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曆法典
第四十五卷目錄
曆法總部彙考四十五
明五〈鄭世子朱載堉曆學新說四〉
曆法典第四十五卷
曆法總部彙考四十五
明五
鄭世子朱載堉曆學新說四
萬年曆備考下
古今交食考
「前代課曆故事,取各家所造之曆,各使推而上之於 千百世之上,以求交食,與夫歲月日星辰之著見於 經史者為合與否,然後推而下之,以定當來之氣朔。 則知與往古相合者為密,不合者為疏,甚易辨也。」萬 曆九年辛巳歲,距漢武帝元光元年丁未歲,一千七 百一十四年,距陳宣帝太建八年丙申歲,一千有五 年。二者之間,史志原載「日月食分、加時、起復、方位」,各 取數事,而以元儒舊法并今新法考之,自唐已下不 必考者,未及千年,故略之也。仍取萬曆甲午已後日 月交食,亦各數事,較其異同,筆於此卷。往則稽於史, 來則驗於天,而新舊二家,疏密可見矣。
漢武帝元光元年七月癸未,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在 翼八度。劉向云:「日中時食從東北過半,晡時復。」〈見五行志〉
謹按日食必起自西,理無從東起者,疑有脫文故也。當作「從西北向東北食過半。」 過半謂六七分已上,是歲有閏,而漢曆失閏,故以為七月晦。晦、閏之失,辨見別卷,茲不復贅。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一千六百八十七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千七百一十四年。
日食九分四十九秒。
初虧 午正一刻 西北。
食甚 未初三刻 正北。
復圓: 申初初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黃道翼八度五十一分,《赤道翼》八度三十 九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一千四百一十四年。
日食九分六十三秒。
初虧 午正三刻 正西。
食甚 未正初刻。
復圓, 申初二刻 正東。
食甚日躔,黃道翼六度五十二分,《赤道翼》六度四十 一分。
漢武帝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不盡如鉤, 在亢二度。晡時食從西北,日下晡時復。〈同上〉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歲」,一千六百四十二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千六百六十九年。
日食九分八十五秒。
初虧 未初二刻 西北。
食甚 未正三刻 正北。
復圓: 申正初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黃道角十一度七十八分,赤道角十度八 十五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歲,一千三百六十九年。
日食九分四十三秒。
初虧 未正初刻 正西。
食甚 申初一刻。
復圓: 申正二刻 正東。
食甚日躔黃道角九度八十五分,赤道角九度七分。
謹按《曆經》云:「若當時有宿度,仍依當時曆法命之。」 依《三統曆》,冬至日在牽牛,加而命之,則與亢二度合。
漢明帝永平四年八月丙寅,時加未,日有食之。〈見後漢書 五行志註〉
謹按。此不言「朔」 者,八月之晦也。「時加未」 者,猶言加時在未。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一千四百九十三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千五百二十年。
日食二分七十一秒。
初虧 未初二刻 西北。
食甚 未正二刻 正北。
復圓, 申初二刻, 東北食甚,日躔黃道亢初度十二分,赤道亢初度十一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一千二百二十年。
日食三分五十六秒。
初虧 未正二刻 西北。
食甚 申初三刻 正北。
復圓: 申正三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黃道角十一度六十九分,赤道角十度七 十七分。
魏文帝黃初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戊辰,加時未日食。 〈見晉書曆志〉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一千三百三十三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千三百六十年。
日食三分七十二秒。
初虧, 午正三刻 西北。
食甚 未初三刻 正北。
復圓, 未正三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黃道張九度七十四分,赤道張九度八十 九分。
依舊法筭
距「至元辛巳歲」一千六十年。
日食四分二十四秒。
初虧 未初一刻 西北。
食甚 未正一刻 正北。
復圓。 申初一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黃道張八度七十一分,赤道張八度八十 四分。
魏文帝黃初二年七月十五日癸未,日加壬,月加丙, 食。〈同上〉
謹按日加壬,謂日在地中壬位;月加丙,謂月在天上丙位。以漏刻言,則亥末子初也。「丙」 字,舊文作「景」 ,為避唐諱,今仍作丙,庶讀者易曉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一千三百三十三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千三百六十年。
月食,八分七十秒。
初虧 子初初刻 三更一點, 東南 食甚。 子正三刻 三更五點, 正南 復圓。 丑正一刻 四更五點, 西南 「食甚。」月離黃道室六度九十七分,赤道室六度八十 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一千六十年。
月食,八分七十一秒。
初虧 子初二刻 三更二點, 正東。 食甚 丑初一刻 四更二點。
復圓 寅初一刻 五更二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室五度九十分,赤道室五度七十五 分。
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甲夜,月食盡,在 鬼四度,以衝計之,日當在牛六。〈見宋書祖沖之曆議〉
謹按:甲夜或作「中夜」 者,誤。甲夜一更也,乙、丙、丁、戊夜,二、三、四、五更也。「盡」 字疑衍。今曆鬼無四度,蓋據當時赤道度耳。《元志》云:列舍相距度數,歷代所測不同,非微有動移,則前人所測,或有未密。正謂此也。已下三條放此。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一千一百一十八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千一百四十五年。
月食,八分七十三秒。
初虧, 申正三刻, 昏刻 東北, 食甚。 酉正一刻 一更二點, 正北 復圓, 戌初三刻 一更五點, 西北, 食甚。月離黃道柳三度四十一分,赤道柳三度六十 二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八百四十五年。
月食,八分七十三秒。
初虧 申正三刻, 昏刻 正東。 食甚 酉正二刻, 一更三點。
復圓 戌正一刻 二更一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柳二度七十九分,赤道柳二度九十 七分。
宋文帝元嘉十四年五月十五日丁夜,月食盡,在斗 二十六度,以衝計之,日當在井三十〈同上〉
謹按赤道斗無二十六度。《唐志·大衍曆議》云:「古以牽牛上星為距,太初改用中星。」 然則斗二十六度者,漢《太初曆》所測也。新法改斗二十六度為牛初度,依近代所測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一千一百一十七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千一百四十四年。
月食,十一分六十二秒。
初虧, 子正初刻 三更三點。 正東 食既, 丑初一刻 四更二點。
食甚 丑初三刻 四更四點。
《生光》 丑正初刻 四更五點。
復圓 寅初一刻 五更四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牛初度五十一分,赤道牛初度五十 五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八百四十四年。
月食,十一分六十二秒。
初虧, 子正初刻 三更四點。 正東 食既, 丑初二刻 四更二點。
食甚 丑正初刻 四更四點。
《生光》 丑正二刻 五更一點。
復圓 寅初四刻 五更五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斗二十三度十六分,赤道十二十五 度八分。
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丁夜,月食,在奎 十一度。以衝計之,日當在角二〈同上〉
謹按。此條不言「食盡」 者,食不至既也。
依新法筭
距「嘉靖甲寅歲,一千一百三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千一百三十年。
月食,七分三十秒。
初虧, 子正初刻 三更三點, 東南, 食甚 ;丑初二刻 四更二點, 正南 復圓 ;寅初初刻 四更五點, 西南, 食甚。月離黃道奎十四度二十六分,赤道奎十三度 十五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八百三十年。
月食,七分三十秒。
初虧, 子正一刻 三更四點, 東南, 食甚 ;丑初三刻 四更二點, 正南 復圓 ;寅初二刻 五更一點, 西南, 食甚。月離黃道奎十三度五十四分,赤道奎十二度 四十八分。
宋孝武帝大明三年九月十五日乙夜,月食盡,在胃 宿之末,以衝計之日,當在氐十二。〈同上〉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一千九十五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千一百二十二年。
月食,十四分四秒。
初虧, 戌初初刻 一更三點。 正東。 食既, 戌正初刻 一更五點。
食甚 戌正二刻 二更一點。
《生光》 亥初初刻 二更二點。
復圓, 亥正初刻 二更四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胃十四度七十二分,赤道胃十四度 八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八百二十二年。
月食,十四分四秒。
初虧, 酉正三刻 一更二點。 正東 食既, 戌初四刻 一更五點。
食甚 戌正二刻 二更一點。
《生光》 亥初初刻 二更二點。
復圓, 亥正一刻 二更五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胃十四度一分,赤道胃十三度四十 一分。
陳宣帝太建八年丙申,六月戊申朔,食於卯甲間。〈見元 史曆志〉
謹按:二十四向寅末卯初,是名曰「甲。」 然則卯甲間者,謂卯初之後,卯正之前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九百七十八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千五年。
日食七分九十六秒。
日未出已食一分六十一秒。
日已出見食六分三十五秒。
初虧 寅正一刻 西北。
食甚 卯初二刻 正北。
復圓 卯正三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黃道柳二度六十六分,赤道柳二度八十 二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七百五年。
日食八分日未出己,食六分七十三秒。
日已出見食一分二十七秒。
初虧 寅正二刻 正西。
食甚 卯初二刻。
復圓 卯正三刻 正東。
食甚日躔黃道柳二度十九分,赤道柳二度三十二 分。
謹按。此條曆家所謂「帶食」 者也。舊以應見者為「不見」 ,應不見者為「見」 ,與《新法》不同,知曆者當辨孰為近是。
已上「往古日月食」共十條,距今甲午歲千餘年矣。《自 甲午已後,未來日月食》共十條,開列於後:
萬曆二十四年丙申歲,三月壬午,夜朢月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四十二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十五年。
月食,三分七十秒。
月未入已復二分七秒。
月已入,不見,復一分六十三秒。
初虧 寅初三刻 五更三點, 東北 食甚 寅正三刻, 曉刻 正北, 復圓 卯初三刻, 在晝。 西北 食甚。月離黃道角五度六分,赤道角四度七十六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三百一十五年。
月食,三分七十一秒。
月未入已,復二分八十秒。
月已入,不見,復九十一秒。
初虧 寅初四刻 五更三點, 東北 食甚。 卯初初刻, 曉刻 正北, 復圓 卯正一刻 在晝, 西北 食甚。月離黃道角四度九十六分,赤道角四度六十 七分。
萬曆二十四年丙申歲,閏八月乙丑朔,日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四十二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十五年。
日食九分七十五秒。
初虧 巳正三刻 西北。
食甚 午正初刻 正北。
復圓, 未初一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黃道翼十九度,《赤道翼》十七度六十二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三百一十五年。
日食九分七十秒。
初虧, 午初初刻 正西。
食甚 午正二刻。
復圓 未初三刻 正東。
食甚日躔,黃道翼十八度九十分,《赤道翼》十七度五 十三分。
萬曆二十六年戊戌歲,七月戊戌,夜朢月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四十四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十七年。
月食,九分十八秒。
初虧, 丑初初刻 四更一點, 東北 食甚 ;丑正二刻 四更五點, 正北 復圓。 寅正初刻 五更四點, 西北 「食甚。」月離黃道虛六度九十六分,赤道虛六度八十 六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三百一十七年。
月食,九分十八秒。
初虧 丑初初刻 四更一點, 正東; 食甚 丑正二刻 四更五點。
復圓 寅正一刻 五更五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虛六度八十六分,赤道虛六度七十 七分。
萬曆二十七年己亥歲,六月癸巳,夜朢月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四十五年。
距「萬曆辛巳歲」,一十八年。
月食,十一分十六秒。
月未出,已食七分五十九秒。
月已出見,食三分五十七秒。
初虧, 酉初三刻, 在晝 正東, 食既, 戌初初刻 昏刻。
食甚 戌初二刻 昏刻。
《生光》 戌初三刻 一更一點。
復圓, 亥初初刻 一更五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女七度九十二分,赤道女八度三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三百一十八年。
月食,十一分十六秒。
月未出,已食二分九十九秒。
月已出見,食八分十七秒。
初虧, 酉初二刻, 在晝 正東, 食既, 戌初初刻 昏刻。
食甚 戌初二刻 昏刻。
《生光》 戌初三刻 一更一點。
復圓, 亥初一刻 一更五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女七度八十三分,赤道女七度九十 三分。
謹按。此與《太建八年》「帶食」 ,其理相同。舊法應見者為「不見」 ,應不見者為見,與《新法》異焉,至期驗天,則知疏密。
萬曆二十九年辛丑歲,十一月己酉,夜朢月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四十七年。
距「萬曆辛巳歲」,二十年。
月食,七分八十七秒。
初虧, 丑初初刻 三更五點, 東南; 食甚, 丑正二刻 四更三點, 正南 復圓, 寅初三刻 四更五點, 西南: 「食甚。」月離黃道畢十四度六分,赤道畢十四度九十 三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三百二十年。
月食,七分八十九秒。
初虧, 丑初初刻 三更五點, 東南; 食甚 ;丑正二刻 四更三點, 正南 復圓。 寅正一刻 五更一點, 西南: 「食甚。」月離黃道畢十三度九十六分,赤道畢十四度 八十三分。
萬曆三十年壬寅歲,四月丙午夜朢月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四十八年。
距「萬曆辛巳歲」,二十一年。
月食,十四分十秒。
初虧, 子初二刻 三更一點。 正東。 「食既」, 子正三刻 三更五點。
食甚 丑初一刻 四更二點。
《生光》 丑正初刻 四更四點。
復圓 寅初一刻 五更三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尾五度八十九分,赤道尾六度二十 五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三百二十一年。
月食,十四分十秒。
初虧, 子正初刻 三更三點。 正東 食既, 丑初二刻 四更三點。
食甚 丑正一刻 四更五點。
《生光》 寅初初刻 五更二點。
復圓 寅正二刻, 曉刻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尾五度八十三分,赤道尾六度十九 分。
萬曆三十年壬寅歲,十月甲辰,夜朢月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四十八年。
距「萬曆辛巳歲」,二十一年。
月食,十三分二十九秒。
月未出,已食,十分三十四秒。
月已出見,食二分九十五秒。
初虧, 申初一刻 在晝。 正東。 食既, 申正二刻 在晝。
食甚 酉初初刻 昏刻。
《生光》 酉初二刻 一更一點。
復圓 酉正二刻 一更三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畢二度九十四分,赤道畢三度九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三百二十一年。
月食,十三分二十九秒。
月未出,已食二分五十九秒。
月已出見,食十分七十秒。
初虧, 申初初刻 在晝。 正東。 食既, 申正一刻 在晝。
食甚 酉初初刻 昏刻。
《生光》 酉初二刻 一更一點。
復圓 酉正四刻 一更四點, 正西 食甚,月離黃道畢二度八十四分,赤道畢二度九十 八分。
謹按。「食既在晝,則月出已既矣。」 是知舊法所推帶。
食分誤
萬曆三十一年癸卯歲,四月丁亥朔,日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四十九年。
距「萬曆辛巳歲」,二十二年。
日食八分六十六秒。
初虧 辰初初刻 西北。
食甚 辰正一刻 正北。
復圓, 巳初三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黃道胃十二度二十一分。赤道胃十二度 十四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三百二十二年。
日食七分九十八秒。
初虧 辰初二刻 西北。
食甚 辰正四刻 正北。
復圓, 巳正一刻 東北。
食甚日躔,黃道胃十二度十三分,赤道胃十二度六 分。
萬曆三十一年癸卯歲,十月戊戌,夜朢月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四十九年。
距「萬曆辛巳歲」,二十二年。
月食,四分四十秒。
初虧 子正四刻 三更五點, 東北, 食甚 ;丑正一刻 四更二點, 正北 復圓 ;寅初二刻 四更五點, 西北, 食甚。月離黃道昴二度六十二分,赤道昴二度六十 七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三百二十二年。
月食,四分四十秒。
初虧, 丑初一刻 四更一點, 東北, 食甚 ;丑正三刻 四更四點, 正北 復圓 ;寅正一刻 五更一點, 西北, 食甚。月離黃道昴二度五十四分,赤道昴二度五十 九分。
萬曆三十二年甲辰歲,四月辛巳朔,日食。
依新法算
距「《嘉靖》甲寅歲」,五十年。
距「萬曆辛巳歲」,二十三年。
日食三分九十秒。
初虧 未正三刻, 西南。
食甚 申正初刻 正南。
復圓 酉初初刻 東南。
食甚日躔,黃道胃一度五十五分,赤道胃一度五十 二分。
依舊法算
距「至元辛巳歲」,三百二十三年。
日食四分二十二秒。
初虧 申初三刻 西南。
食甚 酉初初刻 正南。
復圓 酉正一刻, 東南。
食甚日躔,黃道胃一度四十八分,赤道胃一度四十 五分。
謹按日月食舊例惟推黃道度,今附赤道度於下,蓋欲學者兼通黃赤道相求術,庶不致失傳也。
右古今日月食共二十條,祇依《元史》舊法,與臣新法 相校而錄其同異焉。若夫《大統曆經》全文,實愚臣所 未睹,雖頗聞其略節,然莫知其詳也。伏望欽依,令該 監推考而辨定疏密,為後來修曆者張本,臣下情不 勝榮幸仰荷之至。〈以上萬年曆備考係原本卷之三〉
鄭府長史謝廷訓奉敕請進《萬年曆》副本啟。
為恭進曆書,上祝萬壽,敬陳愚見、以仰裨盛典萬一 事:萬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承奉河南等處承 宣布政使司劄付:承准禮部照會該本部題:祠祭清 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內府抄出鄭世子載堉奏前事, 內稱:「《大統曆》倘有小差,乞要更正,以成一代之制,宜 新其名為《聖壽萬年曆》,及將所著新法十冊恭進」等 因。奉聖旨:「禮部知道,欽此。」欽遵抄出到部,送司案呈 到部。看得:鄭世子載堉恭進曆書,上祝萬壽,欲要更 新其名,及將《大統曆》所差即便改正,各一節為照。人 君欽若天道,敬授民時,以成治功者,莫大於曆。是故 自堯、舜相傳以來,靡不重之,所以大一統也。我太祖 高皇帝創有天下,即治曆明時,頒行中外,命之曰「大 統。」蓋不惟昭王者無外之義,而聖子神孫億萬年無 疆之祚即在於是;殆有不可以數限量者焉。列聖相 承,毫無異議。皇上紹天纘緒,繼治安民,二十有三載。 夫既葉泰階之符,而際昇平之盛矣。迺者萬壽屆期, 四方來賀;鄭世子載堉恭獻《聖壽萬年曆書》,併請因時改名。原其用心,無非俯竭一得之忱,欲效萬年之 祝;意甚善也。但臣等查得《會典》,凡造曆,以洪武甲子 為曆元,仍依舊法推算,不用捷法。夫曆元必用洪武 甲子者,所以重一代開創之本。而推算用舊法者,誠 以天有常度,苟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所謂 「故」者,言天運自然之常度,有成法可求,不必於鑿也。 今《大統曆》以我太祖之聰明睿智,愬考前代推步之 法,而用元郭守敬之術,立表以測景,考景以驗氣,上 符天運,下順民時以成之,皆因其故也。是以行之二 百餘年,重熙累洽。蓋自畿甸以及要荒,凡雕題椎結, 殊鄉異俗,一皆稟受正朔,此萬萬世不可易者。行之 既久,習之已熟,一旦而欲更新其名,無論「非祖宗創 制立法至意,且恐駭華裔之觀聽也。」又考《元曆志》,「至 元四年,西域札馬魯丁撰進《萬年曆》,世祖稍頒行之。 十三年平宋,遂詔前中書左丞許衡、太子贊善王恂、 都少監郭守敬等改治新曆,參考累代曆法,復測候 日月星辰消息運行之變,參別異同,酌取中數,以為 曆本。」至十七年冬至曆成,「名曰《授時曆》。十八年頒行 天下。」《萬年曆》不復行,則《萬年曆》名,元既有之,雖行而 未久,亦不便於襲用。矧今年號萬曆,業已該萬年之 義,曆名改擬之說,臣等未敢輕議。至於歲差之法,上 古無聞。蓋一元肇啟,四序適調,天有常運,日月星辰, 行有常度,自無差忒。自唐虞以降,暨於春秋,時令不 無愆其候矣。詎非氣漸澆漓,運行乖舛而致然歟?然 而差法猶未立也。逮漢《雒下閎》始知有差。及晉虞喜 始立差法。自是宋何承天、祖沖之,梁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