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自己总结了7个字:“不装、不端,有点‘二’。”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是我一直弘扬的创业者精神,且让我分而论之。
1.不装
所谓“不装”,就是要实事求是,要坦荡,不要说假话。事实上,“不装”也意味着跟人沟通、交流要坦诚,要讲诚信,不能言而无信。对于这个话题,我想中关村的繁荣与衰败最能说明问题。
2008年,中关村还是一片生意兴隆的景象。如果此时你去中关村购买电脑、相机或者手机,在任何一个大厦门口都会有热情的销售人员迎接你,你的思维会在他们的花言巧语中被他们控制,无意间便花了不少冤枉钱。更让人生气的是,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热情的销售人员们马上开始“踢皮球”,而那时也不流行评价体系,顾客根本无处申诉。“买前笑脸相迎,买后屁股相对”,这就是传统电子市场的真实情况。
而如今的中关村,偌大商场中只有稀稀拉拉几个消费者,很多大厦不得已开始痛苦地转型。中关村在互联网大潮中轻易被击败,表面上看源自电商冲击,实际上则源于一些商家不讲诚信!
当然,电商里面也存在骗子,而且为数众多。然而,电商的信息是透明的,能够快速流动。某家网店如果出现了不诚信的欺诈行为,顾客在吃亏上当后可以给它差评。一个顾客的评价,成千上万的顾客都能够看见,这家网店的销售量就会大受影响。如果某家网店连续出现几个差评,可能就不再会有顾客上门。
人无信不立,这是古训。现在的很多创业者“满嘴跑火车”,有些创业者甚至在公开场合宣称,当初的某种承诺只是“玩玩而已”,这种理直气壮令人匪夷所思。
在我看来,一个创业者或产品经理,并非仅需具备激情和专业技能就能成功,更不可能靠“玩玩”和吹牛一步登天。有些产品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是产品理念出了问题,也不是产品经理的能力出了问题,而是产品研发人员遗忘了诚信。
2.不端
“不端”是指不端架子,不把自己当成功人士,而是把自己放空。关于这一点,我近来颇有感悟。
实事求是地说,我不是共享单车的典型用户,我出入都有汽车,基本上没有骑车的机会。如果从我的角度来看,共享单车不符合我这种用户的需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共享单车就没有市场。对于360公司的很多员工来说,地铁、公交之后的最后一两公里路程,确实有骑车的需求。我也在公司楼下的街边和其他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人都在骑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这至少说明共享单车打动了用户的心理需求,但我还没有彻底转变自己的思维,因为我毕竟不骑车。
直到有一次我去杭州旅游,杭州的出租车司机会在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交接班,在我苦苦等待两个小时打不到车时,却看见一辆辆色彩斑斓的共享单车从我身边掠过,此时我连拦路抢车的心都有。我突然想明白了,对于共享单车,其实我并没有真正将自己放空,没有放下有车一族的架子,还是有些“端”了。
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生活、阅历和背景,这便导致你很难用“同理心”揣摩用户的真实想法,对用户需求的判断就会发生错误。只有“不端”,真正将自己视为“小白用户”,才能让产品经理更贴近用户和市场,想用户之所想,研发出能够真正帮助到用户的产品。
3.有点“二”
很多人认为“二”是个贬义词,但我觉得“二”更是一种大智若愚。像阿甘一样坚持自己的行动,像乔布斯一样“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从当时的潮流来看都有点“二”的成分,但伟大产品的研发者大多成长于旁人不屑的眼光下和不被关注的寂寞中,并最终颠覆世界。同时,“二”的精神也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创新是要想别人不敢想的事,不从众。
所有的创新,在开始时都被认为是离经叛道、非主流和有点“二”,但坚持到最后,有点“二”的人可能就会成为行业老大,非主流也有可能成为主流。不谦虚地讲,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有点“二”的人,所以我才比较无畏。当年360坚持做免费杀毒,很多人并不看好,甚至认为这个想法“糟糕透了”,但我们正是通过这种“二”的精神坚持走到了今天,走到了行业的最前沿。
“不走寻常路的人”是苹果公司曾经的一句广告语,这句话将乔布斯自己都感动得落泪。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要想成功,你的思维不能和常人太一致,也就是需要点“二”的精神。世界上的成功者永远是少数,如果你的思维模式跟大多数人相同,成功的概率相对来说会小很多。所以,请告诉自己:如果能够舍弃现状,不怕失败,永远保持无畏的探索精神,你就有可能走上一条不同寻常的有点“二”的道路。
在360成立之初,我们这些创始人从严格意义上说都属于互联网安全领域的门外汉,是完全不懂互联网安全的一帮人。当然,在创业过程中,我们慢慢也就成了行业专家。现在想来,要是当时我们十分了解互联网安全领域,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360。原因何在?还是我在前文中提到的“知识的诅咒”——你的专业知识越丰富,越容易被你的知识所“诅咒”,在不知不觉中采用专业人士所用的方法,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另类方法,更别提“乱拳打死老师傅”。
今天的中国,创业热潮风起云涌。但对比中国和美国后,我发现中国还没有真正的硅谷,至少目前还没有。我认为中国年轻人的聪明才智并不比美国人逊色,但为什么在创业上远远落后于美国?我觉得主要是由于价值观上的差异。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从众,希望不断地被认同,看重别人眼中的自己。让我们回忆以下场景,或许你也曾亲身经历。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大家这是什么。在幼儿园时,小朋友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月亮,蘑菇,大饼……各种反常规的答案都有。同样的问题,小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基本都会统一回答:那是一个圆。否则,老师便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同学们也会觉得你的想法不正常。
在这样的价值观里,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做看起来有点“二”的事情,不敢不走寻常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失败的恐惧,害怕失去现在拥有的一些东西。我也不例外,在创业到一定程度时,我也一直在问自己:到底要不要继续往前走?要不要研发新的产品?要不要探索全新的领域?这里有很多现实的负担,慎重一些总是没错的。
但是,慎重并不代表放弃,慎重是为了走得更快、更稳,而不是驻足裹步、畏缩不前。后来我领悟了一个道理:不管勇士还是懦夫,上了战场都会恐惧,二者的区别在于懦夫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情绪,而勇士在恐惧时还能冷静地做出判断。所以我觉得,大家都害怕失败,但把对失败的恐惧降到最低,就不怕失败。失败后大不了从头再来,无非就是丢掉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