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极虽然是满清关外的二世皇帝,但他毕竟是大清王朝的一代帝王,依然享有三宫六院的待遇。他的后宫中最著名的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皇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光彩照人的美貌佳人,皇太极虽然对她们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他宠爱的莫过于宸妃海兰珠了。
宸妃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庄妃也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生于公元1609年,即明万历三十七年,比庄妃大四岁。公元1634年,即天聪八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二十六岁了,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美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半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立即日夜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赶到盛京,也就是今日的沈阳,大步迈进关睢宫之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三十三岁,才是风华正茂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半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两代人中,他们本人和他们的家族子弟,迎娶的蒙古女子人数多达五十三人,占迎娶妇女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七以上;从公元1617年即后金天命二年开始,到1643年即大清崇德八年皇太极去世时为止的二十七年间,他们家族的嫡系女性亲属,包括姐妹、女儿、侄女等,嫁给蒙古各部的共有四十三人。
其中,迎娶与出嫁到科尔沁部的女子为最多,迎娶来的为二十四人,嫁过去的为十五人,联姻对象包括了科尔沁所有部落和蒙古几乎所有重要一些部落的酋长。
这二十七年,正是后金汗国发动对大明王朝激烈战争的二十七年,也是大清完成了全部入主中原的准备工作,并最终于一年后入主了中原的二十七年。
这种毋庸置疑的政治婚姻,帮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基本解除了来自北部与西北部的威胁。这是他们敢于与大明朝放手一搏的重要原因,也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立尽可能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为成功的运作。翻开地图集,对此便可以一目了然。他们用这种婚姻,为自己建立起来一道漫长而广大的安全屏障。
在皇太极著名的崇德五宫中,居住着他最重要的五位后妃,这五位后妃全部出身于科尔沁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位居中宫的是哲哲皇后,位居第二位的关雎宫宸妃海兰珠和位居第五位的永福宫庄妃,是一对同胞姐妹,二人同是哲哲皇后的亲侄女。
永福宫庄妃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她在娘家的蒙古名字叫布木布泰。目前,关于这个名字的准确含义尚有争议。有人认为和喇嘛教教义有关,含有“出世之人”的意思;还有一种看法则认为,布木布泰是当时蒙古人用来装东西的大口袋,是很重要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用粗制毛线编织而成。从当时游牧渔猎民族的习俗上判断,后一种可能性似乎更大,姑且存疑。
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是在公元1625年即大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的二月初二日。当时,她是虚岁十三岁。她的丈夫皇太极比她大二十一岁,时年三十四岁,按照周岁计算则为三十三岁。这时,皇太极早已有了一位正夫人,就是布木布泰的亲姑姑哲哲,此外,他还有三位侧夫人,此时的布木布泰则是第四位侧夫人。
皇太极一生中共有二十五个子女,其中十一个儿子,十四个女儿。他究竟有多少位妃嫔,目前尚没有人能够给出精确答案。为他生育过子女从而记录在案的则有十五位。布木布泰为皇太极生育过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是为他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子。
从这一点出发,应该说他们二人是一定感情的。不过,没有证据能够证明,皇太极对她和她的子女曾经给予过特殊的关爱与照顾。皇太极太忙,需要他瞻顾的军国大事太多,需要他关爱的女人及其子女也太多,这可能是他没有过多关照布木布泰的部分理由。
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则可能是另外的部分理由。在史书包括清代官方史书中,详细记载了皇太极对于这位海兰珠用情极深的事例,在我国帝王中,这种情形并不多见。
海兰珠的情形很奇怪。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时十三岁,按照习俗,这是当时一般女孩子出嫁时的普通年龄。九年后,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却在二十六岁时,以处子之身嫁给了皇太极。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毫无疑问已经属于那时的老姑娘或大龄女青年了。史书上没有记载缘由,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谜团。
许多文献中谈到这位海兰珠时,时常使用的词汇是“贤淑”、“文静”等等。这可能是她进入皇太极妃嫔行列后,很快就突出地受到皇太极喜爱的原因。
海兰珠嫁到后金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皇太极便改后金为大清,正式登基成为大清帝国皇帝。他册封海兰珠为仅次于中宫皇后的东宫宸妃,并以中国第一首爱情诗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意,将宸妃居住的东宫命名为“关雎宫”。倘若没有足够的情感,这是很难想像的一件事情。
一年后,崇德二年七月,海兰珠生下一个儿子,皇太极为此采取了我国历史上很罕见的措施:下令大赦天下。从历史记载上看,皇太极是一个标准的工作狂,对待国事极为认真,在很小的事情上都精益求精,绝不马虎。据说,这是大清立国后的第一个大赦令,就连皇太极登基时可能都没有过。很难将这个举动看成是一时心血来潮所致。
六个月后,宸妃这小皇子居然夭折了。这是皇太极的第八个儿子。不久,永福宫庄妃生下第九个儿子福临,后来,皇太极的其他妃子陆续生下第十子、第十一子,皇太极均无任何表示。
公元1641年即大清崇德六年九月,皇太极在锦州、松山一线主持满清与大明之间的最后一次大决战,即松锦大战。八月十四日,为了扭转前线的危急局势,皇太极带着严重的鼻衄病,流着鼻血,六个日夜长途奔驰六百里,到达前线。一个月后,战局得到彻底扭转,沈阳传来海兰珠病重的消息。
于是,九月十三日,这位多情天子再一次六个日夜长途奔驰六百里,返回沈阳探病。在六天之中,皇太极累死了六匹骏马。到达沈阳城外时,得到宸妃病故的消息。
据史书记载说,皇太极极度悲恸,连续六天六夜不吃不喝,并一度在恸哭中昏迷不醒。大丧期间,朝中有的大臣为应酬同僚在家中唱了一场堂会,险些被皇太极处死。
皇太极的弟弟阿济格等一批人也因为“戏舞鸣弦而歌”而获罪。这一年,皇太极已经五十岁,不久,这位大清王朝的开国皇帝就猝死于清宁宫的东暖阁。“上无疾,端坐而崩。”
这是清朝官方史书对皇太极的盖棺定论。从中不难看出,皇太极的暴卒和忧郁、伤心过度不无关系,一个一生追求统一天下的帝王,对于一个嫔妃如此深情,如此执著,在中国历史上确属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