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全文在线阅读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三

关灯直达底部

天台沙门释 允堪 述

义分两相者。即和合与别众也。又疏中劝勉成业复为二也。或上下。如说戒篇云。若有一方众生。纲维从众者。每至说时。小食上应告僧云。今说戒目十方贤圣所共同遵。并愿众僧同时集会。或上座亲自房房按行。以时劝勉。或有病者。告云可得一礼觐否。脱就后世。知复闻乎。三业通僧者。身和到众。口和说欲。意和同忍。此则通成僧体。能成办所作业务。总上两义。但归和合一种。反和便成别众。故下引证成上二义。三别。四分云。应来者不来。是身口心俱不集。二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身心不集。三现前得诃人诃。谓心口不集。

尼等四人。即大尼式叉沙弥尼。十三难。即遣尼贼破黄五逆非畜二。三举。不见不忏恶邪不舍举。二灭。已灭摈应灭摈。重病。简轻者。痴騃。收三狂人并聋哑之类。此等或本非是僧。或中途被罚形差病报缘碍等。故不应集也。

非欲缘。若有犯戒事。非缘而与欲者。由事非故不合不成。堪欲缘。律云佛法僧塔者病人六事是缘。僧祇等律守房等缘并开。令若有缘而不开与欲。即是教意太急。复成过分限约。今若许送心达僧。则教宽济物。僧私两成。欲即心者。欲是希欲之心也。

不合诃者。即诃责摈出三举等人。义无证正他事。具下。即律云应诃者不诃。又云舍利弗见僧如法羯磨。而心不同。应作默然。是如法也。非相。指下七非相中明。

有人下。古不立上三业入为僧体。但是顺成僧义。然非无此一致。今师要以合三和相。以四人等僧共成其体。相体如法。方显和别之理。识相要。须识和别等相也。合下。正破古。若不会合三和之相。而从四僧体说者。则应法之是。不应之非。终不可以明谏。岂下。意云岂只是此三和而入四僧体内。便成作法。苟或别有不足数者。可亦得为僧位所收。有此滥故是不可也。一说戒。言同一说戒也。二和。即约事辨和。约法辨和也。一位。即和合一位。

第四门。即指上弘法人中。第四广显是非文也。前亦指此云。如后门中不足数说。此则前后互指也。

出一。即下释云。未受具者非成满者。一得满不诃。二不满应诃。三不满不诃。四得满得诃。

所下。言所以有满不满义者。数定。即四人五人等。非法。如以十三难三举二减等人足数也。

唯二。即初得满不诃。及第四得满得诃。中间两位既曰不得满。何须引之。莫不下是释。合法。犹言应法也。亦可下别解。从初即得满故。次以不满交络句法。互相显示已。方可离隔不满之人。是不应法。由四分中诃责等四人。应一切羯磨。但为僧治。故不得诃。即体虽犯法。得成足数。

不毁本信者。言此人信心未坏也。夺德用。即夺三十五事中七五。夺其证正佗事是也。

欲受大戒者。此约利根知法非者。又舍戒再来。素亦知法故。有非者。亦开诃也。

三十二人。即注中从比丘尼。下至罪人是也。并十诵等人。如下疏文随解。

不用他部。言不用十诵僧祇等不足人是。唯执四分。不能取外引用也。

今下。言律中但通列其数。余不出者。欲使后人准例而知文。律无定结人数。盖欲含摄多人不足之相耳。二十八下。今师谓此数是出四分律。疏家于大律中合集以成始。下文云。岂唯如旧但二十八。且如四分。瞻波中但有六人。所为羯磨人。神足在空隐没。离见闻处。别住戒场上。六人余者非无此义。故舍戒中。有颠狂哑中边死人自语前眠人自语前人不解。并不成舍。谓不足数故。今取他部明文。证成不足。如何冰执不取十诵等文耶。若有下反语。意云若许狂睡等人得足数者。舍戒应成。且舍戒还家作恶。对舍尚不成。反显今作善法。如何令狂痴等人可得足数。故须下。要广大观览诸部也。

报别。男女报别。收尼诸不足相游辞耳。

又解下。是今师义。相有僧用。三根未彰。四仪无别也。故下引证。既云先言。即是自言也。反显不自言是理开足数。律论下。如四分云。当以肉眼知他持犯。又犯戒和尚田不知故得成法事。又虽言竟。无人知者亦成僧用。萨婆多云。以有天眼者不说人恶。乃至若听以天眼耳者。得净秽者。人谁无过。但有大小。无往不见。若开说者。则妨乱事多故不听言。如钞。指足数篇。文中下。受欲已自言我是十三难等人。由自陈故非足僧用。与彼。即下诵古。谓通生善灭恶皆得足数。

局二篇悔。唯自行忏残四位时。不可足他忏僧残也。余请忏罪。理开足数。

开余忏主。犹言开作余忏悔主也。不了。不言但应生善不应灭恶故。预加。厕预加秉也。差结。秉差教授法。结界等生善法者。皆开足数。事钞云。覆藏等不足。僧残等羯磨不妨应余法事是也。清过。言不能清他人过也。非罪羯磨。即受戒等。非是忏罪法也。始终。初八为始。作毕号终。皆得在数。故曰无妨。

互下。言上七人互不相足。

约远近者。六夜竟是远。将出罪是近。但约远近。分此二位。坏分者。非不也。言本日治是全坏也。如行覆百夜。今行将满。忽再犯者。前行多夜全坏也。若不再犯。于覆藏中。随不自行。但失一宿。故名分坏。由此以分。故于覆藏中。别开重犯本日治一位也。用此例上六夜。并将出罪。亦有少异。故得分耳。

又伽论者。彼第七卷具云。别住人摈比丘成摈。唯除受戒羯磨(以是发彼一生大事故也)。余羯磨尽得作(已上正文)。今引彼文。既许作摈法。约此四分言不足者。僧残四位法耳。余法亦可通成。上通。即向引有罪人不合解罪。则灭罪羯磨不可预也。反此非灭罪法者并开作也。

愦闹。心乱曰愦。前比丘。即所为人。具二。聋而复哑也。以大德僧听不忍者说。既阙二能。故不足也。

六群。以多犯众过。又乱诰愦闹。无心缘法故。及下。佛审问前六群言不委。因而立制。与罪。即不应告。或无知提。闻声。若闻大诘声者。得成法事。

此与下。似问辞。意云白衣一种。与前边罪等人有何异故。而重流出此一种。来。流出义也。如云戒经中来是也。前下。似答语。加法参差。即正受时。秉法有错脱等。致令前人戒体不起。仍存本名。号曰白衣。故大钞云。十诵白衣。谓本受戒不得者。

有下立非。今下正破。大钞云。亦有受复难缘。须着俗服者。亦应同法。由本是僧。即知作法之时。穷问界内俗人之中。颇有曾受具戒不舍者否。要答无者方无别众。五大色。青黄赤白黑。既听在数。反验通成。

重病人。由心昏沉。不乐无情缘法。两不成舍。即互对不成舍戒也。以言语不相领解故。必后知语。二通相足。痴钝人。不知言义者。

和忍要和□忍可。解意。即文下义意。即世。犹近世也。渺同河汉。庄子曰。大而无当。往而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疏云。恢弘而无的当。一往而陈梗概。曾无反覆可寻。闻之惊怖。犹如大上河汉迢递清高。寻其源流。略无穷极也。今斥愚者。不分羯磨成败是非。亦犹此也。

缘入非违。如急诵故细缘不分。或瞥尔起心。缘于他境。是名非法乖违也。能所者。且如受戒羯磨中。大德僧听。僧今授谁诸长老忍等。皆属能秉僧也。沙弥某甲等。属所为人也。彼我。犹言彼此也。如召沙弥入云彼。正受时云此。又彼属所为能为也。今若不分。皆属迷也。或约下二句。反前二句。由约文谨诵故。非不辨文相能所。由深练自他故。非不识彼我。虽然由于羯磨增加减略。乖于正务。文牒事法。恭错讹滥。当时同秉不解诃住。此又成迷。或文下。反上句。虽文句乃明。事法不滥。只由人有背别之缘。是之与非。通皆忍默。又是迷也。界境。今所作法要结界地。而不辨先结是非界分边近也。

观下。观即观察。五迷。即下四法也。初一迷总明法事人处四法。二下别明可见彻少也。若能观察五迷明四法。少可弘通羯磨足数所收。故曰仅涉僧伦也。仅。近也。随法。若随所作羯磨法明非。非相之多。如云雾之拥结也。若非博观诸部。通练是非者。故曰余复何论。约下。如前观察五迷四法通心情。亦可粗为弘法人也。余下。如七非中广辨也。

堂下。如三人说戒。以送欲人在数也。大钞云。与欲之人。心同身乖。二下。谓同一覆处而别有隔者。不成同相。三下。具云半覆半露等。此下。准大钞。更有义加露地而隔者。今文阙。

一行有三者。如以行为头。历住坐卧三也。乃至以卧为头。历行住坐三。三四成十二句也。今且从四仪。单作成四句。并前与欲等五成九也。行等等住坐卧也。说戒下。以人多不闻。故开立说。教授师入众。召沙弥入。以为僧所使故立。病者坐立不便。在众开卧。亦成面向僧。是相顺之义。开制。言开中复有制也。

我往。即六群。

二十八。古人但据当律为言。已上结前义。必下生后。广如事钞。彼更有不解之人。是不足摄。又上言不解人等是也。

四句。即是别众非足数等。通列。即第三位所列人也。是非。持戒名是。犯戒号非。但下。如隐没人不妨体净。但为缘差。

等二人。等取应与欲者不与欲来。在等字中收。隐没。以在井窨同属陆地故成别。又不足数。离见闻亦尔。七人。即行覆。本日治。摩那埵。将出罪。并十诵行覆竟本日竟。六夜竟。共七人也。通局者。通于生善。不通灭恶。故云局也。四别。即半覆半露中闻隔障等。

两位。即是足非别。身厕下释足数。口下释别众。

四人。尼至沙弥尼也。报别。即尼中三人。十三难中黄门非畜是。法乖。即贼住二破是。行违。二灭三举是。治重。边罪污尼是。体下释非别。诸人。即睡等十二人。虽在众中释非别。不成业释非足。静虑即禅定。二缘。由聋者不能听。哑者不能说是。乖羯磨中听说二义也。两能。即说听也。委界外地。即委坠在地也。若不委地。须从根断。故曰内外俱别。非二摄。非足非别也。

体通。道如作房受日。俗如出家剃发学家覆钵等相。具四仪同也。非具。如诸治罚法不可坐也。前加法。前人作法被己也。自作白者。戒师忏主和白也。皆身在众中。而威仪不同。是非别非足。若下。释上俗也。以无义得收为足别人也。

同上。即同前第三句。亦别众亦足数。所谓得诃者诃等是也。

初句。即是别众非足数非不足数也。若据别住等。体净故是足数人也。今以缘故非二种。即非足非别也斯法。谓边罪法及摈法等。报殊。男女不同也。法隔。三举七行法也。心差。睡眠等人。相转。如比丘上树仪相转也。必能下。反上诸句也。皆为清净应法。是足非别也。

反上可知者。即反上离见闻处也。

语傍人。文有四释。初中语谓得诃人。越己。己即所为人。为僧所量也。余人。即能弃僧制。合证正者。居所为外也。又下次释。约外来人。望正秉僧。故得傍名。三中即比座望诃得为傍人。第四扶于初义。似倒。以注中据律云语傍人故。召令语默故。谁诸长老忍是默。不忍者说是语。

从初下。将经注。分对可见。如门所列者。即初门中制意释名辨体。

形居世累者。为世之累也。通允。尔雅云允信也。制下。众僧作法。制身到众。口能诃默。今既有缘。故开送心。大钞云。设若有缘不开心集。则机教莫同。将何济拔。彼我齐举者。彼则众法得成。我则弘缘又办。钞云彼此俱办。文意同尔。举亦成办义也。

希须者。希谓希望。须谓应须。以希望僧作。己有缘碍。应须送己之心。以违清众也。如下。举五欲中二种。此五为世人之所欲也。今秉圣法。为比丘所欲耳。详集。详而后集也。如下。似济渡复得船筏也。事违。为事缘于众法互有违反也。致心。致送诣也。大钞云。欲明僧作法事。意决同集。但由缘差不遂情愿。今送心达僧。知无违背。

从法者。即心法也。如杂心者。彼问曰。云何心法等聚。答曰。想欲及触慧。念思与解脱。亿定及与受。此说心等聚。彼论自解云。想者于境界取像貌。欲者于缘欲受也。余如彼论第二卷心行品中解。身色。如五分病人不能口说。听现身相。与清净欲。声相。如律云。若言我说欲。若言与我说欲。若云为我说欲是也。单僧下。即受戒舍忏等。僧须我和。我不必须。佛不正制故。互须。即僧私同须也。有罪。即别众作法。远出。纵出界外。亦须结犯。

制开。立制开说之本也。

不成是别者。言非缘故纵说亦不成。又不免犯别众也。僧事。指众僧作法事也。无心下。指送欲者无至诚崇尚心也。妄语。大钞云。无病不净言净。不欲言欲。令他传此妄语僧而说。随僧多少一一人边。三波逸提。所传之人知而为告。一一三罪。恶业不轻。何为自怠。有五。即中佛事。至看病事。大钞准不与欲戒。更有塔事成六。下文衣缘。即六群作衣说欲。虽非正制。以当时僧受行之。故亦开也。僧下引证。

以欲下辩制也。谓自然地弱。不可秉众法羯磨也。众法既不可作。欲法亦不可传。唯除下辨开。唯结界一法。自然地上开秉。然于欲法则不开之。如上。即法起托处中云。结界一法非作法界。由是草创所依开此居宗也。又下文云。云何界现前。作羯磨唱制限者是也。若结下。谓结界若开欲者。终不谙委界畔也。

即下。望上二门。得第三名也。

四略。指注中前四种。一广。指后广说一种也。又略者对重病。广者对轻病。疏言广通轻重者。此有轻中之重也。故大钞云。前四唯重病。后广说者健病俱用。得成。大师云。律文如此。而取欲者。须知同别之相。方得成就。若违心不同而现相者。虽取不成。终为别众。

前既非法者。目说欲比丘也。能所者。谐能持欲。所与欲。若俱乖法律者。亦须更与余能受欲者。如持欲人受他欲已。自言我是十三难人等。文云皆不成与欲。当更与余者欲。二途。初制时集清净。非时集与欲。后因非时说戒。而得传欲来。妨僧法事佛令合传。大钞云。并须双牒。由文正制。不同僧祗。犹行废教。

不正出文者。谓说戒犍度云。若广说欲成与欲。不出其辞。转欲。谓受欲已。更忽缘碍。欲转与他。毗尼母云。得齐七反说。辞云大德一心念。某甲比丘。受某甲比丘欲清净。彼及我身。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今但比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是约义比度也。故大钞云义设是也。

心本。心收与欲。本收清净。由清净者以戒为本故。

人语。梁武帝撰出要律仪中牒事也。如忘下。如传欲者。忘记前人名类者。但云我与众多比丘说欲。

简非法事。以僧事非。故不须与欲也。如和僧作媒嫁等事是。本为事者。随僧中所作一百三十四事而与欲也。及初传为此事。后为彼事起。不应前欲。若复往取。则有停碍僧务。今但以如法僧事之言。可以通应一切羯磨也。

时集。即半月说戒。制有时限也。余既不局。故曰非时。应僧体者。即六和中意和也。假用。即前云揽阴成人。人假为体。实法无用。四人假用为僧之体。而用无别体。还以四人阴本为体。今谓阴本无七支之过。则成清义。

三一之言。即三说一说之言也。自明者。四分云。三说成者。即云第二第三亦如是说。若但一说成者。皆无结略之文。众多下。取例也。如律中我与众多欲。若受欲人睡入定。若忘若不故作。如是者成。例今一说。岂不成乎。必准下纵也。言必欲依被部。亦住情也。以四下。夺也。言四分无之制三说故。事钞云。准白二羯磨说净等法。依文直成。不须云云取他外部。

姓四姓。相谓相貌。名即名号。类约流类。多据众人。少但一人。大钞引律中。若不记姓名。当说相貌。犹不记者。当言我与众多比丘说欲等。如断下。既言诸人。亦是通混。律乃开成。一界四处者。彼云一界内四人一时受具者。得四处展转与欲。不同下。若五分。要与欲人少。见集人多。取心而已者。言彼众多既俱有心。今虽不忆。验知得成。以彼本有送欲心故。必下。若待欲人能明记者。不可言众多人也。如五分云。令至如法僧中。为我称名字说及捉筹。若不如是。一一皆不成。又僧祇明文。令在上座前称名字说。意亦可见。四分云。应更相捡校。知有来不来者。此言弥显。

受时。约未离病者所也。中道。离已未到僧中也。至僧。持欲到众也。

房内。即受时。二十八。即注中命过至离见闻二十八人也。

而僧犹用前欲者。此约到僧中说也。若房内及至中道命过。可说言非欲到也。若在下。再简上到借中成不。有下。此师约若未说付僧。持欲人命过。则不成。若说付僧。僧自任持。故言成也。如忘等例。律中持至僧中。忘为说欲既成。例今已到僧中。不说命过亦应成也。以俱是到僧中故。或下。斥第二解。若然取初说为正。非数对彼舍不成也。例今持亦不成。

非本欲者。人抵说欲为应本界作法。不犯背别之过。今若应外非本欲意。余房者。昔解云。受欲已在寺内。余房行者失欲。此非解也。一同。说戒法及自恣法中两处。列命过等七缘。前后六种俱同。唯有此一有异。说戒中云余道行。自恣中云出界外。今师会之。是语别理同。当知余处行即是出界外。以此证知。寺内余房行者。此解为谬。

言还俗。自言我舍道还家也。作此言时。欲法早失。本心。即再责本所起心也。

释李。李即此方道士。老子内传曰。太上老君。姓李氏。名耳。字伯阳。释老志曰。其为教也。蠲去邪黑。澡雪心神。积行立功。累德增善。乃有白日升天长生世上。此亦与西竺外道仿佛耳。

五法者。律云调达执五法。尽形乞食。着粪扫衣。常受露坐。不食酥盐及鱼肉也。戒疏云。乞食粪衣露地似佛四依。故为相似语。然本不同。四依开制托缘。此三调达说必尽形。后二妄语。调云酥盐味重。鱼肉损生。故立断二。见殊戒等者。谓戒虽同等。而见解有殊者。亦不可持欲入彼。以六和中见和阙故。各说。各说戒各秉法俱成。故坛经云。释尊一代。僧具六和。一见不和。两不足数。

疑前下。谓出界外故失。此戒场在内往应非失。而不知场有中隔。与外无殊。故往亦失。

宿受欲。如后夜受欲羯磨。明相故失欲也。

问下。意云此律宿欲不成者。若明相未了。羯磨已竟。而说戒自恣未竟。得经明否。答下。言能被所被俱不可。以夜分侵明而作。僧下引证。减众各作。即减众界外自恣。以此校准。故知宿欲不被所为事也。

非数。言不足数义已显也。故非持欲之人。五分云。自说罪人不名持欲。反成即成。十诵取欲清净人。始取时。若取竟。自言白衣沙弥非比丘。乃至十三难。皆非清净。欲不成。不到僧所。虽复下。谓虽复自言已至作法睛。同座之僧。先不同闻彼之自言。既乃不知。故复通取为得成不。佛下似释。既曰三根无滥。今不知故。是三根阙也。亦可得成。故大钞云。此等体既非僧。若僧同知。故不足数。必不知者成。又云若虽言竟。无人知者亦成僧用。例今亦尔。

三处。房内中道僧所也。与者即有缘比丘。望伴。如二人同往。一人取他欲已。至于中道作不送意。望离此同伴见闻名失。有下立难。今下正通。不问有伴无伴。若无伴者。望至中道作不送意。离此不送意处见闻亦失。故曰离生念处也。

非弘赡者。言上但以见闻对三处辨失。不以见闻说下四种。乃非弘广博赡之士也。隐没。如持他欲或在彼房。或至中道等入井窨也。倒出。即持欲到僧中已复出也。隔障。与僧不同一障覆坐也。远坐。露地申手不相及覆处太远坐。不见面不闻声也。初受。即在房内。具兼四失。即隐没至远坐也。

同坐。即同一席中。又须取比座也。大钞云。见闻失者。通望比座展转离也。如下。律中若众大声小。不闻说戒。令作转轮高座立上说之。又僧祇八万人自恣。何得闻羯磨者声。此则见而不闻也。又如多人说戒。何由并得见作法者面。此则闻而不见也。彼既互离得足数。此亦互离成持欲。三种羯磨。即单白白二白四。虽檐前后并露地等。但使展转不相离皆成。

如僧祇下。彼谓同障覆而别隔者不成同相。或露地而隔者亦成失欲。又是别众。如下。皆证闻而不见也。自别岂成者。谓自是别众。岂成持欲。

一寻。即八尺。据理亦可闻也。今须约一寻外闹乱。不闻众中声者。方应见而不闻白也。

空有互与。如僧在地。持欲在空是也。

不成受具。盖不足数也。足既不成。持欲岂就。

文云下。牒注。上据房中二十八缘。今中道僧中亦尔。亦须德人持欲者。此自持欲人也。若据说付僧已。是僧任持。今若说竟。言我是十三难人。前所传者亦不成就。故须在德人与僧共持也。

自言下。谓上须德人。不尔成非者。如自言我是十三难人则可尔。且如余道行戒场上神足在空隐没等人。并是戒具之者。岂是体乖德不具也。答下。言此等人。戒虽具足。慧解且昏。既持他欲。只合在界。今或出界升空入井往别部众等。是不明辨法律。虽复有行。而识等同于梦。各解昏人也。故制取余明法之人也。持欲应僧说戒羯磨圆具之教。岂下。显上戒具解昏。不能济于神用。要必行解兼具常伦足别。必约体净秉法传欲。乃拣智能。故曰用人不同也。

形生。即二形生恣。谓上二十八人中。何不尽列耶。

有三。上中下也。常忆。即下品常忆来人。此成持欲。若中品或忆或来。上品不忆不来。持欲非就。故曰计余不成。有滥此二。故不出也。

有下。此斥上不劳异说有滥所以。但是律中略不出耳。如下。若云狂者有滥。何以不足数中却出狂人。以常忆常来下品是足数。中品开以法被。上品定不足。此亦有滥。何为出之。验之前说义非。律下。自申正义。谓律中前后出有具略。如不足数者。瞻波中但出六人。至舍戒中出颠狂等。但通括前后。成不足位。今亦可同。要须通括取之。又复应知。狂既不足数。持欲岂能成。例之可解。

相通。互相通会也。以下。若不该明。则自他成别众。羯磨又不成。周行。言周备具引诸部行用。方为优胜耳如不足数者。即覆处隔障半露中间障半覆半露申手不相及。若一切露地坐申手不相及。据上所列。和与欲人成五。故言等也。若约大钞中。义加露地隔障者。亦成五也。能所。即能说所受二俱非法。审下。若僧审知前持说人在界外。则僧法自成。以二界各别故。七下。谓受他欲已。持出界故成失欲。是受者非。反令说者欲不到众。有皆别过。又僧若不知持出。可言法成。若知者亦须再取。不尔别众。四分文云。应更捡校知有来不来者。义可者也。自出界。有缘说欲已。己身在界方成。出则成失。后复回来。僧法未了。岂非入界是别。此非僧过。故法得成。以先欲。言以仗先曾与欲故。前缘久废。即前欲缘已废也。久可作已。十下。此约说付僧了后。因难惊起。但得一人往。即可任持前欲。后再集作法。不用重取。彼律下。释注中等字。或事仪同。或世希有。故不出也。

三人。即行覆藏竟。本日治竟。六夜竟。四下。以本律覆藏法中。亦云行覆藏等不足数。岂合持他欲也。

四人。大尼式叉沙弥尼。以非同类故。狂下。此约无心持欲故。倒出。约无心传故。若有心者。虽出亦开。

专局。唯取四分也。同苦。能与所受及僧所为并皆不成。故云自他同苦。翻种苦业。本为生善灭恶。今非法别众。故被事不成。则使多人反流生死。故曰不利。

反则。即不自言也。同他部。即十诵五分。不了。谓四分不云自言及持欲足数成不云义。理非二摄。非持欲非足数也。

不犯。如睡定人。非心过故。若不去放逸。须犯告罗。别住。波利婆沙人也。得戒沙弥。即得十界者。以下。统断上二人也。二但要比丘对比丘方成。

异宗所废者。于彼虽为所废。于今却为所兴。如是至七。将一人欲。次第付七也。大钞引毗尼母云。得斋七反是也。

不得笼通。要牒彼名也。如大钞云。我某甲比丘。受某甲比丘欲清净等。又移受字在上除与字。文又巧也第四门。即持欲应缘门。后义。望初持为后。后显杂相。指下注文属第五杂相分别门。非第四门。分科至文当见。

空设。虽传不成。是空设也。更成愚罪。言更得愚痴波逸提罪。

我受下。释上兼两义也。

求听。求僧听许举罪也。

准此下。上言谁应说故。我某甲清净文略。今据大钞云。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四分无文。此大师比转欲出词也。

别缘。随行人所修大小等定名利也。迷忘颠狂等病发举而起。身已到众。非心故违。故开成也。故大钞云。若睡入定等。并谓在僧中。若在中道。并名不到。无入舍受。以无作不送意入舍受。须得吉罗。以睡眠属无记。无记属三受中舍受也。

后法。即随作羯磨事。对前索欲名后。作所为。即不以欲缘作羯磨中事也。故大钞云。不以欲缘为羯磨事也。相成。假自他和合行相以成也。

小罪。即吉罗。开中。即开缘中。

就下。且律文病者。有轻重病相。广略与欲。今何不欲仄令僧就彼者何耶。病下是释。多种。即有轻中之重。重中之轻。重中之重。堪相对晤。即重中之轻。是重。即重中之重。故不说有别开就彼也。五分下。亦是重中之轻。恐增动故。听说欲也。

若下。若是重病。律自开别。何须举至僧中就彼耶。答下。此人虽虚羸微弱。不妨神识明爽。故有别众。若又神之昧。则理自开别。

表和。彼以和应僧也。法济。僧以法济病也。相连下。僧与病者相接连不及。方开移出界外作。

草䨱下。两众皆舒手伏地掩泥。牙相忏悔。准此草䨱之式。病者在众仰伏坐卧开成。但背面是别。在于众内又是足也。必下。四仪堪与僧同也。今故不同。仄就开位并成于别。非心隔有持欲心也。

事遮。有命梵等难事遮障也。

若准下。例上亦可有命梵等难。来讣不及。虽在房中。彼僧法应成。亦非心隔故。若四分不开。故大钞云。必界内有难。不往僧所。僧又不知羯磨成不。文云。有比丘无想作法不成。若五分母论开成也。若出不来。即出外不来。并难遮不至也。四分无文。即无有难在房法成之文也。有作无想。即界内有比丘作无比丘也。更无下。谓除上与欲舆主就彼出界作外。更无方便得开别众也。引此二段文重简止。若遮不至。俱得清净之说也。前下。指上逢难外来。非心隔是开。不失欲也。此有难在房。虽非心隔。不开别众。两缘下。不失欲与别众。是两缘异也。未可同以非心隔故不犯。名一例也。

问下。意谓说欲为三宝事。今事毕僧作法未散。不往僧所。法成以不。治之。但治不往之吉。不言别众也。得罪得成。自已得罪。众法得成。如下引例。病止法存。病虽止住。而被法尚存。以未秉解法故。若僧作法。其法自成。不犯别也。不同下。应先难云。若尔受日何以事休法谢。将疏释之谓受日出界牒事入羯磨故。所以前事若止。其法则失。理数宜然若此也。欲本下。说欲辞中不称事故。事止法存。僧为又别故也。通意下说欲不牒事缘应僧。但云如法。但知通涂大意故事休。不往无别僧中作法又成。故曰两无违也。义下。䨱释上文言应往不往治之之句也。

互跪。即同坐义隔也。

二人。即教授师说戒师也。僧使。教授师也。僧闻也彼义。若犯重罪人贼住。诈作比丘。本白衣时破戒人等。若先言有是过。作羯磨不成。若不言者一切成。就前三句。律有四句。一问云汝知和尚破戒否。二问汝知不合从此人受戒否。三问汝知从此人受戒不得不。次第皆答不知。佛言得戒。故曰前三句也。第四句佛问云。汝知和尚破戒不。知不合从此人受戒不。又知受戒不得不。答知。佛言不得戒。欲法。即下第七门中。别住下。出今义也。大钞引古曰。昔云同一界不尽集。今谓界外比丘滥将八数。非谓眼见在界外。以界分不知冥然在外作法不成。故云不足。此二。指上别住并戒场也。言俱是异界。两列不足。有何意耶。由下出所以。谓上别住是外界。今戒场在内。应可足场外大界僧数。然下。申正理。空地。即中隔自然。既分两界。岂将戒场上僧足大界僧法事耶。神足。言得神足通者。或身处空中。众僧在地作法。不可将空中人作足数。毗尼母亦云。空中无分齐故。与陆地别也。分限。分局限齐也。入地。僧在地上作法。比丘地中井窨内也。大钞云。井窨之类是别非足。窖窨(上音教下音荫)地窟穴也。非现。示上隐没义。离见闻。僧祇中谓同䨱处离见闻也。有多。或云取离说戒师。或云取离羯磨者见闻。今但比座展转相离见面闻声处。即是是不足。如欲法者。下云受欲已不作送意。互离见闻势分未越。故未成失。例今亦然。所为下。以正作羯磨为此人故。为僧所量。又乃牒名入法。故云安得成数。又下别明受戒。和尚前乞畜众。正是所为。牒名八法。后正和受。又属能秉僧。和尚为得戒根本故。佛专制诃足俱成。除此之外。余所为人无诃足之理。故云余不合语也。根本未拔。即未与出罪故也。坏众义备。以初二两篇有坏众义。今既未拔根本。故坏众之义犹在。故云义备。是两不合。坏众未拔。是两不合入僧数也。四羯磨。即上诃责等四。此与上复何异。前足此不合足耶。小犯。如僧纳云。破威仪者。下四聚等。又云然此治罚不必大罪。但令圣所制学。愚暗自缠。皆得加罚。文云若不知不见五犯聚。谓波罗夷乃至吉罗。与作诃责是也。以此义证。既通小罪。故前四开足数。次死邻断头故也。众法皆通说戒师也。如前。即五分中皆说戒羯磨坐卧等是别众。僧祇中行作羯磨坐则别众。四仪互作十二种人是也。四分下。即六群往说戒所不坐。佛言非法。

不必下。律中默坐不呵。亦名和合。故之下。即舍利弗见僧如法羯磨。而心不同。应作默。是如法也。相乖心顺者。谓同一界住相中有乖。虽曰心顺。是名别众。七百下。彼云在寺内得别众羯磨(此跋阇妄执十事之一也)。离婆多言不应尔。问言在何处制。答言在王舍城布萨犍度中制。疏言后听可。准是䟦阇子义。又须下。是离婆多义。

两开。一为僧使。二为僧闻。被治下。大钞云。僧坐中听有立者。除被治人。以是所为作羯磨者。不足僧数。被谏亦尔。极三。立治但容主三人。又治是违情。恼处重故。若至四者。四即成众。容有不和坏众义也。大钞云。于治举所为。不得至四。名非法也。谏下。如一法谏五百伊党是也。大钞云。若谏喻和诤。得加多少。莫不用情求和。不虑破僧别众也。下情。即乞受乞忏者。仰上下。即众僧。非具下。若不具处跪等仪。则成倨傲之相。理须互跪僧前。无容与僧同坐也。

两缘。即僧私两缘。则四。谓私各有二也。故注文云。私事亦二是也。一违。治罚是也。二顺。即乞受是也。众常制。即半月说戒是也。四下。治道即治罚比丘。治俗覆钵羯磨是也。五下。制僧即四分方僧物法。结二同界等是。制别受日法是也。六下。即试外道法。前文云。外道我倒未忘。匆尔发心归投大法。乃至性既未调。恐仄成难。且为沙弥四月同住。前四。即上云通列则四。今六种不出前所收。岂多为是。即上云有分为六。然虽有六。合亦成四。大师意在前解。

地既无法者。是自然也。今欲行僧事。要须先结方相。初缘。即十缘中第一称量前事。如前文云。结界摄衣净地库藏等为事故作。然下。若望正唱相是。今第八正陈本意所摄。故注云坚标唱相也。则知竖标亦属初缘。但相连而言也。

无欲。言结界既不许欲。何须第七欲清净一缘耶。答下。谓虽不许传欲。亦须知故。不尔受欲而结令界不成。故今结时问云。结界不许传欲。尽标尽相僧集不初量。即初称量前事也。竖在第三。此中十缘据具足论。若据正行事时竖标。正在第三位收。以竖标讫方说集僧故。可例前者。由问第七方至第八。

在第四。谓作相集僧后。理须行筹故。宜居第四。劫转第四。集僧约界居第五。谓行筹数僧后。方辨界内有集不集等。故说戒篇正说仪中有十门。第四鸣钟集僧。第五明供具。谓摘花香水槃檠钵贮等。第六明虽那行事唱大沙门入等。以彼次第验之可解。

道俗。道如诃责摈出等。俗如䨱钵法也。尼如谏随举比丘尼法。谏习近住法是也。能所。被情非相顺。故曰违情。知法智人。即具德举罪人也。大钞云。谓僧中德人举告僧是也。

僧法。以行筹告集。理在僧作。今何言私事耶。折伏。如诃责等。邪疑。如恶邪不舍等。求解。律云应来僧中从僧乞解等。望此为私也。

事或有无。如受日法无乞辞。受戒法有乞也。又此科为僧差等亦无乞也。然律文顺情事。多有乞者。一下。谓事唯假僧。僧不假自。故必须乞。二下。谓假于己。故无乞也。如差分卧具。教授尼等。白告。如论法毗尼白等。自量。如舍堕中忏主和白等。此白即是从僧乞故。不须更乞也。

若辄下。释不定所以也。谓若自加乞。或僧和不和。前事成不。即是不定。所为乃僧。如差受自恣人和白即是为僧。文中列别。即是牒五德名入法。是别牒僧。如说戒白云众僧说戒。大鉴明也。

详集。安详会也。集意。今之所集意作何法也。故举而问之。

四法。一差教授出问难。二教授白召。三对众问难。四正受白四。既行法别。故须重重问也。虽然俱为成受戒一事。又是通也。如下答中四句辨之。通一者。虽云法别。及问但云僧今和合。何所作为。于诸羯磨上。皆通此一问也。故下云止是一言。以言下。如问差教授出时。且非问教授白召。为待前缘而起。大事不叠生。必假对待生故。纵下。纵有事含通别。及问但是一也此事。即治举等私事也。二法。即说戒自恣。是众所同遵。故不敢散。

多事。如三十舍堕随事不同。律许同篇合忏故。一法通舍但一答耳。各忏。即前后忏也。一答。如云受戒羯磨。即一日内。不须重问答也。夜分。简明相也。摄衣。如秉摄衣。时非时僧得施法已。便行付分。摄食。如秉摄食法已。更作白和唱法也。如下云。四方僧资局处已定。不作僧法。理无辄分。要须通和方得出界。自下。如受日只作一法。更不通余。以事类别故。一家。望不通后师。我自为一家也。

即目。目即名目。此师意云。如差人问难白。非召入白。各由假前名目以召。相因而起。何有通耶。

今下。大师断上两解。虽各无文所证。然亦无妨。如但知事端。通问通答亦得故。大大钞受戒篇云。若总答云。受戒羯磨已后。更不须和。乃至多人例通问答。若要委审。别问别答亦得。迟疑。迟滞疑阻也。如律既云法缘通别。但随前通答即作。亦是决定无宜攻异。以革圣言。

理无双答。谓一答不涉二法之义也。由下。释所以一。答即不通结舍也。

下文。指注并先须详委等文。重嘱。大师所以重重嘱累者。恐作法不成故也。

第下。捡前十缘对之可解。非不评于人法者。以首称量前事中注云。事谓人法也。第八门中注云。谓僧私两缘即是人也。或创立法处即法也。前事。即初称量前事。第二下。即十中第二法起托处也。唯局两界。即自然界中唯结界一法。目余僧法。并作法界中。并对首心念二法通二界。略则下。据略而论。止立四种。今为行相微隐。故开成十。

文盛谈处。处即是界也。答下。谓即非法界地。无以秉法。故界为法之所托也。以在前第二法起托处中辨。今虽明界。正在辨约界集僧。得言并摄在僧。故兰若界集僧最远。水界集僧最近是也。

第七。即说欲清净。无乞。即无乞辞。第八。即正陈本意立缘显之。今行事家应问云。结界不许传欲。尽标尽相僧集不。此即显须立之。岂不须告。如叙意陈述。即是第八情事。望差人为情。房名。或唱一房。或一角隔道两边。即是唱义。镜。明也。

是非。是则成。非则不成。持犯冥会。由法成属持。反此名犯。条贯终始。即随举一事为纲条。贯摄人僧界法。然后称量为始。成法为终。斟量既毕。方可引彼事缘以作业务。

五大上色。谓五方正间色也。若将此色加法。于义不成。即属第一称量前事也。两界。作法自然。加法俱得。即是第二法起托处。故前注云。若对首心念二法。则通二界也。口召对人。即自口请召一比丘也。即是第三集僧方法。约下。谓约二界集人一比丘者可作对首。无一人者开心念。即成第四僧集约界。前对。即前对首人。印证堪可。而不诃者。即是第五应法和合。钝下。若集得人来。是痴钝人。边地人等。即非足数。虽对不成。便属第六简众是非。取下。今作对首。本不取欲。若令取者。却成非法。故属第七说欲清净。执下。即手执本衣。出言陈受。非其错谬。即属第八正陈本意。敕下。即告前审谛证实不虚。即是第九问事端绪。问下。即此问彼答。互无乖谬。便成第十答所成法。谁下。彰繁所以。义在张罗所为。令人解也。

心念中。比前可领。诸律先和后欲。如十诵作羯磨者。唱僧和集。欲作何事。答云作某羯磨。又唱不来诸比丘说欲。说已唱白羯磨也。

由下待答作某羯磨方与欲也。故云由取答缘以应欲务也。四分先欲后和。如戒本序云。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了。方问僧今和合何所作为。功德衣中亦然。既云如法僧事。知何不通。岂待先如后欲耶。必下。会前后无妨。

第三。即一称量前事。二法起有无。若是自然。顺先竖标相。故当第三也。第八。即正陈本意中。注云或创立法处。则竖标唱相。注虽合言。须知竖在第三。唱在第八。

二。即法起托处。四。谓僧集约界。五。是应法和合。六。属简众是非。七。乃说欲清净。并须事是现前。方成缘辨。二界。举第二法以示。为法不同。如结界要自然。余在法地。对首心念通二界也。余四。即前五中后四缘也则重。既不成分。望监护人。满五得夷故曰也。据下。如欲和合为某事立法。今不集者。立法虽成。终是违教已上证轻。故下说重。但下说不犯。谓打后自不集。随有现集僧。望不集者。通皆不犯。故下。约打相为通集法也。律下。此说作法时虽打。还须捡校。不尔成别。故曰终须身集。不作相有得成者。即前句云。据立羯磨成而违教。和举。如云僧今和合是和义。何所作为是举义。合云某事羯磨通含和举。以僧和故方可举法。今若不问。于法虽失。作法自成。

四法。即事法人处。可行名是则开。反此是非号闭。皆须务叶时缘。方可施动也。迳述。言不可简迳陈述。要在加功勇励。精择是非。方曰称量前事也。余九方陈。由称量后。方陈后九缘也。

布萨。如筹水有阙。作法亦成。以众具但是助说戒之轨仪也。其实在于能说所听行净。方应布萨。纵众具违教。但有不应轻吉耳。若结下。即结界须假立标相也。或少缺者。结法不成。以下。释所以。

并部。即愿师于并州撰。德衣。即功德衣法。着序。即彼和合下。先问和合。后问僧集也。至于下。彼无法起托处。头缘不足。故致行事非也。

相部。即砺律师宗曹魏本。素师云。魏砺律师受持此本。锐想箴规。虽去尤非。未袪谀过。分为两卷。并造义释是也。六五者。如差人无元七中除一。又结界不说法起处。及以无欲七中除二也。合缘同本。上六为缘条。第七是根本。今师凡作羯磨。要具十缘。彼以第七作法根本。合在缘中收故。问下。斥第六。以问在此人。不可合一。又下。斥第五。因本。即陈本意中乞词也。又云。下斥第四。古人结界不问欲故。今云下。大师十缘中。要须法起托处。故立第二以明作法。界有三。自然分四。又虽结界。不许传欲。要须问之。故立第七。若不审者。何以得知无令传欲。故曰无欲也。

佛制下。以云律称量比丘及白衣。称量羯磨等。通塞。作法界可辨三法是通。自然但辨别法是塞。三下。非打犍稚。无以显集时。故须也。四下。谓作法三种。自然四处。各有限齐。并律诚实文也。和相。即茅五应法和合。简人。即第六简众是非。欲净。即第七说欲清净。缘绪。即第八正陈本意。谓僧私两缘也。问答分两。即第九问事。第十答成。义通相会者。然亦有同古师者。则相和会而安立也。非敢下。此二句其间十缘。亦有分同古人立者。非敢苟且欲与之同。乃于理合。自不可异也。前云苟异者。乃古人不立。今依教立之。则于理也。自不可与同。亦非敢苟欲之也。若然乃见吾祖依法不依人。不求其异而异之。不求其同而同之。古本。曹魏师即昙谛。于洛阳集本。光师。即无魏光律师。于邺下集本。

初举名者。示巨文也。二依相解示子注也。略示。即上约对首历十缘是也。一二法。即注中引持衣说净等法是。

若对二人。反显是非。但对一人。即成如法。小众问边。大钞云。必有边人。有须问者。若三十舍堕。须问边人。九十单堕。但对即得。亦有通须问者。谓同䨱处露地寻内。故须问之。心在外有障。亦不在通。问若持衣说净。不论通别。堕下。即提至重吉也。僧下。此说忏舍堕。盖忏主不可辄受。故须和白。及至忏时。只对一人。

人非则有者。如大钞辨七非中。众法对首。如自恣等。一者人非。四人秉法。第五受欲。如此事类颇多。皆是别众也。非数。即非净戒等。知而同法者是。若论下。谓法非事非。随所被事缘而辩。各自有异也。四初僧用者。谓四人初得为僧用也。尔时能忏者。可对舍衣。及至舍罪。忏主作白和僧。为他所量。不入僧数。但有三人。三非僧数。何由可作白和。此义破斥除废已尽。如上。即法通僧别中云。舍财还衣。僧中作法。正悔本罪。须问边三。单白自和。如前久废。约数则异。如对三人。则言诸大德听。二人则言二大德。一人但言大德一心念。至时随改。

义下。律中众法对首但出五法。故大师加此一种中兰。以上兰对大众。下兰一人故。如上。前云悔兰限三。应归中品。又十诵云。重者界内。轻者界外。四分下文小众故也。

下文。即指注中并前等下文也。举位分相。即举但心念。对首心念众法心念。各分法事。人界相貌其义可了。

人事者。人即独秉。事如六念等。对人下。即对首心念。本对一人作。众法心念。本对僧作。今界无人故。例开心念。具分其位者。前云但心念者。不假他成。对首心念。法本须证。众法心念。正法僧中别人非分。但以财法两慧。诚显六和。若不傍流。何名僧体。故开独秉。何虑不知以一音普被故。重说善哉。经云善哉。盖美彼能顺法也。重言如是。如经云如是由即定不虚也。集法虽多。谓五十别法。虽分位是多。而显示非相。粗亦明矣。义须下。言但凭数理仄照旧非。妄心何可托矣约人分三。谓四人已上僧法。二三人对首。一人心念也。

文义。文即指律中七非。义即约今师义立七非。恐人下。双示所以。

疏。指首疏。举名。如下云。一者非法非毗尼等是。得离。离其非也。此即下。言此僧法七非。正当前四门中最下文也。

通凡圣。言小圣犹者事迷也。四心。即识想受行。

下文。即正解七非文中。若下。大师嘱后讲者。引用下六非名文相来。此释用之。亦资谈柄。

阙二似者。即阙法相似别众羯磨。法相似和合羯磨。下自注云。谓先作羯磨。后作白名相似。今既约单白。故阙此二。大疏。即首疏。此非下。言此二似。非对单白体上。而起三羯磨。约白四为言。文略白二。余下离二。离二似外余五非也。皆是约人法事中。显相出非。如文。即下引律文以解也。

初非。即非法非毗尼羯磨中。次五下。谓七非中从二至六。皆是人法相对辩非。唯第七是单就如法明。非以注文。谓如法羯磨。须僧同秉。但以诃不止边名非也。故云末下等。就中五内亦同上。中间五非。除第一第七也。非似二别下。即第二非法别众。第五法相似别众。望非法与相似名法非。俱是别众名人非。非似二和。即第三非法和合。第六法相似和合。望非法及法相似名法非。俱是和合名人是。法别众。即第四如法别众。望如法边名法是。望别众边名人非。

恐下。儒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恐方便漏非。是以交络而明以广罗也。及下。网喻七非之位。鱼喻人法事非。虽备张七位之网。及罗其非者。但在一目耳。苟一位入非。则法不成就。庄子云。得鸟者罗之一目。

问下。以前云约事明非。不离人法及事。又事法人界四种须具。今但说人法非。而不显事界者。约文。即律文。语下。如云白此事为彼事。则法非中摄事非也。又云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约界内别众。则又人非中摄事非也。两界。则自然作法。如自然地上作法。亦属事非。如下释事非中云。界非圣制。是也。亦须能秉必在人也。故举人以收事界也。或下。以律七非中。全不说界。又似略也。

三性。善恶无记。二论。即多杂。方便身口色声。正属多论。三聚中色聚所摄。以作时正属方便假色故。以此为体。若或约当宗。则用非色非心聚中名句味为体。以名身句身乃至无作一十七法。在成论非色心聚所收。名句味亦曰名句文故。俱舍师能诠教以名句文为体是也。

增减。白二作白四名增。白四作白二名减。斯则妄有加减也。善色声。望非恶心边。身为善色。语为善声也。不善色声。望彼不来是色恶。望呵边是声恶也。然作下。非法指第三。似法指第六。二俱法非也。若下。谓二俱和合是人如故非恶也。

故下。是结文。不显无记。今望应来不来。应与即第七收。若止则何非摄。答既应乞不乞。增减文句。即前六收也。

如法明体者。此师见律云。谓如法羯磨。须僧同秉召说。即诃者。如羯磨云。谁不忍者说。今或有人说者。理须止住。今不肯住者。便是非体。盖对望如非以辩也有人下。此师意云。如初非中非毗尼。纵不诃者体自成非。第七要诃方成非耳。如下。取第二第三非为例。以二三皆言非法是同也。莫下。释非法同貌。但下。释成二非。所以谓第二是别众。第三是和合。约此和别。故分二非。其实法非本同一耳。此亦下。合成此中如非义也。谓诃止即如。不止即非。体自明矣。

向下。诃不止。牒第七非。与得诃人诃。牒上第二为同耶别耶。答下。情不同者。此师谓心乖故诃。诃成别众。故属前第二。非摄是人非也。约法下。即心同故诃。诃成法非。属第七法非中摄也。故与前异。又下。再示第二得诃人诃。是诃事故。前云。谓白此事为彼事作。今若诃者是对事也。诃法下。释第七。是通对人法处三而诃也。且约如法羯磨。用五人秉。今用四人。合作单白今作白二。合就大界今就欲不与欲。前人睡定。即是无记。

为集即非法之因。属集谛也。能感下。属苦谛也。大钞结界中云。自陷陷人。脱作受法不成。令他一生空过。自身未来还逢此界。则因果如影响矣。终是集谛。虽善恶不同。是有为俱。属界内因也。若离非就如。又于如不着者。则成界外道灭二谛。斯为要也。故受戒篇云。如此发心。尚名邪想。此皆破邪心中语使离着为言也。

余人下。指六非也。

三缘。即人法事也。人事非文略法非。前文云。初非中三种俱非。僧举僧等人也。羯磨增减法也。无病有药事也。故律下。显非法通收人事。则下六可收摄矣。能摄为总。所摄为别。故上总而下别也。一位。以人法共成与位也。非别。言是别非总也。

就律本释七非文。

前六下。此师意云。如初非法非毗尼是出名也。注中依律陈人法事三。非相貌是出体也。及至第七云诃不止羯磨。但有其名。而律不显诃不止之貌。是无体也。

应乞不乞。如受戒乞今不乞。又合作单白今作白二等。今若诃不止。即是第七非体相貌也。何言第七无体。盖不能出耳。问若诃不止戒场。今若诃者。俱属法非也。

但分为二。如初约有无。三约如非。四约不诃有诃。皆是立二以收七非。若尔律不应立七非。此未通解。故今斥云未当也。若然则第二师云。七体皆具。义似长也。违顺。如受戒是情中顺事。治摈是情中违事。又衣钵具名缘是。不具号缘非。又不问心同心乖。但使德人。于七中诃而住者。即非和同之相。故曰住则是别。由住故法不成非。故曰法不可非。不可由诃故是人非。不住故是法非。余下。指解七非文也。

依情。能秉人情也。故次云想见纷驰。缘数。即下约人法事等以收也。通塞。通则为是。塞则成非。并是下。谓前已论人法事等。但为散在诸处。今复明者。盖约义收束。对是非相校以辩。使道理通贯耳。

戒同治隔者。谓三举戒虽是同。但为治法隔故。难者。指上十三难人。行缺一生。即二灭人也。前文云形报未终。斯法不绝。举法少时。大钞云。须僧举弃示不任用。随顺无违。方乃解之。故知解竟复入僧用。

缘相少乖者。或入定缘差。或四仪相互别众收。如应来者不来。或非数摄。如神足在空等。向下四科。历对三业以辩也。

露在下。谓露地作法。一人在八尺之外。两不相足。䨱下。即䨱处。此约比座展转离见面闻声。或䨱处有隔障。见而不闻。闻而不见。应来者不来。此皆属身业乖也。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心业乖也。

应诃者。显非夺三十五事人也。此是应诃人。望法边是口业乖。不妨心同身到。故曰身心集也。

三下。心同僧秉。口不诃法。但身四仪乖耳。背面。病虽开随意坐卧等。而面背僧者。是身业别也。

心无非欲。非不也。言心非不乐欲也。未开。言未开通耳。舍性。以三受中舍受。摄入无记性也。相务。相收三业务总。羯磨。下云但本应务是也。诫其身。以耳根属身故。斯等。指上痴钝人。六和。戒见利身口意和也。四准。即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此四僧以为一化秉御之准的。

而见下。坛经云。释尊一代僧具六和。一见不和。两不足数。而心不集。即心乖故诃也。

故下。引证。心口集者。由传语表之口。希欲之心而至也。戒下。并上三种成六和义。

难遮。即十三难。举灭。三举二减也。法下。如式叉等三众法不具。哑聋具二等是报不具。当下。出可足义。事从下。谓常涂皆言因亲缘疏也。今约作法时。三业相同。是亲也。往时带难等。是缘疏也。又法对前情非情等事起。是因也。今但同秉。是缘也。但下。谓本应生善业务。今三业之相无乖外。又不知可入僧数。得作前法。故下。引证。既曰知者不足。反显上不知是足。受已。谓受戒已。方知和尚等破戒。然前法已起。故曰并是。天通。多论云。不得以天眼观人善恶。但以肉眼意亦可见。

辞定醉约须浆误饮人也。若约相如。如入定人与僧同坐。应可足耶。答文可领。

问下。一问足数轻重。二问别众轻重。

睡定语。语即闹语人前事。如受戒等。则令他一生无戒。岂非重乎。准与未满人受大戒。和尚得提。亦是令他空受。例今亦应犯重提也。遮难体非者。遮难无戒。但有业道。体非之人。有戒可违。故云自他俱重。他即僧也。由下。伸自他意也。以知彼犯。何得同秉。大钞云知何不说。若下。例如和尚虽破戒。准他部在十人之外。由彼知故。是自得重。既在十外。故三师七证但犯轻吉也(余法准之)。若欲免者。不应纳之。则吉亦非者。不妨自成前法。

好人。即清净者。以犯戒人别亦无过。故大钞云。别众一种。唯据清净一色。今或好者不集。自恼恼他。故业重也。圣或下。竟云有圣人在界内而不知。不以不知故在界不集。而不犯别。律云有比丘无想。羯磨不成而犯别。具障僧别者。即障僧法。及对首心念别人法皆不成。故体净。重简上好人。意谓若体应数不集须犯提。若别犯僧残。已上失法之人。但得吉罪。故曰轻。若然则重轻之义明矣。

如前者。指上集法缘成中。彼云总集三法区分之意。又曰依人弘法。人分三位。即僧位。二众多人。三一人。今言三阶。阶即位也。九品者。前云略分为三。谓心念对首羯磨。广为九位。心念分三。一但心念。二对首心念。三众法心念。对首分三。一但对首。二众法对首。三义张小众。对首羯磨分三。一单白。二白二。三白四是也。识镜通塞。识知明照。故取镜喻。众法无人。开作心念等号通。心念不通众作名塞。若能了此。可以即事即行。不患有壅滞挂㝵。

依持谨唱。唱即诵也。文句明了。即前三后五句分明晓了。增减非相者。若纲骨中。增加减略一字者。即便落非。今则无也。一不参涉。谓一百三十四法中。纲骨缘兆略无参涉也。听忍说默。听则耳听。忍即忍可。不忍即说。忍则成默。泠泠然无有异也。缘本腾结者。如受戒单白中。衣钵等是缘。具足戒等是本。又第二句缘中缘本双陈。第四句缘略缘牒本。乃至最后再腾前事结归亦无有滥者。并由秉法者声音曲折之相。唱白告令分明。同秉之僧六和相顺。约此已来。名为相是也。

乃作二三。本作一单白。今作二三单白。羯磨亦尔者。本作白二。今增白三白四。或本作白四。今减作白二。即事钞云。以法例通于无准是也。

二似。即第五六法相似。非为先作羯磨。后作白。

累罪。积累其罪而加罚也。如合作诃责。止可应作诃责。今又加摈出羯磨也。等者。等取第三依止。四遮不至白衣家。五不见罪。六不忏。七说欲不障道羯磨也。䨱藏等四。谓有䨱行三法。无䨱行二法。若再犯者与本日治。今不论有无具足行四法也。灭诤等七者。合与现前毗尼。今又加后六毗尼。斯皆无病辄加药耳。故成非也。

白中下。如单白有四句成白五句成白。今于四增为五。减五为四。又于文句前后颠倒。羯磨亦尔者。如缘兆中。前要缘本双陈。令却单牒根本是减也。后要略缘牒本。今却缘本双陈是增也。不同下。先应难云。此与前第一增减非者。有何别耶。将文通之。全白重者。应作一白乃至二三故。

不具者。或网中落字。或缘中辞意不足。前下。即文不相贯也。

互合。即情非情合事。如离衣杖等。如已前辨。

不枉。犹不虚狂也。人下。举作法离衣说。并下结成。其实下。解上实字。

形法两具。形须规顶矩袍。法须先受五十。而不破重受体。非是正要。盖受时仪相必须之也。多罪下。约忏罪以明。一悔。即同篇合忏也。相下。即折伏之相。应教也。体下。即上云忏非滥疑。六聚体别故。余下。上举受忏情事既然。余非情互合亦可比类而知也。

难障。即十三重难障。戒不生故。下云尽形障故。诈下。实有狂病者。方可加法。今诈作乞法。不可辄被。无相。不竖标唱相也。或虚指山谷不了分齐。或无留难妄结三小也。反前。即体是中。

诸遮。即十六轻遮也。两是戒非。由带遮故于戒不发。故成非也。不同前体。言不同前体中十三重难永障戒。此若改转。理是通得。如衣钵非具年小待满之类律文下。引现前毗尼中文处现前。处即是界。以羯磨所起。必在作法界故。事无容隐。生起事现前也。

五此。即律中非法别众羯磨等五。向下为引。又前增减等五非也。

为四非。人法事处为四非也。二合为六。一合三合为三。一人法事合。二法事处。三事处人。四俱非也。

不可限约。言其多也。总含者。于人法事是非违顺之外。别立第五通杂一门。以摄非相。知何不该。故云望摄为尽也。

佛下。示注。已下各牒随解。故于此不分。但总言七羯磨非法。

别人下。此解能秉之非。以一人不可行羯磨故。

四人下。虽能秉满四是强。然不可举四人故。便成僧举僧也。大钞云。若有一人三人。随名牒用。不得至四。亦兰者。恐眷属助破故。一羯磨牒一切僧者。如行忏法。通众多人。以一法忏是也。

如上。即前义说中。广约事辩非是也。又上引律云。或法不称事。事不应法。或法事俱互。皆号非法非毗尼。下可知者。示注中毗尼母下等文。

白下。以摄衣从摄僧界起。今于场上时到前。用白牒云。此住处比丘称四方小界相。于忍听后。却牒结不失衣界是也。若牒下。如白二转牒作白四事。是名非法非毗尼中收。刈。割也。此立非法制。

三别众。即应来不来是。应与欲不与欲。现前得诃者诃。

诃前两别。此师意谓。第三自无别位。但是诃前应来者不来。应与欲者不与欲来。二种别众故。此下正行。若只立二种。不应增三文也。故佛言有三种和合。反此别众。当知后之一别。正约诃法。非谓前二种。第三下。既曰羯磨。又曰强作。显是法也。非是诃前二种。不同得诃人不肯同也。遮成。亦是约遮障羯磨也。若以此五分十诵二律证之。则知昔人之妄解矣。

相翻。前云应来者不来等是别众。今翻云应来者来是和合也。又前云白此事为彼事等名非法。今翻云白此事为此事是如法。

初非所收者。即第一非法非毗尼中也。反上。谓反前别众成今和合。即应来者来等。

律出其人。即出诃人。不出诃人。不止非体。如上。即体有无中。诃止如法不止非法是也。人解。即古师。

能诃下。言得诃人诃。唯属于是。不属于非。故曰唯是非非。上非训不。通是非者。如法羯磨名是。反此号非。又受戒等法名是。媒嫁等法属非。非人。非善比丘也。属不得满不得诃人。诃已不住此法自成。故曰去即是是。若住者。反上成非。如人。即善比丘。此得满得诃人也。或彼诃而即住者。是名为是。故曰是是。若不住者即名为非。故曰去即是非。去即秉法不住貌。

持律行净者。是得诃人也。反此不得。

不同。即不肯同秉也。僧不得强作。若作者得吉。

界外不成。即界外诃不成诃也。

二难。即命梵二难。见不欲。言听说见不欲。谓不忍见此事。心不欲故。如是三说则止。不得至四。钞引云。当语傍人言。此非法制。止得三人是也。若至四人。则成一众。众以和为义。今若乖见。客致僧破。故但至三。余下。彼律又云。若作非法制者。应诃令止。不者当说如法欲已起去。又毗尼母论云。见众法事。独不须谏。应作默然。不遮下。意云众中有如法比丘。不能遮彼非法。又不能不与欲。又不说见不欲故犯吉。

过别者。随事约过实有别也。三十九。举单白数也。四缘。即法事人界。文中相有。并相无对翻可解。下文。指注白二等文。

界非不无。若据作法。须约四缘。今七非中不言界者。谓摄在事非中故。事非文中注云。界非圣制是也。离下。遮人见之局也。

不得闻者。以有犯者不得闻戒故。能所。能即能说。所即所听故。律下。证所听非。即诃不成。凡别众者岂成诃也。以得满方得诃也。威下。即四仪不同也。僧祇云。行作羯磨。坐则成别等。故曰不应教相。

非法和。以众不满故。倒错。倒谓颠倒。错即错脱。在三四分。三日说戒。即十四十五十六(十六难开)。

有缘。即八难余缘开略说戒。少即一篇。多至八。中间对望可知。缓急者。缘缓可广。缘急可略。故律有十五略七略一直是也。而合作法。契合缓急作略法也。今并反之。无难别缘。言无恶比丘作留难而为别缘。结小界。说戒等即解。若起迷方。无由再会。故不应不解而去。

错互。交错绮互也。上三下。言四五六三非。不可一时顿现。故得交互织成。以为纲目罗非令尽耳。

因解下。因上说无难别缘结小界。又不即解等。故此泛评也。须解羯磨者。谓前曾加法后。须用法解也。

无心领。约前无心领受也。只如诃责等七种羯磨。虽面而作。以是违情故。终不谛心领受也。以至学家覆钵不礼非情等六。例之可解。

七治。即诃责。摈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不见举。不忏举。恶见不舍举。罪处。律因象力与外道论议不如。前后相违。佛言僧应与彼白四羯磨治。取本罪夺三十五事。若便首本罪者。应白四为解。颠狂。即中品狂人。先以法被。后狂止。当以法解。学家。即见谛之家。供养既多。衣食乏尽。居士讥嫌。佛令白二制断比丘。后当更解。覆钵。彼檀越家不肯受忏。僧作法被。无任受用义同覆钵。后若起信。当以法解。不礼。律因迦留陀夷作说语。佛令尼作不礼羯磨。后若敦慎。开以法解。摈沙弥。即说欲不障。三谏不从。宜即摈遣。后若从顺。亦当为解。二义分之者。谓十三种所以立法解者。有二种义。一者卤为解后再得有用。体应僧数。二者治日无限。则尽形不复失接机义。故须为解。如下。引二事为例。

功德下。应先难云。此六约无情说解者。且如出功德衣。衣亦无情。何不在数。将文释之。日限。从七月十六。至腊月十五日。开受五利。此为限也。恐人妄越。故须法解。纵若不解。至限自失。故不在数也。则不同大界等六。

以非数者。谓先受不得。故又犯重。则财法两亡故须解。此约舍戒论也。

为缘逼己不能防制。开舍戒引后戒。若不解者。带戒犯重。便成边罪。一生永障。舍已后开重受。

俱作五非。律四十三云。尔时有住处僧。为比丘作非法别众羯磨。时众多僧共诤。或云非法别众羯磨(一)。或言非法和合(二)。或言如法别众(三)。或言法相似别众(四)。或言法相似和合(五)。故曰俱作五非。又曰或言羯磨成就。或言不成就(此属两人并前执五非成诤共成七人也)。故曰七人共诤成不成也。今意谓如来在世比丘。尚有迷暗成非。况灭后乎。理须详审为要。故戒坛经云。佛世执法。犹行五非。岂是不学为知人邪。临机心境逆忘故也。

以非下。虽随事有异。若以非相之义摄之则通也。何者。莫不对首之人。要是足数净者(此示义逼)。据下。若以对首之法。施于持衣说药等事上。不妨托相有异。如持衣非说药等。虽然于彼衣药之缘。必须符教。故曰如也(此示相异)。故须类例通解也。持说。持衣说药也重缘。犯夷也。三根。见闻疑也。

答下。境既不一。戒亦别发。今虽犯重。于持衣说药上。先已发戒故。岂得不行。学悔。即学悔沙弥。由自他两秽。复又知闻故。乍下。言乍可作心念持衣也。若下。此约类同故。可互对首加法。

证语。证陈说之语。或陈词有阙者。须诃令止。不问前人住与不住。皆成人非。以得诃人诃故。

僧是别位。以四人僧自作众法故。下流。七众之末。非同类故。

二名者。谓不牒己名及衣名也。今下。以僧祇通夜护衣。四分但护明相。若用彼法加受。即随行不应受体。今宜用十诵。则理通文顺。以同护明相故。

五色。五方正色。所谓青黄赤白黑也。上染。则五方间色。所谓绿红碧紫骝黄也。

交络者。四者人法非。不妨事如。五者人事非。不妨法如。六者事法非。不妨人如。七具三非。并同上。

五里。此约无难兰若。须五里集。余处界。即余四处五相也。

能败法人。由彼诃故其法败坏。所谓心乖故诃。诃成别众。即人非者。法由被诃故。收皈人非。若下。或有诃已前人不止者。此法已被诃。不论是与不是。俱属法非。闻止故去者。言耳闻前人诃止。而故意秉去。虽去非法。若随诃而住者。是如法也。不忍而说。谓证对人内心不忍。故说法成之义。既非独建。故法败矣。

舍忏等三。即注中三事。人法和合。戒疏云。身口意和。所谓人也。戒见利和。所谓法也。僧私。如舍财还衣。要在僧中。乃至舍罪。但对别人。故曰私也。义既不一。故须分别。

小大。长尺六。广八寸。财过十日限者。作提忏。不满尺六八寸。作吉忏。故知大小俱在忏限。今下行非。论有诚文者。多论云。不应量财得须说之。不说过限。则结吉罗。既言不应若大若小。知何不说。同染者。大钞云。能染应量。所染云何。答通应不应。如足食竟。正不正俱犯足。若能染是不应量财。而染应量不。答大小虽殊。舍忏义一。律结大提。论结小吉。故皆一染。虽下结行。古人虽忏应量。不忏不应者。其罪不脱。通下。结归正义。

重物。即被褥等。律云若他与作被不犯。大师解云。以是重物不应轻财。不合说净。既无违说之过。故非舍忏。小钵。即非应量者。不许受持及说净也。正色。即衣作五方正色。亦不可加受持。离亦无过。邪求。即五邪四邪求者。亦非正教所许。皆堕。但犯提罪。不合舍忏。不合受净。言不应受净法也。既尔何有舍忏之理。

非疑尽舍。乃谓过分故。经中并结无知罪也。次下引律。识者忏悔。疑者发露。有䨱不治日月者。开疑罪不结䨱藏也。钞云不忆有疑不识。并不成䨱。

对与非对者。轻吉但责心。重吉须对首。如下。谓舍堕中有覆藏之吉。对一清净人悔。则当正仪也。异篇非律者。谓同篇合忏。异聚别。今䨱藏吉。不可与堕罪合忏也。又轻重二吉。名字虽同。亦不可合忏。

余二。即对首心念。及众法心念。有人依本。若界有人者。须依本作对首。众法例然。余文下。指注并须准例随事晓知之文也。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三

绍兴府会稽县雷门即皋平里皋部堰西大湖南岸居住敬奉

 三宝弟子鲁济妻丁三九娠自念年当成立之余奇偶和欢而经久未产成家之胤常怀忒忒之心欲遂夫妻之愿望须凭佛法之良因虔施净财镂兹记板赞释毗尼佛寿流通后末世时善果难量祈求有托然冀

 佛慈副祷天意冥休妻躬怀福慧之男子位有昌隆之望。

旹绍兴戊辰三月圆日 鲁 济谨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