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恭亲王 » 恭亲王全文在线阅读

《恭亲王》恭亲王奕訢因何宁遭严谴也要反对修复圆明园?

关灯直达底部

同治帝大婚、亲政后,第一个要做的大事,要为撤帘退休的母亲重修圆明园,以“感戴慈恩”。

恭亲王认为国家百废待举,库款支绌,不是皇家大修园林的时候,因此带领重臣激烈地反对修复圆明园,由此遭到同治皇帝的严谴。

但恭亲王也有口难言,他的苦衷是什么?

同治十一年,小皇帝载淳年满16周岁了,应是完婚的岁数了。而慈禧和慈安在选择后妃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她们各按自己的兴趣选择。

慈安看中了翰林院侍讲、蒙古族出身的状元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因崇绮是清代满蒙两族中考中汉文的唯一状元,他又工诗、善画,是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在他的影响教育下,阿鲁特氏淑静端雅,容德俱茂,且诗文皆佳。慈安则爱其“端庄谨默,动必以礼”,欲立之为后。

而慈禧看好的是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慈禧爱其“姿性敏慧,容仪婉丽”,想立她为后。

她俩一个选其德,一个偏重貌;一个看重淑静,一看喜欢聪慧。

最后让同治帝自选。可能因为富察氏才是个14岁的未成年的小姑娘,阿鲁特氏年当19,年华正好,同治帝一下选中了阿鲁特氏。慈禧作为同治的生母却说了不算,儿子却倒至慈安一面,她又没有办法。一下子气倒,病了月余。

二月三日两宫发布懿旨。为同治选了一后三妃。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慧妃,知府崇龄女赫舍哩氏为瑜嫔,前任副都统赛尚阿女阿鲁特氏为珣嫔。婚礼定在九月十五日。

恭亲王负责全部筹备。全家动手。嫡福晋为担任迎取重任,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学习骑马,教练是她的儿子载澂。

时光荏,转眼大婚日期到了。这一天,又是皇宫内最热闹的日子,皇帝一次娶了四位夫人,个个礼仪隆重而繁富。恭亲王作为正使亲迎皇后阿鲁特氏,恭亲王福晋率命妇8人和最隆重的仪仗,前往皇后府邸把皇后迎入坤宁宫,合卺成礼。

九月十九日,两宫太后发懿旨奖赏,加恭亲王“世袭罔替”号、晋升醇郡王奕为醇亲王。

转过年,同治帝是虚岁十八岁,定于正月二十六日为亲正大典。两宫太后发布懿旨,宣布归政于同治帝,并对亲政皇帝提出期望和要求。同治帝也发布了亲政上谕,表示对两宫太后的感激和表示不负慈恩的决心。

并崇上两宫皇太后为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

两宫归政后,对慈安并无影响,她更加感到了轻松自在,省得每日去那帘子后面听那些自己极不喜欢的奏疏之类。而慈禧却产生了很大失落感。

对同治帝来说,由大婚到亲政,其思想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婚姻上虽然一下子娶了四位夫人,一后三妃,但他自己选择的是阿鲁特氏,可自己的生母慈禧却讨厌阿鲁特氏,并且不准他去亲近皇后。据史书记载,同治大婚当晚,见皇后端庄而又知书达礼,便敬重而爱慕。

而慈禧却对他说:“慧妃贤慧,虽屈在妃位,宜加眷遇。皇后年少,未娴宫中礼节,宜时时学习,帝母得辄至中宫,致妨政务。”薜福成:《庸庵笔记》,第27页。

如果这个记载不虚,说明慈禧颠倒了黑白,别有用心。

但事实上,因慈禧的干预,同治帝不敢违背慈禧,就不敢去中宫亲近皇后。但他出于反抗心理,也不去亲近慧妃。为此,他经常独宿乾清宫,把一后三妃全置于不顾。同治的婚后生活极不如意,同时也造成后妃们的不幸。

同治帝自登为帝就一直在母后和议政王的卵翼下生存着,后来年龄渐长,但母后的权欲极重、能力也强。又有一个恭亲王,也是能力很强者。所以,使他不用去想什么和做什么,他也无从去想去做。久而久之,他就变成了真正的摆设,他总在那个御座上坐着,无所想也无所为。

所以,即使他亲政了,也不知该去做什么。他毕竟也是个由许多名师天天教导的青年,他也天生聪明,和他母亲一样。

那么,同治的聪明脑袋,在他亲政之后该去想什么呢?在国家大事他已习惯不去想了该去想什么呢?

玩。

聪明好动的人都爱玩,同治就是聪明好动的青年人,一个青年皇帝。

皇帝的玩和一般人不一样,一玩就大。因为他是皇帝。

玩什么呢?

同治帝书《恭贺慈禧四旬万寿圣节诗》轴。他突然想起,被大火烧毁的那个圆明园极好玩。而且早在几年前母后就想修复这个大园子,因为大臣们的反对没有修成。如今自己做了可以一切说了算的皇帝,正好可以达到母亲想修而未能修的目的。自己也可以有个好的可玩之处了。

再过两年是母亲的40大寿,也正好修复圆明园,“感戴慈恩”,“欲尽孝恩”,把该园作为报答的重大礼物。

因归政后感到失落到的慈禧太后听说皇帝要修复圆明园,马上产生了兴趣,她便努力搜索记忆,亲自绘出圆明园的图样,并召见权威的宫苑艺术家雷思起帮助皇帝,重修该园。

听说同治帝要重修圆明园,内务府郎中贵宝、文锡等也十分高兴,目的是可以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于是,这些人找到一起商量如何动工、如何中饱。再怂恿同治皇帝,让皇帝身边的太监,给同治讲述当年圆明园的各种美丽情景。

听说同治帝要重修圆明园,管理帝国钱粮的户部却着了急。因为那时国库空虚,地方正催上面拨款开办工厂、学校等“新政”工业,哪还有闲款来修筑圆明园。

于是,户部侍郎桂清马上奏请,力陈不可。同治帝闻听,当即大怒,严厉斥责了桂清,并当即撤了他的职。

九月二十八日(11月17日),发布谕旨,决心修园。因为这是同治帝亲政后的第一个由他自作主张发布的谕旨,故全文抄之如下:

朕念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以来,朝夕劳惕,倍极勤劳,励精以综万几,虚怀以纳舆论,圣德聪明,先被四表,遂致海宇升平之盛世。自本年正月二十六日,朕亲理朝政以来,无日不以感戴慈恩为念。朕尝观养心殿书籍之中,有世宗宪皇帝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集一部,因念及圆明园本为列祖列宗临幸驻跸听政之地,自御极以来,未奉两宫皇太后在园居住,于心实有未安,日以复回旧制为念。但现当库款支继之时,若遽照旧修理,动用部储之款,诚恐不敷。朕再四思维,惟有将安佑宫供奉列圣圣客之所及两宫皇太后所居之殿,并朕驻跸听政之处,择要兴修,其余游观之所概不修复。即著王公以下京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著总管内务府大臣于收捐后,随时请奖,并著该王大臣等核实办理。庶可上娱两宫皇太后之圣心,下可尽朕之微忱也。特谕。《晚清宫廷实纪》第一辑,第206页。

说是“择要兴修”,其实动工范围很广。包括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的楼阁亭台。属于圆明园的有正大光明殿、九州清宴殿、慎德堂、安佑宫、藻园、上下天光、万方安和、武陵春色、杏花春馆、同乐园、舍卫城、双鹤斋、两峰秀色、紫碧山房、北远山村等。属于万春园的有天地一家春、蔚藻堂、清夏堂。属于长春园的有海岳开襟。还有园门、门楼、道路、码头等,共分六大工程李宗桐:《李鸿藻先生年谱》,上册,191页。。

谕旨下发后虽有御史沈淮上书反对,被同治帝召来严厉训斥后,即马上动工了。

十月初八,安佑宫、天地一家春、清夏堂、正大光明殿等处殿宇房间1420间的断壁残垣已全部清除。行动甚为迅速。

十月初九,恭亲王首先主动捐报2万两工程款。他的举动,格外引人注目。

据《李鸿藻先生年谱》里记载的工程设计师雷思起的档案材料,说明那些天慈禧太后也在忙着修圆明园一事。她对“天地一家春”“万春园”尤为关心,那是她咸丰年间居住的地方。她为之勾画了内部装饰图样,设计了万春园的楼房、院落、游廊、戏阁等图样,“盖所以备慈禧太后起居游息之所也。”

当修园工程开始,恭亲王又捐款2万两白银之后,御史游百川上疏谏阻。正在兴头上的同治闻奏又立即下旨革除了他的职务,在召见时斥责他:“汝亦有父母,岂有父母所欲,而故为违抗者?”因此,同治帝的重修三园,实“出西朝意,即实际上是西太后让他重修的。

有西太后在后面支持、指挥,同治帝的动作就更快。

同治十三年一月十九日,圆明园重修工程正式开始。从此,同治帝一直在催促工程进度,不断亲临现场观看。

圆明园铜版画,大水法正面。

三月十四日,醇亲子奕、御前大臣伯彦纳谟祜、奕劻、景寿联名上疏谏阻。同治帝丝毫不以为意;师傅李鸿藻当面劝谏,他也当做耳边风。又有一些人上疏谏阻,也不起作用。

好在这时却出现了李光昭的诈骗案。

工程需料太多,内务府通令湖广、闽浙、四川等省,各采大件木料3000件,迅即发来京师。这时,有个叫李广昭的,自称有多年所购上等木料,可报效朝廷。内务府官员与之结返通信,他说有价值十几万金的香楠、梓柏等木料现存放四川等地。

五月二十一日,四川总督吴棠向中央汇报,说,四川根本没有李光昭购买、存放木料之事,这里也没有什么上好木料。七月初七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又奏,李光昭以内务府名义向法国商人购买一船木材,声称价值30万两,实际仅上法商签价54万洋元,其余均为谎报,妄图私吞。又有人举报,李光昭还打着钦差办理园工的名义,到广东、香港做木料生意。

李光昭供园工需料而大行诈骗之术,影响太坏,同治帝谕令李鸿章在天津逮捕了他,于八月十八日斩首。

台谏御史们借此事件纷纷上奏,谏停园工。

同治帝不去理睬。

但他也看到想如期修好园子也很困难了。自然等修好园子时日太久,且遭群臣反对,不如再找别的法玩乐。

此时,恰有一个载澄引导他搞别的玩乐。

原来载澄是恭亲王奕訢的长子,咸丰八年八月初四日生,名字还是咸丰帝下旨给起的,比同治帝小两岁。这个载澄是极为顽劣的八旗子弟,他见皇帝闷闷不乐,便向之建议微服去内城游玩。同治帝一向同这个叔伯弟弟感情甚好,便同意与他微服出游,他二人往往身穿黑衣,跑出皇宫,去茶楼、酒肆、娼寮等处游乐。

对皇帝的荒唐,奕訢早有耳闻,但因事情与自己的儿子载澄有牵连,不便直言。只好鼓励别人上疏劝谏。先后对同治帝以隐诲之语暗相劝谏者有十数名大臣,同治帝都一概置之不理。

恭亲王见事情愈加严重,不仅园工不停,而且皇帝又置朝政不顾,跑出皇宫四处游玩,弄出大事来就不堪闻问了。于是,他只好直接出面,组织大臣联合劝谏。

七月十六日,奕訢、奕联合御前和军机十名重臣,共同上疏,全面进谏。一共谈了八件事:停园工、戒微行、远宦寺、绝小人、警宴朝、开言路、惩吏患、去玩好。折名为《敬陈先烈请皇上及时定志用济艰危折》。该折由奕劻拟稿,由帝师李鸿藻润色。他们缮正折本后,极为郑重地呈进,希望同治能以国家为重,考虑重臣的意见,使他能迷途知返吴语亭:《越缦堂国事日记》,第3册,第1155页。。

但是,如此隆重的奏疏,三天内并无反应,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拆视。因为这期间,诸臣经常上折,所言多为园工事,同治帝看得厌了,后来根本不再拆阅。

三天后,奕訢只好与十大臣同时要求同治帝召见。同治帝只好接见了他们。

一见面同治便冷然问:何事请见!

惇王奏:臣等十人联名上奏,请皇上俯纳!

同治打开奏折,没看几行,便生气一摔:

我停工何如,尔等尚有何绕舌!

奕訢接着奏道:臣等所奏尚多,不止停工一事,容臣宣诵。

然后开读奏折,边读边讲。没读多少条,同治帝大怒断喝:

我这个位子让给你怎么样?《花随人圣庵摭忆》,第504页。

听到皇帝这般讲话,十重臣尽皆惊愕。

文祥伏地大恸,喘息不已,昏晕了过去。

恭王受此抢白,不再说话。醇王奕则边哭边谏。当说到同治出宫”微行“一节时,同治帝以为自己与载澄的行动诡秘,无人知道,便让醇王说出证据来。醇王只好一一指出时间和地点,同治帝听罢”大窘“,”怫然语塞“。过了半天才说,其他尚可以纳之,唯园工事尚要转奏皇太后定夺。

七月二十八日,同治帝单独召见了奕訢,追问”微行一事,闻自何人?“因为他与载澄出宫游玩一事,可能奕訢知道。

奕訢被逼无奈,只好说:“臣子载澄!”

同治帝至此再也无法抵赖,因为“微行”一事确系与载澄所为。但由此他迁怒恭亲王和载澄,决定重重惩罚他们父子。

二十九日,同治召见全班御前大臣和军机大臣,郑重宣布“恭亲王无人臣礼,当重处”;于是朱笔写了诏书:罢免恭亲王所任军机大臣等一切职务,降为不入八分辅园公,交宗人府严议。同谕免去恭王之子载澄的贝勒郡王衔,免其在御前大臣上行走。

后来的两天,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又与同治帝反复折冲。迫使同治帝于七月三日发下朱谕:“著加恩改万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并载澄革去贝勒郡王衔,以示惩儆。”

同日,又颁发了尽革十位王大臣,罪名是“朋比谋为不轨”。显然是对十大臣联名上疏的报复。

八月初一日,两宫皇大后驾御弘德殿,见同治帝。她们对同治帝闹成这个样子很痛心,“垂泪于上”;同治帝则“长跪于下。”慈禧说:

“十年以来,无恭邸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谕著即撤销。”《花随人圣庵摭忆》,第504页。

同治帝自不敢违背,只好另发谕旨“著加恩赏还亲王世袭罔替,载澄贝勒郡王衔一并赏还。”《清穆宗实录》卷370,第2页。

至此,一场修园风波才算停止。这场风波起于慈禧和同治帝的享乐思想,而在恭亲王等众臣的反对下,只好停止,最后还是决定“修理三海”以代修理圆明园。

在这场风波中,恭亲王几受同治帝惩处,皇帝“微行”一事与其子相关,也使他有口难言。此事造成的影响很大,虽然在慈禧的干预下,同治帝还给了他们的父子的爵秩,而他们父子之咎又有谁来取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