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宋词十五讲 » 唐诗宋词十五讲全文在线阅读

四 唐末诗人

关灯直达底部

唐末五十年,诗歌艺术没有再出现新的变革。作者虽多,主要是学习贞元以来各家风格。如杜荀鹤学张籍、白居易;方干、李频学贾岛、姚合;吴融、韩偓学温李。虽有一些感愤时事、现实性强的诗作,但艺术创造力远不如以前几个阶段,只能算唐音的余响了。

唐末诗歌中最值得注意的动向是出现了一批深刻揭露社会现实、抨击时弊的作品。虽然就每个具体的作家而言,这类诗歌在他们的全部创作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不少作家都有名作传世,使中唐新乐府的精神在唐末得到了延续。像号称“曹刘”的刘驾和曹邺,都是唐宣宗大中年间进士。刘驾有《唐乐府》十首,即自觉地继承了乐府写作的传统。他的《反贾客乐》诗也是来自中唐新乐府的题目:

无言贾客乐,贾客多无墓。行舟触风浪,尽入鱼腹去。农夫更苦辛,所以羡而身。

《估客乐》原是南朝齐武帝所制的乐府题,梁改名为《商旅行》,属于旧题。但中唐时元稹、张籍、刘禹锡都写过《贾客乐》,赋予讽时刺世的新内容,因此已具有新乐府的性质。中唐诗人同题诗都是以贾客的享乐与农夫的艰难做对比。刘驾则用为贾客辩护的口吻,指出贾客居无定处,死无墓所,并不快乐,只是农夫更苦而已。这就使这一题目的内容更深入了一层。曹邺的诗不多,但反映社会问题的面较广,名作有《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把剥削者比做老鼠,虽然源自《诗经·硕鼠》,并不新鲜。但此诗明白针对官仓之鼠,以夸张的口吻形容老鼠的肥大和肆无忌惮,指出军民无粮均因入硕鼠之口的缘故,骂得痛快淋漓,自有特色。曹邺还有些乐府诗采用民谣的口吻,如《捕鱼谣》: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12〕;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虽是古来常说的道理。但此诗用谣谚的手法概括了桑田荒废、贤人老死、怨女旷夫不得成家的普遍现象,全都归咎于天子,却是非常大胆尖刻的。

稍晚于“曹刘”的一批唐懿宗咸通年间的进士和文人中,也出现了不少关注现实的诗人。如于,在当时虽然诗名不高,在后世也没有什么影响,但他留下来的诗篇全是古体,颇多新乐府类的兴讽之作。如《里中女》、《山村叟》、《古宴曲》、《田翁叹》等等,都以贫富之间尖锐的对比反映了末世的社会面貌。他的艺术表现比较朴拙,但有一些新的思考角度。如《戍卒伤春》:“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由一般戍卒的功成不赏,进一步联想到历来受朝廷封赏的功臣未必名副其实。《苦辛吟》说:“我愿燕赵女,化为嫫母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虽然将家国之贫归因于美色,不免迂腐,但出于和农夫“手种腹长饥”和贫女“手织身无衣”的对比,以及对富豪奢侈生活的愤激无奈,也不无意义。同样的构思,聂夷中的《咏田家》表现力更强: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愿君王之心只照穷人屋的幻想,虽然也很天真,却表现了中国士大夫乃至农民最根本的政治理想;加上以心头肉补眼前疮的比喻,十分新警地概括了农民为救眼前之急不顾一切的普遍状况,因而使这首诗成为历代传诵的名篇。

唐末诗人中声名较高的皮日休、陆龟蒙、罗隐,在古文和小品文的创作方面是韩愈古文的后继,诗歌创作中也有一些忧时刺世的佳作。皮日休字袭美,湖北襄阳人,曾参加过黄巢起义,为翰林学士。他作过《正乐府十篇》,从内容到表现都明显受到中唐新乐府的影响。其中《橡媪叹》最为感人: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典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诗里首先对比了橡媪捡拾、加工橡子作为冬粮的艰难,以及收稻、舂米以备交官的精细,这两个过程的细致描写,已经充分展现了农民为交纳租税不得不以橡实充饥的悲惨处境;但诗人没有停留于此,又进一步揭示了农民这样千辛万苦交上来的精米被官吏用大斗收进、克扣一半的事实。最后以春秋时齐相田常作反衬。田常为收买人心,收租时用小斗,放借贷时用大斗,被齐人歌颂,其后人夺得王位。诗人指出当权者连田常的假仁假义都做不到,完全不顾民心。这就使这首诗的思想深度大大超过了同类作品。皮日休的另一首咏史诗《汴河怀古》也以议论新警著称: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人写隋堤运河,都只从隋炀帝乘舟南游的初始目的着眼,把它看做隋亡的原因。此诗却在排除游乐之用的前提下,把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功绩和大禹相提并论。这并不是故作翻案的惊人之语,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到了大运河在后代国计民生中所起的长远作用。这种辩证的历史观,正是本诗的新意所在。陆龟蒙对现实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他的散文里,诗歌中这类内容很少,但也有佳作,如《新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

这首诗讽刺官家的租税无处不到,连海边涨潮之后出现的新淤沙地都不放过。不但通过夸张的比较,指出官家知道消息的速度比最早感知新沙的海鸥还要快,并由此进一步推想官家的手还能伸到人们幻想中惟一可逃避现实的神仙世界,这一想象不但新奇,而且极为尖锐深刻。罗隐的诗作很多,大多感叹自己的落魄失意。《雪》诗是表示同情民瘼的一首名作: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短短四句,两层深意:瑞雪虽然兆丰年,但丰年对百姓又有什么好处?更何况雪多天寒,眼前的贫者就难以生存。在否定尽人皆道的常言的同时,还驳倒了太平祥瑞的传统观念。又有《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一针见血地指出蜜蜂忙忙碌碌采花酿蜜,都是为了别人,寓意深刻。除了比喻农民的劳动果实尽被他人占有以外,还可以做多种联想。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池州石埭人。后梁时做过翰林学士。他中进士很晚,但早有诗名。自谓“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在晚唐是较少见的。他工于近体,能在律诗里反映新乐府的精神,语言浅易通俗,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

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诗写一个丈夫战死、田园荒废的寡妇,因无法谋生,只得躲进深山,靠吃野菜度日,即使如此也难逃官府的征税和徭役。表现农妇老妪孤苦生活的诗篇前人写过不少,这首诗充分发挥了七律的表现力,把田园荒废与继续纳税这两件相悖的事实并列在一起,形成重叠紧凑的对仗,更突出了避居深山仍不免租税的荒谬不合理,最后利用七律结尾的递进句法将全诗的意思递进一层,结得警策有力。《再经胡城县》也是他的一首名作: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怨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胡城县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唐末王仙芝的起义队伍在亳州(今安徽亳县)受到残酷镇压。此诗浓缩了去岁和今岁两次经过胡城县的见闻,使去岁县民的怨声和今岁县宰的朱红色官服形成前后对比,透辟地点出胡城县官靠镇压人民加官进爵的事实,而用人民的鲜血染红官服的比喻因为形象而新鲜,也常为后人所引用或化用。

新乐府类诗歌虽然可贵,但在晚唐诗歌中所占比例很小,当时诗坛上最多的还是自怨自嗟或留连风物、羁旅送别之作。其中也有不少构思新颖的佳作。如秦韬玉的《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写贫女的痛苦,没有局限在生活的艰辛,而是以其俭朴、勤劳的格调高自标榜,批评了世俗只重外表的低俗,感叹贫女徒然手巧,却只是为他人做工的命运。即使单纯地看做一首同情贫民的诗,也因深入到贫女的精神世界而比一般的作品更为深刻,更何况此诗显然是借贫女抒发幕僚生活的抑郁不平,最后一句感慨自己的劳动只是为他人装点门面。因比喻贴切而被广为引申使用。钱珝有《江行无题一百首》,在展开万里长江图卷的同时也记录了民间的声音,这种题材和形式在唐诗中罕见。他的《未展芭蕉》别有意趣: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芭蕉叶初生时作卷状直立向上,逐渐向外平伸舒展。花穗初生时为心形大花蕾,随着花茎伸长而逐渐开展。所以把未展的芭蕉比做无烟的冷烛和绿蜡,把未生的花蕾比做犹卷的芳心,是切合春寒中的芭蕉形象的。接着又把芭蕉在春天的舒展比做一卷书札会被东风拆开偷看,想象极为新鲜。而这些新鲜的比喻又构成了一幅春夜少女独对冷烛的图画,仿佛隐约暗示着少女的春心由胆怯畏寒到被东风窥破的过程。这一似有若无的寄托给人带来了美妙朦胧的遐想,意境之巧也是前人诗里所未曾见过的。

韦庄是唐末五代的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的长诗《秦妇吟》以叙事体反映了黄巢起义的经过和广阔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而他最有特色的是咏史怀古类诗,如《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江南细雨中的春草和柳色虽然无情,却如梦似烟,昭示着六朝旧梦的空幻。较之杜牧的《江南春》,此诗的末世情调显然更加浓厚了。

郑谷是唐末号称“咸通十哲”的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在唐末五代影响较大。诗歌内容以感伤身世、应酬写景为多,风格清婉浅切。《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在杨花扑面、柳色青青的江边送别的场面,盛唐诗里常见,这首诗前三句颇有王维、王昌龄七绝的风调。特殊之处在末句,把自己和友人各自的去向放在结尾。而按盛唐诗的常规,一般是在开头先交代的。这样倒置,不必再抒离情,令人在离亭的数声晚笛中自去体味别离的惆怅,反而更有余韵。

五代南唐的张泌存诗虽然仅十多首,但《寄人》一诗,却很著名: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谢家就是岳家。所寄之人可能是他的妻子。此诗之妙在于所写之境似梦非梦。如作梦解,则是诗人的魂梦经过谢家的曲栏回廊,仿佛看到所思之人在春庭徘徊,为月下的落花而感伤。若不是梦,则是诗人自己凭栏对月,春庭之景便兼指暌隔的双方所处的相似情境。月照落花的美丽情景中积淀着古典诗歌中以落花比青春消逝的丰富内涵,又没有比兴的痕迹。

可见诗到唐末,虽然大致呈现没落趋势,但并非没有继续发展的潜力。不绝如缕的新乐府诗的传统到了北宋,被再次发扬光大。在艺术上,象征暗示的手法、深曲工巧的构思和神秘幽深的情调,都打破了传统的表现方式。尤其是七绝这种体裁,由于接近口语,到了宋代仍然保持着活泼的生命力,这与晚唐七绝的创新是密切有关的。晚唐诗歌的通俗主题、表现手法和梦幻色彩还直接影响了词的产生,所以词在温庭筠和韦庄这些诗人手里成熟不是偶然的。词的出现,不仅是音乐的作用,也是唐诗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知识点

咏史诗  晚唐七绝  无题诗

思考题

1.试比较杜牧和李商隐咏史诗的艺术表现。

2.你是否喜欢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什么?

3.温庭筠诗歌的构思有什么特色?

4.唐末诗人反映现实的作品主要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矛盾?为什么?

注 释

〔1〕储胥:藩篱栅栏之类,这里指诸葛亮的营垒。

〔2〕上将:指诸葛亮。挥神笔:指筹划军事。

〔3〕降王:指刘禅。传车:驿车。

〔4〕管乐:管仲,春秋时人,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乐毅:战国时人,燕昭王的上将,曾率燕赵楚韩魏五国兵大破齐国。

〔5〕成都市南锦里有诸葛武侯祠,旁边原有后主祠,后来拆毁。梁父吟:汉乐府曲名,史载诸葛亮躬耕南亩时,好为梁父吟。

〔6〕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7〕灵犀:传说犀牛彼此间用角来互表心灵,这里喻两心相印。

〔8〕送钩:古时一种游戏,即藏钩于手中叫人猜。

〔9〕分曹:分队。射覆:器皿下覆盖东西令人猜。

〔10〕兰台:唐高宗时一度改秘书省为兰台。李商隐曾当过秘书省校书郎。

〔11〕锦瑟:瑟是古代一种乐器,锦瑟形容瑟的精美。古瑟有五十弦,后来一般为二十五弦。

〔12〕冯唐:汉文帝、景帝时人,一直未得大用。汉武帝时求贤,冯唐已经九十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