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做得到任何事 » 人,做得到任何事全文在线阅读

第九讲 社会问题与社会适应

关灯直达底部

Social Problems and Social Adjustment

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于社会问题。

然而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大片隐晦不显的秘境,掩盖了真正的问题成因。

必须等到进入社会后,一切问题才会渐渐浮出台面……

个体心理学的目标是促进社会适应。此论点看似自相矛盾,但其实只是言语用词上看来如此罢了。事实上,唯有关注个体的具体心理层面,才能理解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唯有在社会脉络之下,个体才能成为个体。其他的心理学派会区分所谓的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但对我们而言,这样的区分是不存在的。论述至今,本书一直致力于剖析个体的人生风格,分析时定会从社会观点出发,并以社会应用为目的。

接下来的分析将会更强调社会适应问题。我们讨论的事实仍然相同,但现在不再着重于诊断人生风格,而是开始讨论如何将人生风格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以及可以采取哪些适当的方法。

本讲直接延续上一讲针对教养教育问题所做的分析,紧接着要讨论社会问题。学校与幼儿园都是社会机构的缩影,可说是现实社会的简化版,我们能据此研究社会适应不良的问题。

以一个行为有问题的5岁男孩为例。孩子的母亲来找医生咨询,抱怨儿子是多动儿,老是不安于室,让人非常头疼。母亲必须时时紧盯着他,每天都身心俱疲。她表示再也受不了自家儿子,如果医生觉得住院有效的话,她很乐于让儿子离家接受治疗。

从这位母亲所叙述的细节中,我们非常能“认同”这个孩子:认同,指的是我们很轻易就能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体会他的感觉。听到有人说一个5岁孩子过动时,我们的脑海中很快就能浮现出那孩子的行为模式。5岁的多动儿会做什么呢?他会穿着厚重的鞋子爬上家里的餐桌,只想玩得浑身脏兮兮的。如果做母亲的想安静看书,他就会跑去玩灯,开开关关按个不停。当父母两人想一起弹琴或唱歌时,试想这个男孩会搞出什么把戏!他会朝父母狂吼,或故意捂着耳朵,坚称自己不愿听噪音。如果父母不顺他的意,他就会大发雷霆。而且,不论旁人怎么做,他永远都不会满足,总想“得到”某些东西。

如果我们在幼儿园看到这种行为,几乎就能确定这个男孩很好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挑衅。男孩整天吵吵闹闹,搞得父母疲惫不堪,自己却从不觉得累。因为他和父母不一样,不用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更何况这孩子只想闹个不停,让其他人追着他跑。

有个例子可以具体说明这个男孩为了成为注目的焦点,做了什么努力。有一天,他去参加一场音乐会,他的父母会在这场盛会上演奏献唱。表演到一半时,这个男孩突然对台上大叫:“嗨,老爸!”并起身在音乐厅里走来走去。我们并不意外男孩会有这种举动,但他的父母却无法理解孩子为何会做出这种行为。即便事实摆在眼前,这孩子的行为异于常人,他的父母却仍认为儿子很正常。

然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5岁孩子的确很正常:他自有一套聪明的人生规划(即人生风格)。若根据他的规划来看,他的所作所为再恰当不过了。如果我们能看出他的人生规划,就能猜到他之后会做出哪些举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他的智力没有问题。智能不足的孩子不可能拟出这么聪明的人生规划。

每当母亲有朋友来访,想好好聊一聊时,这个男孩就会把访客从椅子上推开,自己一屁股坐下。这和他的人生目标及人生原型一致。他的目标就是要超越并主导他人,永远霸占父母的注意。

我们现在可以断定,他在5岁之前一定被父母宠坏了;而且,只要他能再度受宠,就不会这么胡闹了。换言之,这是一个失去优势地位的孩子。

那他怎么会失去优势地位呢?答案必定是他有了弟弟或妹妹。也就是说,这个5岁小孩面临了全新的情境,他觉得自己的地位被剥夺了,因而努力奋战,想讨回他认为已经失去的重要核心地位。为此,他整天死缠着父母不放。根据观察还可推论出另一个原因:这个男孩还没准备好要面对新情境;身为被宠坏的小孩,他从未与他人之间建立起共同感(communal feeling)。换言之,他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他只对自己有兴趣,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

医生也询问母亲有关男孩和弟弟的相处情况。母亲坚称男孩很喜欢弟弟,但只要他跟弟弟一起玩的时候就一定会推倒小的。很遗憾,我们认为这样的行径并非喜爱弟弟的表现。

为了彻底理解这种行为的意义,我们应该拿男孩和另一种常见的好斗孩子做比较(以下简称Z类型):Z类型的孩子太聪明了,不会像上述个案一样争斗不休,因为他们知道父母最后一定会出手阻挠。Z类型知道何时该暂时收手,也知道偶尔应该做出好表现给外人看。不过,他们和上述个案有个共同点:Z类型和弟弟、妹妹玩耍时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年纪大的压制小的。事实上,他们和弟妹玩耍的目的就是要打倒他们。

现在来谈谈那个5岁男孩是怎么对待母亲的。如果母亲打他屁股,他会故意大笑,或是坚称一点都不痛。如果母亲力道加大,他会先安静一会儿,但随后就会开始大吵大闹。我们应该注意一点,他的目标制约了他的行为举止与所作所为。换言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达成目标,因此我们得以据此推测出他的下一步行动。倘若人生原型没有统一性,或者我们不知道人生原型朝哪个目标迈进的话,就无法预测个体的行为。

请想象一下日后他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可以预测他上了幼儿园会发生什么事。如果有人再带他去听音乐会(就像现实中那样),我们就能预先猜想他会做出什么举动。大致来说,如果所处的周遭环境相对弱势,他会直接扮演支配者的角色;反之,如果环境形势相对强势,他就会为了主导一切而开始争斗。如果幼儿园老师很严格,他待在学校的时间就会缩短。他很可能找尽借口不去上学或早退,但如此一来,他就会持续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以致产生头痛、焦躁不安等症状。而这些症状正是精神官能症的前兆。

反之,如果所处环境轻松愉快,他极有可能觉得自己是关注的焦点,进而成为校园领袖、真正的第一名。

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幼儿园是充满社会问题的社会机构。幼儿园学童必须做好准备面对社会问题,因为每一个孩子都要遵循幼儿园这个社群的法则,也都必须在这个小型社群中做出有用的贡献。一旦孩子关注自己胜过于别人,就无法成为有用之人。

公立小学也会一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可以想见像个案这样的孩子会发生什么事。对他来说,上私立小学可能比较轻松。因为私校的人数较少,学生能获得更多关注,所以读私校的话,或许不会有人发现他是问题儿童。私校老师甚至可能会说:“他是我们学校里最聪明、最棒的学生。”如果他当上班长,在家里的行为也会有所改变。只要他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佼佼者,应该就会志得意满。

如果孩子上学之后行为有所改善的话,我们理所当然会认定他在班上处于优势地位,得到了优越感。然而,真实情况往往相反:在家里受宠又听话的孩子,在学校很有可能会把全班搞得天翻地覆。

我们在上一讲谈过,学校是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中继站。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我们便能了解前述的5岁男孩进入社会后会有何种发展。人生不会主动提供他有利的情境(就像他有时可在学校中获得的那样)。在家庭或学校表现优秀的孩子,出了社会却反而变成人生失败组,常常让人大呼意外。我们也碰过一些患有精神官能症的“问题大人”,他们日后恶化为精神失常的几率很高。这样的发展,可归因于当事人的人生原型在成年之前一直被有利情境所掩盖,导致外人无从察觉。

针对这一点,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在有利情境下辨别出有问题的人生原型,尽管难度极高,我们至少也要意识到它的存在。有些迹象可以视为人生原型已经出错的明确指标。比方说,想吸引别人注意并缺乏社会兴趣的孩子,通常都不爱干净;他们借由不修边幅来占据他人的时间心力。他们也不会乖乖上床睡觉,晚上常会哭闹或尿床。他们懂得如何操弄焦虑,把焦虑当成一种武器,用来强迫别人顺从。这些迹象都会在有利的情境出现,察觉之后,我们就比较能做出正确的结论。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前述这个人生原型出了错的男孩,到了十七八岁即将成年时,会过着怎样的人生。他过去的人生中有一大片秘境,这片秘境隐晦不显,要探索并非易事,想看出他的目标与人生原型也很难。不过当他正面面对人生,就一定会碰上我们所说的人生三大问题:社会的问题、工作的问题,以及爱情与婚姻的问题。我们和周遭的人建立起关系时,绝对会遇到这些问题。社会问题涉及我们待人接物的种种行为,以及我们看待人类及人类未来的态度。社会问题涉及人类的生死存亡。人的生命有限,唯有汇聚众人的力量,生命才得以延续。

至于工作问题,我们可以透过观察这个男孩之前在学校的行为,作为判断的依据。有一点能肯定的是,如果这个男孩怀着比他人优越的心态找工作,求职过程一定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对刚进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很难找到没有顶头上司,或不用团队合作的工作。有鉴于这个男孩只在乎自己的利益,我们知道他绝对不会满足于只当个小员工。这样的人并不是值得信赖的工作或事业伙伴,因为他永远都将个人利益摆在公司整体利益之前。

我们现在大概可以如此下定论:工作上的成就取决于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能理解同事与客户的需求,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感官去感受,在企业里将会是极大的优势。而且这么做才能不断进步。但我们正在研究的这个个案根本做不到,因为他追求的永远都是他自己的利益;他只能发展出部分能力,只能有些许进步,所以在职业生涯中往往沦为输家。

在大多情况之下,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人从来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或者总要等到年纪大了才踏入职场。他们可能三十岁才开始工作,却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他们会学习新事物,但只有三分钟热度。他们也很常换工作。种种迹象都显示,他们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无法适应。

有时我们会看到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虽然努力向上,却毫无方向与目标。面对这样的人,最重要的是去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就业的建议。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还有机会从头开始培养新的兴趣,并接受适当的训练。

人的生命有限,唯有汇聚众人的力量,生命才得以延续。

* * *

For human life is so limited that we can carry on only if we put together.

发现快成年的孩子对于未来志向茫然无措时,着实令人烦恼。这类孩子多半什么事都做不好。不管是家人或师长,都应该努力激起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尽早思考未来要从事哪一行。譬如说,学校师长可以指定作文题目,如“我的志愿”,让学生书写。在写作时,学生们就必须正视这种问题;不然的话,他们很可能迟迟不去面对,直到为时已晚。

年轻人必须面对的最后一个问题是爱情与婚姻。人既然分成男性与女性,这个问题当然至关重要。如果人类只有一种性别的话,世界肯定会大不相同。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必须训练自己如何与异性相处。下一讲会详细讨论爱情与婚姻的问题,因此这里只稍加说明此问题与社会适应问题之间的关联。缺乏社会兴趣,是导致个人在社交及工作上适应不良的原因,也会致使一个人无法和异性良性互动。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没有做足准备,无法经营亲密关系。的确,性本能(sex instinct)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某人拉出独处的小天地,让他做好进入社会生活的准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必须在性本能全然启动之前先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得做好准备,不能只着眼自身,而是必须融入更广大的社会,否则性本能将无法发挥原有的功能。

现在,我们可以针对方才那名5岁男孩的案例做出一些结论了。我们发现他在面对人生三大问题时,感到绝望且害怕被击溃。我们也看到,他追求的优越感目标只考虑到自己,却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将人生所有问题都排除于外。那么,他还剩下什么呢?未来他将无法融入社会;他会对他人怀抱敌意、疑神疑鬼,甚至远离人群。他对他人不再有任何兴趣,也不在乎自己在人前的模样,因此往往衣衫不整、脏乱不堪——整个人看起来就像精神失常患者。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社会必备的沟通途径,但这位个案却不想使用语言,他甚至根本不开口说话——而这也是精神分裂症[1]的特征之一。

这位个案因为自己设下的障碍,而逃避了人生所有问题,终究被送进了疗养院。他那充满优越感的目标,致使他与外界隔绝,并扭转了他的性驱力(sex drive,又称性冲动)发展方向,把他变成一个不正常的人。他时而试着飞上天,时而认为自己是耶稣基督或中国皇帝,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充满优越感的目标。

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于社会问题。不论是幼儿园、公立小学以及友谊、政治与经济生活……

都看得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因此,每个人拥有的一切能力都必须以社会为中心点,进而导向有利于全体人类的方向。

我们都知道,人会缺乏社会兴趣,皆始于人生原型,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尽早纠正。如果我们能教导为人父母者如何防范严重的错误,也能告诉他们怎么去判断人生原型已然出错的微小信号、迹象及修正方法的话,将会是一大福音。但事实是,我们在这方面能做的有限。很少有父母愿意了解错误并防患于未然。他们对于心理学与教育方面的问题缺乏兴趣。大多数父母可能会宠溺孩子,或敌视不把自家孩子捧在手掌心上的人,但也可能对孩子漠不关心。因此,我们很难透过父母来拯救问题儿童。事实上,光是对他们描述孩子的问题和给予建议就旷日费时,因此根本无须考虑要在短时间内让父母清楚了解整个情况,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寻求医师的协助会是比较好的做法。

除了让孩子接受专科医师和心理医师的治疗外,唯有透过学校体制与教育,才能有最好的效果。人生原型当中的错误,多半在孩子上学之后才会显现。熟知各种个体心理学方法的老师,能在短时间内发现人生原型是否出错,并看出哪个孩子能与他人融洽相处、哪个只想成为注目的焦点。老师也能观察孩子是否具备勇气。受过良好训练的老师,在开学第一周便能看出学生人生原型中的问题。

从老师所具有的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又称社会作用)来说,对于如何修正孩子的错误,老师受过更为完善的训练。人类之所以创办学校,是因为家庭无法依照社会的需求适当地教导孩子。学校是家庭的延伸,孩子有一大部分的人格特质是在学校型塑完成的。孩子也能在学校学到应当勇于面对人生的问题。

校方与老师都必须具备心理学的洞见,才能善尽职责。未来,学校教育一定会更仰赖个体心理学的方针,因为学校真正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

* * *

【注释】

[1] 原文为dementia praecox(早发失智症),早期对精神分裂症的称呼。

学校是家庭的延伸,学校真正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

* * *

The school is the prolonged hand of the family,The true purpose of a school is to build charac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