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乾隆 » 乾隆全文在线阅读

《乾隆》和珅得宠的原因 替乾隆皇帝办好难办之事

关灯直达底部

和珅为乾隆完成了江南游的心愿,让乾隆领略了他精明能干的本领。乾隆一生中曾因多次南巡,为民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逸闻趣事,传为佳话。可见,他是一?喜好畅游山水,好大喜功的君主。可是,如果说乾隆南巡只是为了领略江南的湖光山色,倒也不对。江南各地素以物产富饶、人文鼎盛而名满天下。宋明以来,朝廷屡次衣冠南渡,偌大一个中国的文化命脉得以在江南一隅延续不衰,江南的士风也一直胜过北方。清军入关以后,所向披靡,唯有在江南受到了以书生文人为首的义军的顽强抗争。因此,才有了诸如“扬州十日”等惨不忍睹的屠城事件,后人有诗曰:“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清王朝的统治者们实是对江南的文人们伤透了脑筋,再加上清王朝自认秉承了传统华夏文化,对人文鼎盛的江南也难心存忌惮,多次开设“博学鸿词”等科,希望能够安抚士人。所以,乾隆南巡乃是继续清朝的政策,借机笼络人才和地方的豪强大户,消弭反清情绪,营造满汉一体的民族感情氛围。

另外,自宋明以来,“苏杭熟,天下足”即已成为民谣,江浙一带,加上南巡必经的直隶、山东等省,全都是物产丰富的地方,是整个国家的粮仓,是国家的命脉所在。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发展与否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安危,但这些地方连年水患频仍,乾隆要趁南巡的机会省视河道,摒除水患,发展农业。

这些道理,乾隆只是放在心中,并未向外人提及,和珅?早已了然于胸了,所以他总是力排众议,屡屡劝乾隆南巡。乾隆于是就把南巡的事全部交给和珅办理,并让他扈驾南巡。

每次南巡,乾隆最担心的是国库中的银子。他前四次南下,每次都花去了大约四十万两白银,所以当他又准备下江南的时候,就有一些官员出来力阻,理由即是国库空虚,百姓疲羸。和珅最让朝隆感到满意的就是对南巡的支持。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正月十二日,当乾隆以“观民省方,勤求治理”的名义,开始第五次南巡的时候,内务府只需要出御驾的日常费用,其他的绝大部分开销全交由和珅一人筹措。和珅自然不会自己出这笔钱,?立刻传令各省的督抚、盐政、河督,命他们建造修葺行宫,抓紧时间建造龙舟。很快水路旱道俱已疏通,行宫园林也都建好了,各地的龙舟摆满了运河,迤逦几千艘。和珅自己未出一分一文,就假借皇上的威势,将一切置办妥当。乾隆大悦,全然不顾这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只知道赞赏和珅精明能干了。

乾隆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的第五次南巡,所到之处,和珅与他形影相随,寸步不离。御驾经过的地方,各地官员全都跪拜接驾,和珅站在乾隆的身边,显得更加威风凛凛,和珅又借此向地方官展示了自己在乾隆面前非同寻常的地位。地方官员们对他更加恭恭敬?,纷纷向他行贿纳贡。

圣驾不久就来到扬州。扬州自古就是繁华烟花之地,被古人称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乾隆每次南巡,扬州都是必经之地,扬州的慧因寺、倚虹园、致佳楼、怡情堂、法净寺等名胜,都有乾隆御笔亲题的匾额。和珅自然也不敢对扬州掉以轻心,亲自命扬州的官员布置,使小城的繁华更胜往昔,城里的大街小巷,全都铺上了锦毡,两边挂满了丝绸。圣驾一路经过,繁花映目,美不胜收。乾隆驻跸的高曼寺行宫,处处修葺一新,在行宫内新开凿了两个人工湖,堆了许多用太湖石砌成的假山,极尽江南园林之精美。整个修葺建造的费用?没有动用内务府的银两,全是在和珅的授意下由两淮的盐商们“自愿”捐赠的。好大喜功的乾隆对和珅如此能干大为满意,面对着满园春色,把和珅嘉奖了一番。

和珅一方面借助皇帝的权威,令盐商们贡献出大量银两,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了他自己的腰包,另一方面,又借盐商们的富有,讨好了乾隆。和珅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左右逢源,受益良多,真可谓是精明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