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罗辑思维2:有种、有趣、有料 » 罗辑思维2:有种、有趣、有料全文在线阅读

《罗辑思维2:有种、有趣、有料》PartⅢ 读书的心态

关灯直达底部

一辈子深居简出的康德

郑也夫先生提出过一个观点:厌学是心灵的癌症。没错,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固然功劳大大的,培养出那么多精英,但是它也干了一件最坏的事,就是让没有攀上知识金字塔的人终生厌弃学问和知识。

那年我们刚高考完,一个同学就把他所有的书攒一堆,抱到操场中央一把火点着。他高兴得一塌糊涂,说反正我也考不上大学,现在我这辈子终于可以不受这些东西的折磨了。我们的教育体系是用一个坚硬的外壳和枯燥的内瓤在中国社会中犁出一条深沟,沟两边的人从此命运截然不同,一边的人继续攀爬,一边的人从此和知识、书本、学问彻底绝缘。

龙应台在德国住的时候,她隔壁住着一个修下水道的工人,有一天她发现他在阳台上读康德*的著作,她就问他,你还读这个?意思是说下水道工人你读哲学著作干什么?人家的回答是这样的:“你不知道,下水道里面特别黑,我一边干活一边在心里默念着康德的那些词句,我觉得我的生命充满了光明。”你看,当知识不成为一种任务,不是一个枯燥而坚硬的外壳时,它会滋养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其实现在所谓的厌学既不是你的事,也不是知识的事,是整个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这个转型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史上一次千年一遇的大转型——从传统社会向互联网构造的未来社会转型。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一点像大陆和群岛,在大陆上就会存在中心和边缘,小城市和大城市。所以每个人的念头就是往大城市走,走到中心,跟权力越靠近,跟资源越靠近的时候,生命就越有光彩。可是群岛就不是这个逻辑,比如说新加坡,就那么大点儿地方,它要做的事情不是说哪里是中心,哪里是边缘,它要做的事情是高高亮起一盏灯塔,吸引所有过往的船只到这里修船、补给、上岸做生意。换句话说,跟越多的人联系,你所获得的尊敬和生命的光彩就会越大,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

小编补充:康德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他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诗人海涅说,康德是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的。

罗胖每日微信精选

△成本

在最新一期“罗辑思维”视频里啊,我提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正处于大组织体持续崩塌的过程之中。有很多朋友表示对这个想法不理解甚至是不赞同,其实呢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那就是大组织体维持自己组织规模的成本正在越来越高,而互联网提供的横向协作的成本正在变得越来越低。举个例子说吧,如果一家公司有一项任务,你说他是用一纸合同外包给一家专业的乙方公司来做,更便宜,更靠谱,还是自己组织里养一帮大爷干更靠谱,更便宜呢。比如说所有公司都会签约快递公司,而不是在自己公司内养几个跑腿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所以从成本角度来理解这个世界,往往更加接近于真相。

做“绿巨人”,还是做“蜘蛛侠”?

这种理论落实到读书上其实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第一种读书方式,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绿巨人”模式。绿巨人由于愤怒变得强大,然后他就一定要干掉对方,这是传统时代读书人的方式。

很多大学问家、老教授们经常在学术会议上争得面红耳赤,然后有的教授拍案而去,终身绝交,从此提起那个人就口出恶言。当然除了个人修养的问题,我觉得这也跟传统的知识体系有关,因为那个体系只有两个标准,一个叫是,一个叫非,一个叫对,一个叫错。谁对了,谁就占据了中心,谁就拥有了资源,谁就高居在塔顶。

另外一种读书的模式叫“蜘蛛侠”模式。你看蜘蛛侠每射出一根丝,它会挂住一座高楼大厦的拐角,为什么?他要借力往前走,他不跟这座高楼大厦较劲儿,这个现象在网络上特别明显,在“罗辑思维”的粉丝群里也特别明显。有的人觉得,你说错了,你说得不对,你的观点是有害的,他就站出来,用很脏的话骂你。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绿巨人,因为在他的是非观点当中,他觉得你错了,他被激怒了,从而获得力量感,证明你错我对,所以我在中心。这就是典型的被激怒的很有力量的绿巨人。可是也有一类用户,他不管这些,他只在你这里吸收东西,你说得有没有道理不重要,只要滋养我,我就能不断往前走。

网友点赞

@coolliuyang:

罗胖的观点很新颖很反传统,一定程度上将我内心的某些对传统世事的疑惑给解释了一遍,他的读书方式和我很像,我也是愿意带着对知识的疑惑去了解、理解知识的人。传统的思维固然有其僵化的一面,需要在新的时代里进行调整和改变,但不得不承认传统留下的精华还是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明朝那点事儿》的作者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专研,就算自己不是专家也能成为真正的“专家”,在新媒体的时代让读书不再是负担不再是分数不再是攀比的筹码,而是你内心喜悦的源泉!

做你自己读书世界的君王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读书,我所提倡的这种蜘蛛侠模式是最幸福的读书模式,你想一旦你回到书斋,你就是一个君王,古往今来,所有的贤人、达人,他们写的书、留下的片纸只字都是你呼来呵去的奴仆,你是一个仁者,你居中,身旁有智者帮你出各种主意,还有“罗辑思维”这样的工者。不是有句话叫“仁者居其中,智者居其侧,工者居其下”嘛。有像我们这种苦逼人生,死磕自己的“工者”来读书给你听。我们都是围绕在你身边的奴仆,你想跟谁聊天,来陪爷聊两句,拿下人家的书翻两眼,不爱看了,扔回去。在那个世界中,你是最大的君王,你是主宰,所有人都只是你借力的一个点而已。

小时候我父母老说,你看你买好多书,又不读,你搁那儿,真是浪费。其实那个就是我构建我个人知识世界的一砖一瓦,我就是愿意它们陪着我,怎么着?我还记得我买房的时候,一模一样的户型东边的比西边的贵二十万,我就问人家为什么贵二十万?人家说看中心的湖视野要好一点。没错呀,我就是愿意买一本书放到那里,我不读,然后让它陪着我,又有什么不好呢?我的书架里有钱钟书写的《管锥编》,我从来没有翻开过,但我知道钱钟书就在倒数第二层那个角落里。我买《杜诗详注》,我不可能这辈子把杜甫的诗全部读一遍,但我知道那个爱喝酒的老头在那等着我,我是他们的君王。

其实这个世界读书就是这么美妙,你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把这个世界全部汇集在你的周围,你成为这个世界的灯塔,你跟他们联系就行了。很多人问我该怎么挑书,挑书不要根据书名挑,如此发达的出版业,折腾了这么多年,堆积起来的知识总量和书本总量,你穷经皓首,一生都不可能读得完。

怎么办?我的方式很简单,用互联网思维去读书,我只信对的人,我不信对的标题,对的人是谁?比如说林达先生写的《近距离看美国》那套系列,我觉得写得好,在这之后所有林达先生出的书,出一本我看一本,因为人是对的。再比如说我的一些朋友,我觉得他靠谱,他推荐的书我就会读。这就是用互联网思维读书,以自己为原点,把自己当成君主,驱策天下,这才是最好的读书状态。

罗胖每日微信精选

△愚弄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家企业举办的活动,主办方嘛,当然希望这事儿宣传宣传啦。于是有一天,某一条提到我的微博突然转发量剧增,一望而知啦,别糊弄人啦,这就是僵尸粉嘛!哎呀,我真为那家企业的老板感到痛心呀,他花钱举办了一个没有什么影响力的活动,还要制造出一个虚假繁荣的假象,还要为自己下属欺骗自己的费用买单,但是这又能怪谁呢,要怪还是得怪这家企业的领导。谁让你用微博转发这个数量指标来考核自己的下属啊。很多当领导的都有一个错觉,他们以为自己创造一个规矩就等于管住一片人。他们没想到的是,他创造出一个规矩,同时其实就是为破坏规矩的人立下一个靶子。

罗氏追女大法之三:不打持久战

今天这一集结尾,我们放出上次讲的追女朋友的第三招,我在前面的节目讲了两招,第一你得对人好,第二你得形成立体声。第三招是什么呢?就是不要一直追。追一个女孩儿,首先要保持适度的暧昧,让她知道你对她好,你对她有意,但是不要把底牌翻得太开,追一段以后要停。

为什么?这其中有一个机理。当你追她的时候,如果你们一拍即合,那就另说;如果她刚开始不答应,她觉得你有毛病或者她不能接受你的时候,她天天想的都是你的缺陷,长得太丑,没钱,一脸的暗疮,没有隔壁师兄帅等等。可是你一停之后,奇妙的转折就开始了,她就会想怎么不追了?难道老娘没有吸引力了吗?在沮丧的瞬间之后,她就会想,其实他也还好吧,至少比同寝室那个室友的男朋友要好一点,她就会开始想你的优点。所以追女孩,停的技巧非常重要,你追她,你秀肌肉,你亮自己色彩,这些固然需要,但是最关键的是,你要让所有的想法,所有的念头像一颗种子一样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

所有因为孩子不读书而苦恼的家长,你要知道,你就是在追逐一个美丽的女子,你不要一直秀你的肌肉,告诉她读书有多棒,关键是得种下这颗种子,让它自己发芽。

(本章社群编辑:薛雨舟)

罗胖荐书:《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美】弗兰克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7

推荐语:提出日常生活经验中100多个事例,教会您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的运用经济学原理,与此同时,体会到“经济学家”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