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认为小孩在早期形成脚本的过程中,已经对自己和周围的人产生某些坚定的信念,这些信念会持续一辈子,可以简单分类为:
1.我是好的,或
2.我是不好的;
3.你是好的,或
4.你是不好的。
把几种可能组合起来,可以得到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四种看法:
1.我好,你也好;
2.我不好,你好;
3.我好,你不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我们把这四种看法称为心理地位(life positions,注一),也有人称之为基本态度、存在的态度或单纯地称做态度。这些看法代表一个人从什么立场来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价值。这表示他并不是单纯地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有其看法而已。
小孩一旦接受了某种态度,就会把整个人生脚本建立在其上,伯恩写道:“每一个心理游戏、人生剧本及人的命运,都是建立在这四种心理地位的其中之一。”
选择“我好,你也好”的小孩通常会建立赢家的人生脚本,他看自己是可爱的、好的,也认为父母是可爱、值得信赖的,然后把这种观点推广到别人身上。
选择“我不好,你好”的小孩,通常会得到平庸的或是输家的一生,为了符合自己的人生态度,他的脚本会围绕在做个受害者的主题上,老是显得不如别人。
“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所产生的脚本,表面上看似赢家,但是这种人相信必须把别人压下来,自己才能出头,所以他有时可能得到成功,但却需要不断地挣扎,有时会因为周围的人不愿意老被压制而排斥他,这时他就会从表面上的赢家转为大输家了。
“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地位最容易形成输家的人生脚本,这种小孩相信人生是徒劳无益的,充满了失望,他看自己是没有价值、不可爱的,也不相信别人会帮助他,因为他们也是不好的,所以他的脚本都围绕在拒绝别人和被别人拒绝的景象中。
心理地位的起源
关于心理地位是怎么发生,在什么年纪开始,不同的TA大师有不同的看法。
伯恩认为:“心理地位是立于早期童年(大约三到七岁间),用以肯定自己根据早期经验所做的决定。”换句话说,伯恩相信先有早期决定,之后才有心理地位,以使外在世界符合自己的决定。
举例来说,如果婴儿以非语言的方式决定:“因为妈妈觉得我不可爱,以后我再也不要冒险去爱任何人。”之后他会接受“没有人爱我”的想法以符合上述决定,这意味着“我不好”的态度。如果小女孩受到爸爸身体上的虐待,她可能会决定:“因为爸爸对我这么坏,我再也不信任男人了。”然后把这个想法泛化为“所有男人都不可靠”,也就是“你(他们)不好”的态度。
史坦能的看法和伯恩不同,他认为心理地位是在更小的时候就被采纳的,出生头几个月完全受照顾的时候就是心理地位的起源,“我好,你也好”反映了婴儿和母亲间舒服、互相依赖的关系,也就是儿童发展权威艾瑞克森所描述的“基本信赖感”(basic trust)的态度,亦即:“婴儿处在一种状态下,觉得自己与世界合而为一,而每一件事也都与自己合而为一。”
史坦能认为所有小孩都是从“我好,你也好”的态度开始的,只有小孩和妈妈间互相依赖的关系受到破坏时,才会转到其他的心理地位,也许是小孩发现妈妈不再像刚出生时那样全然地保护他、照顾他;有些小孩可能是因为在出生的过程中感受到危险,而觉得妈妈或别人不好,这时小孩会从艾瑞克森所说的“基本信赖感”转成“基本的不信赖感”,再从这个基础来建立脚本。
所以史坦能虽然同意伯恩所认为的心理地位符合脚本的决定,但是史坦能却认为是先有心理地位,之后才做出决定。
我们可以把心理地位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基本信念,并与他本人的决定和行为相符合。
成人的心理地位
每一个人长大以后,都已经根据四种心理地位的其中之一,写好自己的脚本,但我们并不会每时每刻都停留在那个心理地位里,而是随时在不同的心理地位中转换。
法兰克林·恩斯特(Franklin Ernst)发展出一种象限图(注二),用来分析这种转换(图12-1)。
他为了强调所谓好不好是我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好或不好,所以用“我认为我好”(I/'m OK-with-me)来取代“我好”(I/'m OK)。其余类推。
象限图的纵轴,往上代表“你好”,往下代表“你不好”。横轴往右代表“我好”,往左代表“我不好”,每一个象限分别代表一种心理地位。
通常我们以“+”来代表“好”,以“-”来代表“不好”,以“U”代表“你”,以“I”代表“我”,所以四种心理地位可以分别简写为I+U+、I-U+、I+U-和I-U-。
在图12-1的象限图中,可以看见每一种态度都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并不是恩斯特取的,但大家都已习惯用这些名称来代表。
恩斯特指出,每一种童年的态度都会在成人生活中,以特别的社交互动反映出来,他把这种互动称为“运作方式”(operation),这些运作方式各有共名称,都注明在象限图中。如果我们不自觉地进入某种运作中,就会从儿童自我里创造出符合此心理地位的脚本,但是我们还是有机会选择进入成人自我,有意识地运用任何一种运作,藉此引导出我们想要的社交结果。
我好,你也好:继续进行(get-on-with)
我一到办公室,老板就抱着一堆数据进来说:“我把需要你处理的部分都做了记号,你能不能看一下再向我回报?”我说:“好。”
同意老板的要求时,我也核对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感觉是否良好。我觉得他对我的要求相当公平合理,这时我处在“我好,你也好”的态度里,在我和老板的互动里,彼此都能继续进行要做的事。
每一次我从这种心理地位与人互动时,就会增强我的信念——认为自己和他人都是好的。
我不好,你好:逃避(get-away-from)
当我把资料打开来看时,从眼角余光看到有个人向我靠近,是我的同事。他的眉头紧锁,根据过去的经验,我可以猜出他过来的目的,一定是想向我抱怨工作的问题,问意见,然后根本不予采纳。当他走到我书桌旁正要开口时,我有两种选择:落入脚本,或是从成人自我来反应。
脚本的运作是,假如我进入脚本采用“我不好,你好”的态度,就会对自己说:“我实在不想听这个家伙的抱怨,真是无法忍受,可是他这个人向来不管我的反应,非说不可,我干脆离开吧!”这时我的胃紧缩,开始冒汗,不管这个同事到底说些什么,就推说:“对不起,我现在得上洗手间。”然后走出门外,出去以后我才觉得放松,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以脚本的方式逃避这个同事,这么做时,我会加强儿童自我中认为我不好,而别人好的信念。
成人自我的运作是,如果我选择留在成人自我中,告诉自己:“现在我并不想听他说什么,他遇到了问题,可是搞定他并不是我的责任,一旦他开始诉苦,就很难停下来,我想自己最好离开一会儿。”当他刚开口抱怨了半句时,我说:“嗨,你好,听起来你有麻烦了,可是我现在要去图书室查一些数据,没有时间听你说,希望你能想到解决的方法。”于是我拿着数据起身离去。经过成人自我的觉察,我选择以逃避的方式来因应。
我好,你不好:摆脱(get-rid-of)
十分钟后,我回到办公室喝咖啡,正全神贯注看数据时,门再度打开,这次是我的助理,他垂头丧气地说:“我有个坏消息,你上次交给我送去印刷的数据,我忙得忘记了,现在已经超过付印的期限,该怎么办好呢?”
脚本的运作是,我可能从“我好,你不好”的态度反应,胀红了脸,对助理大吼:“该怎么办?你现在马上给我把这件事搞定,赶快行动,没做好这件事就不要来跟我废话,懂了吗?”这时我心跳加剧,气得全身发抖,助理出去以后,我自言自语:“真是不能相信任何人,什么都得自己来。”当我“摆脱”助理的时候,正符合脚本中我好而别人不好的信念。
成人自我的运作是,我回答助理:“你必须把这件事做好,现在我有别的急事要处理,请你想办法尽快把这件事处理完,四点钟回来向我报告结果。”我继续看报告,表示已经和他谈完了,这时我以顾好自己、彼此都没什么不好感觉的方式“摆脱”了助理。
我不好,你也不好:没有结果(get-nowhere-with)
电话铃响,我太太从家里打来:“好可怕啊,有一根水管破掉,整个地毯都湿掉了。”
脚本的运作是,我可能进入“我不好,你也不好”的态度里,对自己说:“我受够了,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太太一点用也没有,真是没希望了。”叹口气对太太说:“妳听好,我已经受够了,我忙了一天还要听妳说这些吗?”不等她回答,我就把电话挂掉。我觉得全身虚脱、沮丧,心里上也强化了自己和别人都不好的观点。
成人自我的运作是,我决定留在成人自我里,回答说:“妳听好,事情已经发生了,妳先处理,等我回家以后再看该怎么办。”我选择先不处理这件事。
自我成长与象限图
虽然我们会在四种心理地位中不停地转换,但是当我们在脚本里时,会有一种最常用到的心理地位,这是我们在儿时所决定的基本态度。
“我好,你也好”是健康的态度,这时我能继续生活并解决问题,我可以达到自己期待的赢家结果,这是唯一植基于事实的态度。如果我童年的态度是“我不好,你好”,那我的脚本就很容易从沮丧的角度出发,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我也会不自觉地常常选择不舒服的感受,并重复以行为来肯定自己这种态度是正确的。如果我有精神疾病的话,多半会被诊断为精神官能症或是忧郁症,如果我写下悲剧性脚本的话,结局多半是伤害自己或是自杀。
“我好,你不好”的态度,在早年时会表示出我的脚本主要是以高人一等的防卫态度来生活,周围的人会认为我老是压制别人,不注意别人的感觉,攻击性强。虽然这种态度常被称为偏执,但也包括了精神科诊断中的人格问题,如果走到第三度输家的脚本,结局可能是伤害别人或是杀人。
如果我婴儿时的基本态度是“我不好,你也不好”的话,脚本会以空虚无望的立场来进行,这时我会相信世界不好、别人都不好、自己也不好。如果我写下平庸的脚本,多半会一事无成:如果我写下的是悲剧性脚本,结局常常是发疯,被诊断为精神病患。
就像脚本一样,心理地位也是可以改变的,但必须先洞察自己的脚本,接受治疗,或是经历一些强烈的外在经验。
改变在象限图中常常会见到特定的过程,如果原来是处在“我不好,你也不好”的态度中,通常会先转移到“我好,你不好”的态度,接着转移到“我不好,你好”,最后才渐渐转移到“我好,你也好”的态度,这是改变的终极目标。
有一点看起来很奇怪的是,要从“我好,你不好”转移到“我好,你也好”,常常会先经历“我不好,你好”。心理治疗的经验显示,“我好,你不好”其实多半是“我不好,你好”的防卫机转,婴儿采取“我好,其他人通通不好”的态度,为的是抗拒面对父母时,自觉无力、低人一等的痛苦感觉,成人以后要想有所改变,必须先面对婴儿时期的痛苦,才能有所进展。
﹡你我好不好的象限图练习
画出象限图的纵轴和横轴,分别标明各个象限的名称。
估计自己每天平均花在各个象限里的时间多寡,然后画出封闭的图形来,比如,你认为自己大部分时间处于“我不好,你好”,接着是“我好,你也好”,第三是“我好,你不好”,最后是“我不好,你也不好”,就画出如图12-2的圆形,恩斯特称之为象限分布图(Corralogram)。(注三)
你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进入某一个象限呢?那时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有什么感觉?
在各个象限中,你处于哪一种自我状态(以功能模式来看)?你希望别人以什么自我状态来响应你?
在不同象限中,你分别会给别人什么样的安抚?会从别人得到什么样的安抚呢?
看着你为自己画好的象限分布图,你希望自己能做什么改变?
如果你希望自己有所改变,想一想你要选择四种成人自我运作中的哪一种,以取代脚本的反应。至少选好一种情况,在未来一周里尝试以成人自我的运作来反应。如果你在团体里,向大家回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