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会快乐 » 学会快乐全文在线阅读

《学会快乐》第9章 情绪的河流

关灯直达底部

愤怒的烈焰炙烤生命,

幻觉的幽暗蒙蔽智慧,

欲望的激流淹没意识;

骄傲的山峰掷我进地狱道,

妒忌的风雪拖我入轮回,

我执的恶念扼紧我咽喉。

——顶果钦哲仁波切

如果说激情是一出心灵大戏,那情绪就是其中的演员。我们一生中,情绪都如一条难以掌控的河流,穿行在心灵中,无数次决定了我们的快乐与悲伤。是否要驯服情绪的河流呢?这有可能实现吗?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如何做到呢?有些情绪使人振奋,有些情绪会削弱人的幸福感,有些情绪则会令人萎靡不振。让我们回顾一下“eudaimonia”这个希腊词,它意为“幸福”,含有“繁荣、满足、成就”的意思。有益的情绪能给人带来快乐,比如关心他人、(在思想和行为上)同情他人的苦难。有害的情绪则会让快乐枯竭,比如过度的欲望、贪婪和仇恨。我们应当如何挣脱不良情绪,发展有益的情绪呢?

尽管传统的佛教语言有丰富的词汇来描述各种精神活动,却没有特指情绪的词。这是因为在佛教中,所有精神活动,无论快乐、痛苦或是冷漠,包括理性思考在内,都与某种感觉相关。大多数情绪,如“爱”和“恨”,都伴随思虑而生。佛教不区分情绪和思想,而更注重理解哪种精神活动有助于自己和他人的幸福,哪种精神活动会给人造成长久的损害。从这个角度看,佛学与现代认知科学有关大脑和情绪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认知科学发现,人的每个脑区都既与某种情绪有关,又与某种认知活动有关。1大脑没有“情绪中心”,和情绪相关的神经回路与认知活动的神经回路完全交织在一起。这说明大脑的解剖学构造和佛教的观点完全一致。佛法认为情绪和思想密不可分:情绪蕴含在思想和行动中,和人类经验的其他方面密不可分。值得注意的是,弗洛伊德认为,愤怒或嫉妒这样强烈的情感,可能不伴随任何特定的认知活动或概念内容而生。佛教的情绪观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相悖。

情绪的影响

“情绪”(emotion)一词由拉丁词“emovere”衍生而来,本意是“使变化”。情绪涵盖了任何使心灵产生变化的感觉,无论是消极的、中性的还是积极的。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促使大脑以一个特殊的视角或特定的方式来看待事物。科学家们研究的“情感”,指的是心灵突然爆发出来的强烈反应。情绪虽然与情感相近,却不一定局限于强烈的心灵反应。

分辨情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洞悉情绪的动机和后果。如果一种情绪能使我们内心平静,且有益于他人,它就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如果一种情绪会打破宁静,扰乱思想,伤及他人,它就是消极的、痛苦的。如果看情绪的后果,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我们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给我们和他人带来的是快乐还是痛苦。例如,虽然都是愤怒,不公激起的愤怒和意图伤害他人而起的愤怒大不相同:前者促使人摆脱奴役和控制,走上街头游行抗议,激励人们改变世界,结束不公,或是让造成不公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后者除了制造悲伤,不会带来任何正面的效果。

诗人夏布卡(Shabkar)说:“心存悲悯的人,愤怒时也慈悲;没有慈悲的人,杀人时也能面带微笑。”

科学的视角

认知科学家保罗·艾克曼和理查德·戴维森曾说:

评估情绪有益或是有害,不是大多数心理学家划分心理状态的标准。他们通常使用以下两种传统方法来描述情绪:其一是区分不同的情绪(如愤怒、恐惧、厌恶、享受等);2其二是以二分法从不同的维度区分情绪(如愉快情绪和不愉快情绪、令人逃避的情绪和令人接近的情绪等)。好奇和爱是典型的令人接近的情绪,恐惧和厌恶则是令人逃避的情绪。3

他们还表示:

那些把情绪简单地分为正面情绪或负面情绪的理论家,并不认为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大部分理论家都承认,某些情况下,情绪是有害的,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任何特定情绪的内在本质。我们并非要消灭情绪或超越情绪,即便是仇恨这样的情绪,也不需消灭或超越。我们的目标是在察觉到情绪的时候,控制自己的体验和行为。4

有些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研究情绪,他们认为情绪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故此在演化中得以产生和保留。5情绪作用于人生的诸多重要环节:繁衍生息、养育后代、与竞争者抗衡、防御侵袭我们的猛兽和敌人。例如,嫉妒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本能,有助于维持夫妻关系,因为嫉妒的一方会让竞争对手远离配偶,这样就提高了后代的存活率。愤怒可以使我们迅速克服障碍,帮助我们达成愿望或扫除威胁。但是,这些理论家都没有指出,愤怒或人类进化过程中生成的其他情绪,和当代人类生活的方式可能已不相适应。心理学家都承认,长期暴力或冲动型暴力都是病态的,对他人的敌意会损害自身健康。6一项研究对255名医学生进行了性格测试,测量他们内心的敌对程度。25年之后,研究者发现这些学生中最具攻击性格的人,患心脏病的概率比性格温和的人高出5倍之多。7

有些心理学家研究情绪失调,他们认为情绪失调主要有两种情况。8第一,如果某一主体未能以合适的强度表达情绪,就会出现情绪失调,带来负面后果。如果孩子干了件蠢事,父母表示生气可能会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但是愤怒和仇恨则完全失当。作家安德鲁·所罗门曾写道:“碰到伤心事,悲伤在所难免,抑郁则过了头”。这种情况下,抑郁就是情绪失调。9

另一种情绪失调,指人们表达的情绪不适合特定的情景。这也同样有害无益。比如,一个小孩对你嗤之以鼻,你最好一笑了之,伤心或生气是不恰当的情绪。亚里士多德说:“任何人都会生气。”这话说来容易,但是“出于正当的理由、对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方式、选择正确的时间和合适的时长”来发脾气——就很不容易了。

心理学家认为,管理情绪的目的并不是消灭情绪或超越情绪,而是管理我们的情绪体验,将情绪转化为合适的行动。例如,我们必须恰到好处地控制敌意,既要消除敌对者的愤怒,又不能放纵他们的恶念和残暴。佛教则进一步阐明,敌意会滋生并延续仇恨,因此它永远是负面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坚决制服一个危险的人,而不会感到一丝恨意。

艾克曼和戴维森总结道:“心理学管理情绪的重点,在于重新评估情况,控制情绪的表达,调节受情绪影响的行为。而佛教的重点,在于提升人们对内心状态的觉知能力。”10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则是试图让病人意识到,过去有哪些倾向、事件、痴迷和障碍导致了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妨碍他正常地生活。

佛教的立场和心理学不同,它强调人要有意识地观察情绪,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就有所察觉。例如,愤怒一旦产生,就立刻识别出来,并且在下一个瞬间让愤怒消失无踪。这个过程就像在水面上作画,一经画就,即刻消散。每个念头产生的时候,就重复同样的过程。我们一个接一个地处理念头,分析它们形成和发展的方式,逐渐学会在这些念头产生之初,就使它们消散,避免这一连串的念头侵扰心灵。美国心理学家阿伦·贝克提出的认知疗法,以及乔·卡巴金发明的“正念减压法”,和佛教的方法有几分相似,本质上都注重当下。因此,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对当下的起心动念保持时刻警醒,打破念头的束缚;同时要避免纠缠于陈年往事,在重建和分析个人心灵历程上浪费时间。

我们必须认识到,往事永远不可能真正重现,它们只能通过影响当下而留存下来。无论是苦是甜,当下的生活经历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在痛苦形成之时就让自己解脱,那么能使我们痛苦的往事也就无关紧要了。不断做到这一点,就会渐渐减少痛苦,直到痛苦完全不再出现。无数的念头塑造着我们的情绪、心境和癖好,如果能时时警醒,假以时日,心中就会充满正念,情绪和心境也会改善。查斯特菲尔德勋爵(Lord Chesterfield)曾对他的儿子说:“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自然就会过好人生的每一小时。”这是逐步改善自己的最佳途径。

积极心理学

20世纪80年代之前,鲜有研究者关注性格中的积极要素。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召集一群美国心理学家,创立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开始研究与积极性格有关的各个领域。传统心理学研究情绪障碍的矫正和心理病症的治疗,积极心理学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促成了学科发展的一次超越。美国心理学会的学术期刊《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刊登过一篇文章,分析了1887年以来出版的心理学著作和论文,发现其中136728篇涉及愤怒、焦虑和抑郁,只有9510篇提及愉悦、满足和快乐。11诚然,心理问题会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让生活陷入瘫痪,故而必须重视心理疾患。但是,我们更要认识到“没有不快乐”不等于“快乐”。新一代研究者创建的积极心理学,以研究和强化积极情绪为目标,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获得更多快乐。积极心理学认为,我们不仅能从病态恢复到所谓的“正常”状态,更应该从正常状态出发,步入最佳的快乐状态。

积极心理学得到了研究证据的有力支持。1969年,心理学家诺曼·布拉德伯恩(Norman Bradburn)指出,人的愉快情绪和不悦情绪,由不同机制产生,必须分别研究。消除悲伤和沮丧,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自动获得幸福和快乐,抑制痛苦也不一定会带来快乐。因此,我们不仅要摆脱负面情绪,也要努力发展正面情绪。

再进一步,不伤害别人(消除恶意)还不够,我们必须不懈地帮助别人,发展和践行利他主义。密歇根大学的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她认为积极的情绪可以使我们产生更多想法和行为,包括快乐、兴趣、满足和爱。积极心理学家相信,积极的想法和情绪能为我们提供无可争辩的进化优势,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拓宽知识和情感的世界,让我们更好地接受新想法和新体验。抑郁症会让人们陷入慌乱,但是积极正面的情绪能“提高人的适应性”,“影响人应对逆境的方式”,从而形成情绪发展的良性循环。12

什么是“负面”情绪

藏语里的“nyön-mong”(即梵语词“klesha”)指一种“从内部折磨我们”的精神错乱、困苦和困惑的状态。仇恨、嫉妒或执迷等情绪形成的那一刻,我们会感到很不舒服,而且负面情绪激发的言行往往会伤害他人。相反,善良、慈爱和宽容带给我们欢乐和勇气,让我们开阔视野,内心自在,行善并同情他人。

另外,负面情绪会扭曲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妨碍我们看到真相。执迷的人,往往将迷恋的对象理想化,憎恨则让其对象妖魔化。这些负面情绪让我们相信,美和丑是人类和事物固有的本质;而事实上,美丑是人主观的感受和判断。负面情绪会导致事物本质和表象的巨大差异,影响判断力,使我们将表象当成本质,进而影响思想和行为。而积极正面的情绪和心理因素往往基于对现实的准确认识,故此能提高我们思维的清晰度和推理的准确性。例如,无私的爱源自对人类亲密依存关系的深刻理解,源自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刻理解,源自对现实的深刻理解,自私则会使我们与他人渐行渐远。

因此,区别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非常重要。有时,负面情绪带给我们短暂的欢愉,这就更要细心辨别情绪的本质。例如,说了恶意伤人的俏皮话而洋洋得意,就是消极负面情绪。相反,目睹别人的苦难却无能为力,这样的烦恼和悲伤并不会阻碍我们追求真乐的脚步,因为它会引导我们无私奉献,帮助他人,并且积极行动。

分析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内省和自察。第一步就是确定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要格外注意自己情绪的变化,仔细体察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的差别。这个步骤一遍遍地重复进行,对改变困苦的精神状态非常关键。佛教发展了严格的内省训练,包括稳定注意力和提高思维清晰度的练习。佛教的内省训练,和现代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的“持续自发注意力”这一概念非常接近。13但是,詹姆斯认为自发的注意力难以持续,一般不超过几秒钟,佛教禅定者却发现,内省训练能显著延长自发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当我们能平静自己杂乱无章的想法,让思维变得清晰而专注时,就能有效地鉴别情绪和其他精神状态的本质。

短期内,贪婪、敌意和嫉妒这样的心理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想要的东西。愤怒和嫉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人类物种进化的优势。然而从长远看,负面情绪阻碍自身和他人的发展。每次进攻和嫉妒的行为,都会妨碍我们追求宁静和快乐。佛教倡导控制情绪,唯一目的是使我们摆脱痛苦的根源。而第一要务就是要认识到,无论形成的原因和强度如何,负面情绪都给人带来苦恼。佛教所谓的三种精神“毒药”尤其如此,它们是“贪”(人的渴望或贪婪)、“嗔”(伤害他人的愿望)和“痴”(扭曲人们对现实看法的观念)。“三毒”之外,佛教还经常会加上傲慢和嫉妒。这5种主要的精神毒药和大约60种负面情绪相关。佛经中有“84000种烦恼”的说法,虽然没有一一列举,但“84000”的数目象征了人类复杂的心智。由于人类心理和情绪高度复杂,转化心智的方法也需与各种情绪对应。故此,佛教也有“八万四千法门”的说法,引导人们完成内心的转化。

快乐练习

平静思绪,审视内心

以一个舒适的姿势坐着,身体直立但不要紧绷,双目微睁。平稳呼吸,保持5分钟,注意呼出和吸入的气流。感受混乱的思绪逐渐平静的过程。当有念头出现时,不要试图阻止,也不要放任思绪纷扰,继续关注自己的呼吸就好。

然后,不要把注意力放到外界的场景、声音和事件上,把“目光”转向内心,“看着”自己的心灵。这里,“看”指的是观察你的意识本身,而不是思想的内容。让大脑慢慢放松,就像疲惫的旅人找到一处美丽的草地,坐下来小憩。

接着,带着欣赏的心情,想一想人类存在的价值和蓬勃发展的非凡潜力。同时也要意识到,生命宝贵而有限,要尽可能充分利用。诚心地想一想一生之中什么最重要。为了获得真正的幸福,过有意义的生活,你需要得到什么,或者舍弃什么。当你完全明了什么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后,想象它们在你的心灵绽放,并要决心每天都悉心呵护它们。

让你纯善的思绪拥抱众生,然后结束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