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历法典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历法典全文在线阅读

第一百三卷

关灯直达底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曆法典

 第一百三卷目錄

 測量部彙考四

  詩經〈鄘風定之方中 大雅公劉〉

  易緯〈通卦驗〉

  書緯〈考靈曜〉

  淮南子〈天文訓〉

  隋書〈天文志〉

  宋史〈律曆志〉

  宣和博古圖〈周雙螭表座 漢表座〉

  元史〈天文志〉

  新法曆書一〈大測上〉

曆法典第一百三卷

測量部彙考四

《詩經》

鄘風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宮。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傳〉定營室也。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東西南視。定北準極,以正南北。室猶宮也。〈箋〉「定星昏中而正」,於是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定昏中而正」,謂小雪時,其體與東壁連正四方。〈疏〉正義曰:此度日出日入,謂度其影也。故《公劉傳》曰「考於日影」是也。其術則《匠人》云:「水地以縣,置槷以懸,視以影。為規,識日出之影與日入之影。晝參諸日中之影,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注云:「於四角立植而懸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為位而平也。於所平之地中央樹八尺之槷,以懸正之,視之以其影端,以至日」入。既則為規,測影兩端之內,規之、規之交,乃其審也。度兩交之間,中屈之以指槷,則南北正也。日中之影,最短者也。極星,謂北辰也。是揆日瞻星以正東西南北之事也。如《匠人》注度日出日入之影,不假于視定視極,而東西南北皆知之。此傳「度日出入以知東西,視定極以正南北」者,《考工》之文,止言「以正朝夕」,無正南北之語,故規影之下,別言「考之極星」,是視極乃南北正矣。但鄭因屈橫度之繩,即可以知南北,故細言之,與此不為乖也。

大雅公劉

《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迺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

〈傳〉「既景乃岡,考于日景。」參之高岡,〈箋〉以日景定其經界于山之脊,觀相其陰陽寒煖所宜,流泉浸潤所及,皆為利民富國。〈疏〉「日影定其經界」者,民居田畝,或南或東,皆須正其方面,故以日影定之。

《易緯》

通卦驗

冬至之日,樹八尺之表,日中視其晷景長短,以占和 否。夏至影一尺四寸八分,冬至一丈三尺。

《書緯》

考靈曜

「日末影尺五寸,日短景」尺三寸。

《淮南子》

天文訓

正朝夕,先樹一表,東方操一表,卻去前表十步以參 望,日始出北廉。日直入,又樹一表于東方,因西方之 表以參望,日方入北廉,則定東方兩表之中,與西方 之表,則東西之正也。日冬至,日出東南維,入西南維, 至春秋分,日出東中,入西中;夏至,出東北維,入西北 維,至則正南。欲知東西南北廣袤之數者,立四表以 「為方,一里距先春分,若秋分十餘日,從距北表參望 日始出及旦,以候相應,相應則此與日直也。」輒以南 表參望之,以入前表數為法,除舉廣除,立表袤,以知 從此東西之數也。假使視日出入前表中一寸,是寸 得一里也。一里積萬八千寸,得從此東萬八千里。視 日方入入前表半寸,則半寸得一里。半寸而除一里, 積寸得三萬六千里,除則從此西里數也。并之東西 里數也,則極徑也。未春分而直,已秋分而不直,此處 南也。未秋分而直,已春分而不直,此處北也。分至而 直此處,南北中也。從中處欲知中南也。未秋分而不 直此處,南北中也。從中處欲知南北極遠近。從西南 表參望日日,夏至始出,與北表參,則是東與東北表 等。正東萬八千里,則從中北亦萬八千里也。倍之,南 北之里數也。其不從中之數也,以出入前表之數益 損之,表入一寸,寸減日近一里;表出一寸,寸益遠一 里。欲知天之高樹,表高一丈,正南北相去千里,同日 度其陰,北表二尺,南表尺九寸,是南千里,陰短寸。南 二萬「里則無景,是直日下也。陰二尺而得高一丈者南一而高五也。」則置從此南至日下里數,因而五之, 為十萬里,則天高也。若使景與表等,則高與遠等也。

《隋書》

天文志

《周禮》大司徒職,「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 中。」此則渾天之正說,立儀象之大本。故云:「日南則景 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 景朝多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天地之所 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 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又《考工記》:「匠人建國,水 地以縣,置槷以縣,視以景。為規識日出之景與日入 之景。晝參諸日中之影,夜考之極星,以正朝夕。」按:土 圭正影,經文闕略,先儒解說,又非明審。祖暅錯綜經 注,以推地中,其法曰:「先驗昏旦,定刻漏,分辰次。乃立 儀表于準平之地,名曰南表。漏刻上水,居日之中,更 立一表於南表影末,名曰中表,夜依」中表以望北極 樞而立北表,令參相直,三表皆以縣準定,乃觀三表 直者,其立表之地,即當子午之正。三表曲者地偏僻, 每觀中表,以知所偏。中表在西,則立表處在地中之 西,當更向東求地中。若中表在東,則立表處在地中 之東也,當更向西求地中。取三表直者,為地中之正。 又以春秋二分之日,旦始出東方半體,乃立表於中 表之東,名曰「東表」,令東表與日及中表參相直,是日 之夕,日入西方半體。又立表於中表之西,名曰「西表」, 亦從中表西望,西表及日參相直,乃觀三表。直者,即 地南北之中也。若中表差近南,則所測之地在卯酉 之南;中表差在北,則所測之地在卯酉之北。進退南 北,求「三表直正東西」者,則其地處中,居卯酉之正也。 〈地中〉

昔者周公測晷景於陽城,以參考曆紀。其於《周禮》,「在 大司徒之職,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日至之景尺有五寸,則天地之所合,四時之所交,百 物阜安,乃建王國。」然則日為陽精,元象之著然者也。 生靈因之動息,寒暑由其逓代,觀陰陽之升降,揆天 地之高遠,正位辨方,定時考閏,莫近於茲也。古法簡 略,旨趣難究,術家考測,互有異同。先儒皆云,夏至立 八尺表於陽城,其影與土圭等。案《尚書考靈曜》稱:「日 永景尺五寸,日短景尺三寸。」《易通卦驗》曰:「冬至之日, 樹八尺之表,日中視其晷景長短,以占和否。夏至景 一尺四寸八分,冬至一丈三尺。」《周髀》云:「成周土中。夏 至景一尺六寸,冬至景一丈三尺五」寸。劉向《鴻範傳》 曰:「夏至景長一尺五寸八分,冬至一丈三尺一寸四 分,春秋二分景七尺三寸六分。」後漢《四分曆》、魏《景初 曆》、宋《元嘉曆》《大明祖沖之曆》,皆與《考靈曜》同。漢魏及 宋,所都皆別。四家曆法,候景則齊。且緯候所陳,恐難 依據。劉向二分之景,直以率推,非因表候定其長短。 然尋晷景尺丈,雖有「大較,或地域不改,而分寸參差, 或南北殊方,而長短維一。蓋術士未能精驗,馮古所 以致乖。」今刪其繁雜,附於此云。梁天監中,祖暅造八 尺銅表,其下與圭相連,圭上為溝,置水以取平正,揆 測日晷,求其盈縮。至大同十年,太史令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