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华真经副墨 » 南华真经副墨全文在线阅读

为字集卷之八下

关灯直达底部

杂篇 天下第三十三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历数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方术,道术之局于一方者也。言天下之治道术者,各为其所欲为以自为方,又且各以为至,故列而叙之,而总归原于一,一即所谓道德也。

神何由降,明何由出,神谓人之本性,降衷于天者,具有灵绝,谓之曰明。圣有所生,圣即内圣之德也。王有所成,即外王之业也。言神明德业皆出一原,故不离于宗,谓之天人。宗,即所谓‘未始有始也者’。不离于宗,是以无为宗者也。谓之天人,天人即所谓‘畸于人而侔于天’者。

不离于精者,凝聚精神,万古不朽,能感天地,能贯金石,如鬼神然,是则所谓人而神者,故谓之曰神人。不离于真正,本然之真,极纯无疵,以言其德至矣极矣,无以加矣,故谓之曰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以无为为体,以有为为用,此则圣修之能事能举之者,非圣而何?故谓之曰圣人。

以上所谓具有内圣之德者也。若夫以仁义之法无过于此。以法为分,以名为表,法谓法度,所以齐天下者,名谓名器,所以别天下者。

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参者,以此合而合彼,稽者,考古而准今,参稽之数则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于是乎有定秩而不越,此治人者之事也。以庶事为常,庶事如农工商贾之类,皆以衣食为主,而蕃之息之藏之畜之,以养老弱孤寡,此乃治于人者之事,民之理也,所谓外王之业者也,皆道术也。

则古之人其备乎!故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天德王道兼该并举,莫不明于本数,系于末度,所谓‘以其真治其身,而其土笡亦足以理天下’。

故其明而在于历数者,如帝王传心之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散而在于六经者,则先王经世之谜,搢绅先生类能言之。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则又流而为百家,析而为众技,亦一时有为应迹之所不废者,故君子时或称而道之。

自天下大乱而圣贤不明,功力既降而道德不一,百家众技之流多得一察焉以自好。一察,犹云偏见小知。自好,自爱自媚也。譬之耳目口鼻,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以故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则能备焉者寡矣,应上‘古之人其备乎’。

因是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为各为其所欲为,自以为方,往而不返,遂使后世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而道术将为天下裂。此一段,乃叙文之冒头,细玩则知方术之多,道术之裂也,而朴始散而为器矣。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度数,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顺。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今墨子独生不歌,死无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夫道术无所不在,而天下之人则各狃于所见,于是流而为方术之众多,以故不侈不靡,不自澡饰,以绳墨自矫,使自有余,而一时之急有备。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盖道以淡泊为宗,以俭啬为实,于是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悦之,但为之大过,已之大顺,二子受用在此而受病处亦在于此。已,遏抑之也。顺,慎,古字通用。

非乐、节用、墨子书中篇名,言墨子著书立教,使人生无燕会而不歌,死者裸葬而无服,泛爱兼利而非斗争、其为道也不怒,其为学问也尚同,虽同矣而不同于先王,毁古先王之所谓礼乐者,而独以俭约为事。

盖自黄帝至于武王,未始不用乐,而墨子则曰生不歌;自天子大于庶人,未始不行丧礼,而墨子则曰死无服,桐棺三寸而无椁,故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墨子之道如此。故虽不必毁败其道之非,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已非人情,不可近矣!

其生也动,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合于圣人中正之道,不顺于天下平常之心。今使天下不堪,墨子虽能独往,奈天下何哉?道不通于天下,其去王道也远矣。王道也,平易近民者也。

墨子称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山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