”。如果遇到脾气暴躁、心情不好或者混迹于街头的小混混(觉得你冒犯他了),则可能会相互探究对方是不是在找茬或挑衅,进而引发不必要的肢体冲突。这种情景下,最常见的台词是“看什么看?!”

如果没有要表达的内容,瞳孔对视过几秒钟后,就会失去思考能力,进入强迫性思维麻木状况。只看一个东西,又接收不到信息,这和看某一个东西久了会发呆是一样的,心思早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这是因为,长期的进化,使人类的视觉器官和大脑更偏向于关注动态信息,因为所处环境中物体的运动,会影响生存(天敌来袭)和繁衍(爱人在哪里)。大脑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忽略静态而没有变化的信息源。

2.语言交流中的视线接触

如果可以说话,瞳孔的对视则成为有效交流的开始,这是双方的共识。之所以说是一种共识,是因为对视的双方都能感受到对视的意义和将要引发的事情;而之所以说是一种开始,则是因为对视是双方要进行“全双工”交流的启动过程。

啥叫“全双工”交流?

这里借用了一个通讯专业里面的技术术语,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内,交流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和接受信息,更简单的解释,是下面这张图10-10所示。

图10-10

在对话双方谈论彼此都很关心的重要信息时,至少在一开始,一定是四目相对的。在正常的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视表达了这三个意思:

①【说的人】我想对你说;

②【说的人】请你好好听;

③【听的人】我正在好好听。

由于交流是双向的,所以双方既是说话的人,同时也是听的人,会同时具备这三个期望。对话的过程中无论缺失了哪一个期望,都会引发瞳孔对视的中断。

(1)缺失【我想对你说】:

心理真实状态是【我不想对你说】。由于不想说了,但因为迫于具体情境,一定要对对方说些什么,就会出现视线转移,取消和对方的对视。

在这种情况下,伴随着视线转移,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①说实话,把说完当成一项任务。至于对方听没听到,不关心;

②潜在的心理是不想把这件事说出来,所以语言可能出现滞涩(停顿、结巴、重复等),同时音量和语气发生衰减;

③直接隐瞒一些信息不表达;

④捏造一些信息应付当前的交流情境。

具体案例:

例一: 作为一名医生,患者重病时,你不忍心把负面消息告诉家属,怕对方伤心,但又必须告诉对方。这时候,你就会主动取消视线接触,不忍心看对方听到之后的反应。内心中在那一刻的实际期望是:你最好没听到,别知道。这种主观期望,有很大的情绪因素,从感情上不希望对方受到负面刺激。当然,理智思考的结果,还是要把事情说出来。

试想,如果是经过检查确认,患者的身体康复了,你向家属报喜的时候,一定是眼睛注视着对方,把好消息告诉他,并希望看到他如释重负的积极反应。

例二: 作为一名下属,你办事不力,不敢把项目的失败结果告诉老板,怕对方发飙而给你带来各种伤害,但又确实不能隐瞒和回避。这时候,说话的人也会主动取消视线接触,不敢看老板听到情况之后的反馈。内心中在那一刻的实际期望也是:我不想说,你最好听不到,别知道。

反之,如果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项目成功了,你向老板汇报的时候,一定是满怀热情地看着老板的眼睛来向他报告,同时预期老板的眼神中给予肯定和鼓励。

例三: 女孩害羞的时候,往往不敢直视对方,说话时声音也会小小的、细若蚊鸣。理智上呢,女孩是希望对方能听到她的真情表白,但害羞的情绪造成了潜意识的另外一个主观期望,心理大概想的是:“人家是女孩子,怎么能主动说些什么‘我喜欢你’之类的呢。”社会礼仪教导她的真实意识是:不想说,不想说。

但是,如果女孩真的很在意对方,在面对可能造成情感危机的第三者威胁时,必然会真诚地(愤怒也是真诚)看着男生的眼睛,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2)缺失【请你好好听】:

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你不必好好听】。觉得对方是否“好好听”自己说话并不重要。不在乎对方听没听到,也不在乎对方的反馈,只负责说完。这时候说话一方也会出现视线转移的反应。通常此时的语言特征是:没有强调的音量和语气,可能保持正常水平,也可能降低表述过程中的能量值;语速平滑连贯,可能很快。总而言之一句话:我说的这件事,跟你没关系。

具体案例:

例一: 这种情况在开会商讨问题时比较常见。民主决策的过程,各抒己见。对同一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大家都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在明知道对方不会赞成自己的想法时,还是要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时候,就会经常出现视线的转移,在不正视对方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观点说完。内心的实际状态是:我说我的,你不同意也没用,我不在乎你的观点。

但是,同样是开会,如果是自认强势的一方进行示威,或者需要逼迫心怀不同意见的另一方,要求对方听明白自己的意见并必须表态的时候,就会紧盯着对方的眼睛来进行表述,告诉对方:你给我听清楚,这是我的意思,你的意见呢?潜台词是:不要有意见,有意见我也不听,有意见也没用,赶紧表示同意。

(3)缺失【我正在好好听】:

内心真实的状态是不想“好好听”对方说的话,或者因为窘迫、尴尬等其他原因而不能“好好听”时,听的一方也会出现视线转移。

试想一下:如果对方说的事情,是你希望听到的内容,比如是事关你个人利害得失的信息,比如关于你的处罚结果或职务任命,或者是能够引发你神经兴奋的娱乐八卦新闻等,你一定会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地听清楚每一个字。

但是,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或者不愿意面对的内容,都会在听的时候选择视线转移。

应用案例

商业谈判——时机决定成败

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与一些大企业讨论合作事宜。一家国内独一无二的酒厂集团每年会花费上亿的资金进行打假,小组某位成员所在的单位应邀设计了一套防伪+取证+辅助诉讼的在线打假平台。借着酒厂企业老总来京举办年度论坛的时候,我们拿着方案拜访,试图借此机会进行商谈。我们这边的领导级别比较高,和酒厂老总之前的私交很好,我们计划促成此事。

但是,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除了起初礼貌问候的时候外,只要一谈及方案,对方的老总就会将视线轻微转移,只是一边点头一边说“好,好”。这种视觉逃离,不是源自轻蔑(不尊重),只是缺失了【我想好好听】这个因素。因此,我判断当时的时机不合适,老总在紧张地筹备和接待参加论坛的客人,不会认真听我们叙述方案细节,这次会面不会取得我们想要的效果,遂决定结束面谈,留资料给对方负责的员工。

同时我们注意到,他的坐姿保持了躯干的前倾紧张状态,双手撑住膝盖,这是随时准备起身离开的“逃离反应”(详见《微反应》一书)。果然,在我们结束关于项目的阐述之后,老总恢复了视线的正视(瞳孔对视),认真地表示抱歉,充分表达了应有的礼仪之后,匆匆离开座位,四处招呼客人。

小结:

上面的种种案例,证实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如果双方都需要进行有效交流,就会不约而同地进行瞳孔对视。我们认为,瞳孔对视是有效交流的必要构成条件和启动程序,也就是双方都准备好【我想对你说】、【请你好好听】以及【我正在好好听】的充分表现。

第二是,对话的过程中,双方主观上会因为掺杂了更复杂的心理状态(如恐惧、愧疚、害羞、不悦、轻蔑、厌恶、尴尬等负面情绪),交流时主动取消对视,把视线从对方瞳孔上转移开。虽然交流的内容可能还是认真的,双方的理智层面还是希望对方能有效表达和接收信息,但情绪可能会取代理智进行决策,预设、默认、甚至希望那一瞬间双方的交流不要那么有效,停止瞳孔对视。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关系反推,我们就发现了一个有些耸人的猜想结论:停止瞳孔对视(包括视线阻挡反应和视线转移),一定对应了三要素中的某些要素缺失。关于视线阻挡反应和视线转移反应的研究,将分别在10.2.3和10.2.4中阐述。

特别说明

这一结论,只适合在严谨的心理测试过程中,可以用于辅助判断被测试人说话时的心理状态,而且一定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推导结论。所有的分析过程,最关键的是要分析出原因,也就是什么刺激导致了眼球转动、改变视线方向的行为?

如果,你读罢此节感到大受启发,进而遵照着这种逻辑推导来单独套用:一旦观察到瞳孔对视的停止,就即刻定论为对方没有交流的诚意,简单地套用为:“好啊,你的眼神移开了,你敢不跟我说实话(或者是你敢不好好听我说)?!”这是过于苛刻的,可能会引发错误的结论和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如果你只是为了正常的生活,千万不要死记硬背这些研究结论。生活应当轻松享受,不要斤斤计较。更何况,我们的研究已经到了“克克计较”的地步。如此细微,只是为了挖掘出复杂谜团后的真相才用得到。万勿滥用,切记切记。

10.2.3 视觉阻挡

受到负面刺激时,神经系统会调动身体一切可以调用的力量,阻止负面刺激的增加。后退控制距离、肢体收缩、手或者脚建立屏障都是可能发生的反应。视觉阻挡便是其中的一种。

视觉阻挡,是指使用障碍物来阻挡自己的视线。用比较学术化的语言来表达,就是使用障碍物,意图阻止或者部分阻止光线进入眼睛,从而拒绝或减少接收视觉信息。这里所说的障碍物,一般都是自己身体上的其他器官,最常见的是眼睑,其次是手臂,或者手里拿的东西。

常见闭眼和眨眼(眨眼是高频闭眼动作),就是通过眼睑闭合来完成视觉阻挡。除了闭眼外,视觉阻挡还包括瞳孔的缩小。鉴于微表情致力于探讨面部表情,所以像使用手或其他东西进行视觉阻挡的动作,不在本书中探讨,可详见《微反应》一书。

1.闭眼和眨眼

眼睑的充分闭合,可以完全阻止有成像意义的光线进入眼睛(但还能感光),也就是说,看不到东西了。即使是眨眼这样的高频眼睑闭合动作,也会对视觉成像造成严重影响。读到此处,你可以自己试试看,盯住一个东西,故意快速眨眼3~4次,感觉怎么样?

(1)完全闭合

眼睑闭合完全是可以随意控制的运动,正常人随时都可以做这个动作。我们要探讨的内容,只集中在受到刺激之后所做出的本能反应,而不包括习惯性闭眼(常见于老年人)和习惯性眨眼,因为这两种情况下没有必要的刺激源,不具备分析心理状态的价值。但是,这些习惯性动作可以作为被测试人的基线反应 ,用于比对参考。当然,研究内容更不会包括故意做出的闭眼或眨眼动作。

能够引起视觉阻挡的刺激源,大体分成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比如值得用心享受的音乐、美味,或者需要专心思考的问题;一类是消极的,比如令人恐怖的画面、具有威胁性的问题等。这两类刺激都会引起大脑的相同反应——我不要看了。

①积极刺激源

积极性刺激源使大脑命令眼睛闭起来,是因为要集中精力,避免处理视觉信息分散有限的神经系统功能。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可以强化听觉感官;闭上眼睛品尝美食,可以强化味觉感官;闭上眼睛仔细地用鼻子闻,貌似可以闻到更细微的气味,强化嗅觉感官;而闭上眼睛思考问题,则可以把思维的能量更加集中,便于想出答案。不过请注意,人们更多的时候,不是为了XX而闭上眼睛,更多的时候是在有刺激源的时候的本能的反应,因为视觉信息的处理会占用过多的神经系统机能,闭上眼睛就省了很多心。如图10-11所示。

图10-11

虽然,我们没有准确的数据来说明在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各种渠道中,视觉占百分之多少,但根据询问以及自己的感官经验,可以“不科学”地总结为:这个比例很大。通过节省处理视觉信息的神经资源,来增强其他神经活动的效益,逻辑上是通顺的。

②负面刺激源

而负面刺激源会让神经系统感受到伤害的存在可能,从而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常见的有悲伤、忧虑(有思维参与的恐惧)、厌恶、恐惧(无思维参与的恐惧)等。为了减少或者避免负面刺激,神经系统命令眼睑闭合,切断视觉信息,减少伤害。

大家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就是随意拿起一样小东西,朝着身边关系不错的人做出快速投掷的样子(别真的扔出去)。只要没有事先特意嘱咐让对方不要闭眼,即使对方再信任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把眼睛闭上躲避可能的伤害。没办法,长期进化使得神经系统积累出了趋利避害的本能,在感受到伤害存在的时候,就会自动启动自救机制。虽然对方知道你很可靠,知道你就算自杀,也绝不会伤害他/她,但这种小玩笑还是会引起自然反应。

闭眼还是不闭眼,完全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控制。但在这样的突然刺激面前,思维性意识完全没有控制力,而由进化积累的本能掌控动作。

还有更多例子可以证明,负面刺激源会导致眼睑闭合。看到恐怖的画面之后(注意是之后,不是那一瞬间),感到厌恶而无奈的时候,悲伤而不愿面对的时候,都会出现较大的反应——眼睑完全闭合。如图10-12所示。

图10-12

如果没有物理性的刺激,比如风吹或者细小杂物侵害,高频眨眼的本质也是视觉阻挡。所不同之处,高频眨眼的发生,多数是在本能的闭眼意愿中,掺杂了大量理性决策在其中 ,所以造成了既要本能地阻拦视线,又要顽强地睁开眼睛,继续保持对情境的理性关注。

最好的说明是遇到为难的问题时,很多人的眨眼频率会增加。

为难的问题不是指像计算题那样的逻辑推导或计算困难,这种没有压力的困难反应通常是皱眉和视线凝固,也就是发呆,实际上没看什么,射入眼睛的光线也完全被忽略。会让眨眼频率增加的为难,是关于决定的为难,比如决定说什么、怎么说,如何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取舍。所以,在我们进行过的实际测试中,很多有效刺激引发的反应,都是被测试人不想吐露实情而拼命眨眼。

测试案例

什么情况下,眨眼频率会增加

我们测试过一个计算机程序员,他提供的履历里,介绍自己是有着多年经验的程序员,具备多种计算机语言的程序开发能力。但当我们问到简历里提及的某一种语言的算法表达细节时,他的眼睛眨动的频率瞬间增加,持续3~4秒钟后,承认自己对这种语言并不熟悉。

原理:

在需要隐瞒事实或捏造细节信息的时候,需要竭尽全力思考。这时又不能出现长时间闭眼或盯住某处发呆这么明显的反应,因为那样的话破绽过于明显。此时,因为问题带来的负面刺激很大,即使提问题的人长相俊秀,也会变成不愿见到的负面刺激源,再加上大脑需要费力地掩盖和捏造,就会导致眨眼频率的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只单独针对高频眨眼进行研究,实际上的眨眼频率增加,多数都会伴随着视线转移同时发生。视线转移的相关问题,后面有专题讨论。

(2)不完全的闭合

眼轮匝肌收缩,上下眼睑做出闭合动作,但没有完全闭合,眼睛睁开的程度只是比正常的睁开状态更小一些。不完全的眼睑闭合所代表的内心状态,要稍微复杂一些。

①“被动”闭合

一种是“被动”的半闭合动作,是因为其他表情的需要,造成了眼睑的闭合。比如开心的笑、伤心的哭,这两种表情的重点,都不在于视觉信息的传达或接收。比如,真正在开心笑的那段时间内,心里正处于巨爽的时候,令人愉悦的信息已经接收完了(刺激完成,否则笑啥),此时不需要看什么,也不需要告诉对方我正在看;同样,真正在伤心哭的那段时间内,心里正处于剧痛的时候,令人悲伤、委屈、压抑的信息已经起到了刺激作用,此时不需要、也无法看什么或者用眼神表达什么,因为要紧的是将情绪宣泄出来,否则会有“内伤”。这类表情中,眼睛更多是由于生理方面的需求而引起的闭合动作。

比如笑。笑和打喷嚏的原理差不多。笑和打喷嚏都是气息大量、快速地呼出,这样的呼吸模式,会造成眼球的毛细血管内压增大、眼眶中的内压也会升高,眼睑闭合会制造一个围栏,保证眼球不会被瞬间强大的内压冲击受伤。

再比如哭,除了上面提到过的呼吸影响因素以外(哭也是呼气痉挛),还多了眼泪的影响。泪腺分泌了大量的泪水,从眼睑结构中涌出,为了引导泪水的方向以及完成本职使命(眼睑的职能之一,就是瞬目的时候湿润角膜),眼睑会自动做闭合动作。

②“主动”闭合

“主动”闭合的情况,与前面讲过的最大区别在于,眼睛是表达情绪和思维的主要发起者和实施者。主动的半闭合,像完全闭合一样,也具有不同性质的表意。

a.积极表意的半闭合——媚眼如丝

图10-13

媚眼如丝,是女人的一种风情表达。如图10-13所示。从这个“丝”字,就能判断出眼睑的闭合状态已经接近完成。但是,我们还是要本着专业的精神,把这个很美好的情境拆解开来,看看其中隐含的真实心理状态。

媚眼如丝的来源,其实是前面探讨过的“专心享受”的变形。这种眼睛形态的演化过程,大抵如此:专心享受需要闭眼(探讨过了);这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经过时间的积累逐渐成为一种共识,人们认为闭着眼睛的美好表情是在享受;所以人会有意识地半闭着眼睛,表现出美好的表情,向对方传达“我现在很享受(和你在一起的感觉)”。

所以,化妆的时候,如果想表现妩媚,眼线要画得细长些。如果想表现英气,就万万不能画成这样,而是要让眉毛眼睛之间距离增加,让眼睑的睁开程度看起来大一些。

b.消极表意的半闭合

图10-14

眼睑半闭合经常出现在诸如厌恶类(轻蔑、不屑)和悲伤类(不悦、哭泣)等情绪的表达中。如图10-14所示。但是要注意,真正的愤怒以及和愤怒相关的威胁,眼睑是不会呈半闭合状态的,而是睁大!详细的区别,请见第6章。

c.近视的眯眯眼

当然,还有更特殊的一种情况——近视。

近视眼的成因,是因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在睫状肌的作用下一直紧张地处于变形状态,难以复原,这样一来,远处物体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这就形成近视眼。

用力眯起眼睛,可以使用眼轮匝肌的挤压轻微改变整个眼球的前后周长,从而轻微改善成像质量。所以,近视而不戴眼镜的同学,在需要看清楚东西的时候,会眯起眼睛用力看,多少能好点。但是,了解了眼球结构和成像原理后,就能知道,要动用睫状肌来把晶状体拉扁平,才可能真正改变成像质量。而睫状肌是靠自主神经系统指挥的,不是想动就能动,所以,眯着眼睛弥补近视的不足是杯水车薪。

2.瞳孔的变化

前面已经介绍过,瞳孔是虹膜中间的一个孔,而不是独立的器官。瞳孔负责允许光线透入到眼球里,然后在视网膜上成像。光线变强的时候,瞳孔就会缩小,以防过强的光线刺激视神经;光线变弱的时候,瞳孔会放大,尽量让更多的光线射入,以尽可能获得清晰成像。这一切动作都是由控制虹膜的平滑肌来完成的。平滑肌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不能通过思维性命令进行直接控制。如图10-15所示。

图10-15

有意思的是,随着进化的演进,人的瞳孔反应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高级。实验证明,人在看到喜欢的东西时,瞳孔会放大(比如色男看到性感美女,或者赌徒看到一手好牌),以保证多看一些美好的景象;而看到不喜欢的东西时,瞳孔则会缩小(比如观看血淋淋的外科解剖手术),以尽量避免受到负面刺激。这是瞳孔应激反应的规律。

3.眼睛都发光了

通常,人在高兴的时候,尤其是惊喜的时候,会出现“眼睛都亮起来了”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错觉,而是眼睛真的变“亮”了。

惊喜的时候,眼睛会睁大,无论是眼球的虹膜部分还是巩膜(眼白)部分,都会暴露出更大的面积。一方面,反光的面积整体增大;另一方面,积极刺激导致的瞳孔增大,再加上带有色素的虹膜,这个深色区域和巩膜的浅色区域对比效果更明显,看起来就会让人觉得眼睛都亮起来了。此外,兴奋导致的血液循环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眼睛的能量,这也对眼睛亮起来有积极意义。

反之,大多数悲伤的眼睛(假设没有悲痛或悲愤),都会让人感觉目光黯淡,其实不过是把上面的情况反转一下,眼球暴露面积因眼睑闭合动作而减少,深浅色区域对比减弱,再加上没有兴奋带来的微循环改变,自然就会让人感觉失神了。

10.2.4 视线转移

在对视之后,视线出现转移,可能代表着微妙的心理变化,具体的原因前面已经分析过。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不同方向的视线转移可能代表的不同意义。

但是,在按照这个逻辑思路进行逐一分析之前,还是要不解风情地给希望当上帝的小朋友们泼一盆冷水:要分析某一个人的视线转移意义,一定要先牢牢记住,视线转移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和学习,可能养成不同的视线转移习惯。因此,确立被测试人的视线转移习惯(在心理测试中称为基线),才是正确分析的第一步 。千万不要生搬硬套地按照下面的观点进行猜测分析。

从瞳孔对视开始,视线转移有4个基本方向:上、下、左、右,然后再衍生出组合变化: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里的左右和上下,都是以行为人的方向为准。

1.视线向上转移

基于我们所做的实际测试,我们认为视线上移可以映射三种心理特征,一种是将自身设置较高地位的表意,常用于表示不屑,经常配合一个“切”字构成轻蔑表情;另一种是“此事与我无关”“我置身事外”的表意,经常出现在假装无辜的过程中;第三种是被测试人最常出现的一种状况:头脑中没有预想到会被问及这个问题,开始现想,就会不由自主地眼睛上翻。回忆和捏造的情况在不同的被测试人身上都出现过,连基线测试题中的中等难度计算题,被测试人也会伴随着视线上移的反应进行心算。

2.视线向下转移

与视线上移恰恰相反,视线的下移一般映射为,当事人在头脑中本就预想到了几种可能,其中一种真的出现在了问题当中。我们认为视线的向下转移,可以大体总结为一个心态——承受。这种视线变化通常映射出比较负面的心态,比如愧疚(认为自己不够好,或者犯了错误,或者自己有责任,等等)、不同意(但对局面表示无奈,没有改变的能力)、生气(但是隐忍着暂不发作)、心虚的思考(设法应对质疑)等。与视线上移所映射的逃离意愿不同,视线下移通常表明行为人知道自己不能逃开,只能硬着头皮顶住,直到混过去或者被击败为止。

即使是羞涩的表现中出现的视线下移,也具有相同的心理映射。害羞实际上是害怕看到对方的反馈,害怕得知对方对自己的否定(不喜欢),但又强烈希望能有个积极的结果,所以忍着压力坚持。

3.视线左右转移(破解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论)

视线向左或者右转移,都破坏了最诚恳的瞳孔对视,但不能分别确定向左转移和向右转移具有各自的确定映射规律,因为每个人的习惯不同。

有个所谓的心理学传言说,“如果是回忆事情,大部分人的视线是往左的,如果是编造,视线是往右的。”流传这一准则的人还煞有介事地使用一种解释,认为这与大脑左右半球的交叉控制规则,以及左右脑主管分工功能不同有关:左半球负责记忆,右半球负责创造。很多人将这一条奉为测谎的宝贵依据,下面我们就来拆穿这个谬论。

(1)关于左右脑分工不同的错误总结

认知心理学早些年的研究结论指出,左脑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计算、背诵式的记忆、逻辑推理和符号性思维等功能;右脑主要负责物体大小形状的识别、空间认知、看地图、辨识人脸、绘画构图、音乐、结构组装、对他人情绪的感知等形象思维功能。

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左右脑协调共同完成的,而不是单独负责制。比如常说记忆归左脑,那么对图像的记忆应该归谁?如果说图像信息归右脑处理,那么把脑海中的图画出来,就一定要有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的加入,这可是左脑要负责的啊!同样,音符主要归右脑处理,但写歌和唱歌就必须由左右脑同时来完成。另据最新的脑认知研究,此前的左右脑分工主管结论,也慢慢被更多的实验结论所纠正,不似古老教材中这么绝对。

为谬论寻找理论依据的人犯了第一个错误——不求甚解地将脑认知总结为“左脑负责记忆,右脑负责编造”。且不说创造、构造和编造的含义是否相同。单就这个推导过程来看,也是很荒谬的。再进一步追问:眼睛往哪边移动,和左右脑的分工区别有什么关系?

(2)关于左右脑交叉控制运动的错误应用

如果说,对脑功能的左右分区不当的总结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根据这个错误的总结,推导到眼睛的移动方向与左右脑分工不同联系起来,则是更加无知的表现。

这种推导的依据,应该是左右脑的交叉控制原理。交叉控制原理是指左脑控制右侧肢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左侧肢体的运动。这是一个科学的结论。

然而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如果遵循交叉控制规则,应该是左脑控制右眼,右脑控制左眼。如果回忆或者编造只根据不同分工动用单侧脑半球的话(事实上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表现为某一只眼睛动,而不是两只眼睛一起动。更何况,根据交叉控制原则,右脑控制左手运动,难道左手只能往左边动吗?如果往左运动归右脑管理,那么两只手一起往左动,到底应该归哪个脑半球控制呢?

所以,眼睛的运动方向,和左右脑的功能不同,没有丝毫关系。

这个谬论的原始出处可能来自于NLP的六向眼动理论。请注意,以下引用的内容是错误的。

在这组著名的猜想模型中,“NLP学派”认为当人眼睛向左上方转动时,表示他在回忆视觉图像类信息,如“你家窗帘是什么颜色的?”当人眼睛向右上方转动时,表示他在创建视觉图像类信息,如“紫色的斑马尾巴是什么颜色?”当人眼睛向左水平方向转动时,表示他在回忆声音类信息,如一段世界名曲的旋律;当人眼睛向右水平方向转动时,表示他在创建声音类信息,如编写一段原创的旋律;当人眼睛向左下方向转动时,表示他在自言自语;当人眼睛向右下方转动时,表示他在感知动觉和知觉等信息 [1] 。

为了避免自己的猜想被证伪,NLP还补充了左利手的反架补充,即如果行为人是左撇子,就全部相反。这还是用了大脑两个半球对肢体交叉控制的理论作为依据。

事实上,为了提供良好的视觉信息,眼睛的运动必须保持同时、同向,否则就会导致视觉混乱。每一根管理眼外肌运动的神经,都是接受着双侧大脑皮质核束纤维的传入。也就是说,每一只眼睛都同时被两侧的大脑同时管理运动。 所以,正常的眼睛运动都是同向的,而不会像肢体那样可以双侧不同向、不同时运动。

当然,经过训练,有的人可以故意做出对眼的动作,这是因为在辐辏运动时双眼内直肌同时内收+晶状体变凸+瞳孔变小,能够满足人近处精细工作。相反,负责开散运动(分眼)的外直肌都不由动眼神经核控制,由外展神经核控制,两只眼睛运动不能都不通过动眼神经核,所以不可能分眼,而内直肌直接由动眼神经核控制,所以可以斗鸡眼。

讲了神经控制的原理,是为了证明眼动的方向和四肢的交叉控制机制完全不一样,不能凭想象胡乱套用。

这一组发布于1979年的猜想,没有任何数据支持,不堪验证。

我们做过一个小的实验,召集了200名被试,每个人回答6个问题,用摄像机录下他们回答问题时的眼动方向,最后进行统计。

统计的结果是,有的标准不符合度高于70%,有的标准不符合度接近50%,上述6条规律平均证伪率为63%。换句话说,如果你用六向眼动来分析别人的想法,会有接近2/3的概率是错的,这比瞎猜的50%还不靠谱。如果想一个人完全符合六向眼动的规律,其概率是(37%),这是一个约等于千分之三(2.6‰)的数值,低到惨不忍睹。

所以,这种判断准则,会引发错误的判断而冤枉别人。

至此,我们可以放心地丢弃掉这种“伪科学”。有兴趣的话,你还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善用右手的人比较理智(严谨、保守等)、善用左手的人比较艺术(创新、感性等)”这个类似的谣言错在哪里。

(3)视线左右转移的正确分析思路

只能肯定的一点是,视线向两侧转移意味着出现了神经系统的指令,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习惯的或本能的无意识命令,但一定是打断了当前正在进行的交流,可以根据每个被测试人的基线比对来进行分析。

视线转移与是否说谎没有必然的联系。虽然是打断了当前正在进行的交流,但原因可能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做准备,比如回忆事实、逻辑推理、数字计算,当然,也有可能是捏造假的信息或者隐藏真的信息。除此之外,视线的两侧转移,也有可能就是由情绪引起的,比如不悦或者厌恶等,没有复杂思考,仅仅是不愿意继续交流了。

测试案例

说谎话的优雅女性

我们测试过很多视线左右移转基线不同的人,目前比较多见的谎言指征,是违背个人基线的移动。

其中一个被测试人是一位非常优雅的女性,整个测试过程中都很从容地回答问题,之后的分析也确认绝大多数内容都在叙述实情。遇到有压力的问题(需要取舍或者回忆的问题)时,视线转移的习惯基线是转向右侧。无论是复杂计算题(左脑),还是形象思维拼图(右脑),抑或是她在讲述自己通过精明的投资而积累财富的过程中,遇到需要思考适当表述方式的时候,都是视线右移。

但是,唯独有一个问题,她说谎了。

当我们问她,是否非常厌恶身边的某位女性朋友(特定的某人)的时候,她的眼睛快速向左侧转动了约3/4虹膜直径的长度,然后淡然否认,没有其他明显指征。

鉴于这个视线转移的异动(与基线不同),我们临时增加了2道测试题。

一是图片测试:我们制作了10张图像组合,包括中性风景图(移动通信的基站、车况正常的交通俯拍图、区域地图),积极刺激图(她喜欢的某位男歌手)和真实尸体局部解剖图,还有就是那个女性朋友的照片。当她看到男歌手的照片时,瞳孔放大。经过中性图过渡后,突然出现的女性朋友照片,引起了她的瞳孔缩小。

二是要求她对该女性友人的某件事情进行细节描述和评价。在描述和评价的过程中,她的脸上出现了轻蔑的微表情(轻蔑是厌恶的衍生情绪)。

由这两个结果推论,她的内心对那个人持厌恶情绪。因此,在她矢口否认自己的厌恶时,思考的压力造成了视线转移的异动。可以确定她在这个问题上说了谎。

4.恐惧的眼神

人在面对恐惧刺激源的时候,通常还会出现一种特别的视线转移——眼球多方向快速转动。 这个动作很难伪装,不是做不到,但很难。只有在恐惧时的警觉,才会使人通过眼球的高频转动,快速注意身边的每个异动,这是进化出来的本能。

这一应激微表情的价值是:视线转动方向变化的频率与内心的恐惧程度成正比。

5.不用正眼看人

不用正眼看人,也就是斜着眼睛看人,只不过面孔不随眼球转向一侧而正面朝向被看的人。我们把这种变形的注视放在这里讨论,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种视线状态,瞳孔在一侧而不在中间,和视线的左右转移外观相似;二是因为这种视线状态,映射了不愿意看的心态,和视线转移一样不够“诚恳”。

不论是希望真诚的交流,还是受到意外刺激而举目寻找(比如别人从侧面叫了你一声),都会出现头部的转动动作,让自己的面孔尽可能正面朝向被视对象。只转动眼睛而不转动头,直接映射了相对负面的心态(等同于不愿意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说的“不愿意”,不光包括“不愿意”常规代表的厌恶和否定,还包括不敢(偷眼看,怕对方发现)、不屑等其他负面意愿,统称为不愿意。

可能造成侧目相视的情绪和心态,主要包括:得意的笑(我比你好/强/正确/……)、轻蔑(我比你好/强/正确/……)、忧虑(不能把对TA的关心和担忧明确表达出来)、厌恶(直接否定TA)。

6.翻白眼

翻白眼是比较常见的眼部表情,它既是复杂眼球运动,实际上也是一个复杂的视线转移过程。

经典的翻白眼常用于表示轻蔑。如果我们对这个动作进行慢速回放的话,就可以看到有几种情况:

①如果翻白眼的动作从正视对方开始,那么接下来的动作就是闭合眼睑;然后睁开眼睑,将视线转向上方(此时可以看到部分眼白);随后将视线从上方转向远离刺激源的一侧,同时转头;随后将视线转移至远离一侧的下方;闭合眼睑,最后将视线停留在侧面,视线水平或向下,也有可能将头转回来重新看向刺激源。如组图10-16所示。

组图10-16

②如果翻白眼的动作从脸侧面朝向对方开始,那么接下来的动作就是,先将视线移转向对方的一侧,看对方一眼(不用正眼看人);然后将视线向上转移,同时闭合眼睑;然后在睁开眼睑的同时,再次将视线转移至自己面孔朝向的方向,甚至反方向一侧。

③如果是女孩子向自己的男朋友撒娇类的翻白眼(不是真生气),同时配合着“讨厌”之类的台词,还会比前两个翻白眼的动作多一个环节,那就是在最后,视线还会再转回到对方瞳孔上,一方面表达诚意(有时会报以一个或娇羞或蛮霸的微笑),一方面观察一下对方是否接收到了自己这个撒娇的信息。

[1] An〝eye accessing cue chart〞as it appears as an example in Bandler & Grinders Frogs into Princes (1979). The six directions represent〝visual construct〞,〝visual recall〞,〝auditory construct〞,〝auditory recall〞,〝kinesthetic〞 and 〝auditory internal dialogue〞. 更多内容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uro-linguistic_program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