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大乱,群雄并起,楚汉相争,天下归汉。汉高祖刘邦曾总结过自己能得天下的原因,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在此将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相提并论,称誉为‘人杰’,这就是汉初三杰的来历,也是对三人功绩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张良是大谋略家,萧何是大政治家,韩信是大军事家,谋略用智,政治用仁,军事用勇,刘邦兼收并蓄,无敌于天下,终成霸业。但在国定邦安之后,三人的命运却各不相同:张良凄凉隐退,萧何苟且保身,韩信悲愤丧命。这其中究竟牵扯到怎样的个人矛盾和利益争斗,本文将从三者的个人经历和他们与汉高祖刘邦之间的微妙关系中进行分析和试论。
千古帝王师——张良
在陕西省汉中留侯祠张良正殿门外第一柱上有一幅对联,基本概括了张良一生对历史的主要贡献:壮士奋挥椎,报韩已落秦皇胆;大王烦籍箸,策汉终函项羽头。上联写张良在公元前218年谋刺秦始皇,在博浪沙奋力一击,严重挑战了始皇帝的权威,打破了其不可侵犯的神圣光环,为后来陈胜、吴广的大起义鸣了一声长笛。下联写张良为帝王师,帮助刘邦出谋划策打败了项羽。宋人真德秀说:“子房为汉谋臣,虽未尝一日居辅相之位,而其功实为‘三杰’之冠,故高帝首称之。其人品在伊、吕间,而学则有王伯之杂;其才如管仲,而气象高远则过之。其汉而下,惟诸葛孔明略相伯仲。” 由此可见,世人对张良的评价甚高。
张良,字子房,出生贵胄,本为姬姓,为韩国同族。张良祖父姬开地和父亲姬平两代相韩五代国君,历经了韩国由侯到王的转变,史称“五世相韩”,君臣相知,同尊俱辱,使得张良在国破家亡之后仍念念不忘为韩报仇。公元前230年,韩为秦所破。当时张良家资颇富,有僮仆三百人,张良“弟死不葬”,将家产全部变卖,所得巨资用于结交豪侠,誓为韩报仇,谋刺秦王。张良孑然一身,没有家室之累,又值血气方刚,他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张良曾经在楚国都城淮阳学礼,后来又东游齐国,访得隐者仓海君,在仓海君的引荐下,结识了一位能扔出120斤大铁锤的力士。张良暗中谋划,等待时机,准备刺杀秦始皇。公元前218年,“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刺杀失败,但秦始皇的权威受到了严重挑战,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国戒严十天,捉拿刺客。
张良逃脱追捕,改名换姓,到楚地下邳藏匿起来。事后张良痛定思痛,认识到一个人的单打独斗相对于强大的秦帝国来说是无济于事的,他在等待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改变张良一生的契机,就是下邳受书。在圯桥之上,黄石公极力测试张良的隐忍程度,认为他“孺子可教”,授其《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改弦易辙,他熬过了苦闷、彷徨,钻研《太公兵法》,学习黄老之术,修炼道家的“导引辟谷”,修身养性,经过了一番脱胎换骨的转变。经过近十年的隐忍修炼,张良成熟了,他不再是一个逞匹夫之勇的莽夫,而变成了一个善于谋划的智者。
适逢秦末暴政,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项羽和刘邦都在这时相继起事,张良势单力薄在群雄并起的时势下,他只能依附于比他强大的势力之下。张良在去留城投奔景驹的和刘邦相遇,“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张良一身才能被人赏识,得遇明主,便留在刘邦军中。张良虽然加入了刘邦营垒,但他心中的“复韩”梦想却难以泯灭,当韩国公子成被立为汉王的时候,张良曾离开刘邦去辅佐韩王,想要收复韩国失地,由于势单力薄,军队被秦军击溃,张良只得重回刘邦阵营。张良在帮助刘邦度过鸿门危机之后,又离开刘邦去到韩国,得知韩王已死,“复韩”理想彻底破灭,这才又重新投奔刘邦,自此尽心辅佐刘邦,正式开启了帝王之师的千古功勋。
黄震说:“利啖秦将,旋破峣关,汉以是先入关;劝还霸上,固要项伯,以是脱鸿门;烧绝栈道,激项攻齐,汉以是还定三秦;败于彭城,则劝连布、越;将立六国,则借箸销印;韩信自王,则蹑足就封:此汉所以卒取天下。劝封雍齿,销变未形;劝都关中,垂安后世;劝迎四皓,卒定太子:又所以维持汉室于天下既得之后。凡良一谋一画,无不系汉得失安危,良又‘三杰’之冠也哉!”这是对张良一生为大汉天下所作贡献的极力总结,足见张良之于大汉的建立与安定,居功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