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从宿胥口渡过河水,不几日就到魏国新都大梁。
大梁本是魏国别都,人口稠密,物产富饶,商贾云集,此时成为都城,热闹自是不必说的。庞涓几经打听,寻到白虎的府宅,上前叩门,开门的是老家宰。
为防意外,庞涓仍然戴了斗笠。老家宰看了一时,竟然认不出来,怔道:“先生是——”
庞涓取下斗笠,笑道:“家老,您再看看。”
老家宰又看一时,仍旧摇头。庞涓微微一笑,从袖中摸出一副络腮胡子戴上。看到络腮胡子,老家宰这才叫道:“哎呀呀,看我这双老眼,连恩公也认不出了!恩公,快快快,府里请!”
老家宰引领庞涓走进府中,边走边叫:“少夫人,快出来,你猜是谁来了?”
绮漪早已听到声音,急迎出来,见是庞涓,又惊又喜,当院跪下,叩道:“奴家见过恩公。”
庞涓还过一礼:“弟妹快起。”
绮漪起身,朝厅中礼让道:“恩公,屋里请!”转对家宰,“家老,快叫夫君回来。”
老家宰答应一声,走出厅外。
绮漪泡上茶水:“恩公,请用茶。”
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陡然冲过来,站在绮漪身边,一双警惕的大眼直盯庞涓。
绮漪轻抚孩子的头:“来,这是我们家的恩公,你给恩公磕个头。”
孩子打量庞涓一眼,走过来,在庞涓跟前跪下,叩头。
绮漪催道:“快叫恩公。”
孩子小声叫道:“恩公。”
庞涓上前一步,抱起孩子,呵呵笑道:“不用问了,你一定是白小少爷!告诉伯父,叫什么名字?”
“白起。”
庞涓重复一声:“白起?”
绮漪接道:“是他爷爷临终前为他起的。”
庞涓连连点头:“起者,自立自强也。是个好名字。”
说话间,白虎已如一阵风般旋进院里,冲进客堂,纳头拜道:“白虎叩见恩公!”
见白虎回来,绮漪遂朝庞涓深鞠一躬,拉上白起走出。
白虎、庞涓相向而坐,一边品茶,一边叙讲别后情势。正说着话,绮漪端了几个菜肴,家宰抱着一坛老酒,各在几上摆好。
绮漪笑道:“几个小菜虽说粗陋,却是奴家亲手所烧,这坛酒也是奴家亲手所酿,请恩公品尝。”
庞涓拱手道:“庞涓一来就劳动弟妹,心实不安。”
绮漪还过一礼:“恩公大恩,奴家纵使粉骨碎身,也难报答。恩公慢用,奴家告退。”鞠躬退出。
白虎倒满一爵,递给庞涓,自己也倒一爵,举起道:“恩公,请!”
两人各饮一爵,白虎接道:“恩公,朝廷情势大体上就是这些。近三年来,陛下独断专行,偏信公子卬、陈轸,拒听忠言,逼迫公孙衍奔秦。魏之能臣,莫过于公孙衍。熟悉魏者,也莫过于公孙衍。今日公孙衍谋魏,秦、赵、韩三国结盟,魏国危在旦夕矣。”
庞涓却将话锋一转,眉头紧皱:“陈轸那厮好像不在大梁?”
“是的,”白虎点头道,“半个月前使齐去了。陛下听从相国惠施之言,打算与齐人结盟,会徐州相王。陈轸主动请缨,要求出使齐国。”
庞涓点头道:“惠子所谋,倒是高深。”
白虎却是忧虑:“齐、魏一向不睦,你说,齐公他——会去徐州相王吗?”
庞涓嘿嘿笑道:“没有把握之事,陈轸那厮能主动请缨吗?”
白虎松下一口气:“如此说来,魏国有救了。”
庞涓微微一笑:“魏国非但有救,还要雄霸天下。”
“恩公说笑了。”白虎却是笑不出来,“就现在这个样子,能不亡国,就是魏人大福呢。”
“呵呵呵,”庞涓搬过酒坛,倒满两爵,“来,白兄弟,为大魏雄霸天下,干!”
两人干过,白虎放下酒爵,拱手道:“据在下所知,陛下眼下缺的是用兵之才,今日举国招贤,为的也是此事。恩公进山修习兵学,学到一身本领,若去应征,必受重用。”
庞涓反问他道:“公孙衍不是也有一身本领吗?”
“恩公说的是。”白虎苦笑一下,“不过,今非昔比,在下可将恩公引荐给朱司徒,再由朱司徒引荐给惠相国。惠相国若肯推荐,陛下必委恩公以重任。”
“若是惠相国不肯推荐呢?”
“这……”白虎一怔,“惠相国见到恩公,不会不推荐的。”
“白兄弟,”庞涓摇头道,“你的好意,在下领了。不过,在下此来,断不是向陛下讨官位的。”
白虎颇是诧异:“恩公来大梁,不为应聘,却为何事?”
“只为看一眼白兄弟。”
“恩公盛情,白虎领了。敢问恩公欲至何处?”
“齐国。”
“齐国?”白虎惊道,“难道恩公不愿为魏效力?”
“将欲强之,必故弱之。”
“将欲强之,必故弱之。”白虎不无茫然地重复一遍,“恩公,此言何意?”
“哈哈哈,”庞涓大笑数声,“这是先生的临别赠言,在下思索一路,越想越妙,妙不可言哪!”
“恩公?”
“不提此事了。”庞涓摆手,“白兄弟,在下此来,真还有一事相托。”
“恩公请讲。”
庞涓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待陈轸回来,替在下盯牢他,莫让那厮逃了。”
白虎满腹狐疑,但还是点点头:“恩公放心,这个不难。”
“不难就好。”庞涓再倒两爵,缓缓举起,“魏国大难,不可不救!杀父之仇,不可不报!来,白兄弟,为这两件大事,干!”
齐国都城临淄的主干道上,一辆轺车正朝相国府方向疾驰。陈轸坐于车中,微闭双目,表情悠然。戚光坐在他的对面,满脸忧郁。
“主公,”戚光总归憋不住了,忐忑问道,“邹相国肯见我们吗?”
“呵呵呵,”陈轸睁开眼睛,不无得意道,“我们送他大礼,他何能不见?”
“老奴打探过了,邹相国并不爱财。”
“他不爱财,却另有所爱。放心吧,没有十足把握,这趟差事,本公如何敢来。”
轺车驰至相府门前,戚光下车,将早已写好的名帖递给门人,顺手塞给门人一块金子。门人自不怠慢,一路小跑地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邹忌迎出,与陈轸见过大礼,请入客厅,分别落座。
邹忌开门见山:“上卿此来,敢问有何见教?”
“不敢言教。”陈轸回道,“在下此来,只想送给相国大人一份厚礼。”
“是何厚礼?”
“一份功劳。”
邹忌莫名其妙,皱起眉头:“请问上卿,是何功劳?”
“据在下所知,齐公梦中也在念叨宋国。宋国地处泗下,沃野千里,人口众多,楚国可是一直紧盯着呢。”
泗上十二国,唯宋、卫最富。卫亲齐,宋却亲魏。这些年来,齐、楚均想染指宋国,皆因惧怕魏国,谁也不敢动手。
邹忌似乎明白过来,点头道:“君上的确向在下提过宋国之事,邹忌甚想知道,上卿此言有何玄妙?”
“在下此来,有意将宋国拱手送予齐公,若是相国大人玉成此事,岂不是一件大功?”
邹忌心中一震,旋即笑道:“上卿言重了。邹忌已经身居相位,还贪何功?不过,邹忌对宋倒有兴趣。只是,宋国是块上好的膘肉,魏王岂肯轻易松口?”
“只要齐公答应一事,陛下必定松口。”
“何事?”
“称王!”
邹忌心里咯噔一怔,闭目沉思。有顷,邹忌睁开眼睛,朝陈轸拱手道:“好吧,上卿的大礼,邹忌暂先收下。上卿还有何事?”
陈轸亦拱手道:“谢相国大人成全!在下告退!”
翌日,陈轸以魏王特使身份上朝,向齐威公递交国书,禀明魏王有意尊齐公为王,如果齐公愿意,两国可以相约会盟,互尊王位。
国事礼毕,陈轸告退。
望着陈轸渐退渐远,消失在殿门之外,齐威公哈哈长笑数声,转对众臣道:“诸位爱卿,魏罃坐王椅,看来是烧疼屁股了,被秦人逼得先失河西,后徙都城。可秦人仍不放他,听说近日又在结盟韩、赵,三面伐魏。魏罃急了,使这陈轸来朝,图谋尊崇寡人为王,拉寡人跟他一道去蹚浑水。你们议议,这浑水,寡人是蹚呢,还是不蹚?”
田忌跨前一步,禀道:“启禀君上,称王之事万万不可!”
“田爱卿,你且说说,为何不可?”
“魏国强盛时,视我为敌,今日落势了,却来结盟,这是临渴掘井,并非真心。再说,魏侯称王是背道而驰,眼下是众叛亲离,遭列国唾弃。此番魏王尊君上为王,断无好意,君上万不可上当!”
齐威公点点头,目光缓缓移向邹忌:“田爱卿以为,魏王是临渴掘井,有加害寡人之意,爱卿意下如何?”
田忌本是齐国名将,又仗倚是齐公胞弟,从未将邹忌放在眼里。邹忌在面上不与他计较,心里却有块垒。此时见田忌反对,又有陈轸暗透的底细,邹忌心沉气定,跨前一步奏道:“回禀君上,微臣以为,君上可准允陈轸所请,与魏相王。”
齐威公眼睛一亮:“请爱卿详解。”
邹忌侃侃言道:“我东临大海,西接三晋,北有燕,南为泗上十二国。燕地高寒,土地贫瘠,图之无益。三晋均是大国,且西有强秦,不可急图。唯有泗上十二国,地广土肥,人口众多,且国小兵弱,是可图之地。三晋之地,魏居中。我若联魏,北可制赵,南可牵韩。有三晋在,亦无秦忧。只有西线稳固,我方可全力南图,与楚争夺泗上。”
说实在的,魏惠王南面称尊,齐威公心中最是不平,早有与其并王之意,只是碍于天下道义,无法出口。面对魏王为他搭好的梯子,邹忌的解释正合心意,齐威公连连点头:“嗯,邹相国所言甚是。只是——寡人若是也如魏王那般南面称尊,岂不是天下并王,寡人也成众矢之的了吗?”
“君上,”邹忌早有应对,“纲常早乱,天下并王并非今日奇观。早在春秋初年,荆楚就已称王。时至今日,列国称王已是大势所趋,魏王不过先行一步而已。荆楚可以称王,魏侯可以称王,君上为何不可称王?”
齐威公将目光扫向众臣:“诸位爱卿,邹相国奏请寡人南面称尊,你们可有异议?”
上大夫田婴跨前一步:“微臣赞同君上称王。”
齐威公将头转向他:“爱卿说说,你为何赞同?”
“微臣以为,”田婴应道,“韩侯、赵侯本与魏侯平起平坐,现在低人一头,心中不平,这才追随秦公伐魏。魏王一向刚愎自用,一旦跨上王座,断不会退缩。因而,微臣以为,若是不出意外,赵侯、韩侯为求地位平衡,不久也将称王。未来数年,将是列国并王时代。君上先行一步,一可卖给魏王一个人情,二可向天下昭示君上能够左右天下局势,三可制约韩、赵。”
齐威公将目光转向太子:“辟疆,你也说说。”
“儿臣以为,公父即使决定称王,也不可轻易答应陈轸。”
“微臣赞同殿下所言。”邹忌顺口接道,“眼下是魏王有求于君上,君上何不向他讨个好处?”
齐威公急道:“讨何好处?”
“逼他让出宋国!”
“好!”齐威公猛力击案,转对田婴,“田爱卿,你去知会陈轸,如果魏罃答应邹相国所言,寡人就与他互尊王位。”
田婴应道:“微臣遵旨。”
接后几日,陈轸与田婴几经磋商,议定两国在一月之后,齐威公称王,同时与魏惠王会盟徐州,互尊对方王位。
陈轸此番使齐,不仅使齐公得到梦寐以求的王位,更使魏惠王拱手让出宋国的保护国地位,对威公而言,可谓是喜上加喜。为此,威公特别设宴款待陈轸,赠他黄金一百,锦缎百匹,同时选挑美女十名,特产若干,赠予魏王。
陈轸不辱使命,带着齐女凯旋,一路上车马滚滚,旌旗招摇。
车马行至齐国关卡,关吏验过陈轸等人的关文,挥手放行。戚光催动车马,刚过关防,突然间两眼圆睁,模样极是吃惊。
陈轸怔道:“怎么了?”
戚光手指关卡那边,惊道:“主公快看,是他!”
陈轸顺着戚光的手势望去,见一人头戴斗笠,肩挎包袱,正在过关,一时却又想不起是谁,随口问道:“他是何人?”
“庞涓!”
说话间,庞涓已经通过关卡,摘下斗笠,扭过头来,如炬的两眼直射陈轸和戚光,目光阴寒,嘴角似笑非笑,似怒非怒,显然是在向二人挑衅。
盯射有顷,庞涓一个转身,沿官道大踏步远去。
陈轸回过神来,擦把汗水,点头道:“嗯,是他!此人扬言三年之后回来寻仇,三年之期已是到了。不过——”眉头微微皱起,“此人寻仇,应到大梁才是,为何反朝齐国跑?”
“主公,”戚光不假思索道,“此人是陛下钦犯,魏国各地都在缉拿,他哪里敢去?”
陈轸白他一眼:“此人是亡命之徒,哪里他不敢去?”
“主公教训的是!”戚光嗫嚅道,“小人这就回去加强防护,同时再向司徒府报案,让官府协助追查。”
“哼!”陈轸白他一眼,“还要指靠司徒府呀?前番就是朱威放走那厮的。你可多派人手,先斩后奏。另外,告诉丁三,就说是本府悬赏,谁能拿到庞涓脑袋,齐王前几日赐给本公的百金就是他的。”
“小人遵命!”
自得《吴子》六篇,庞涓日日习读,大有感悟。此番下山,庞涓自信天下已无对手,是以底气十足。想到鬼谷子的临别赠言,庞涓详细分析了列国情势,决定前往齐国走一步险棋。
进入齐境,庞涓再无顾忌,不消几日,就已赶到齐国都城临淄。
这步险棋就是觐见齐公。庞涓寻到一家离宫城较近的客栈住下,换过衣冠,径朝齐宫而去。刚至宫门,就有膀大腰圆的持戟卫士将他拦住。
一名军尉走出,庞涓揖过,递上拜帖:“请军尉转呈君上,就说名士庞涓求见。”
军尉接过拜帖,审看几眼,递还庞涓,不无讽刺地拱下手道:“庞名士,似你这般,当到稷下学宫去。”
庞涓急道:“这位军尉,在下有紧急国事,必须面君陈奏。”
“庞名士,”那军尉却是一脸不屑,“君上有旨,凡是来齐士子,须到稷下学宫讨论学问。庞名士若有真才实学,自有祭酒、学宫令荐你进宫面君。”
“哈哈哈哈,”庞涓爆出一阵长笑,“稷下养的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而已,岂能与我庞涓谈论学问?”
军尉大怒,眉头一横:“你这厮好不识趣,本尉诚心待你,你却目中无人,蔑视我稷下学宫。快滚,滚迟一步,本尉抓你送监!”
庞涓不无冷蔑地扫他一眼,在又一声长笑中扬长而去。
接后几日,庞涓发现军尉所说一丝儿不差,凡是来齐士子,必过稷下一关,否则,齐公一律不见。庞涓知道,仅是稷下就有学子数千,名士济济,莫说是见君,纵使想见祭酒、学宫令,也是个难。再说,早晚想到与那些百无一用的学界名流进行没完没了的争辩,庞涓的头皮就是一阵发麻。
就在庞涓束手无策之时,客栈掌柜告诉他一个例外:若得相国邹忌推荐,齐公也会破例召见。
庞涓沉思良久,决定去相府一试运气。邹忌名闻列国,齐有今日,此人功不可没。若是见上相国,向他晓以利害,想必他会引他面君。
庞涓来到相府,向门人递交拜帖。相府果是有规矩之处,门人还算和善,看过拜帖,朝庞涓鞠一躬道:“庞子稍候,小人这就进去禀报。”
不一会儿,一个家宰模样的随门人走出房门。
庞涓跨前一步,揖道:“魏国士子庞涓见过家老。”
家宰还过一礼:“在下见过庞子。听闻庞子欲见主公,敢问何事?”
“这……”庞涓迟疑一下,“事关齐国安危,在下只能面谕相国大人。”
家宰一怔,朝庞涓又揖一礼:“庞子稍候,容在下禀报主公。”
庞涓还礼:“谢家老成全。”
邹忌正在书房批阅各地奏报,见家宰进来,抬头问道:“哦,有事了?”
“回禀主公,魏国士子庞涓求见。”
“魏国士子?”邹忌略略一怔,“不是有稷下吗,他来此处做什么?告诉他,那儿才是士子该去之处。”
“小人对他说了,他说,他有大事求见相爷。”
“是何大事?”
“小人问他,他说,事关齐国安危,一定要面谕相爷。”
“事关齐国安危?”邹忌皱皱眉头,略顿一顿,看向家宰,“齐国眼下并无安危之说,寻个理由,打发他去吧。”
“小人遵命。”
家宰退出后,邹忌轻叹一声,摇头道:“什么齐国安危?进我邹门,也该寻个好理由。”复又埋头公务。
庞涓再吃闭门羹,心中甚是郁闷,在客栈又住数日,眼见徐州相王之期越来越近,而他的第一步尚未迈出,不免着急起来。
这日后晌,约近申时,庞涓百无聊赖地走在宫前大街上。走不多时,看到前面有一酒肆,庞涓肚中也觉饥饿,遂走进去,叫小二端上几盘小菜,一坛老酒,一边酌饮,一边苦思面君之计。正吃之间,街面大乱。庞涓探头观看,见一行官骑正在清理行人。
庞涓惊异,喊道:“小二,过来!”
小二小跑过来:“客官,您召小人?”
庞涓指着外面:“怎么回事,鸡飞狗跳的?”
“客官有所不知,君上方才去太庙占卦,这阵儿想必回来了。”
“去太庙占卦?”庞涓心中咯噔一响,略一沉思,掏出几枚布币搁在桌上:“结账吧,余下的赏你。”放下筷子,两眼一眨不眨地盯住窗外。
果不其然,不消片刻,大队车马护拥齐公车辇沿街驰来。太子辟疆、相国邹忌、上将军田忌、上大夫田婴等齐国重臣各自骑马,走在齐公驾前左右。
庞涓看得真切,见齐公车辇渐驰渐近,突然出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客栈,当街跪下。众卫士一阵惊乱,七手八脚将他拿住。
擅闯君上车驾即是死罪,这是谁都知道的。一场虚惊过后,齐威公探头车外,喝问田辟疆道:“是何人拦阻寡人?”
田辟疆禀道:“回禀公父,是个士子,看样子不像刺客。”
“带他过来!”
田辟疆传令,几名甲士扭押庞涓过来。庞涓跪地,因两手被绑,无法叩首,象征性地点头三下,朗声道:“魏国士子庞涓叩见君上!”
齐威公打量他一眼:“庞涓,你知道拦阻寡人车辇是死罪吗?”
“回禀君上,庞涓知道。”
“既然知道,为何还要拦阻?”
“若是能救齐国大难,庞涓何惜一躯?”
“齐国大难,”齐威公怔了,“什么大难,寡人怎么没听说呢?”扭头转向邹忌,“邹爱卿,齐有何难?”
“回禀君上,”邹忌这也想起前几日的事,拱手奏道,“微臣想起来了,这个狂徒几日前曾至微臣府上,也是这般口出狂言,让微臣赶走了。不想此人胆大包天,竟然冒死拦阻君上大驾!”
庞涓爆出一声冷笑:“连赫赫有名的相国大人也出此话,可见齐国当真无人了!”
“大胆狂徒,”邹忌怒道,“你死到临头,还敢在此饶舌?”
齐威公却对庞涓大感兴趣,紧盯他道:“庞涓,寡人问你,天下显学,皆集稷下,著书立说者数以百计,更有士子数千,可谓是人才济济,你为何说我大齐无人呢?”
随行众臣无不怒目而视庞涓。
“回禀君上,”庞涓昂然应道,“无视天下形势,与赵、韩、秦三国为敌,是为不明;与将死之魏结盟相王,而弃口边肥肉,是为不智。齐国不明不智,众臣无人劝谏,是以无人。”
听到口边肥肉,齐威公长吸一口气,转对左右道:“为庞子松绑,随驾回宫!”
此地离宫门原本不远,不一时就到宫中。齐威公在殿上坐定,顾左右道:“有请庞子!”
早有宫人将庞涓领上前殿。
庞涓伏地叩道:“魏人庞涓叩见君上。”
“庞子免礼。”齐威公略略摆手,倾身道,“适才庞子所言,寡人尚未完全明晓,请庞子详解。”
庞涓扫一眼两侧众臣:“君上可否屏退左右?”
“诸位爱卿,”齐威公转对众卿,“散朝!”转对田辟疆,“疆儿留步!”
邹忌等众臣虽说愤愤不平,却也不得不领旨退朝。田辟疆走近威公,立在他身边。
“庞子,”齐威公转对庞涓,“可以开口了吧!”
“君上,”庞涓拱手道,“方今天下,是战是和皆由实力说话。庞涓斗胆请问君上,魏之实力比赵如何?”
身为草野士子,庞涓开口即向君上质问,这是犯上。辟疆虎目圆瞪,正要呵斥,威公摆手,平和应道:“河西战前,魏强赵弱,战后相差无几。”
“再问君上,赵之实力比韩如何?”
“韩国原不如赵,自申不害为相以来,韩国大治,眼下实力可以等同。”
“君上所言,是单指战力。”庞涓如霹雳般毫不客气地直指威公软肋,“国之实力,并不全在战力,还应涵盖物力和智力。河西之战,秦非胜在战上,而是胜在物力和智力上。公孙鞅变法十年,秦国库充盈,保障有力,加上公孙鞅等人智谋过人,方有大胜。反观魏国,战前修鸿沟,建王宫,伐弱卫,致使财力枯竭,兵员疲惫。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魏王用人不智,终致大败。”
庞涓所言,齐威公当然心中有数。威公之答,不过是场面话,或是有意抛砖,诱出对手的玉来。听到庞涓一口气讲出这些,威公再也不敢小觑,身子趋前,急切道:“庞子,说下去!”
“君上,”庞涓侃侃言道,“秦有公孙鞅,国大治。韩有申不害,国大治。赵虽无治,但赵人强悍,且近年并无大战,实力有增无减。唯有魏国,国无能臣,库无储粮,军无斗志,魏王却视而不见,连年穷兵黩武,就像一个病人,已患绝症却不自知,仍在花天酒地,肆意放纵。近日更是大兴土木,搬迁都城,比照周制大建王宫,役民非时不说,更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君上,今日魏国情势,莫说秦人谋魏,单是韩、赵结盟,魏人即无还手之力。这些君上难道看不到吗?”
“这……”齐威公额头汗出,掏绢擦拭一下,“寡人略知一二。”
“君上既知,为何却要冒险与韩、赵翻脸,而与垂死之魏结为盟友?”
齐威公无言以对,看向辟疆,见他也是两眼大睁,一脸惊愕之色。
“以庞子之见,寡人该如何应对?”
“弃魏!”
“弃魏?”齐威公以手托腮,微闭双目,陷入长考,良久,睁眼道,“适才听闻庞子提到口边肥肉,请问庞子,这块肥肉可是宋国?”
“以君上之势,宋国不过是一只小虾米而已。”
将肥腻的宋国视作小虾米,齐国父子尽皆呆了,相望一眼,不约而同地看向庞涓。
“请问庞子,”威公直入主题,“这块肥肉不在宋国,又在何处?”
“魏国!”
“啊?”齐威公失声惊道,“庞子,你……这是妄言吧。瘦死的骆驼当比马大,魏国虽然逊于往常,但武卒仍在,子民甚众,忠勇之士遍布乡野,即使秦人也不敢妄动,仍要约盟韩、赵,三面图之。”
“哈哈哈哈,”庞涓爆出一声长笑。
“庞子是笑寡人吗?”
“正是。”庞涓敛起笑,拱手应道。
威公挂不住脸面,冷冷问道:“寡人何处好笑?”
“笑君上言过其实了!”庞涓沉着应对,“常言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时过境迁,今日之魏已非昔日之魏,魏国是否瘦死的骆驼,身为魏人,草民当比君上更有切身体会。”
“庞子请讲。”威公倾身向前。
“魏国内情,”庞涓再次拱手,“一如庞涓方才所述。涓所未述者,军力也。列国所惧,无非是大魏武卒。大魏武卒装备精良、战力超强的不过八万,河西一战,八折去六,余下两万,尽在函谷、河东屯驻,严防秦人,无暇他顾。其余甲士虽众,多是乌合之众,守城御民尚显不力,更不说越野征战了。重要的还不是兵卒,而是治兵之人。龙贾之才,若在齐国,无非是员寻常战将,但在魏国,出龙贾之右者,已是无人。即使这位龙贾,魏王也是弃之不用,以草包公子卬治兵,以佞臣陈轸治政,致使朝中无人,言路不通,仓无积粟,军无战心,贤士他投,众叛亲离。今日之魏已如案上肥肉,盘中珍馐,就看何人下手快了!”
庞涓一通话说毕,威公、辟疆无不震骇。说实话,他们的目力所及,不过是泗上诸国,即使梦中也未曾打过魏国的主意。然而,在这战国乱世,又有什么不可能呢?秦人一战而得河西七百里,逼魏宫东迁。大魏雄风,果真不再了。如果趁此机会分掉魏国,不但宋国尽在囊中,西出之路也是畅通呢。
想到这些,威公长吸一气,抱拳道:“庞子之言,果是不同凡响。只是,数十年来,列国虽有争执,但齐、魏一向和睦,寡人与魏罃不多来往,面子却也未失。前番陈轸来使,诚尊寡人为王,寡人已经承诺魏罃,不日即与他相会徐州。君子一言九鼎,寡人德薄,此生却也未曾食言。庞子之言虽善,寡人却是难以奉承。”
“只要君上有愿,天下未有不可行之事。”
“庞子有何两全之策?”
“未来大势,列国必入并王时代。君上德行远胜魏王,魏王可王,君上理该南面而尊。以草民之见,君上也可以遵从承诺,南面称尊,与魏王会徐州相王。魏王争强好胜,会盟之时,必对君上炫耀其宝,君上可当众哂之。”
“哦?”齐威公大感兴趣,“寡人何以哂之?”
庞涓沉声应道:“魏王之宝,无非天下奇玩。君上之宝,却是治国贤才。魏雄霸日久,骄气日盛,致使小人塞贤,君耳失聪,先不用公孙鞅,后不听白圭,再不用公孙衍,终有今日之衰。君上却是反之,尊士养士,知人善任,将天下之才尽揽于稷下,更有贤相邹忌、良将田忌、贤大夫田婴等忠臣良将,终有今日之盛。相王之时,君上不妨以人才大宝羞辱魏王。如果魏王肯听君上劝讽,自此重用人才,励精图治,说明魏国尚有振兴之志,君上或可与之结盟。若是魏王恼羞成怒,不听劝讽,魏国亡无日矣。君上非但不可与其结盟,反当先下手为强,莫让大魏被秦、赵、韩三国悉数瓜分。”
庞涓一席话说完,齐威公连连点头:“嗯,庞子之言,鞭辟入里,切中实务,寡人听之,如闻圣贤呐!”
庞涓叩道:“君上美誉,草民愧不敢当。”
“只是,寡人有一事不明,求问庞子。”
“草民知无不言。”
“庞子身为魏人,何以不去事魏,反来投奔寡人?”
“公孙衍弃魏投秦之事,君上可曾听说?”
威公点头。
“再问君上,稷下才士不下三千,可都是齐人?古往今来,良禽择木而栖。身为魏民,草民事魏之心早已凉透,这才弃魏至齐,投靠君上。”
“说得好!”齐威公呵呵笑道,“上天以庞子赐齐,实乃寡人之幸。寡人欲拜庞子为上卿,早晚随侍左右,指点寡人,不知庞子意下如何?”
庞涓起身拜道:“草民叩请君上收回成命。”
“哦?”齐威公略吃一惊,“上卿之位,难道还留不住庞子吗?”
“君上言重了,”庞涓拱手应道,“齐国为大国,君上为贤君,上卿为重爵,庞涓一介草民,仅凭几句话语,便得如此恩宠,纵使九死也不足为报,如何能嫌爵小职微呢?”
“既然如此,庞子还有何忌?”
“草民有些私务未了,还请君上宽容。”
“敢问是何私务?”齐威公探身问道。
“杀父之仇!”庞涓泣下如雨,“草民世居安邑,先父曾为大周缝人,魏国上大夫陈轸妖言惑乱魏主称王,逼家父缝制王服,家父不从,遭陈轸杀害。三年前草民就立下誓言,必手刃陈轸奸贼,为家父报仇。待草民报过此仇,再来报答君上厚恩。”
“原来如此,”威公长出一气,连连点头,“庞子既与陈轸有此芥蒂,寡人就不勉强了。来人!”
内臣应道:“老奴在!”
“赏庞子黄金一百,轺车一辆。”
庞涓再拜道:“草民甘冒死罪,再请君上收回成命。”
“这……”齐威公直盯庞涓,“爵位不受,金子也不受,你叫寡人如何赏你?”
“草民拦驾死罪,君上不加责罚,就是对草民的最大赏赐。”
“呵呵呵,”齐威公笑赞道,“庞子是雅士,寡人倒是俗气了!今宵风清月明,寡人预备薄酒一席,特邀庞子共赏明月,可否?”
庞涓连拜三拜:“能与天下贤君共赏明月,诚为草民此生之愿也。”
齐威公起身,亲执庞涓之手:“庞子,请!”
接下来几日,齐威公与邹忌、田忌、田婴等一班重臣详细分析魏国现状与列国情势,觉得庞涓的提议不是不可行。尤其是田忌,连续五年没有大仗了,急不可待地想与大魏武卒一决高下。
徐州相王之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后五日,齐威公诏告天下,在临淄称王,又三日,如约前往泗水边的徐州,与魏惠王会盟相王。
徐州位于宋国地界,宋国也是这次魏、齐两国的礼让之物。对于两个大国元首会聚自己境内,宋公偃受宠若惊,几乎动用所有国力,将相王诸事安排得极是周全。宋公偃这么主动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不知自己是被作为礼品相赠的,二是他自己也有野心,就是欲借齐、魏相王之际,揩油南面而尊。在他看来,既然是相王,只要在场,就都是王了。因而,他也置备下王服王冠,只待相王时穿戴。
齐威王提前三日赶到,住进泗水旁早已搭起的行辕里。第三日中午,魏人亦至,议定当晚由齐王作东设宴,为魏王洗尘,宋公偃作陪。
傍黑时分,惠王与上卿陈轸、安国君公子卬一道缓步走近齐国行辕,六十四名齐国乐手坐于辕门之外,阵容庞大,齐奏迎天子之乐。齐威王头戴王冠,与先一步赶到作陪的宋公偃、齐国上大夫田婴、上将军田忌等大步迎出辕门,与惠王见过礼,手牵手步回帐中。宋公偃没敢穿王服,计划在二王酒酣饭饱、志得意满时乘兴提说此事,为相王大礼作个铺垫。
宴会开始。齐威王、魏惠王并坐于主位,宋公坐于陪位,齐、魏随行大臣各按爵级分坐两侧。各人面前皆置一几案,案上摆满美酒佳肴。
威王举爵道:“魏王远道而来,田因齐特备薄酒一爵,为魏王洗尘。田因齐先干为敬!”仰头一饮而尽。
宋公偃与齐国陪臣皆饮。
侍女倒酒,魏惠王亦举爵道:“齐王顺应天意民心,南面称尊,可喜可贺。魏罃今借齐王甘醇,衷心祝贺齐王,祝贺齐国!”亦扬脖一饮而尽。
宋公偃与魏国陪臣皆饮。
齐威王击掌,众乐手奏起齐地雅乐。一曲毕后,齐威王转对惠王,笑问:“请问魏王,齐乐如何?”
魏惠王脱口应道:“传闻孔子闻齐乐,三月不知肉味,今日信之!”
齐威王微微一笑,再次击掌,音乐再起,六十四名美女出场,随乐起舞。一曲舞毕,众舞女退场。齐威王再次转向魏王:“请问大王,齐女如何?”
魏惠王赞美有加:“传闻齐地出美女,今日信之!”
齐威王爆出一声长笑:“哈哈哈哈——”
魏惠王莫名其妙,不解地望向齐威王:“请问齐王何以发笑?”
齐威王又是一阵长笑,笑毕方道:“传闻大王识美而不知乐,田因齐今日信之!”
当着宋公之面让人奚落,惠王面色微红,强压火气,略略拱手道:“请问齐王,此言何解?”
齐威王笑应道:“仲尼至齐闻乐三月而不知肉味,确有此事,不过,孔子闻的是《韶》乐,非齐乐也。大王方才所听,才是真正的齐乐,靡靡之音,何能与《韶》乐比肩?田因齐以此揣知大王知美而不识乐。”
魏惠王细细一想,确是自己未加细审,随口出错,面色极是尴尬,一时却也寻不出合适之语回敬,只好干笑数声作陪。
齐威王再次举爵:“来来来,田因齐敬大王一爵,为齐、魏两家睦邻友善,干!”举爵饮干。
在场所有人尽皆举爵饮下。
侍酒再次斟好,魏惠王亦举爵道:“魏罃回敬齐王,为齐、魏并王天下,干!”一饮而下。
宋公偃与魏国诸臣也都饮了。
看到他们饮完,齐威王却将酒爵缓缓放下。田忌等齐臣也都纷纷放下酒爵。
魏惠王大是惶惑:“请问齐王,为何不饮此爵?”
齐威王沉声应道:“因为大王所言不实,田因齐不能畅饮!”
“敢问齐王,”魏惠王又羞又惊,“魏罃所言,何处不实了?”
“方今天下,并王称尊的有周、楚、魏、齐四国,并不只是齐、魏两家。”
“这……”魏惠王再度语塞,愈加尴尬,面色涨红,只好再倒一爵,高高举起,“好吧,魏罃就为周、楚、魏、齐并王天下,干!”再次饮尽。
齐威王及齐国陪臣这才举爵饮了。
魏惠王连遭奚落,心中不畅,闷头坐在那儿,既不说话,也不饮酒。魏国群臣也是闷闷不乐,无不面现愠色。唯有齐威王眉开眼笑,与众卿频频碰酒。
宋公偃本欲此时提说并王的事,见此情势,只好作罢。
闷坐有顷,魏惠王决定扳回面子,抬头问道:“听闻齐国富足,多产奇珍异宝,魏罃心甚慕之。今日兴甚,齐王能否出示一二,让魏罃一开眼界呢?”
齐威王折腾半日,等的就是这个,当下转过头来,抱拳笑道:“齐国珍宝多不胜数,不知魏王欲看何宝?”
魏惠王脱口问道:“有径寸之珠吗?”
齐威王摇头。
“有夜光宝石吗?”
齐威王摇头。
“有象牙宝塔吗?”
齐威王摇头。
“有天山乳玉吗?”
齐威王再次摇头,见魏惠王不再问了,遂将身子前趋,轻声问道:“这些东西,魏宫可有?”
魏惠王等的也是这个,身子略朝后仰,捋一把修剪得体的胡须,不无得意:“魏国虽说贫弱,这些却是不缺。宫中有径寸之珠十,魏罃用之戏美;有夜光宝石五,魏罃用之代烛;有象牙宝塔二,魏罃用之镇卷;有天山乳玉一,魏罃枕之入眠。”
齐威王听了,微微一笑:“这些东西,田因齐真还一件没有。”
“哈哈哈哈,”魏惠王长笑数声,半是奚落,“这些均为寻常之物,齐王之宝,想必稀罕多了。”
齐威王敛住笑容,正襟而坐,缓缓说道:“田因齐之宝,确实与大王之宝有所不同。”
魏惠王大是不屑:“敢问有何不同?”
“大王请听,”齐威王正襟端坐,细数家珍,“田因齐有贤臣名叫檀子,镇守南疆二十八年,楚人不敢犯土;有贤臣名叫盼子,镇守西疆二十五年,赵人不敢越境半步;有贤臣名叫黔夫,镇守北疆二十二年,燕人望之生畏;有贤臣名叫种首,治民一十九年,齐境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有贤将名叫田忌,驰骋疆场一十六年,历战十二,十一胜一平,无一败绩;有贤相名叫邹忌,治理国事一十三年,齐库盈仓满,积粟可支十年,朝无积案;有贤大夫名叫田婴,治稷宫一十二年,收纳天下士子三千,著书立说者不计其数。”略顿一顿,目视惠王,字字铿锵,“田因齐本为无能之辈,只因视众贤为宝,才得以日日莺歌燕舞,夜夜高枕无忧。”
齐威王说出的每一个字皆如一把利刃,将魏惠王的面皮一刀刀割去。魏惠王听得面色紫胀,呼吸急喘,全身颤抖。魏臣更是面面相觑。
全场静寂,空气便如冷凝了一般。
蓦然,魏惠王忽地站起,将手中之爵掷于地上,看也不看齐威王一眼,拂袖而去。公子卬、陈轸等相视一眼,惶惶然追在后面。
见魏人悉数退席,宋公偃迟疑片刻,亦拱手道:“齐王陛下,辰光不早了,宋偃告退。”
齐威王摆手,见宋公及其随行臣子纷纷离席,陡然长笑数声。田婴、田忌等也都跟着爆出长笑,声震夜空。
笑声止住,齐威王转向田忌:“田将军,仓促之间,能战之卒可征多少?”
田忌朗声应道:“回禀陛下,不征可点五万精兵。”
“如果兴伐,多少时日可以出征?”
“若是伐楚,田忌须备兵三十日;伐赵,备兵二十日;伐韩,备兵十八日;伐燕,备兵十五日——”
“伐魏呢?”
“十日足矣!”
齐威王闭目端坐,陷入冥思。
魏惠王怒气冲冲地旋入自己行辕,一边大口喘气,一边在帐中来回踱步,耳朵里充塞着齐国君臣的一声声狂笑。踱有一阵,魏惠王终于爆发,将身边物什一件接一件地抓起,狠狠摔在地上。公子卬、陈轸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
发作一阵,魏惠王平静下来,颓然走到几前坐下,目光转向陈轸,声音阴狠:“陈轸,这是怎么回事?”
陈轸叩头如捣蒜:“陛下,微——微臣不知!微臣使齐时,一切均已讲妥,齐王甚是高兴,赏赐微臣诸多财物,这这这……怎会是这样呢?”
“寡人有点明白了,”魏惠王捏紧拳头,声音从牙缝里挤出,“田因齐是存心羞辱寡人的。卬儿!”
公子卬叩道:“儿臣在。”
“传旨,拔帐回魏!”
公子卬目视陈轸。
陈轸大急,再次叩道:“陛下,相王大典尚未举行呢?”
“相什么王?”魏惠王冷笑一声,将几案震得山响,“难道你嫌寡人所受羞辱还不够多,是吗?”
陈轸泣道:“陛下——”
魏惠王转向公子卬,喝道:“还不传旨?”
“儿臣领旨!”
陈轸回到自己帐篷,闷坐一时,转对戚光道:“齐王态度大变,里面定有蹊跷。你到齐国,查查此弯绕在何处,我陪陛下回魏。”
戚光点头。
翌日晨起,天尚未亮,魏惠王及其随行的五千人马没有向任何人辞行,拔帐回国。
中午时分,齐威王亦传旨起帐回齐,坐镇临淄,以魏惠王背约、不辞为由,命田忌点兵五万伐魏,同时传檄天下,约盟赵、韩、秦三国,共诛不道之魏。
以一人之力挑动这起列国大战的庞涓如来时一般,身背包袱,腰挂宝剑,站在临淄城外西南十里的稷山上,远远望着齐国三军步调齐整地走出齐都临淄,络绎远征魏境,嘴角浮出一丝浅笑。
至此为止,出山之后,以鬼谷子之计下出的第一枚棋子完美落定。
然而,庞涓知道,真正艰难的是下一枚棋子。他已知道下往何处,但何时落子,如何落子,落子时的节奏、轻重,哪一点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满盘皆输。
魏国大梁,刚刚落成的魏国王宫里,空气里依旧弥漫着清新的木香和清漆味。
夜已深,魏惠王却毫无睡意,独自坐在御书房里,两眼痴痴地盯着面前的几案。几案上是一只黄玉盘,盘中是一颗鸡蛋大小、精美绝伦的夜明珠。
魏惠王久久地凝视着它,似要将它看穿。不知过了多久,魏惠王慢慢地抬起右手,将夜明珠拿在手中,捧到眼前,轻轻抚摸它。魏惠王耳边渐渐响起齐国君臣的狂笑,“哈哈哈哈——”狂笑一声接一声,似乎没完没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魏惠王的脸色渐渐涨红,猛然扬手,将夜明珠狠狠砸向玉盘。只听“啪”的一声脆响,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与盛放它的玉盘一道,于顷刻间成为块块碎片。
魏惠王喝道:“来人!”
被惠王的怪异举动吓得不知所措的毗人跌跌撞撞地走到跟前:“陛下,老奴在!”
魏惠王一字一顿:“召惠施、朱威即刻觐见!”
“老奴领旨!”
当惠施、朱威跌跌撞撞地赶到御书房时,魏惠王的火气已降下去,正在眯着两眼望着几案上的玉石碎片。看到两位重臣叩在面前,魏惠王微微抬头:“两位爱卿,平身。”
惠施、朱威谢过恩,忐忑不安地分坐两侧。
魏惠王缓缓问道:“看到这些碎石块了吗?”
二人点头。
魏惠王长叹一声:“唉,都是它们害了寡人哪!”
惠施、朱威互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
魏惠王慨然说道:“寡人自来世间,只会羞辱他人,未曾受到他人羞辱。此番徐州之行,这一课算是补上了!现在想来,田因齐羞辱得好哇,寡人连做二十余年的梦,让他一下子羞醒了!”
惠施应道:“陛下,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唉,”魏惠王长叹一声,“这么晚了,寡人却睡不着,坐在这儿思来想去,总算明白一个理儿:错不可怕,怕的是不肯认错。这些年来,寡人一错再错,却死要面子,不肯认错,终于酿成今日大错。今天晚上,寡人并无他事,只想面对一地碎石,向天下认错,请二位爱卿来,只是做个见证。”
惠施、朱威听闻此言,各跪于地,泣道:“陛下——”
“惠爱卿说得好,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寡人召二位来,还有一事,就是补这破牢。二位爱卿——”
惠施、朱威齐道:“微臣在。”
“你们所拟的改制条陈,寡人也都看了,玺印这也加盖了,放手做去。昔日勾践卧薪尝胆,十年而雪奇耻大辱。寡人不如勾践,二十年总也够了吧!”
惠施泣道:“陛下有志如此,魏国不治,当无天理。”
话音刚落,毗人急急走进,将一份边关急报呈送魏惠王:“陛下,边关火急军情!”
魏惠王拆函阅之,面色渐变。
惠施、朱威面面相觑。
惠王将信函慢慢递给惠施。惠施阅过,面色也是变了,顺手又递给朱威。
“田因齐,”魏惠王陡地将拳头重重砸在几案上,声音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你——欺人太甚!”
惠施急道:“陛下——”
魏惠王转对毗人,一字一顿:“敌寇袭境,敲响警钟,通知百官,紧急朝会!”
“老奴遵旨!”
不一会儿,连续不断的敌寇犯境钟声从魏宫传出,响彻在大梁上空。大梁城里一片惊乱,百官各从梦中惊醒,穿好冠带,驰向王宫。
三更时分,百官毕至,魏惠王面色冷凝,目光严厉地扫视众臣,连扫几遍,沉沉的声音略显沙哑:“诸位爱卿,听到这钟声了吗?”
百官异口同声:“听到了!”
魏惠王说得非常缓慢,却极具感染力:“这是敌寇犯境的钟声!寡人自继承大统以来,立政二十二年,征伐的钟声听过无数,敌寇犯境的钟声却只听过两次。第一次是秦人,从西边来!这一次是齐人,从东边来!”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魏惠王的声音依旧缓缓的:“诸位爱卿,寡人年岁日高,百姓生活日苦,魏国不想打仗了。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田因齐自封为王,盛情相邀寡人。为求睦邻,寡人不计身价,应邀赴徐州为他捧场,不仅未得好遇,反而受他百般羞辱。寡人尚未找他算账,他倒领兵打进寡人的家门口了!”
众臣无不面面相觑。
魏惠王突然抬高声音:“田因齐羞辱寡人,寡人可忍。田因齐兴兵犯境,羞辱我堂堂大魏,你们说,寡人还能忍吗?”
众臣激动万分,齐声吼叫:“誓抗齐寇,为陛下雪耻!”
魏惠王声如洪钟:“不是为寡人雪耻,是为你们自己雪耻!是为大魏国雪耻!诸位爱卿,任何来犯之寇,无论他是秦人、齐人、赵人还是韩人,都是寡人的敌人,也是大魏的敌人。寡人欲举倾国之力,宁可粉骨碎身,不做亡国之奴!”
百官齐道:“誓死追随陛下,保家卫国!”
魏惠王将目光落在朱威身上:“朱司徒,除去各地守备,还能征调多少兵马?”
朱威跨前一步,朗声禀道:“回禀陛下,可征调铁骑一万,武卒四万。另有苍头十万可供征役!”
“好!”魏惠王一挥拳头,“诸位爱卿,齐将田忌率兵五万来袭,寡人也有精兵五万,哪位爱卿愿意领兵御敌,雪寡人之耻?”
公子卬用肘顶下陈轸,陈轸迟疑有顷,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保举一人,可迎战齐寇!”
魏惠王看他一眼:“爱卿保举何人?”
“安国君!”
朝堂所有目光尽皆落在公子卬身上。
公子卬精神一抖,出列奏道:“启奏父王,儿臣愿意挂帅出征,代父王教训齐人!”
魏惠王看也不看他,面向众臣:“还有何人愿意领兵御敌?”
安国君话已出口,众臣无与争锋,纷纷低头不语。
魏惠王转向公子卬:“安国君听旨!”
“儿臣在!”
“封安国君为大将军,张猛为副将,点三军五万,迎战齐寇!”
“儿臣领旨!”
“陛下,”朱威急了,跨前一步,“张猛在西河一线,秦人——”
魏惠王斜他一眼:“秦人不是尚未到吗?”
朱威正欲再奏,惠施扯下他的衣角。
“卬儿,”魏惠王看向公子卬,“军情火急,你速去准备,辰时点兵,卯时出征!”
“儿臣领旨!”
“还有,”魏惠王略略一想,叮嘱道,“田忌精通阵法,用兵诡诈,你当小心布阵,坚守城池,万不可轻易出击!”
“儿臣谨记于心!”
退朝之后,百官纷纷走出宫门。
朱威紧走几步,赶上惠施,急道:“相国,陛下让安国君挂帅,您——您怎么不吱一声呢?”
惠施反问他道:“不让他挂,你说让谁去挂?”
“张猛。”
惠施连连摇头:“张猛是员骁将,做先锋可以,做副将已是高看了。”
朱威细想有顷,竟也无话可说,喃声说道:“可——相国大人,田忌是名将,公子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唉,”惠施长叹一声,“要是有对手,齐王能够急切用兵吗?”
河西之战,公子卬遭遇了生平第一次大败,在列国面前丢尽面子。此番齐人犯境,正好给了他扳回面子的机会。辰时点兵,刚到卯时,公子卬就已急不可待地传令三军,拔营迎战田忌。
齐军沿济水经大野泽过境卫地,杀奔魏境。公子卬探得明白,引领三军沿济水迎击,在煮枣遭遇齐军,吩咐安营扎寨。
副将张猛得到诏令,连夜布置好西线防务,率轻骑千人,朝煮枣方向疾驰。
公子卬刚刚扎下大帐,田忌战书已到,约他三日后斗阵。公子卬熟读兵书,尤其对阵法颇有研究,闻知田忌善斗阵法,早想与他一决高下,当即回了战书。
煮枣外面的田野上,魏、齐两军各摆一阵,田忌纵马提枪,上前挑战。公子卬识破阵势,率军冲入,不想齐军临时变阵,反遭掩杀,大败一场,折兵数千。
次日,田忌再摆一阵,公子卬自认识得,率军再冲,又遭惨败,折军数千。
公子卬急了,摆出一个阵中阵,将生门、死门故意颠倒设置,让田忌冲阵。田忌看得明白,识破机关,指使两员猛将从死门攻入,将魏军阵势冲乱。田忌乘势挥军掩杀,公子卬狼狈溃退。
魏军退至平丘,副将张猛方才赶到。二人合兵一处,稳住阵脚。公子卬大帐点兵,见已折兵两万,偏将以上的各营将官阵亡过十。
公子卬再也不敢隐瞒军情,急将战况报呈魏王,要求火速增兵。
魏惠王大惊失色,急召惠施、朱威,拍几怒道:“不让他攻阵,他偏不听,三战三败,折兵两万,竟然还有脸要求寡人增兵?”
“陛下息怒,”惠施奏道,“眼下军情紧急,可暂调附近守军两万驰援平丘,再征苍头补充守军!”
“唉,”魏惠王长叹一声,“有此竖子,多少兵马也是无用!惠爱卿,拟旨,调他回来!”
“陛下,”朱威急道,“三军不可无主啊!”
魏惠王略一思忖:“让副将张猛暂代主将之位。”有顷,捏拳恨道,“田因齐是明欺寡人朝中无人哪!”
朱威奏道:“臣保举一人,可抗田忌!”
魏惠王眼睛一亮:“爱卿保举何人?”
“龙老将军!”
魏惠王的眼睛马上又暗淡下去,半晌方道:“龙老将军虽是对手,可也太老了。”
“陛下,”朱威坚持奏道,“有龙老将军坐镇,军心必稳;军心若稳,齐必不撼。齐人长途奔袭,补给艰难。齐不撼我,军心自乱,持久必退!”
魏惠王看向惠施,见他也是点头,摆手道:“好吧,那就让老将军出马!”
朱威领命,起身欲走,魏惠王摆手:“慢!”
“陛下?”
“寡人亲自去请!”
龙家宅院里,正堂已被改成灵堂,几个女人跪在地上呜呜咽咽。
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男孩子眼中却无一滴泪水,只将两只大眼久久凝视在供桌上的一柄满是血污的宝剑和头盔上。
突然,这孩子几步蹿上灵堂,将头盔和宝剑取下,麻利地戴上头盔,拿起宝剑,飞也似的冲出门去。
这一幕被不远处的老家宰看到,大叫一声:“天哪,少爷拿剑跑了!”
几个仍在伏地悲泣的女人抬头一看,头盔和宝剑不见了,一下子呆在那儿。一个女人尖叫一声“虎儿”,晕厥于地。
另一个女人拔腿就朝门外追去,边追边喊:“虎儿,虎儿,你快回来!”
虎儿手拿宝剑早已跑到大门处,刚好撞在已经下车、正向大门走来的魏惠王身上。朱威眼明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将虎儿揽腰抱住。看到他身上带血的宝剑和头盔,魏惠王面色发白,额头上沁出汗珠。
看清是虎儿,朱威急道:“虎儿,你怎么了?”
虎儿挣扎道:“朱伯父,你别拦我,我要去杀齐人,替先父报仇!”
“先父?”朱威震惊,“你父亲他——”
虎儿泣道:“朱伯父,先父他——他在煮枣——”
魏惠王定下神来,以袖拭汗道:“朱爱卿,这是谁家的孩子?”
朱威已从虎儿的话里明白发生什么了,泪水流出:“回禀陛下,是龙老将军的孙子。老将军的爱子龙泰是左军先锋,当是在煮枣为国捐躯了。”
魏惠王掉下泪来,上前拉过虎儿:“孩子,来,跟寡人寻你爷爷去。”
魏惠王、朱威跟着虎儿来到后院的演武场上,看到草地上插着一支丈八长枪,枪下,白发苍苍的龙贾席坐于地,双目紧闭。
朱威上前一步:“龙将军,您看谁来了?”
龙贾依旧一动未动。
“龙将军,是陛下,陛下看您来了。”
龙贾依旧闭着眼睛,好半晌,两行泪水流出,缓缓说道:“朱司徒,莫开玩笑了,老朽只想静一会儿。”
“龙将军,”朱威声音哽咽,“朱威——朱威哪能在这个时候开玩笑呀?您睁眼看看,陛下真的看您来了。”
“陛下不会来的。”龙贾缓缓摇头,“龙贾老了。”
朱威又要说话,魏惠王摆手止住,在龙贾对面盘腿坐下:“龙将军,魏罃愧对您了。”
龙贾打个愣怔,睁开一双老眼,看到果是陛下,跪地叩道:“陛下——”
魏惠王起身,扶起他:“老将军免礼。”
龙贾哽咽起来:“陛下——陛下,真的是陛下——”
魏惠王以袖拭泪:“老将军,令郎为国捐躯,过在寡人呐!”
龙贾泣不成声:“陛下——”
“唉,”魏惠王长叹一声,“一路上细听朱爱卿之言,寡人始知河西真相。八万精兵,几百里河山,寡人的多年心血,竟在数日之间毁于不肖子之手,寡人却不自知,听信不肖子之言,迁怨于老将军。龙老将军,寡人……当有今日之辱啊!”
“有陛下此言,龙贾九死无憾矣。老臣有一言,早想讲给陛下。”
“寡人今日来,就是想听听老将军的声音。”
“魏为四战之地,四邻皆强,不可轻动刀兵啊,陛下。老臣守疆多年,只明白一个事实:魏之敌,不在齐人,不在赵人,更不在韩人,只在秦人!”
“惠相国也是这么讲的。寡人听取相国之言,亲赴徐州,本欲结好田因齐,共抗秦人,不想却又自取其辱。田因齐兴兵犯境,寡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呐!”
“纵使抗齐,也不可使安国君为将。”
“唉,”魏惠王叹道,“事已至此,不说他了。老将军,前方战事,如何是好?”
龙贾朗声道:“老臣不才,愿替陛下分忧!”
“老将军,如果寡人所记不错的话,您该年届花甲了吧。”
“老臣刚满花甲之年。”
“寡人本该让你颐养天年才是,可——”
话音未落,家宰领着一名军尉急急走进。
“报,边关火急军情!”军尉双手呈上三份急报。
魏惠王逐个拆看,拆一个,扔一个,神色大变。
朱威从地上拾起急报,匆匆一看,对龙贾道:“秦兵夜袭函谷,函谷失守,阴晋守军回救,在潼关遭到伏击,阴晋随之失陷,阴晋守军八千、函谷守军五千悉数以身殉国。南线,韩军两万犯舞阳,北线,赵军三万犯朝歌,守军皆在苦力支撑。龙将军,我们当真是四面皆战了。”
“这正是龙贾担心之事。”龙贾应道,“陛下——”
魏惠王望着他:“老将军请讲。”
“还能征集多少兵马?”
魏惠王将目光移向朱威:“朱爱卿?”
朱威迟疑一下:“最多四万。”
“陛下,”龙贾转向惠王,“将这四万交予老臣吧!”
魏惠王点点头,正襟危坐:“龙贾听旨!”
龙贾翻身叩拜:“老臣在!”
“封龙贾为大将军,总司全国兵马!免公子卬大将军职衔,押送大梁问罪!”
“老臣领旨!”
受命于危难之中,龙贾当即点齐四万兵马,分作三路,一万增援崤关,一万增援朝歌,五千增援舞阳,自带一万五千赶赴平丘。同时,魏惠王使毗人亲至平丘,将公子卬载入囚车,解回大梁。
龙贾与张猛合兵一处,依地势扎下营寨,任凭齐兵每日叫阵,只守不出。
田忌原本只带五万人马,经此几战,亦折兵近万。因是仓促征伐,后勤供应捉襟见肘,渐显不支。田忌正自着急,齐威王加派援军三万,大量辎重随之而来。
田忌得到后援,发起猛攻。龙贾左抵右挡,终是不敌,魏军全线溃退。龙贾跃马挺枪,亲自断后,却被齐人截断归路,团团围住。
到处都是冲杀声。龙贾左冲右刺,连挑数敌,身上多处负伤,情势万分危机。就在龙贾欲拔剑自刎时,西南方向杀声震天,张猛等骁将冒死冲入,救出龙贾,杀出一条血路,绝尘而去。
这场大战,双方人马尽皆拼命,杀得昏天黑地。
庞涓兀自立在附近山头上,望着龙贾等人拍马而逃,齐兵在后紧追不舍的狼狈场景,微微摇头,叹道:“唉,龙老将军,你是真的老了!”
张猛引众保护龙贾退至黄池,在济水南岸稳住阵脚,使快马向大梁禀报战况。
御书房里,魏惠王目光呆滞地凝视前线战报,良久,抬头扫向惠施、朱威、陈轸和太子申,不无哀伤地长叹一声:“唉,诸位爱卿,难道寡人真的已经走到山穷水尽、割地求和这一步了吗?”
几人面面相觑。
陈轸见皆无声音,跨前一步奏道:“陛下,微臣访到一个异人,说有奇策破敌。”
“快,”魏惠王急道,“宣他觐见!”
陈轸击掌,毗人领着一个巫士走进,在惠王面前叩道:“草民叩见陛下。”
魏惠王上下打量他几眼:“听说上仙有破敌良策,可否说来?”
“启奏陛下,”巫士缓缓说道,“魏国开挖鸿沟,截断龙脉,戾气上冲于天,触犯战星,战星降罪,魏国故而屡战屡败。”
朱威震怒,正欲发作,却见惠施微闭两眼,面上一无表情。
朱威强自忍住,看向惠王,见惠王非但没有怒容,反而听进去了,连连点头道:“嗯,上仙所言有理。大魏武卒数十年来所向披靡,可自开挖鸿沟以来,真还是屡战屡败呢。请问上仙,可有破解之法?”
“草民有一方,或可破解此厄。”
“上仙请讲。”
“出战前夕,陛下只要用黑山羊之血祭旗,将可使大魏武卒重获神力,扭转战局。”
“朱爱卿,”魏惠王喜不自禁,转望朱威,“速找黑山羊来!”
“回禀陛下,”朱威锁起双眉,奏道,“中原之地,山羊皆是白色,微臣不曾听说黑山羊。”
“岂有此理!”魏惠王断然说道,“传旨,张榜天下,无论何人,有晋献黑山羊者,悬赏百金!”
一只羊即赏百金,听得朱威瞠目结舌。
“陛下——”惠施慢慢睁眼。
“相国请讲。”
“陛下既能悬赏百金于羊,何不再赏几金于人呢?”
“惠爱卿所言甚是。”魏惠王再下旨意,“再加一榜,无论何人,凡能击退来犯之敌者,寡人不问出身,册封大将军,食邑万户!”
陈轸与巫士回到府中,刚刚落座,就见一辆马车在府前停下,戚光风尘仆仆地走进府中。
陈轸急迎出来,劈头责道:“怎么现在才回来?”
“回禀主公,”戚光伏地叩道,“两国交战,齐人盘查甚紧,小人绕道韩国,方才脱身。”
“查出因由了吗?”
“查出了,就是那个姓庞的。是他拦下齐王车驾,不知嘀咕些什么,齐王就此变卦了。”
“庞涓那厮——”陈轸眉头紧皱,“人呢?”
“齐王封他上卿,却被他婉言谢绝。赐他百金,他也坚辞不受。”
“什么?”陈轸大是震惊,“谢绝上卿之位,不受百金之赐!此人有何本领,竟然如此逞能?”
“小人打探过了。过去三年,庞涓在云梦山拜到一个异人为师,想是学到一些本领。”
“异人?什么异人?”
“小人不知。”
“云梦山?”陈轸喃喃重复一声,转对巫士,“上仙可知此山居何异人?”
巫士略想一下,抬头道:“莫非是鬼谷子?”
“鬼谷子?”陈轸怔了,“在下未曾听说。上仙可知此人?”
“略有所闻,”巫士微微点头,“多年前曾听家师讲起,说此人已经得道,本领了得。”略顿一顿,有些纳闷,“据家师所讲,鬼谷子不问世事,向不授徒,怎又突然收徒了呢?”
看来情势远比预料的严重。陈轸变了脸色,看向戚光:“那厮不在齐国做官,也不受齐王百金,必是寻仇来了。戚光——”
“小人在。”
“速去安排,多派人手盘查那厮,府中更要昼夜巡防!”
“主公放心,”戚光咬牙道,“只要此人敢到大梁,小人定叫他身首异处!”
大梁闹市区,两张榜文一左一右悬于告示墙上,一张是求羊的,一张是求贤的。羊赏百金,贤封大将军。榜文两侧,各有四名卫士持戟而立,观榜者人头攒动。
人群里,商人打扮、头戴毡帽的庞涓挤到榜前,细读榜文,暗吃一惊,自语道:“先生临别赠言‘遇羊而荣’,这羊真就来了!嗯,既有此语,我且不忙揭榜,再候一时,看有黑山羊否?”
正在此时,戚光领着几个凶徒匆匆走来。快要走到时,戚光喊住众人,嘀咕几句,众人分头挤进人群,挨个验看。
庞涓斜眼看到,嘴角现出一丝冷笑。
告示墙前,众人挤挤攘攘,大呼小叫,七嘴八舌:
“俺不识字,听说这里悬赏百金,陛下要的是啥金贵物件?”
“黑山羊,你家有吗?”
“黑山羊?千里马才值五十金,一只羊如何能值百金?”
“喂,这位大哥,你再看看,白山羊要不?我有五十只白山羊!”
“榜上写的是黑山羊,若要白山羊,还用张榜吗?”
众人哄笑起来。
旁边一个白须老人听得明白,径上前去揭下羊榜。众人雀跃起来,看守羊榜的四名卫士立即上前拿住老人。
一卫士道:“老丈,你家可有黑山羊?”
“瞧你说的!”老人白他一眼,“要是没有羊,我老汉哪敢揭这王榜?我那头黑山羊是老羊前年生的,村人都说黑羊不吉利,拉到街上也没人要,过年时,老汉本想杀它,却也害怕冲撞灾星,就放了它,一直养到现在。陛下若要,你们随老汉拿去就是。”
四个卫士大喜,押着老人去取黑山羊。
望着远去的卫士和老人,庞涓自语:“看来,该我撕榜了。”
庞涓走上前去,正要去扯另一张榜文,其中一个见过庞涓的打手大叫一声:“快,他在这儿!”
几个凶徒闻声赶来,散成扇形围向庞涓。
众人大惊,纷纷躲开。
庞涓早已今非昔比,何能将这几个瘪三放在眼里,竟是瞧也不瞧他们,径自走向榜文。为首一人举剑猛冲上来,眼看就要刺中庞涓,庞涓闪电般抽出宝剑,身子一闪,一道白光过去,那人不及叫喊,已是身首异处。其他凶徒见状,返身欲走,庞涓早赶上去,刷刷两剑,又有二人倒在地上。
一切发生在眨眼之间,看守榜文的四名卫士看得呆了,正自发愣,庞涓已是飞身榜前,伸手一扯,将那榜文揭到手中。
众卫士回过神来,持戟围拢过来。庞涓将剑“啪”的一声掷于地上。四卫士一拥而上,将庞涓拿住,簇拥他走向王宫。在场的戚光目瞪口呆,哪里还敢近前,看到众人走远,他才如梦初醒,撒丫子朝府中跑去。
众卫士将庞涓押到王宫,牵羊的老人也赶到了。早有人报知朝廷,魏惠王听到两榜均有人揭,大喜过望,当即传召二人进殿。众卫士押着庞涓二人走进殿中,陈轸见是庞涓,心头一凛。庞涓扫一眼陈轸,又看一眼老汉手中所牵的黑山羊,嘴角现出一丝冷笑。
庞涓二人走到殿前,叩道:“草民叩见陛下。”
魏惠王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在那只黑山羊上,乐不可支地连连点头:“呵呵呵,果然是只黑山羊!来人,赏老丈百金!”
老丈叩道:“草民叩谢陛下隆恩。草民孤老一人,常居山野,要百金无用,请陛下收回。”
老丈拒领百金,倒让惠王大吃一惊:“老丈不必客气,寡人悬赏在先,怎能言而无信呢?”
老丈再叩:“陛下出言必行,草民已心领了。陛下定要赏赐,草民愿将赏金转赠前方杀敌勇士。”
“好好好,”魏惠王大是感动,连声赞道,“寡人代前方将士谢老丈捐赠!御史大夫!”
御史跨前奏道:“微臣在。”
“将老丈的忠君爱国义举载入史册,晓谕全国臣民!”
“微臣遵旨!”
老丈又叩:“陛下,草民告退。”
魏惠王站起身子,朝老丈拱手揖道:“魏罃恭送老丈。”
御史示意,两名卫士引老丈及黑山羊徐徐退出。
既有黑山羊,又有好臣民,魏惠王心情甭提有多高兴,面带微笑地转向庞涓:“请问贤士尊姓大名,家居何地?”
“回禀陛下,”庞涓叩道,“草民姓庞名涓,安邑人氏。”
“好好好,”魏惠王愈发开心了,“庞子原是寡人子民,真是天助我大魏。众寇犯境,齐师猖獗,寡人张榜求聘退敌贤才。庞子自揭榜文,必有退敌良谋,寡人洗耳恭听!”
“回禀陛下,莫说是击退齐师,纵使陛下要扫平天下,庞涓也视若寻常之事。”
庞涓的托大言辞,即使魏惠王也是一怔:“哦?”
陈轸迫不及待地出列奏道:“陛下,微臣有奏!”
“爱卿请讲。”
“此人是奸细,陛下万不可轻信!”
“哦?”魏惠王倒吸一口气,目不转睛地盯向庞涓,而后转向陈轸。
“微臣查明,正是此人向齐王出谋划策,才使齐王改变初衷、羞辱陛下的。”
魏惠王大是震惊:“真有此事?”
“千真万确,陛下!”陈轸得了话语权,侃侃说道,“此人原为安邑无赖,为人凶狠,三年前杀死陛下曾经召见过的渔人和樵人,抢走陛下犒赏的三十金,不意被微臣护院发现,他又杀死微臣护院,逃之夭夭。数月之后,此人潜回微臣府中,再次图谋不轨,被微臣拿住送官,不料他从刑狱逃走,不知去向。微臣奉诏出使临淄,返回途中,亲眼见他潜往齐境。徐州相王时,齐王态度大变,微臣起疑,使人赶赴临淄,方才查明真相,正是此人当街拦下齐王车辇,被齐王带至宫廷,密谋多时。齐王封他为上卿,被他谢绝。齐王后又赏他百金,他也不受。此后数日,此人一直待在齐王宫中,与齐王朝夕相处。齐王态度大变,必是受到此人蛊惑!”
陈轸一口气讲出这些,莫说是魏惠王,即使朱威、惠施等朝臣,也是惊得呆了,无数道目光如看奇人般射向庞涓。
“大胆狂徒!”魏惠王拍案喝道,“难怪寡人在徐州受辱!来人,拿下逆贼!”
众卫士上前拿住庞涓,不由分说,将他五花大绑。
因有鬼谷子的偈语“遇羊而荣”,又有鬼谷里的三年历练,庞涓非但未显惊惶之状,反倒仰天长笑数声。
“逆贼,”倒是魏惠王怔了,“你已死到临头,因何发笑?”
“庞涓在笑魏国。”庞涓朗声应道,“朝无能臣,国无良将,小人当道,贤臣塞言,四面受敌,存亡系于一线。庞涓前来相助,却遭杀身之祸。如此国家,岂不可笑?”
“大胆狂徒,”陈轸厉声喝道,“杀人越狱当是死罪;卖魏求荣、里通外敌,当是灭门;咆哮朝廷,嘲笑陛下,当诛九族!”转向魏惠王,拱手,“微臣奏请陛下,速将此贼推出午门,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准奏!”魏惠王摆手,“将逆贼庞涓推出午门,凌迟处死!”
庞涓又出一声长笑,高声叫道:“魏国上昏下昧,何能不亡啊!”
魏惠王愈加震怒,大声喝道:“将此贼快推出去!”
众卫士推动庞涓,眼看就要走出殿门,后面传来一个声音:“慢!”
卫士停步。
惠施出列,徐徐奏道:“陛下,微臣有奏!”
魏惠王余怒未消:“说吧!”
“陛下张榜求贤,庞涓揭榜应征,合情合理。如果陛下就此杀之,只怕天下士人闻之心寒呐!”
“这——”魏惠王语塞了。
“陛下,按照大魏刑律,庞涓是否有罪,应由司徒府三堂会审,方能定夺。莫说是个揭榜士子,纵使苍头百姓,生死大事,凌迟酷刑,也不可据一面之词匆忙定之。”
惠施所言有理有据,不急不慌,众臣无不点头称是。
“陛下,”陈轸急了,“庞涓集数罪于一身,实为十恶不赦之徒,依律当斩。如果放他,就是姑息养奸啊!”
“请问陈上卿,”惠施突然转向陈轸,一反往日温恭之色,义正词严,“如果庞涓卖魏求荣,何以放着齐国的上卿之位不做?上卿出使齐国,得百金尚且欣然受之,庞涓身为普通士子,却视百金如粪土,又作何解?齐军屡战屡胜,魏军屡战屡败,庞涓如果真心卖魏,为何不去顺势助齐,反来逆势揭榜退敌呢?”
陈轸面红耳赤:“你——”
“陈上卿,”惠施一字一顿,不依不饶,“国家有难,我等身为朝廷重臣,应替陛下分忧,万不可嫉贤妒能,混淆视听,误国害民呐!”
惠施犀利的言辞如重锤一般一字一字敲打下来,陈轸只觉得骨头缝里一阵冰凉,当下叩拜于地,泣道:“陛下,微臣——微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啊!”
魏惠王似也看出中有蹊跷,摆手道:“陈轸,你退下吧!”
陈轸再拜,泣道:“微臣告退。”
看到陈轸退出殿门,魏惠王转向庞涓:“为庞子松绑!”
卫士松绑。
庞涓走上殿前,叩拜于地:“庞涓谢陛下不杀之恩!”
“庞子受惊了。”魏惠王放缓语气,“大敌当前,庞子有何退敌良策,可否言于寡人呢?”
庞涓环视朝堂:“陛下可否屏退左右。”
“诸位爱卿,退朝!”
众臣退朝。
魏惠王转对惠施、朱威:“惠爱卿、朱爱卿留步。”引三人径至御花园附近的御书房中。
惠王坐定,庞涓扑地跪下,叩道:“草民庞涓叩见陛下!”
“庞子请起。”魏惠王微微摆手,“此处再无外人了,惠相国、朱爱卿是寡人的左膀右臂,庞子有话,但讲无妨。”
“谢陛下。”
庞涓起身,朝惠施深深一揖:“庞涓谢过相国大人。”
惠施还过一礼,问道:“请问庞子,你与上卿可有过节?”
“回大人的话,”庞涓应道,“先父原是周室缝人,三年前,陈轸请先父为陛下缝制王服,先父以为不合礼制,坚拒不做,陈轸遂将先父囚于私牢,庞涓去救先父,不想中他埋伏,死战得脱。在外浪迹数月之后,庞涓再次潜回,欲救先父,陈轸以先父生命要挟,将涓擒住,然后又不守诺言,杀死先父,将涓送入大狱。庞涓无奈,只好越狱潜逃,进山拜师学艺——”
庞涓一席话,听得魏惠王目瞪口呆,许久,方才缓过神来:“难怪陈轸欲置庞子于死地,原有这个因由!”
“启奏陛下,”朱威见时机已到,拱手奏道,“微臣也已查实,眠香楼灭门一案,实系陈轸所为,后又栽赃嫁祸于公孙衍,逼迫公孙衍逃至秦国。”
魏惠王怒从心起,将拳头重重砸在几上,咬牙喝道:“陈轸逆贼,寡人待他不薄,他却屡害寡人,罪不容赦!朱爱卿,立即捉拿陈轸一家,押入死牢,抄没全部资财!”
朱威领了旨意,安排抓捕陈轸去了。
魏惠王转向庞涓,深揖一礼道:“寡人受奸人蒙蔽,差点误杀忠良,请庞子宽恕。”
庞涓泣拜道:“陛下查办奸贼,为庞涓洗雪杀父之仇,便是庞涓再生父母。自今日始,庞涓之躯永远属于陛下。只要陛下一声旨意,庞涓纵使扑汤蹈火,在所不惜!”
魏惠王起身,亲手扶起他:“庞子有此忠心,寡人幸甚!魏国今已危在旦夕,庞子可有良谋?”
“危在旦夕?”庞涓重复一句,略顿一顿,做惊讶状,“陛下何说此话?”
“唉,”魏惠王长叹一声,轻轻摇头,“庞子也都看到了,齐从东方来,秦从西方来,赵从北方来,韩从南方来,魏国四面皆战,寡人既无可战之卒,更无御军之将,岂不是危在旦夕呀?”
“陛下过虑了。”庞涓拱手道,“就眼前局势来说,魏国非但没有危在旦夕,反而是适逢良机,可喜可贺呢!”
庞涓此言一出,即使惠施,心中也是一震,两眼直直地望向庞涓。
魏惠王更被庞涓弄蒙了,急道:“什么?寡人适逢良机,可喜可贺?”
“正是。”庞涓微微颔首,“昔年文侯之时,西有强秦,南有蛮楚,北有悍赵,东有劲齐,四邻觊觎,形势一如今日般岌岌可危。然而,文侯振臂一呼,乐羊举枪而天下惊,吴起挺戟而诸侯惧,大魏历世三代,开疆拓土,东征西战,成就数十年霸业,天下莫不唯命是从。”
庞涓重提先君的赫赫功业,魏惠王听得心情激动,转而想到眼前的处境,却又禁不住黯然神伤,摇头叹道:“唉,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眼下强敌犯境,寡人——”连连摇头,说不下去了。
庞涓朗声道:“陛下,在草民眼中,并无强敌。”
魏惠王抬头望着庞涓,口中不由自主地“哦”出一声,两眼不无疑惑地望向坐在左前侧的惠施。惠施眼睛微闭,似乎没有看到他的疑惑,也没有听见庞涓在说什么。
庞涓端起摆放在几前的一杯茶水,轻啜一口,抬头望着惠王,侃侃说道:“在草民眼中,陛下所说的强敌,不过是一堆行尸走肉,不堪一击耳。”
魏惠王听见庞涓言语愈加托大,心中也愈加疑惑,再次“哦”出一声,身子朝后微微一仰,眼睛也如惠施一样微微闭上。
庞涓并不急于说话,端起茶杯,再次轻啜一口,细细品过,缓缓放下茶杯:“请陛下屏气息神,听草民一言。”
魏惠王的眼皮抬也不抬:“说吧。”
“草民以为,”庞涓侃侃说道,“眼下四邻犯境,却无一处可惧。赵、韩与魏同为三晋,唇亡齿寒之理,他们不会不知。此番出兵,无非是逼迫陛下放弃王号,断无灭魏之念;秦人旨在打通东出之路,今得函谷、阴晋,于愿已足,不会再有大举。唯齐公不识时务,欺魏无人,视我为案上肥腻,欲一口吞之。陛下只需击溃田忌,其余三国必不战自退。”
“庞子所言甚是,可——”魏惠王抬眼望向庞涓,“如何击溃田忌,正是寡人所愁之事。”
“草民敢问陛下,是想活擒田忌呢,还是要了他的脑袋?”
魏惠王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望着庞涓:“庞子——”
“陛下,”庞涓神态郑重,“草民在等您的旨意呢?”
“这——当然是活擒了!”
“陛下若是信得过草民,草民定在一月之内将他绑缚殿前,听凭陛下处置!”
魏惠王目瞪口呆,抬眼望望庞涓,又望望惠施。
惠施睁开眼睛,望向庞涓:“敢问庞子师从何人?”
“回禀相国,”庞涓朗声应道,“庞涓越狱之后,前往云梦山修习兵法,得鬼谷先生亲传。”
惠施震惊:“可是云梦山中的鬼谷子?”
“此人正是恩师。”
“陛下,”惠施转对惠王,“据微臣所知,云梦山鬼谷子堪称天下第一奇人,文韬武略无所不通,庞子能够拜他为师,必有大成。适才所说,或非戏言。”
“哈哈哈哈,”魏惠王大笑数声,“田因齐虚上卿之位,未得庞子。寡人得之,实乃魏之大幸。请问庞子,若破齐人,你需多少兵马?”
“三万足矣!”
“这……”魏惠王惊道,“齐有大军七万,田忌更是名冠列国,庞子你——”
“军无戏言!”
“好吧!大梁尚有守城精兵三万,寡人全部予你!”
庞涓起身,三拜之后,缓缓说道:“草民谢陛下隆恩。只是——”
“庞子有何要求,但说就是。”
“大梁守军尚需守护陛下安全,草民不敢擅用。”
“唉,”魏惠王长叹一声,“不瞒庞子,除此之外,寡人实在无兵可调了。”
“龙将军那里不是尚有雄兵数万吗?”
魏惠王连连摇头:“龙将军处只有不到四万人马,且连战皆败,士气低落,不堪大用了。”
庞涓微微一笑,拱手道:“草民恳请陛下,暂将龙将军麾下兵马调拨三万,交予草民即可。”
“你是说——”魏惠王震惊,“就用龙将军的败兵?”
“在草民眼中,并无败兵。”
“好。”魏惠王略一思索,对毗人道,“拟旨,封庞子为龙将军帐前御敌先锋,准允统兵三万。破敌之后,另行封赏。”
陈轸匆匆回到府中,戚光已迎上来,正欲禀报庞涓之事,却听陈轸急急吩咐:“快,取几箱金子来!”
戚光见主公一脸惧色,已知出事,再无多言,急急走进金库,使人抬出几箱金银珠宝,套上两辆驷马轺车,放好垫脚凳,轻声问道:“主公欲去何处?”
陈轸跳上车子:“先去韩国,快走!”
戚光略想一下,跳上装金子的轺车,转对候在一边护送的丁三道:“主公出使韩国,我也得去。家中之事,托付于你了。”
丁三应道:“戚爷放心。”
戚光拉紧缰绳,扬鞭喝叫一声,驾车直奔南门而去。
二人走后不到半个时辰,白虎引兵飞驰而来,将上卿府四面围定,破门而入。丁三急带家丁赶来,见到这个阵势,惊道:“白少爷?”
白虎喝道:“拿下!”
众兵丁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拿住丁三和众家丁。丁三一边挣扎,一边大叫:“反了!反了!你们睁眼看看,这儿可是上卿府,你们还想活命吗?”
白虎冷笑一声:“拿的就是上卿,搜,一个也不许放过!”
众兵丁答应一声,四下扑去。不一刻儿,上卿府中所有人员尽被押送过来。
一个军尉禀道:“报,府中人丁全部在此,不见陈轸、戚光!”
白虎走到丁三跟前:“陈轸何在?”
丁三硬着脖子,死也不说。白虎盯他一眼,转问一个家丁,家丁两腿打战,结巴道:“半个时——时辰前出门去了。”
白虎厉声问道:“哪儿去了?”
“说是出——出使韩国。”
白虎对军尉道:“快,莫要让他跑了!”
“下官遵命!”军尉说完,引十几骑急朝南门驰去。
白虎对着仍旧站在原地的众军卒道:“愣什么?抄家!”
众军卒齐应一声,再次四下扑去。
陈轸、戚光驰出南门,行不过数里,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陈轸眼珠儿一转:“我想起一事,这要去趟邯郸。你带上这些珠宝,过韩境前往洛阳,在那里寻个客栈住下,我办完事情即去洛阳寻你。”
戚光点头。
陈轸跳上后面一辆车子,驱车向东驰去。
陈轸走后不到半个时辰,身后就有马蹄声传来,戚光回头一看,但见烟尘滚滚,十几骑急追而来。戚光脸色陡变,驱车狂奔。奔不过数里,司徒府的军尉已率众骑赶上,将戚光团团围住,拿下之后押回大梁。
白虎回禀朱威,司徒府出具关文,四处缉拿陈轸。
济水宛如一条宽大的银带,在黄池北侧打了个大弯,向东南流去。济水两岸,魏军沿南侧,齐军沿北侧,各呈一字儿排开。
齐军阵前,先锋赵冲引领数千甲士擂鼓叫阵。魏军辕门前面,一面写着“大将军龙”的大旗在辕门外面随风飘动。大旗下面,一个巨大的藏青色免战牌高高挂起,魏军副将张猛两眼冷漠,手中的长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排将士全副武装,手持弓弩,全神贯注地望着河水对岸的齐军。
向晚时分,张猛望见齐军收兵,正欲回营,一行数骑疾驰而来,在辕门前勒住马头。张猛认出其中一人是毗人,急叫开门。不一会儿,毗人领着庞涓等走进辕门,直奔中军大帐。
帐中,身负重伤的龙贾躺在榻上,几名军医候在一边,小心翼翼地为他清洗伤口,敷药煎汤。龙贾脸色蜡黄,额上汗水流淌,似在强忍创口上的剧痛。
张猛走进,在龙贾跟前轻道:“龙将军,陛下使内宰看望您来了。”
说话间,毗人已进帐中。
龙贾挣扎一下,尝试坐起,毗人急步上前,按住他道:“龙将军,快快躺下。”
龙贾躺下来,喘口气道:“龙贾有负陛下重——重托,愧对陛——陛下。”
毗人安抚他道:“老将军,陛下特叫在下看望将军。”
龙贾泪水流出:“唉,老了,龙贾老了。龙贾对不住陛下啊!”
“龙将军尽管养伤,”毗人从袖中摸出诏书和调兵虎符,“陛下已委派先锋一名前来相助,这是诏书和虎符,陛下要将军暂将帐前兵马调拨三万交予先锋庞涓,由庞将军先驱破齐。”
龙贾心头一怔,含泪道:“末将领旨。庞先锋——人呢?”
“就在帐外。”
龙贾喘息一下,对张猛道:“请——请先锋将军进——进帐。”
张猛朝帐外叫道:“大将军有请御敌先锋进帐!”
一身戎装的庞涓走进帐中,在榻前叩道:“末将庞涓叩见大将军!”
龙贾轻喘几下:“庞——庞将军,免——免礼。”
庞涓依旧跪在地上:“末将谢大将军厚爱。”
龙贾转对张猛:“张将军,你介绍一下两军情势。”
张猛应过,转对庞涓道:“庞将军,田忌大军七万,沿济水北岸下寨。我军连败数阵,士气大挫。眼下虽是汛期,但这一带河床甚宽,水流平缓,深不过胸,齐兵可涉水而过。眼下情势——”
庞涓截住话头:“张将军不必多说,眼前情势,在下已知道了。”
张猛一怔,眼望龙贾。
龙贾眉头微皱,喘着气道:“张将军,点兵三万,交予庞将军。”
张猛迟疑一下:“回禀将军,除去伤残,我能战之士,已经不足三万了。”
龙贾轻叹一声,微闭双眼:“既然如此,就全部交予庞将军吧。”
“末将遵命!”
庞涓朝龙贾再拜道:“末将谢龙将军信任!龙将军安心养伤,庞涓誓于旬日之内,将齐将田忌绑缚马下,请大将军发落!”
听闻此话,龙贾睁开眼睛,凝视庞涓半晌,缓缓说道:“庞将军,老朽累了。”
“大将军静心养伤!庞涓告辞!”庞涓再拜后,缓步退出。
望着他的背影,龙贾缓缓摇头,轻叹一声:“唉,若是公孙衍说出此话,老朽或可相信。”
先锋帐外,军乐声中,两名军卒将一面写有“先锋庞”的藏青色大旗徐徐升起。
见旗子完全升起,庞涓转对候于一侧的参军道:“在旗下搭个祭坛。”
参军答应一声,安排军卒在旗杆下面搭起简易祭坛,庞涓使人牵来那只准备献祭的黑山羊,将它拴在祭坛下面。
看到黑羊拴好,庞涓略一思索,迈步走进三军副将张猛的营帐,单膝跪地,朗声禀道:“禀报将军,末将准备就绪,可以点卯了!”
张猛点头,传令诸将至先锋帐前点卯。不一会儿,三军诸将纷纷赶到先锋帐前,不无狐疑地走进帐中。
副将张猛坐于主位,庞涓作陪。一阵鼓响之后,张猛拿过花名册逐一点将,点毕,朗声说道:“诸位将军,传大将军令!”
诸将“刷”的一声立定,而后单膝跪地。
张猛朗声说道:“大将军令,自今日起,三军将士悉听御敌先锋庞涓调遣,违令者斩!”
众将皆吃一惊,纷纷将目光投向庞涓。
庞涓站起身子,朝诸将连连拱手:“御敌先锋庞涓见过诸位将军。”
众将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望向张猛,无人理睬庞涓。庞涓正自尴尬,张猛缓缓离开主位,走至众将前面,在首位站下,单膝跪地:“末将张猛叩见先锋将军,请将军发令!”
众将见状,只好齐声说道:“末将叩见先锋将军,请将军发令!”
庞涓走过来,亲手扶起张猛,又将诸将一一扶起,朝众人深鞠一躬,朗声说道:“庞涓谢诸位将军抬爱!”
众将皆道:“请先锋将军发令!”
庞涓朗声说道:“先锋庞涓求问诸位将军一句回话。”
众将异口同声道:“请将军发问!”
庞涓一脸严肃:“诸位将军,想打胜仗吗?”
几年来,魏军几乎是每战必败,三军诸将无不憋着一肚子火,哪个不想打胜仗?但打胜打败不是想与不想之事,在诸将看来,庞涓此问简直可笑,因而谁也没有开口。
见无人开口,庞涓又问一声:“诸位将军难道不想打胜仗吗?”
又是一阵沉默。
场面正自尴尬,中间一位青年将领冷冷说道:“回先锋将军的话,这里没有人愿打败仗。”
“好!”庞涓看他一眼,朗声说道,“既然无人愿打败仗,自今日开始,庞涓定与诸位只打胜仗!”
此话简直就是将牛皮吹上了天,众人再次缄默。有顷,右军主将冷笑一声,揶揄道:“先锋将军,如果能够只打胜仗,大家做梦也会笑醒的。”
听闻此言,诸将纷纷扭头接耳,言语表情不无嘲弄。
庞涓斜他一眼,缓缓说道:“庞涓以苍天的名义保证,诸位一定会在梦中笑醒。”
右军主将再次揶揄:“末将敢问一句,先锋将军拿什么保证?”
庞涓抬起手来,指指自己的脑袋:“就拿这个。”
众将见他押上脑袋,谁也不再说话。
庞涓略略一顿,缓缓说道:“诸位将军,你们也许早就听说了,不久前,陛下在大梁张悬王榜,招募破敌之人。在下不才,斗胆揭榜,蒙陛下恩宠,授予先锋职衔,授命破敌。”指下自己脑袋,“诸位将军,在下自揭下王榜之时起,也就押上这个了。”
王榜之事早已闹得沸沸扬扬,众将自然知晓。揭下王榜而不能破敌,即使战不死疆场,未来结局也只能是一个,这个众将也是心知肚明。
见众将再无他话,庞涓轻轻咳嗽一声,接着说道:“诸位将军定想知道,在下本是一介草民,何德何才,竟敢冒死去揭王榜?”
这也正是众将极想知道的,因而无不瞪大眼睛望着庞涓。
“不瞒诸位,”庞涓扫视他们一眼,侃侃言道,“一个月前,在下路过宿胥口,感觉困乏,就在树下小酣。刚刚躺下,似睡非睡之际,在下突然看到一人从天而降,正自惊异,那人径直飘落于在下跟前,端坐于地,缓缓说道,‘庞涓,听说你一向敬服本将,今日见到本将,还不叩拜?’在下定睛一看,来人竟是在下平生最最崇拜的吴起将军,当即叩拜于地。吴起将军又道,‘庞涓,魏国有难,魏王不日将在大梁张榜求募破敌贤才。本将受上天之命,晓谕你去大梁揭榜,辅佐魏王陛下,重振大魏雄风。’在下叩道,‘吴起将军,晚辈无德无才,如何敢去揭榜?’吴起将军道,‘庞涓勿忧,本将授你一书,保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吴起将军说完,从袖中摸出一书,抛予在下。在下接过一看,竟是一本宝书,当下大喜,叩头再拜。在下叩毕,抬头再看,吴起将军已飘然远去。在下还有许多话欲问将军,见他飞升,心中一急,脱口大喊,谁料这一喊,竟自醒了。在下原以为是梦,回头一看,怀中真还多了一册竹简。诸位将军请看。”从袖中摸出一卷竹简,啪地摆在几案上。
众将听得出神,又见庞涓拿出一书,无不瞪大眼睛望那竹简。庞涓将竹简细细摊开,卷首赫然写着《吴子兵法》四字。
庞涓将竹简全部展开,再缓缓合上:“诸位将军,吴起将军晚年确曾著有兵书一部,秘不示人。临难之际,将军担心此书为奸人所得,含泪将其焚毁,因而世人不知。今魏国有难,吴起将军特将此书传授于涓,要在下辅佐陛下,重建霸业。”
宿胥口有一棵吴起树,魏人无不知晓。庞涓又将这个故事讲得有鼻子有眼,且又甩出一本宝书,众将无不信以为真。
最先发言的青年将军由衷叹道:“唉,庞将军,这些年来我们每战必败,打得窝囊啊!只要将军能领末将打上一次胜仗,末将纵使身碎万段,死亦无憾!”
众将齐声附和。
“诸位将军,”庞涓抱拳说道,“回营之后,你们可以转告每一位勇士,就说从今日开始,大魏铁军必将战无不胜,因为吴起将军的在天之灵正在护佑我们!”
众将齐道:“末将誓死跟随将军,振我大魏雄威!”
庞涓举手誓道:“庞涓愿与众将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众将齐声起誓:“我等愿意跟从将军,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庞涓扫视众将一圈,不无威严地朗声说道:“诸位将军,在下已修战书一封,三日之后,与田忌河滩斗阵!”
听到庞涓又要斗阵,众将面面相觑。
左军主将迟疑一下,跨前禀道:“启禀先锋将军,田忌精通阵法,前大将军与他几番斗阵,不曾赢过一场。龙大将军所摆之阵,也被田忌找到破绽。庞将军又要与他斗阵,岂不正中下怀?”
“诸位放心!”庞涓猛一挥拳,“吴起将军亲授在下奇阵,专擒田忌!诸将听令!”
听到吴起将军亲授奇阵,众将多少有些振奋,跨前一步:“末将听令!”
庞涓不无威严地扫视诸将一眼,朗声说道:“帐外祭旗!”
“什么,你说庞将军向田忌约下战书,主动挑战?”龙贾一急,挣扎着就要坐起,张猛忙伸两手将他扶住。
“龙将军,”张猛按着龙贾重新躺下,“您——您不能动啊!”
龙贾喘息几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张猛。
张猛迟疑一下,接着说道:“庞将军不仅向田忌下达战书,且还约他三日之后在河滩斗阵。”
听到斗阵二字,龙贾不禁长叹一声,闭上眼睛,喃喃道:“唉,又是一个公子卬啊!”
张猛亦叹一声,不再做声。
又过一时,龙贾睁开眼睛,望向张猛:“知道他欲布何阵吗?”
张猛摇头:“点卯之后,庞将军拿出一本《吴子兵法》,说是吴起将军托梦于他,要他揭榜退敌。然后就——就带众将到帐外以黑山羊祭旗。祭完旗,他什么也没有说,只让众将回营听令。”
龙贾惊道:“三日后就要斗阵,他——他难道什么也不准备?”
张猛点头道:“眼下尚看不出。”
龙贾沉思有顷,吩咐道:“庞将军若有举动,速来报我。”
“末将交代过了。”
话音刚落,中军参将急走进来,禀道:“报,庞将军传令了!”
张猛急问:“所传何令?”
“传令司粮草的李将军,将军粮倒在库中,腾空一万个麻袋,等候调用。”
“什么?”张猛惊道,“他要把粮食倒在地上?”
“正是。”中军参将接道,“不仅如此,庞将军还要征用二十车干石灰、一千柄木锨、一万条丝纱——”
张猛不解地望着龙贾,自语道:“二十车干石灰粉、一千柄木锨、一万条丝纱——”转头望向参将,“还有何令?”
“庞将军还……”参将迟疑一下,“还要一千桶屎溺。”
“什么,一千桶屎溺?”张猛彻底蒙了,愣有多时,抬头再问,“他还要什么?”
参将摇头。
“大将军,”张猛转头望向龙贾,“他——他要这些玩意儿,有何用意?”
龙贾闭上眼睛,陷入沉思,有顷,抬眼望向参军:“诸位将军呢?”
“回禀大将军,众将得令后甚是惶惑,是否遵从,皆要末将请示大将军。”
“告诉诸将,”龙贾缓缓说道,“三军既已交予庞将军,就应听从庞将军调遣!”
张猛急道:“龙将军——”
龙贾再次闭上眼睛:“去吧。”
张猛转对参将:“传令诸将,一切听从庞将军调遣!”
“末将得令!”参将应毕,转身退出。
看到参将走远,张猛一脸惑然地望着龙贾:“龙将军,庞将军他——”
“嗯,”龙贾若有所思,“如此部署倒是怪异,难道庞将军另有奇谋?”略顿一下,轻轻摇头,“以三万疲败之卒挑战田忌七万大军,纵有奇谋,也是凶险。张将军——”
“末将在。”
“速将庞将军用兵之法密奏陛下,让陛下加固大梁城防,以防不测。另外,你可预留三千弓弩手,设伏于黄池北门外面的槐树林中,万一庞将军兵败,掩护其入城。”
张猛应允一声,急步走出帐外。
前方密奏传至宫中,魏惠王匆匆阅过,啪一声掷于几上,大叫一声:“竖子误我!”
惠施一怔,赶忙拣起战报,逐行看去。
呆坐一时,魏惠王不无沉重地摇摇头,颓然叹道:“唉,什么黑山羊?什么鬼谷子高徒?天亡寡人啊,惠爱卿!”
惠施已将战报仔细看毕,急叩于地,轻声奏道:“陛下——”
惠王不由分说,摆手打断他:“惠爱卿,不必说了。”朝外大叫,“来人!”
毗人急至:“老奴在。”
惠王一字一顿,字字铿锵:“到库房取寡人的战袍来!”
毗人不无惊疑地望着惠王,两眼发直。
“愣个什么!”惠王瞪他一眼,吼道,“还不快去?”
毗人打个哆嗦,正欲退出,惠王又道:“还有——”
毗人止住步子。
“擂鼓鸣钟,诏告大魏臣民,不分男女老幼,悉数上城!寡人纵使血染甲衣,也要与田因齐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