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 »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全文在线阅读

四分律随机羯磨疏正源记卷第七

关灯直达底部

天台沙门释 允堪 述

圣法。由此戒法能成于圣。虽凡夫中受。亦彰此号。随具身口为具。能损。损即是破。分成记用。即成善记业非恶无记也。又此记业。能有力用。故曰记用。感下。如大钞。问云今受具戒。招生乐果。为受为随耶。答受是缘助。未有行功。必须因随对境防拟。以此随行。至得圣果。不亲受体。形俱。一受已后。终至尽形。即八种无作。属形俱无作也。相从。从作戒故。又自能起后随行故。所以成善记业也。若据多论。通四心得戒。故彼问曰。为善心中得戒。为不善心中。为无记心中。为无心中得戒耶。答曰一切尽得。先以善心。礼僧足已。受衣钵。求和尚。问清净已受戒。互跪合掌。白四羯磨已。相续善心戒色成就。是谓善心中得戒。若先次第法中。常行善心。起诸教业。白四羯磨时。或起贪欲瞋恚等诸不善念。于此心中成就戒色。是名不善心得戒也。以本善心善教力故。而得此戒。非不善心力也。先以善心起于教业。白四羯磨时。或睡或眠。或于眠心而得戒色。是名无记心中而得戒也。先以善心起于教业。白四羯磨时。入灭尽定。即于尔时成就戒色。是名无心中而得戒也。彼论虽通后三心。皆由前有善记业故。通感发也。如律。指十诵也。是色。属善色也。

诸尘。即上依身口成。不离色等尘也。对说。即不可见无对说也。虽下。虽曰多引明证。及所显二戒。俱是色也。中阴。死生二有中。其色微细故。岂约尘对。言尘对则尘粗故。显此是细色也。诸师横判。如上所出者是也。意言如此。言其戒体色量。意云如中阴色也。

别者。意谓何以作戒是色。无作非色者。分通大乘。有施生成佛等义故。业下。善恶等业。若无心者。不成业也。故下。前有门论。但约色为作戒体。今加于心。故得胜前所执之计也。兼缘是色。显正是心。异于前缘。异前作戒色心缘也。强目。以前作戒既说色心。于今无作。须说非色心。然本从心生。今且望前彰异故。强号非色心耳。

还熏下。由初因心发得善法。又熏本心成善种子。然后能感当果。有大用也。心下。谓心不可见。如五蕴之中。但以名收四心是也。穷下。即穷出无作体性。各以五义求之。且如非色者。以五义来证。一色有形段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种别。三色可恼坏。四色是质碍。五色是五识所得。无作俱无此义。故知非色。言非心者。亦有五义。一心是虑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广略。五心是报法。无作亦不具此。既各以五义。求之不得。故以第三聚非色非心为体。不知下。前云强目。此曰何因。皆强立二非之号耳。

问下。既有种子。何得说有戒谢义耶。种由思生。即四种思心。要约期克。熏成色心种子。要期虽灭。种子何穷。故有开花感果之功能力用。故名无作。若非种子。如何将来有结果之义。故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能为后习。功不唐捐。更能依体起修。功超前体。故曰随心无绝。岂同期愿而有终焉。

圆教。则全约大乘所说。以下。由妄覆心故造业妄。妄体虽空。著者成病。故如来立戒警妄。知非复本性净。不随妄业。成妄流转。尽苦源者。则不沦生死。便妄源尽也。命召。即是善来得度。示本。即善来是也。傍缘。即三羯磨等。受妄分前境。既曰终依心起。前境悉妄分别耳。以大乘毕竟推心为主也。

愚人谓异。即不知本者。执心境之异。部分之殊。强说有门以色为体。空门以非色非心为体。智下。以智人了知能缘心所缘境。不离唯心也。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故。今随缘转变。有彼有此。有染有净也。

欲下。今欲令行人。了此妄情妄业故。使受戒以熏。诫妄心令息妄复本。结作善种以为其体。然后使五分花开。涅槃果就者。此亦如来示善权之意也。

故力有常。以熏种在故。能牵后习。使随行而生善果成也。起下。生随行也。还下。此受随两法。但熏本心。为善种子。含在藏识。如是渐渐息妄。使妄波不生。妄源自静。若下。即不能起功用对治。则忘心还炽妄业还增。生死轮转何有出期。即摄律仪。以律者法也。故配法身。

以下推先过。故下彰今德也。以下。亦推先过。故下显今德。即摄善法。成善法戒也。苟善法成。则总乎万智。报身成。则酬于万行。行由智立。故配报身。

以下彰过。憎爱彼故杀。爱己故存。如是作业。生死之尖。今下。彰德也。前生则众生也。化身佛。以化则无机不应。以戒则无生不护。身戒理齐。故配化身。犹下。喻化身普应也。如月在空。有水即现。化身周遍遇机即投。涉言语。谓古人不识宗旨。妄有所说。今为出之。则无迷宗。理有归矣。

忪(职容切)惊也。焭(瞿营切)独也。言但知惊惧。单独守护耳。不下二句。审上意。若下彰过。谓若不为出生死。则空奉外之威仪。如斯持戒。不免生死。不下。如世俗士虽不受戒。若能顺于旧业令尽。不增长三界集因者。则苦果自息。

百论。彼第一云。有漏净福无常故尚应舍。何况杂罪福。又云取福人天中生。取罪人三恶道中生。故无相智慧。最为第一。为天下。彼云。持戒有二种。一者不净。二者净。不净持戒者。名中智人。外曰何等不净。内曰持戒求乐报。乐报有二。一者生天。二者人中富贵。若持戒求天上。与天女娱乐。若人中受五欲乐。是名不净持戒。阿难语难陀云。如羝羊相触。将前而更却。汝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身虽能持戒。心为欲所牵。斯业不清净。何用是戒为。外曰何等名净戒。内曰行者作是念。一切善法戒为根本。持戒之人。则心不悔。心不悔则欢喜。欢喜则心乐。心乐得一心。则生实智。实智生则得厌。得厌则离欲。离欲得解脱。解脱得涅槃。是名净持戒。如彼。即第一卷云。佛告舍利弗。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为鸟。而实无有鸟鼠之用。其身臭秽。但乐闇冥。破戒比丘亦复如是。既不入布萨自恣。亦复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等。

今识下。谓上假实二宗所出之体。未是了义。乃同方便假名字说耳。今考定之。终归大乘。故曰域心于处也。故经。指妙经也。具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复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等。如命。护戒如己命也。浮囊。此喻精持戒品。大小通护也。罗刹之喻者。经云。如人以罗刹女为妻。生子则先食其子。次啖其夫。破戒之人亦复如是。现世恶名。死堕恶道。

如上所斥。即前云。无思反本妄分前境。愚人谓异等文也。难意云。须识大小宗途。岂令一概。如斯辩论自语相违。若何融会。若下。大小俱心者。上且据机分三种之别。莫不皆从心起。而况志当归一。良以仁者不见前文。叙述出家七种大意。辄起斯问也。

沓下。即沓婆摩罗子。舍无学身。求坚固法。施下。即戒本云。施一切众生。皆共成佛道。舍下。如三十舍财与僧。还复得用。不同他部一舍永舍。尘下。有部约根能见。今宗约识能见。故不可以四分。全同小乘也。故光师亦判入大乘。律限自作。如三师等。他人。如受戒人也。

待缘。缘具成受也。答下。若约自誓。则不待众缘。余受不尔。皆须之也。虽然追以自心为本。若无心者。不成受也。

如牛二角。喻作无作生则同时也。有作无作者。是作俱无作也。第二念。即三法竟时。第二刹那也。唯有无作也。心论下。此师引二论。第一刹那具无作者。皆谓形俱无作也。方便与作时。俱目作戒耳。作戒是心。无作非心。故曰异也。水镜喻作。面像喻无作。

后解。指前后起也。前即一时生也。作俱无作。正作时有无作同起也。可言如牛二角生。则同时不妨形俱。无作仍后生也。思业。思约受者。心业即业体。具者。释上具作无作也。

今解下。虽约同时。亦不取第一师义。以初师虽说同时。不能分作俱与形俱之异。今师作俱无作中。已萌形俱之因。义非断绝也。由本下。因以成果。得果不绝边为言也。至后刹那。即三法竟一刹那时。二戒俱满。即作戒及作俱无作也。

非乖俱体。言其同也。形俱。即形俱无作。其因已起。但未至果(此一正显上一时也)还与作俱。但三法竟。第一念未落谢时。同上。即与上作非乖俱体。不妨形俱因成未现也。二是下。正释果时无作也。示现。即前形俱之因。至果时成现也。三下。即第二刹那。二形俱谢。戒体发时尽一形来无作也。分二。正受及受后。通三。即因时无作等。

多论。且标一论。其中亦有出成实者。作休业止。作若谢时。此无作业亦止也。能牵于后。以因同为戒因故。能牵后果也。不下。显作则由心起。此无作不由心起。由是无作体故。业量。以尽一形故。堕下。即一发续现经流。四心三性。任运在故。

十大受。即前云胜鬘十受。备如前引八分。分支也。身造口业。如人施物。言是圣者当起。有凡夫起者。即身造口家大妄语。结口之无作。等者。等取口造身业。发身无作。如深河诳浅。令彼没溺。即口发身杀无作也。无作品。出成论也。论下。出成实九业品。命终。若大乘。则经生不灭邪见。以邪禁善。令善无作不续也。更令者。事在之外更增从用。

善恶。恶如弓刀。例此可知也。间杂同时者。言此八业。或间隔。或相杂。或同眨。或前后。且下。举一通收。随心。亦名心俱。

入道。即无漏道。论云下。此遮外难。彼云。有人云言出定则无。今言出入常有。虽在事乱。无作不失。但在定道心中。转增胜耳。何下。若云出定有者。何名定慧心无作常生。背支入本者。即背七支。入定道本时。是背粗入细。可说言发无作。反上则无。若然亦是随定慧心。入有出无也。无余。即化火焚身。入无余依界。身智俱亡。方可说言无无作业。初果下。证上随生死心。无作常有。以此圣人见惑已除。得道俱戒。虽有贪非妇不淫。若在僧中。惑心设起。则舍戒还家。故有欲饱还来之事。故大论云。初果生杀羊家。宁死而不杀。此皆道俱戒力。自然无犯。

答中从言至未有行来。答受义也。既下至随戒来。答随义也。受下。示通局。兼染。若兼秽染心。则不发戒。通持犯。以持则净。犯则秽。故曰通也。皆依受故。由有受故。则有持犯。轮翅。如二轮两翅也。两种。即持犯也。既言随者。则是随逐受后而有也。

应非戒者。戒本防非。今既已犯。如何名戒。如前相领者。前约随从受后生。今谓持戒犯戒亦从受后生。若解前例。不应致问。而况未晓。故以四种通之。前二属智。佛言有二种智人。一者从来不犯。二者犯已能悔。后二属愚。初虽未犯。已属怠堕不学教人也。后则有过不悔。为至愚矣。

乃是后时。于后字上。合有初字。以受中作在初。随中作在后。此既不久应在善收。如何乃名作戒耶。及终行副。以后行副前受也。不名独善。若作戒但名善。则局狭不同。以不遍于法界上起要期故。宜作四句。一善而非戒。谓十中后三是也。律不制单心犯。二戒而非善。即恶律仪。三亦善亦戒。十善中前七是也。以不要期。直尔修行。故名善也(今若云善则滥此句)。反此策励。故名戒也。四俱非者。身口无记。

八缘相。始从请师。终至第八对僧问难。合云请师等八缘相。文作及笔误。既□通释上随作戒三□义□□□可分。

对别彰时。受对场坛受时。随据正对境时。唯善性。不通恶无记也。过境。即有过之境。境通色心者。如加法持衣时。缘衣钵是色境。如发诤中。缘众僧善观心边是心境。余戒例然。不下。言心不能尽缘。由境不顿现故。本释上根。末释上条。可即非现。言岂可即有非现起故。治即作方便对治。由其观能。如对淫修不净观等。前非不起者。由观之能也。

心因者。如以下品心为受戒因。终至无学。亦下品戒。中上二心。即中品心得中品戒。上品心得上品戒。终至圣位。亦一定也。优劣。如杀戒。对人境则优心浓。能防则心重。非畜境则劣故心淡。能防故轻。

三品异。即上中下。谓随中作戒通多品也。一品者。即本受一品定也。今谓所防多。而能防少者。莫敌御不均耶。

受起下。答能防一品。所下。答防三品。重境。如杀盗性重等戒。境虽是重。以难犯故。轻心亦可遣也。自下。威仪中细唯吉罗。以易犯故。重心防遣。因下。若如此解。则不可一例。约重心对重境。轻心对轻境也。妙下。结成今意。倒谓功德。如云□欲不障道。打三百下得福之义是也。

数齐。不妨无作因起。在作时果成当作谢。则免一种之过矣。如上。即两戒前后中。重发。如成论。戒有重发。肥羸不定。随下。随中对境有优劣。则心分浓淡。是以无作亦通浇薄淳重矣。受一。多论戒不重受。亦不重发。罪不重犯。依本常定故。罗汉心中。下品戒也。随多者。即随行有增微也。又大钞难云。何故戒有羸不羸耶。答此对随行不论受体。以下。双释不通重故。释上受一。止下。释随多一念。即总作一念也。

实行。异上虚愿也。非顿。如正修慈悲观。对杀境时。无暇更修。少欲知足观离盗也。以行不顿修。次第渐成故。为长。以悬拟一形故。从行善生。简行恶时不生。此与方便色心俱事。上则无四心间起。即善恶无记无心。更互间起。本体不失。又任运三性恒有故。如下。即比前二种作戒。解根条异中义同也。前云受为行本。随后而生。目为末也。今应云受为根本。随依后起。故曰枝条。

念念虽谢。即后念起时。前念谢也。虽曰已谢。不无后念续起。于此不绝边。为戒生因。故钞云。现在相续心中缘是也。不尔非戒以恶□死戒则不周。亦有五同四异也。

断相续意。□□先惑业上愿悉断之。强缘三宝及师僧。业援即戒也。以戒能援护故。名受无作。从愿行发起也。僧缘。即人僧界法为缘也。情本。与下志意。皆目受者。随下。随淫盗等境。起防制心。名为随中作也。作息下。谓对治成已。过非不起。功德续生。名随中无作也。

俱眼下。即受随俱名无作。大师云。受谓坛场戒体。随谓受后对境。护戒之心。方便善成。称本清净故也。任运。言任运从作后而起也。七非。身三口四也。三宗。即色非色善种子也。

四下。受中无作体在对事防。与随中无作一等。受体形期。尽一形也。随非防过。对境起也。莫非俱护本所受体。即受中无作。能下。说随中无作。相依持者。随假受生。受系随护二法。相藉亦犹轮翅。非是。非不也。言此无作。不是作俱无作。显作谢已无作常住。此约随中猛盛心修者。若轻浮心。亦不发也。

事息方有。待作落谢后。无作方生。此下。言此无作。不与随中作戒。对起防非。但是作戒防故。夫下。大师斥古同名过。无作即是作也。无因过。事息方有故。今若善解者。得害死尸。言尸有可害义也。涅槃云。若人斩截死尸。以是业缘。应堕地狱。非非。下非训不。

论者即成论。如人下。证过去境。又下。证三世境。过未已谢。合云过去已谢未来未至。文略。问下。因上第二义中慈功与行。何以异耶。七品。怨亲各有三品(即上中下成六)。并不怨不亲为一品。合成七也。今随境分慈。故亦有七。故论。即多论增减。以恶心故戒则减。反此非恶心是增也。由下。显须遍发。岂可同余泛泛之善行耶现在相续。简过未及间断也。现在无非者。以现在刹那中。无非可防故。何言不防。何得言不防现非耶。

缘在悬对。若约能缘心对所缘境时。未即有非起也。愿下。言发愿欲除断。不妨正属能所缘义也。若下正示。不定说非者。以正防之时。非若不起。即属未非。非若已起。即属过去。六尘为妙行者。对境不犯。即六尘清净。又岂可只在无学耶。一境有异见者。即迷人为畜。故云异见。今于异见中。能防过不起。盖治功力强也。反此力弱。则其非过去要行。忏荡是坊过非。现在未起。即属未起非。才下。说过去非。故下。说现在无非殄已起。且殄是除殄。防是遮防。义自两别。何言防过去非耶。犯已依忏。盖遵律法。今防不忏。正是其非。故亦名防。局论。古说毗尼。但殄过非。不防未来。戒但防未来。不防过去。是局也。如四下。谓言觅等诤已起故。属毗尼已殄也。今或四诤将起。明律之人善解。观察诤情。如法为断。令诤不起。岂非毗尼亦有殄未非。何得但言殄过去耶。

但防具。言受体但是防之具度也。其性性即体也。止作。即止持作持。弓刀喻受体。执持喻随行。前阵喻过非。未非起现在。犹言未来。过非因今生起。如现在三支因。为未来二支果是也。

名种。即罪名种相。以化教不分合杂。而忏不识。以不知篇聚所收故。忏若通漫。罪亦不出。当起。即未来法数。过去未来。约三世法数为言。依生。即众生。损坏。约六大。毁谤。约佛等。传识。传度识处。余下。即非境情也。

一切生境。言无一众生上不发也。此是定义。四分。即身三口一也。不相离。以三者互阙。则善不具。不从一切得。以上品心受。必无中下二心。故曰三品不俱故一切分。具发七支也。三品意。下品心受五戒。中品心受十戒。上品心受具戒。此下总束上文。四支身三口一也。故分不尽。不发七支也。恶意不死。于一分众生。由有杀心故。某众生。如但不杀四足。于余并杀等。某分我但持杀盗。而不持淫妄。

三处。此处持他处破。四时。夏持冬破。或但一月。或但日中。某缘太平则持。战斗不持。但得善。显善狭而戒宽也。非所能境。即恶心不死。仍有杀心故也。以下取例。若如此者。何名不害一众生。而得戒耶。

若下。意云若只所能境上发者。则有增减过。文言损减字误。谓下。如前取例以释。得舍得戒。舍戒必假因缘。今自然有增减者则得舍。不假因缘。是有乖也。纵下。言纵离得舍。不假因缘。复有何咎。群行之首。即戒为罪行元首也。

未有有时。秋冬则未有。春夏则有。有时受戒至冬。岂非有减。冬时受戒至春。岂非有增。只于能中。自有增减。何独如上致诘。

故下前后有。人死而识在故。得前后论。草死性永亡故。不可为例。入般。则入般涅槃。灰灭身智。亦是于众生。永无戒应减耶。心谢。约圣人说。虽无犯戒心。以外境在故。戒不失也。二下。正通上难。转根。僧转为尼。教尼等戒。不现行。耳。恐复转男。岂可更受。四下。凡心惑在境界不空。施下。施则施惠。慈则慈悲。于一众生。亦得律仪者。与前普遍生境。俱无害心。方成慈行。岂不相违耶。

将此下。答通立四。即下五八十具。可欺约妄也。四戒淫盗杀妄。三因缘。用无贪等三。历成十二。并历酒戒。共成十五。一切酒。草木米等所成者。入般。众生入般。约前四戒说不失。皆谓境谢心不谢故。

后取。取为妻也。依礼。即昏礼。三境。大小及口道。四处。脑咽心腰。可下。如淫一处。余处不坏。今杀岂可同耶。以杀一处。三处坏故。不得立四戒也。命业。即性戒。七分。即七支。智下。应先问云。口四之中。何故妄语在先。将文通之。

三单。贪嗔痴也。三双。贪嗔嗔痴痴贪。一合。具贪嗔痴。共成七毒。过境。即五戒罪境。为七。开淫支。对三境也。为八为十者。因明八戒十戒。如高床等。皆约非情上说。三十五。将七毒历五戒。故成此数。遍生。尽法界生命。上有四戒。

非情。即酒等五。一饮酒。二华鬘璎珞香油涂身。三高床。四歌舞倡伎。故往观听。五不过中食。前八名戒。后一号齐。通成九戒。以七毒历之。成六十三戒。

得六。前五外。加不得投生金像银钱宝一戒。以七毒历之。成七十戒。故曰准知。此律。即本部同发。身三口四七支也。但结罪在第五篇。犹有具戒可受故。称有愿也。

三种善根。亦无贪等。余则例知。例余法界。情非情上。各得七戒。互起。即三毒互起。二三等分。应为七门。二三。男开淫支为二。女开为三。便成女人九处。男子八处也。六十三戒。七九成之。五十六。七八成之也。

自下。即于非情戒境上。各得七戒。以此例。余法界之中。得无量戒。故喻尘沙。金轮即金刚轮也。反罪成福。福即持戒功德也。如明了论云。四万二千福河恒流是也。如是。例余法界境上功德无量。所以位高人天。良由于此。

打搏。打比丘搏比丘等。是杀之种类故。轻重。打提杀夷故。二下。杀防命断。打防恼他。又杀果打因故。善恶法。即余种类戒是也。

若下。意云。十业之外。若更有善恶法者。何以但出十业戒耶。答如文。后三。贪嗔痴也。余三五八十也。今且论十。前四。杀盗淫妄。后六。绮语两舌恶口。并意三种。属善非戒也。四人。即五八十具也。十善俱戒。以菩萨持心戒故。亦下。以菩萨正制心犯。声闻制以业思。故曰同相。

羯磨通昧。以羯磨中。不牒戒相故。恐下。恐犯后进入无缘。由一受以难无宜再造。十下。后说至十三也。

四下。若备论。四戒是初篇根本。欲广其义。此恐文繁故。指如戒疏也。诫其身心。令审谛恭谨也。且举三号。以佛通号有十。今且举三。族姓女。因上文中曰善男子。故对尼以示彼。则曰族姓女。盖呼召异。余文一同沙门桑门。梵音转耳。非为翻沙门为桑门。乏道。以沙门良福由故。能断众生馑乏。以修八正道故。能断一切邪道。涅槃云。沙门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断一切乏。断一切道。以是义故。修八正道。为沙门那。今言谦虚者。亦乃疏主。就门别作此释。言我贫乏于道。是以古高僧。多称贫道是也。自牧。牧养也。以谦和自养耳。先圣云。谦以自牧。取其意。取息恶行。是上乏义也。非家以家者。即父母等家。今入空门是非家也。本习。即在家时。身口七支等过也。

八喻。即取海八德。以为喻故。佛告阿难。大海有八未曾有。一大海渐渐深。二潮不过限。三不宿死尸。四百川来会无复异称(阿含正符此喻)。五万流悉归而无增减。六出生众宝。七大身众生居住。八同一咸味。四河。增一云。四大河。一曰恒加。二曰辛头。三曰婆叉。四曰私陀波。四姓。刹帝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四子。懿摩王有四子。一名光面。二名象食。三名路指。四名庄严。四子少有所犯。王摈出国。到雪山边。住直树林中。归者如市。郁为强国故。父王遥叹曰。我子释迦。因为姓也。僧祐。即大师之前身也。孳(音兹)息也。

重轻。淫则举重。不净行举轻。故引摩触等。以配示也。以皆是淫种类故。齐名不净行也。总举下。即前轻重。收弃。收即摩触粗语轻罪。犯残行忏。收归足数。弃重纵忏还不足数。即学悔也。本防正列。即夷罪也。解脱道论。彼曰。云何头为戒义。答如人无头。一切诸根。不复取尘。是时名死。如是比丘。以戒为头。若头断已失诸善法。于此佛法中。谓之为死。是戒为头义。

同前。即列相诫约答能也。除疑者。恐云烧埋坏色不入己故。不犯盗。故持断同也。呈示。合作惩诫也。至时下。彼条部云。优波离从座起白佛言。若作减损意取五钱。若过五钱。自取。若教人取。自断坏。教人断坏。自破。若教人破。若烧若埋若坏色。是犯不。佛言一切波罗夷。有人下。妄指此方二树。与彼同耳。

黄细。约色与形辩。微砂。举小以比。不在言在也。犹云文不在兹乎是在也。今谓细虫十六分之一。明在于教耳。非可活。反显是死药。符祝。下文作周六反。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