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曆志
比黄鍾之宫
「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爲六,雌鳴亦六,比黄鍾之宫,而皆可以生之」。念孫案:「比黄鍾之宫」本作「以比黄鍾之宫」,與上文「以爲黄鍾之宫」句同一例。今本脱「以」字。《舜典》及《左傳·昭二十年》正義、《文選·琴賦》注、《七命》注、《白帖》三十一引此竝作「以比黄鍾之宫」。《吕氏春秋·大樂篇》《説苑·脩文篇》及《晉書·律曆志》竝同。
著於其中
「中吕,言微陰始起未成,著於其中,旅助姑洗宣氣齊物也」。念孫案:著者,居也。居中以助陽也。《史記·貨殖傳》「子贛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徐廣曰:「《子贛傳》云『廢居』,『著』猶『居』也。『著』讀音如『貯』。」《漢書》「廢著」作「發貯」,「貯」與「著」皆「居」也。「著」又音直略反,《樂記》「樂著大始而禮居成物」,「著」亦「居」也。故鄭注云「『著』之言處」也。《漢紀》作「中吕,陰始起未發,居中而助陽也」,是其證。
振美
「振美於辰」。念孫案:「美」當爲「羨」,字之誤也。《淮南·主術篇》「羨者止於度,而不足者逮於用」,《文選·陸雲〈爲顧彦先贈婦詩〉》「佳麗良可羨」,今本「羨」字竝譌作「美」。「羨」之言「延」也。三月陽氣方盛,句萌奮發,萬物莫不振起而延長,故曰「振羨於辰」。《周官·典瑞》「璧羨」,鄭仲師曰:「羨,長也。」《考工記》「玉人璧羨」,康成曰:「羨猶延。」張衡《東京賦》「乃羨公侯、鄉士」,薛綜曰:「羨,延也。」《周官·冢人》注曰:「隧,羡道也。」隱元年《左傳》注作「延道」,是「羨」爲延長之義也。《太玄·玄數》「辰戌丑未」,范望曰:「『辰』取其延長。」是「辰」亦延長之義也。《釋名》曰:「辰,伸也。物皆伸舒而出也。」「伸」亦延長之義。「振」、「羨」二字俱是「辰」字之訓,「孳萌於子,引達於寅,冒茆於卯,咢布於午,昧薆於未,申堅於申,留孰於酉,該閡於亥」,皆以兩字共釋一字。若作「振美」則非其指矣。《月令》正義引作「美」,亦後人以誤本《漢志》改之。《續漢書·律曆志》《史記·律書》索隱引此竝作「振羨於辰」。
斂更
「斂更於庚」。念孫案:「斂」、「更」二字義不相屬,諸書亦無訓「庚」爲「斂」者,「斂」當爲「改」,字之誤也。鄭注《月令》云:「庚之言更也,萬物皆肅然改更。」范望注《太玄·玄數》云:「庚,取其改更。」皆其證也。《續漢書》注引作「斂」,亦後人依誤本《漢志》改之,《月令》正義引此正作「改更於庚」。
一爲一分
「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黄鍾之長,一爲一分」。念孫案:「一爲一分」本作「一黍爲一分」,脱去「黍」字,則文義不明。《周官·司市》疏、《典同》疏、《合方氏》疏、《大行人》疏、《月令》正義、《左傳·文六年》正義及《隋書·律曆志》《史記·五帝紀》正義引此皆作「一黍爲一分」,《漢紀》同。
四千六百一十七歲
「迺以前曆上元泰初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至於元封七年,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漢書攷異》曰:「歲陰與大歲,案:歲陰即大歲也,不當分以爲二。皆百四十四歲而超一辰,故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而復其初。」引之曰:大歲超辰之説始於劉歆《三統曆》,説詳《大歲攷》。當大初元年議造漢曆,安得有超辰之法?錢説非也。今案:「四千六百一十七歲」本作「四千五百六十歲」,此後人以《三統曆》改之也。《史記·曆書》索隱引此已誤。凡甲子六十而周,周而復始,由上元泰初甲寅之歲四千五百六十歲,立以爲法,展轉相承,每一元皆如是,至於元封七年又逢甲寅,故曰「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則得辛亥,而非甲寅矣。後人因下文《三統曆》曰「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故據彼以改此,不知前曆乃《殷曆》,説見下。與《三統曆》不同。《開元占經·古今曆積篇》:「劉歆《三統曆》上元庚戌,元法四千六百一十七,而《黄帝曆》上元辛卯,則元法四千五百六十,《顓頊》上元乙卯,《夏曆》上元乙丑,《殷曆》上元甲寅,《周曆》上元丁巳,《魯曆》上元庚子。」元法皆與《黄帝曆》同。此云「前曆上元泰初閼逢攝提格之歲」,正所謂《殷曆》「上元甲寅」也,則當依《殷曆》「元法四千五百六十」,不當依《三統術》矣。緯候之書多據《殷曆》,《大衍曆議》曰:「緯所據者,《殷曆》也。」故《易乾鑿度》曰:「曆元名《握先》,紀日甲子歲甲寅,七十六爲一紀,二十紀爲一部首。」注曰:「此法三部首而一元,一元而大歲復於甲寅,一部首一千五百二十歲,三之則四千五百六十歲矣。」《續漢書·律曆志》注引《樂叶圖》曰:「天元以四千五百六十爲紀,甲寅窮。」此紀即元也。《周髀算經》注引《考靈曜》曰:「青龍甲寅攝提格孳,今本「孳」誤作「並」,依《太平御覽·時序部二》改。四千五百六十歲積,反初。」反,復也,謂復於甲寅也。今本作「及」,誤,今據《初學記·人事部上》引改。正與前曆復得甲寅之歲相合,不當如今本所云。
大歲在子
「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月在建星,大歲在子,已得大初本星度」。引之曰:「大歲在子」,「子」當爲「寅」,後人改之也。《玉海·律曆部》引此已誤。大歲在寅曰攝提格,上言「攝提格之歲」,則下當言「大歲在寅」,蓋所謂「前曆」者,《殷曆》也,《黄帝》以下六曆惟《殷曆》元用甲寅。見《續漢書·律曆志·論》及《開元占經·古今曆積篇》。《殷曆》上元泰初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大衍曆議》曰:「湯作《殷曆》,以十一月甲子合朔冬至爲上元。」日月在建星,大歲在寅,故得閼逢攝提格之歲。元封七年與《殷曆》上元泰初同,故復得閼逢攝提格之歲也。一元四千五百六十歲,爲甲寅者七十有六,而惟上元泰初甲寅年冬至,七曜皆起於丑宫,故以其年爲曆元。後漢劉洪上言曰:見《續漢志》。「甲寅元天正正月夏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七曜之起始於牛初。」《太平御覽·時序部二》引《尚書考靈曜》曰:「月首甲子冬至,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初,青龍甲寅。」今本誤作「甲子」,《周髀算經注》引此正作「甲寅」。案:《御覽》引《考靈曜》注曰:「青龍,歲也。歲在寅曰攝提格。」則當作「甲寅」,故《續漢志》曰:「《考靈曜》有甲寅元。」攝提格孳,建星、牽牛皆丑宫之星,日月起於丑宫而曰「青龍甲寅」,正與此同法也。《易乾鑿度》曰:「曆元名握先,紀日甲子,歲甲寅。」《太平御覽·天部一》引《禮稽命徵》曰:「太素十一月,閼逢之歲在攝提格之紀。」其曰「紀日甲子」曰「太素十一月」即此,所謂「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也。其曰「歲甲寅」,曰「閼逢之歲在攝提格之紀」即此,所謂「大歲在寅」也。古人言大歲皆用夏正,自元封六年正月至七年前十二月,七年即大初元年。據《武帝紀》,大初元年五月正曆,以正月爲歲首,故是年九月以後獨多三月,凡十五月,其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皆前後兩見。爲夏正甲寅年之一歲。六年正月,日在亥宫,歲星在丑宫。據《漢志》,七年前十一月朔,歲星在婺女六度。卻數至六年正月朔,當在斗十五度,《天官書》所謂「歲陰在寅,歲星居丑,正月與斗、牽牛晨出東方也」。與日隔子宫而晨見東方,晨見之月斗建於寅,故大歲應之,而在寅七年前十一月,乃夏正甲寅年之仲冬,故曰「大歲在寅」也,詳見《大歲考·殷曆甲寅元表》。後人見下文《歲術》曰「數從丙子起」,又説大初元年引《漢志》曰「歲名困敦」,遂改「寅」爲「子」。不知「歲名困敦」乃漢《大初曆》之大歲,應歲星與日同次之子月者也。説見《大歲考》。「大歲在寅」,乃《殷曆》之大歲,應歲星晨見之寅月者也。在寅則不在子,在子則不在寅,豈有攝提格之歲而大歲在子者乎?錢氏曉徵不悟「在子」之文爲後人所改,而見其與攝提格之歲不合,乃爲之説曰「大歲在子爲大歲,攝提格之歲則爲大陰」,見《潛研堂文集》。豈知「在子」本爲「在寅」,即上文之「攝提格」,而無庸强爲分别乎?或曰:漢《大初曆》元固丙子也,大歲在子,安知非《大初曆法》而必以爲《殷曆》,而謂其「在寅」,何與?曰:請以上句「日月在建星」例之。《續漢志》載賈逵論曰:「《大初曆》冬至日在牽牛,古黄帝、夏、殷、周、魯冬至日在建星。」然則「日月在建星」乃《殷曆》之文,而非《大初曆法》。「日月」、「大歲」二句相連,其皆爲《殷曆》之法明矣。更以下句「已得泰初本星度」例之。「已得泰初本星度」謂得《殷曆》泰初之建星,則此句以上皆《殷曆》之法可知。豈有上下句皆言《殷曆》,而中閒乃言漢《大初曆》者乎?《殷曆》紀元爲攝提格之歲,大歲安得不在寅乎?據《漢志》及《續漢志》謂大史令張夀王挾甲寅元以非漢曆,《夀王曆》迺大史官《殷曆》也,是《殷曆》爲大史官所有之書。元封七年,大史令司馬遷與公孫卿、壺遂議造《漢曆》,故用大史官《殷曆》,而以甲寅爲元。至鄧平造曆,更以丙子爲元。徐榦《中論·曆數篇》:「成哀之閒,劉歆用鄧平術而廣之,以爲《三統曆》。」案《三統曆》以丙子爲元,歆用鄧平術,則鄧平所定曆元亦丙子也。下文載《三統曆世篇》曰:「《漢曆》大初元年前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歲在星紀婺女六度,故《漢志》曰歲名困敦,正月歲星出婺女。」據此則《三統曆》所引《漢志》已謂大初元年歲名困敦。困敦者,大歲在子之號也。然則《漢曆》本以丙子爲元,不始於《三統曆》矣,非鄧平所定而何?《禮樂志》大初四年《西極天馬歌》曰「天馬徠,執徐時」,應劭注曰:「大歲在辰曰執徐,謂四年歲在庚辰也。」上推元年在丁丑,而是年之前三月則爲丙子年之冬,曆起丙子年之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則《大初》之元在丙子矣。而是歌作於鄧平定曆之後三年,則鄧平之術以丙子爲元可知。而四分日之三,去小餘七百五分,見下文。故夀王挾甲寅元以非之,豈得預改《殷曆》之大歲在寅以從鄧平曆之丙子乎?曰:司馬遷等議造《漢曆》,何以元用甲寅,及鄧平造曆,何以又用丙子也?曰:《史記自序》曰:「大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曆始改。」謂《顓頊曆》以立春爲蔀首,詳見《大歲考》。今改用冬至爲蔀首也。蔀首起於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惟《殷曆》甲寅元而已,故曰閼逢攝提格之歲。又曰:大歲在寅,然六曆建元之歲古今不相沿襲,若黄帝元用辛卯,顓頊用乙卯,夏用丙寅,殷用甲寅,周用丁巳,魯用庚子,見《續漢志·論》。曆元所在,代有變易。《殷曆》元用甲寅,而《漢曆》因之,則無以别於《殷曆》,故又取是年《顓頊曆》之大歲而以丙子爲元,《顓頊曆》是年歲在丙子,詳見《大歲考》。以表一代之制作,此甲寅、丙子之所以不同也。《史記·封禪書》説大初元年事曰:「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曆者以本統。夏、漢改曆,以正月爲歲首。」本書《武紀》則以爲五月正曆。蓋《漢曆》成於鄧平,鄧平之曆成於大初元年之五月,下文所謂「選鄧平等造漢《大初曆》」也。曆元之改用丙子必在此時,而當司馬遷等議造《漢曆》,則在前此之十一月,所謂「天曆始改」也。是時鄧平猶未造曆,安得有丙子元法?《史記·曆書》載武帝《詔》曰:「其更以七年爲大初元年,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此詔當亦在十一月議造《漢曆》之時,而云「年名焉逢攝提格」,則是時之曆元惟用甲寅,若謂是時已用丙子爲元,則《詔》何以不云「游兆困敦」,而云「焉逢攝提格」乎?是時曆元猶未改爲丙子,安得云「大歲在子」乎?曰「攝提格之歲」即謂大歲在寅也,何須更言「大歲在寅」乎?曰:寅者,大歲所在之辰,攝提格者,大歲在寅之號。上言其號,下指其辰,相承爲義也。《史記·天官書》曰:「攝提格歲,歲陰左行在寅。」《尚書考靈曜》曰:「青龍甲寅攝提格孳。」《後漢書·張純傳》曰:「今攝提之歲,蒼龍甲寅。」既言「攝提格」又言「在寅」,正與此同。此《志》下文引《漢志》曰:「歲在大棣,名曰敦牂,大歲在午。」亦相承爲義也。大歲在午曰敦牂。「大歲在寅」承上「攝提格之歲」,猶「大初本星度」承上「日月在建星」矣。考之曆法,案之文義,大歲「在子」當爲「在寅」明甚。
初六
「黄鍾初九,律之首,陽之變也。因而六之,以九爲法,得林鍾初六,吕之首,陰之變也」。念孫案:「林鍾」下更有「林鍾」二字。「林鍾初六」與「黄鍾初九」對文,而今本脱之,則文義不完,當依《周官·大師》疏引補。
易九戹
「三統閏法。《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孟康注曰:「《易傳》俗本「傳」下衍「也」字。《文選·左思〈魏都賦〉》注、《陸機〈樂府〉》注、《江淹〈雜體詩〉》注、《劉琨〈勸進表〉》注、《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注、《曹植〈王仲宣誄〉》注所引竝無。所謂陽九之戹,百六之會者也。」《漢書攷異》曰:「『九戹』當爲『无妄』。《易·雜卦傳》:『无妄,災也。』京房説『无妄』,以爲大旱之卦,萬物皆死,無所復望。應劭云:『萬物無所望于天,災異之最大者也。』漢儒引伸其義,故有陽九、陰九、經歲、災歲之説,此亦緯書之類。孟康以爲《易傳》,猶《稽覽圖》稱《中孚傳》也。劉淵林注《吴都賦》引《漢書》此條正作『易无妄』,可證魏晉時本尚未誤。李善注《文選》屢引此條,竝作『陽九戹』,則唐時已譌,不始於近代矣。」引之曰:作「陽九戹」者是也。下文孟康注曰「一元之中,有五陽四陰,陽旱陰水,九七五三,皆陽數也,故曰『陽九之戹』。」此正釋「陽九戹」三字。「陽九戹」蓋《三統曆》篇名也。陽戹五,陰戹四,合之則九,水旱之九七五三又皆陽數,故以「陽九戹」名篇「三統閏法陽九戹曰」者,言《三統》閏法,《陽九戹篇》有云也。孟康注曰:「《易傳》所謂陽九之戹,百六之會者。」謂《三統·陽九戹篇》所云,即《易傳》所謂「陽九之戹」也。俗本「陽」字誤而爲「易」,注内「易傳」下又衍「也」字,讀者遂以「易九戹」爲「易傳」,何不察之甚也。據李善注左思《魏都賦》、陸機《樂府》、江淹《雜體詩》、劉琨《勸進表》、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曹植《王仲宣誄》六引《漢書》,皆作「陽九戹」,足正今本之誤。至劉逵《吴都賦注》曰:「《易·无妄》」曰:『災氣有九,陽戹五,陰戹四,合爲九。一元之中四千六百一十七歲,各以數至。』《漢書·律曆志》具有其事。」以上《吴都賦》注。案「陽戹五,陰戹四,合爲九。一元之中四千六百一十七歲,各以數至」,此約舉《漢志》文也。而「災氣有九」,則《易緯》説无妄之語。蓋連引《易·无妄》説及《漢志》,非謂「易无妄」云云亦《漢志》所有也。若《漢志》「陽九戹」果爲「易无妄」之譌,則「陽九戹」曰下亦當有「災氣有九」四字,與《吴都賦》注所引《易·无妄》之文相同,今無此語,則非《易·无妄》也。且《志》文若作「易无妄」,則孟康及師古必釋「无妄」二字之義,何得但云「《易傳》所謂陽九之戹,百六之會」,而不及「易无妄」邪?錢説非。
脱一字
「實如法得一句陰一陽各萬一千五百二十」。念孫案:「實如法得一」下當更有「一」字。
大歲日
「算盡之外,則大歲日也」。《漢書攷異》曰:「『日』字誤,當云『大歲所在』。」引之曰:「日」字不誤,「日」下蓋脱「辰」字,日辰謂十日十二辰也。紀歲必以日辰,六十甲子周而復始,故謂之「大歲日辰」。《爾雅》曰:「大歲在甲曰閼逢。」此大歲所在之日名也。又曰:「大歲在寅曰攝提格。」此大歲所在之辰名也。《淮南·天文篇》曰:「大陰所居,日爲德,辰爲刑。」「大陰所居」謂大歲所在也。上文曰「數從丙子起」,丙子即大歲所起之日辰。
三月
「粤若來三月,五字連讀,説見《經義述聞·尚書》。既死霸」。引之曰:「三」當爲「二」,此引《書》以證上文之「二月朔日」,則當爲「二月」明矣。《武成》正義引此正作「越若來二月」,《逸周書·世俘篇》同。
二十二度
「歲在大棣之東井二十二度,鶉首之六度也」。念孫案:「二十二度」當爲「二十一度」。上文云「鶉首初井十六度」,然則鶉首之六度,井之二十一度也。景祐本作「二十度」,亦非。
禮樂志
夫婦之道苦
「故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孟康曰:「『苦』音『盬』,夫婦之道行盬不固也。」師古曰:「苦,惡也。不當假借。」念孫案:孟説是也。「行盬」謂不堅固也。《周官·司市》「凡治市之貨賄六畜珍異,利者使阜,害者使亡」,鄭注曰:「利,利於民,謂物實厚者。害,害於民,謂物行苦者。」釋文曰:「行,遐孟反,又如字。聶,胡剛反。『苦』音『古』。」「行苦」即「行盬」。《唐律·雜律》曰:「諸造器用之物及絹布之屬有行濫短狹而賣者,杖六十。」注曰:「不牢謂之行,不真謂之濫。」《潛夫論·浮侈篇》曰:「以完爲破,以牢爲行。」「行」與「牢」正相反,今京師人謂貨物不牢曰「行貨」,與聶氏胡剛反之音合。高郵人言之則下庚反,皆古之遺語也。《小雅·四牡》傳曰:「盬,不堅固也。」《齊語》「辨其功苦」,韋注曰:「功,牢也。苦,脃也。」夫婚姻之禮,敬慎重正而後親之,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婦之義也。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行盬不固,而淫辟之端以起,故曰「夫婦之道盬,而淫辟之罪多」,作「苦」者假借字耳。師古乃云「苦,惡也。不當假借」,不知苦惡之「苦」古正讀如「盬」。《食貨志》「器苦惡」,如淳曰:「『苦』或作『盬』,不攻嚴也。」是也。而師古彼注又讀爲「甘苦」之「苦」矣。辯見《食貨志》。
曲爲之防
「事爲之制,曲爲之防。故稱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顔師古解上二句云「言每事立制,委曲防閑也」。念孫案:大事曰事,小事曰曲。「事爲之制」,「禮儀三百」也;「曲爲之防」,「威儀三千」也。《禮器》「曲禮三千」,鄭注曰:「曲,猶事也。」《中庸》「其次致曲」,注曰:「曲,猶小小之事也。」《淮南·繆稱篇》「察一曲者」,高誘注曰:「一曲,一事也。」《主術篇》曰:「不偏一曲,不黨一事。」「事爲之制」、「曲爲之防」相對爲文,則「曲」非委曲之謂。
未嘗
「自古以來,未嘗以亂濟亂、大敗天下如秦者也」。念孫案:「未嘗」下脱「有」字,則文義不明,當依《董仲舒傳》補。
夀何以不若高宗
「則俗何以不若成、康,夀何以不若高宗」。師古曰:「高宗享國五十九年,故云夀。」念孫案:《古文尚書》「肆高宗之享國五十有九年」,《今文尚書》作「百年」。《漢書》所引皆《今文》,此云「夀若高宗」,正謂享國百年也。《漢石經》正作「百年」。《五行志》曰:「高宗致百年之夀」,劉向、杜欽《傳》亦云「百年」。《論衡·氣夀篇》曰:「高宗享國百年,周穆王享國百年,并未享國之時,皆出百三四十歲矣。」皆與《漢石經》同,則皆用《今文尚書》也。師古不見今文,又未旁考他書,故引古文「五十九年」以釋之,實與王吉所引不合。上文言「中宗享國七十五年」,若高宗享國五十九年,則年數不及中宗矣。吉何以不言中宗而言高宗乎?又《王吉傳》「夀何以不若高宗」,師古曰:「高宗享國百年。」此則承用《漢書》舊注,是以不誤也。
大不備
「是去小不備而就大不備,大不備或莫甚焉」。師古曰:「大不備者,事之虧失,莫甚於此。」念孫案:此文兩言「大不備」,語意重複,下「大不備」當是衍文。「或」,古「惑」字,言去小不備而就大不僃,惑莫甚於此也。注非。
以功定天下
「武,言以功定天下也」。念孫案:「功」上脱「武」字,則文義不明,《白帖》六十一引此正作「以武功定天下」,《漢紀》及《風俗通義·聲音篇》今本無「武」字,乃後人依《漢書》删之,《意林》引有。《通典·樂一》竝同。
詩語
「音聲足以動耳,詩語足以感心」。念孫案:自漢以前無以「詩語」二字連文者,「詩語」當爲「詩謌」,字之誤也。《説文》「歌」,或作「謌」,《五行志》「怨謗之氣發於謌謡」。上文曰「和親之説難形,則發之於詩歌詠言,鍾石筦弦」,又引《堯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八音克諧」,此文「音聲足以動耳」承上「聲律八音」而言,「詩歌足以感心」承上「詩謌」而言,則「語」爲「謌」字之誤明矣。《漢紀·孝惠紀》正作「詩謌足以感心」。上文「詩歌詠言」,《漢紀》亦作「謌」,蓋此篇内「歌」字本皆作「謌」,後人多見「歌」少見「謌」,故皆改爲「歌」也。此「謌」字若不誤爲「語」,則後人亦必改爲「歌」矣。
鄭衞宋趙
「桑閒、濮上、鄭、衞、宋、趙之聲竝出」。念孫案:《漢紀》「趙」作「楚」,是也。自「設兩觀,乘大路」以下皆述春秋時事,春秋時未有趙也。下文「至於六國」以下,乃及六國時事耳。此以「楚」從疋,「趙」從走,二形相似而誤。
營亂富貴之耳目 爲妻妾役使所營
「巧僞因而飾之,以營亂富貴之耳目」。師古曰:「營,猶回繞也。」念孫案:師古訓「營」爲「回繞」,所謂望文生義者也。營者,惑也,言惑亂富貴之耳目也。「營」字本作「」,《説文》曰:「,惑也。從目,熒省聲。」《玉篇》唯并、胡亭二切,或作「熒」,通作「營」,又通作「榮」,《漢紀》作「榮亂富貴之耳目」。《否·象傳》「不可榮以禄」,虞翻本「榮」作「營」,言不可惑以禄也。説見《經義述聞》。《莊子·人閒世篇》「而目將熒之」,向、崔本「熒」作「營」。《大戴禮·文王官人篇》曰:「煩亂以事而志不營。」又曰:「臨之以貨色而不可營。」《楚策》曰:「好利,可營也。」《荀子·宥坐篇》曰:「言談足以飾邪營衆。」是「營」與「惑」同義。《吕氏春秋·尊師篇》「心則無營」,《淮南·原道篇》「精神亂營」,高注竝曰:「營,惑也。」「亂營」猶「營亂」耳。《李尋傳》「爲妻妾役使所營」,亦謂爲其所惑也。師古訓「營」爲「繞」,誤與此同。「營」訓爲「惑」,故或謂之「營惑」。説見後「連語」下。
永至
「皇帝入廟門,奏《永至》」。《通典·樂一》同。念孫案:「永至」二字於義無取,《漢紀》作「禮至」是也。上言「大祝迎神于廟門,奏《嘉至》」,嘉神之至也。此言「皇帝入廟門,奏《禮至》」,謂皇帝以禮至于廟中,故下文云「以爲行步之節,猶古《采薺》《肆夏》也」。「禮」字古文作「礼」,「永」字隷書作「」,二形相似,又涉下文「永安之樂」而誤。
高祖廟
「高祖廟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文廟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孝武廟奏《盛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念孫案:「高祖廟」「祖」字涉上下文而衍,景祐本作「高廟」,是也。高祖廟之但稱高廟,猶孝文帝、孝武帝廟之但稱孝文、孝武廟也。《漢書》凡稱「高祖廟」者皆曰「高廟」。《景紀》曰「高廟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文義正與此同,其他不可枚舉。《後漢書·章帝紀》注、鈔本《北堂書鈔·樂部三》陳禹謨本依俗本《漢書》增「祖」字。《初學記·樂部上》《通典·樂一》引此皆無「祖」字。
曰
「《文始》舞者,曰本《舜招》舞也」。念孫案:此不當有「曰」字,蓋涉下文「更名曰」而衍,《通典》有「曰」字,亦後人依誤本《漢書》加之。《續漢書·禮儀志》注、《後漢書·明帝紀》注、《藝文類聚·樂部三》《太平御覽·樂部十二》引此皆無「曰」字,《漢紀》同。下文云「《五行》舞者,本周舞也」,亦無「曰」字。
明示
「《四時》舞者,孝文所作,以明示天下之安和也。蓋樂已所自作,明有制也。樂先王之樂,明有法也」。念孫案:上一「明」字涉下兩「明」字而衍,上言「示」下言「明」,「明」亦「示」也,無庸更加「明」字。景祐本作「以示天下之安和也」,無「明」字。宋祁亦曰:「邵本無『明』字。」《通典》所引與二本同。上文云「以示不相襲也」,亦無「明」字。
慶陰陰
「靈之至,慶陰陰」。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念孫案:「慶」讀爲「羌」,發聲也。
帝臨中壇 制數以五 后土富媪
「帝臨中壇,四方承宇」。師古曰:「言天神尊者來降中壇,四方之神各承四宇也。」劉攽曰:「予謂此『帝』指天子耳。」念孫案:《郊祀志》云「具泰一祠壇,五帝壇環居其下」,猶此歌之言「帝臨中壇」也。又云「其下四方地,爲腏食」,猶此歌之言「四方承宇」也。若如劉説以「帝」爲天子,則與「四方承宇」句義不相屬。第十五章云「神之揄,臨壇宇」,此云「帝臨中壇,四方承宇」,文義相同,則顔説是也。又下文「制數以五」,即《月令》所云「其神后土,其數五」,張晏以爲祭后土之歌,是也。劉云謂武帝改服色而尚黄,數用五,亦非。《郊祀志》:「有司議曰:『陛下親祠后土,宜於澤中圜丘爲五壇,而從祠衣上黄。』」又云:「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衣上黄。」故此歌云「后土富媪,昭明三光,穆穆優游,嘉服上黄」也。劉謂漢以土德,故言「后土富媪」,亦非。信如劉説,則非祭后土之歌矣,何以列於《郊祀》之二章乎?
壧處
「霆聲發榮,壧處頃聽」。晉灼曰:「壧,穴也,謂蟄蟲驚聽也。」師古曰:「『壧』與『巖』同,言靁霆始發,草木舒榮,注則蟄蟲處巖崖者莫不傾聽而起。『頃』讀曰『傾』。」念孫案:晉説是也。古書多以「巖穴」連文,故《説文》「夐」字注及《楚辭·七諫》注竝云「巖,穴也」。蟄蟲皆穴處,故曰「霆聲發榮,壧處頃聽」。師古以「壧」爲巖崖,非也,蟄蟲處處皆有,不當獨指山崖言之。
西顥
「《郊祀歌》:西顥沆碭,秋氣肅殺」。韋昭曰:「西顥,西方少昦也。」師古曰:「沆碭,白氣之皃也。」念孫案:韋以顥爲少昦,非也。西顥謂西方顥天也。《吕氏春秋·有始覽》「西方曰顥天」,高注曰:「金色白,故曰顥天。」《淮南·天文篇》作「晧天」,高注同。《説文》「顥,白皃」,《楚詞》曰「天白顥顥」,故曰「西顥沆碭,秋氣肅殺」。師古以沆碭爲白氣,是也。《四時之歌》春青陽,夏朱明,秋西顥,冬玄冥,則「顥」爲白色明矣。《爾雅》曰:「春爲青陽,夏爲朱明,秋爲白藏,冬爲玄英。」彼言「白藏」,猶此言「西顥」也。若「少昦」則對「大昦」以立名,非白色之義矣。
遠姚
「五音六律,依韋饗昭。雜變竝會,雅聲遠姚」。師古曰:「姚,僄姚,言飛揚也。」念孫案:「姚」讀爲「遥」。「遥」亦「遠」也,古人自有複語耳。昭二十五年《左傳》:「遠哉遥遥。」《荀子·榮辱篇》「其功盛姚遠矣」,案:「盛」與「成」同。「成」亦「功」也。説見《荀子》。楊倞曰:「『姚』與『遥』同。」是其證。注非。
闢流離
「闢流離,抑不詳」。師古曰:「流離不得其所者,爲開道路,使之安集。違道不祥善者,則抑黜之,以申懲勸也。」念孫案:師古以「闢」爲「開」,以「流離」爲「不得其所者」,則「闢流離」三字義不相屬,故增數字以釋之曰「爲開道路使之安集」,其失也迂矣。余謂「流離」者,梟也,所以喻惡人。《邶風·旄丘篇》「流離之子」,陸機曰:「流離,梟也,自關而西謂梟爲流離。」「闢」之言屏除,謂屏除惡人也。《荀子·解蔽篇》「闢耳目之欲」,楊注:「闢,屏除也,字亦作『辟』。」《周官·小司寇》「前王而辟」,先鄭司農注:「辟除姦人。」「闢流離」、「抑不詳」兩句同義,皆承上文「圖匈虐,熏鬻殛」而言。
求其清流
「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豈不難哉」。念孫案:上句當作「猶濁其源而求清其流」,今本「清」、「其」二字倒轉,則文義不順。
刑法志
沈斥
「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園囿術路,三千六百井」。薛瓚曰:「沈斥,水田舄鹵也。」師古曰:「沈,謂居深水之下也。」念孫案:「沈」當爲「沆」。胡朗反。沆,大澤也,其字或作「」,或作「坑」,或作「亢」。又爲鹽澤之名,其字或作「」,或作「坑」。《説文》「沆,大澤也」,徐鍇傳引《博物志》曰:「停水東方曰都,一名沆。」《廣雅》曰:「,斥澤池也。」《玉篇》曰:「,鹽澤也。」《太平御覽·地部四十》引《述征記》曰:「齊人謂湖曰沆。」「沆」與「斥」同類,故《志》以「沆斥」連文,故薛瓚以爲水田舄鹵。《漢紀·孝文紀》作「除山川坑斥,「坑」與「沆」同。「斥」今本作「塹」,非。蓋後人誤以「坑」爲「坑塹」字,因改「斥」爲「塹」。城池邑居,園囿街路,三千六百井」。《王制》正義引《異義》《左氏》説曰:「賦法:積四十五井,除山川坑斥,「斥」,今本作「岸」,非。「斥」本作「」,省作「厈」因誤而爲「岸」。三十六井,定出賦九井。」此皆其明證矣。凡從「亢」之字,隷或作「」,故「沆」字或作「」,一誤而爲「沉」,再誤而爲「沈」。師古不達,乃曰「沈,謂居深水之下」,其失甚矣。「沆」、「坑」、「亢」三字,諸書或誤爲「沉」,或誤爲「沈」,或誤爲「坈」,或誤爲「元」,而學者莫之能辨也。凡從亢、從元、從冘之字,傳寫易致差謬。《爾雅·釋木》「杬,魚毒」,今本「杬」誤作「杭」。《廣雅·釋宫》「,道也,」今本「」誤作「」。《齊語》「至于石抗」,補音:「抗,苦浪反,作『枕』者非。」《列子·黄帝篇》「攩挨抌」,釋文:「抌,一本作抗。」《淮南·説林篇》「在於批」,今本「」誤作「伔」。《楚辭·七諫》「與麋鹿同坑」,今本「坑」誤作「坈」。《史記·仲尼弟子傳》「原亢籍」,《正義》「亢」作「冗」。《漢紀·孝昭紀》「楚亢陽舉兵於外」,今本「亢」誤作「冗」。《後漢書·光武紀》「臧宫與延岑戰於沈水」,注本或作「沅水」及「沆水」者,竝非。《風俗通義》曰:「謹案《傳》曰:『沉者,莽也。言其平望莽莽無涯際也。』沉、澤之無水,斥鹵之類也,今俗語亦曰『沉澤』。」數「沉」字皆「沆」字之誤,「沆」與「莽」聲相近,皆大澤之貌。《説文》所謂「莽,沆大水。一曰大澤者也」。故曰「沆者,莽也」,言其平望莽莽無涯際也。《淮南·俶真篇》「茫茫沈沈,是謂大治」,高注:「茫茫沈沈,盛貌也。『茫』讀王莽之『莽』,『沈』讀『水出沈沈白』之『沈』。」數「沈」字亦「沆」字之誤,「茫茫沆沆」即「莽莽沆沆」,故高注以爲盛貌。《漢書·禮樂志》「西顥沆碭」,師古曰:「沆碭,白氣之貌也。」故曰「『沆』讀『水出沆沆白』之『沆』,」若作「沈沈」,則非其義矣。又《兵略篇》:「天化育而無形象,地生長而無計量,渾渾沉沉,孰知其藏?」「沉」亦「沆」之誤。「沆」與「象」、「量」、「藏」爲韻,「渾」與「沆」一聲之轉,「渾渾沆沆」猶言「茫茫沆沆」耳。若作「沉沉」,則義既不合,而韻又不諧矣。沆又爲鹽澤,故曰「斥鹵之類」。《水經·巨馬河注》曰:「督亢溝水東逕督亢澤。澤包方城縣。《風俗通》曰:『沆,漭也,言乎淫淫漭漭無崖際』。」是其證也。《太平御覽》引作「言其平望沆莽無崖際也」。《水經·河水注》曰:「濕水東北爲馬常坈,坈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又《膠水注》曰:「膠水北歷土山,注於海。土山以北悉鹽坈。」數「坈」字皆「坑」字之誤。《北堂書鈔·酒食部五》引《齊地記》曰「齊有皮丘坑,民煑坑水爲鹽」,是其證也。《淮南·地形篇》:「東南方曰『具區』,曰『元澤』。」「元」者「亢」之誤,説見《淮南》。《初學記·地部上》《太平御覽·地部一》引《淮南》竝作「沆」,是其證也。又《文選·西京賦》:「游鷮高翬,絶阬踰斥。」「阬」與「斥」同類,皆謂澤也。「阬」即「沆」字也。故《漢書·趙充國傳》曰「出鹽澤,過長阬」,李善注「『阬』音『剛』」,失之。《後漢書·馬融傳》「彌綸阬澤,皋牢陵山」,「陵」與「山」同類,「阬」與「澤」同類,李賢注以阬爲壑,亦失之。
載旆
「《詩》曰:『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念孫案:「旆」本作「發」,今作「旆」者,後人依《毛詩》改之也。《荀子·議兵篇》《韓詩外傳》竝引《詩》「武王載發」,此《志》上下文所引皆《議兵篇》文,故其字亦作「發」。「發」謂興師伐桀也。《豳風·七月》箋曰:「載之言則也。」武王載發,武王則發也。《律曆志》述周武王伐紂之事曰「癸巳,武王始發」,與此「發」字同義。《毛詩》作「旆」者,借字耳。毛傳訓「旆」爲「旗」,非也,説見《經義述聞》。據師古注云「言湯建號興師,本由仁義,雖執戚鉞,以敬爲先」,「興師」二字正釋「發」字,而不言「載旆」,則所見本是「發」字明矣。
憐之
「或犇走赴秦,號哭請救,秦人憐之,爲之出兵」。念孫案:景祐本無「憐之」二字,《通典·兵一》亦無,疑後人所加。
入舂槁
「其奴男子入于罪隷,女子入舂槁」。念孫案:「女子入」下亦有「于」字,而今本脱之,當依《周官·司厲》補。
議事以制
「昔先王議事以制,不爲刑辟」。李奇曰:「先議其犯事,議定然後乃斷其罪,不爲一成之刑鑄於鼎也。」引之曰:「議」讀爲「儀」,儀度也,謂度事之輕重以斷其罪,不豫設爲定法也。古字多以「議」爲「儀」,説見《經義述聞·左傳》。
失本惠矣
「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鉗一等,轉而入於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念孫案:「本惠」當爲「本意」,字之誤也。除肉刑以全民,文帝之本意也,今以死罔民,則失其本意。「本意」二字承上「本欲以全民」而言,若作「本惠」,則非其指矣。《漢紀·孝成紀》作「非其本意矣」,是其證。唐魏徵《羣書治要》所引已誤。
食貨志
農民户人
「農民户人已受田,其家衆男爲餘夫,亦以口受田如比」。念孫案:「農民户人」本作「農民户一人」,「一人」二字對下「衆男爲餘夫」言之,下文「士工商家受田五口,乃當農夫一人」,又承此「農民户一人」言之,今本脱「一」字,則文義不明。《通典·食貨一》無「一」字,亦後人依誤本《漢志》删之。《周官·載師》注及疏引此竝作「農民户一人」,陳氏《禮書》引同,則北宋本尚未誤。
燎
「所以省費燎火」。念孫案:景祐本「燎」作「尞」,毛晃《增脩禮部韻略》、黄公紹《古今韻會》所引竝與景祐本同,又引顔注「尞以爲明,火以爲温」,今則正文、注文皆改爲「燎」矣。
世 天之行
「世之有飢穰,天之行也」。李奇曰:「天之行氣,不能常孰也。或曰,行,道也。」念孫案:或説是也。「世」猶「歲」也。《史記·貨殖傳》曰:「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饑。」是歲之有飢穰,乃天之道也。《剥·彖傳》曰:「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天行」即「天道」,説見《經義述聞》「乾行也下」。《曲禮》「去國三世」,釋文:「盧、王云:『世,歲也。萬物以歲爲世。』」《晏子春秋·雜篇》曰:「以世之不足也,免粟之食飽。」謂歲之不足也。《史記·淮南王傳》曰:「萬世之後,吾寧能北面臣事豎子乎?」謂萬歲之後也。《楚策》曰:「寡人萬歲千秋之後。」《荀子·非相篇》「千世之傳」,《韓詩外傳》「世」作「歲」,是「世」與「歲」同義,故《漢紀·孝文紀》作「歲有飢餓,天之常行」。
慈母
「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念孫案:「慈母」當依景祐本作「慈父」,此以父喻君,子喻民,則作「慈父」者是也。《通典·食貨一》《通鑑·漢紀七》竝作「慈父」。
聚於力
「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非可一日成也」。念孫案:粟米布帛之生長與聚,皆由人力,不當專以聚言之,「力」當爲「市」。市者,粟米布帛之所聚,故曰「聚於市」,言始而生於地,繼而長於時,終而聚於市,其爲時甚久,故曰「非可一日成也」。「力」字本作「」,與「市」相似而誤。《太平御覽·百穀部一》引此已誤作「力」,《漢紀·孝文紀》正作「市」。
暴虐 暮改
「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景祐本「暴虐」作「暴賦」。念孫案:景祐本是也。「政」讀爲「征」,《周官》通以「政」爲「征」。征賦斂,其義同。言急其征,暴其賦,而斂之又不以時也。下文「賣田宅,鬻子孫」皆承「急征暴賦」言之。作「政」者,借字耳。「政」字師古無音,則已誤讀爲「政令」之「政」,後人不達,而改「暴賦」爲「暴虐」,失之遠矣。《白帖》八十四引此正作「急政暴賦」,《漢紀》及《通典·食貨一》《通鑑·漢紀七》竝同。朝令而暮改,「改」本作「得」,言急征暴賦,朝出令而暮已得,非謂其朝令而暮改也。今作「改」者,後人不曉文義而妄易之耳。《通典》已誤作「改」,《漢紀》正作「朝令暮得」。
生葉 稍耨隴草 隴盡
「后稷始甽田,以二耜爲耦,廣尺深尺曰甽,長終畮,一畮三甽,一夫三百甽,而播種於甽中。苗生葉以上,稍耨隴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故其《詩》曰:『或芸或芓,黍稷儗儗。』芸,除草也。秄,附根也。言苗稍壯,每耨輒附根,比盛暑,隴盡而根深,能風與旱,故儗儗而盛也」。念孫案:「苗生葉以上,稍耨隴草」本作「苗生三葉以上,稍壯,耨隴草」,言自生三葉以上禾苗,稍壯,乃耨去隴草,而隤其土,以附苗根也。苗生三葉以上,故曰「稍壯」。今本脱「三」字,則「以上」二字義不可通,下文云「言苗稍壯,每耨輒附根」,則此文之作「稍壯,耨隴草」甚明,今本脱「壯」字,則「稍」字可删矣。「隴盡而根深」本作「隴盡平而根深」,言每耨輒隤隴土以附苗根,及盛暑之時,則隴與甽平,而苗根深固也。今本脱「平」字,則文義不明。《小雅·甫田》正義所引與今本同,亦後人依誤本《漢書》删之。《左傳·昭元年》正義引此正作「苗生三葉以上,稍壯」,又作「隴盡平而根深」。
庸輓犂
「教民相與庸輓犂」。師古曰:「庸,功也。言换功共作也。義亦與庸賃同。」念孫案:庸者,更也,迭也,代也。《方言》曰:「庸、佽、比、侹、更、佚,與「迭」同。代也。《廣雅》同。齊曰佚,江淮、陳、楚之閒曰侹,餘四方之通語也。」《説文》:「庸,用也,從用、庚。庚,更事也。」又曰:「代,更也。」然則「庸輓犂」者,猶言更輓犂、代輓犂也。昭十六年《左傳》云「昔我先君桓公與商人庸次即《方言》「佽」字。比耦,以艾殺此地,斬其蓬蒿藜藋,而共處之」是也。上文「代田」二字已明著其訓矣。師古謂「换功共作,與庸賃同義」是矣,而仍訓「庸」爲「功」,則未考《方言》也。
減其賈而糶
「以穀賤時增其賈而糴,以利農,穀貴時減其賈而糶」。今本脱下「其」字,依上文及《太平御覽》引補。念孫案:此下有「以利民」三字,上文載李悝説云「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故壽昌請以穀賤時增賈而糴以利農,穀貴時減賈而糶以利民。此「民」字對「農」而言,下文「民便之」三字,則兼農而言。今脱去「以利民」三字,則語意不完。《通典·食貨十二》無此三字,亦後人依誤本《漢書》删之。《白帖》十一、《太平御覽·居處部十八》引此竝作「減其賈而糶,以利民」,《漢紀》作「減賈而糶,以贍貧民」,義亦同也。
脱三字
「凡輕重斂散之以時,則準平。使萬室之邑必有萬鍾之臧,臧繦千萬;千室之邑必有千鍾之臧,臧繦百萬」。念孫案:景祐本「則準平」下有「守準平」三字,是也。《義門讀書記》曰:「上『準平』句,其始事也,必行之經久而後能有藏蓄,『守』字極有關係。」《通典·食貨十二》亦有此三字。《管子·國蓄篇》曰「故守之以準平,使萬室之都必有萬鍾之藏」云云,是其證。
五穀不爲多
「賈誼諫曰:『今農事棄捐而采銅者日蕃,釋其耒槈,冶鎔炊炭,姦錢日多,五穀不爲多。』」師古曰:「言皆采銅鑄錢,廢其農業,故五穀不多也。『爲』音于僞反,『不爲多』猶言爲之不多也。」念孫案:師古之説甚迂。「五穀不爲多」,「多」字因上文「姦錢日多」而衍。《羣書治要》引此已誤。「爲」音于嬀反,不音于僞反。「五穀不爲」者,爲,成也,言五穀不成也。《晉語》「黍不爲黍,稷不爲稷」,韋注曰:「爲,成也。」《廣雅》同。《吕氏春秋·任地篇》曰:「種稑禾不爲稑,種重禾不爲重。」言不成稑不成重也。《墨子·襍守篇》曰「歲不爲」,《賈子·孽産子篇》曰「歲適不爲」,皆言歲不成也。《史記·天官書》曰「風從西北來,戎菽爲」,集解引孟康《漢書注》曰:「爲,成也。」《淮南·天文篇》曰:「敦牂之歲,禾不爲。協洽之歲,菽麥不爲。」《本經篇》曰:「君臣不和,五穀不爲。」高注曰:「不爲五穀。」《續漢書·律曆志》注引《易緯》曰:「小寒,晷未當至而至,來年麻不爲。穀雨,晷當至不至,水物雜稻等不爲。」是「不爲」即「不成」也。此言民皆棄其農事而鑄錢,故五穀不成。《賈子·銅布篇》曰:「采銅者棄其田疇,家鑄者捐其農事。穀不爲,則鄰於飢。」此尤其明證矣。
謀馬邑
「王恢謀馬邑」。念孫案:《羣書治要》引此「謀」上有「設」字,是也。漢伏兵馬邑旁,誘單于而擊之,王恢實設此謀,故曰「設謀馬邑」。今本脱去「設」字,則文義不明,《史記》亦有「設」字。
十餘萬衆
「衞青比歲十餘萬衆擊胡」。念孫案:《羣書治要》引此「十餘萬衆」上有「將」字,是也。脱去「將」字則文義不明。《史記》亦有「將」字。
富商賈
「而富商賈或滯財役貧」。念孫案:「賈」上有「大」字,而今本脱之。《文選·蜀都賦》注引此正作「富商大賈」,《史記》《通鑑》竝同。下文云「富商大賈亡所牟大利」,《張湯傳》云「排富商大賈」,《貨殖傳》云「關中富商大賈」,皆有「大」字。
苦惡
「見郡國多不便縣官作鹽鐵句器苦惡,賈貴」。如淳曰:「『苦』或作『盬』,不攻嚴也。」臣瓚曰:「謂作鐵器,民患苦其不好也。」師古曰:「二説非也。鹽既味苦,器又脃惡,故摠云『苦惡』也。」念孫案:如説是也。「苦」讀與「盬」同。《唐風·鴇羽》傳云「盬,不攻致也」,言鐵器既盬惡,而鹽鐵之價又貴也。《史記·平準書》作「見郡國多不便縣官作鹽鐵,鐵器苦惡,賈貴」,《鹽鐵論·水旱篇》云「今縣官作鐵器多苦惡」,皆其證。師古讀「苦」爲「甘苦」之「苦」,而以「鹽鐵器苦惡」連讀,斯文不成義矣。《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云「道橋苦惡」,《息夫躬傳》云「器用盬惡」,《匈奴傳》云「不備善而苦惡」,《管子·度地篇》云「取完堅補弊,久去苦惡」,書傳言「苦惡」者多矣,若讀「甘苦」之「苦」,則其義皆不可通。
九寸
「公龜九寸」。念孫案:「九寸」下有「以上」二字,與下侯龜、子龜文同一例。而今本脱之。《通典·食貨八》已與今本同。《禮器》正義、《初學記·鱗介部》引此皆作「九寸以上」。
五均司市稱師
「更名長安東西市令及雒陽、邯鄲、臨甾、宛、成都市長皆爲五均司市稱師。東市稱京,西市稱畿,雒陽稱中,餘四都各用東西南北爲稱」。念孫案:第一「稱」字涉下四「稱」字而衍。五均司市師者,司市師即上文所云市令、市長。《貨殖傳》云王莽以王孫卿爲京司市師,是也。「師」上不當有「稱」字。《文選·西都賦》注、《鮑照〈詠史詩〉》注、《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注、《運命論》注引此竝作「五均司市師」,無「稱」字,《通典·食貨十一》《通鑑·漢紀二十九》竝作「五均司市」,無「稱師」二字。
蝗蟲
「枯旱蝗蟲相因」。念孫案:「蝗蟲」本作「蟲蝗」,「枯旱」、「蟲蝗」相對爲文,後人不解「蟲蝗」二字之義,故改爲「蝗蟲」。案:「蟲蝗」猶言「蟲螟」,見《月令》。亦猶《禮》言「草茅」,《傳》言「鳥烏」,荀子言「禽犢」,今人言「蟲蟻」耳。《五行志》引京房《易傳》曰:「厥風微而温,生蟲蝗,害五穀。」《月令》曰:「孟夏行春令,則蟲蝗爲災。」今本改爲「蝗蟲」,辯見《經義述聞》。《説文》:曰「禽獸蟲蝗之怪謂之蠥。」皆其證也。又《荆燕吴傳》「蝗蟲起」,《史記》亦誤作「蝗蟲」。《夏侯勝傳》「蝗蟲大起」,皆本作「蟲蝗」,而後人改之。凡言「蟲蝗」者,非獨蝗爲災也,他蟲亦有焉。考《五行志》,自武帝元光五年至征和四年兼有螟蝗之災,故夏侯勝總而言之曰「蟲蝗大起」,不得改「蟲蝗」爲「蝗蟲」也。又《酷吏傳》「河南界中又有蝗蟲」,「蟲」字亦後人所加。凡《漢書》之紀蝗,猶《春秋》之書螽也,加一「蟲」字,則大爲不詞。《後漢書·酷吏傳》注引《漢書》無「蟲」字。
注 木,原作「本」,據《國學基本叢書》本及《漢書》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