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秋天,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Caritas公司
约安·斯托伊卡打开一条门缝,向门外的办公室张望。他又看到了那个老人,排在队伍大约正数第六位,心猛地一沉。他迅速移开,想要关门,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还是看到了他。
“你!”他走出队伍,向斯托伊卡冲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我要拿回我的钱。你就是个小偷!”
斯托伊卡摇摇头。“你会拿回钱的。但必须遵守规则。”他指指排队的人群。“必须像其他人一样排队等候。”
“我等过了,三个月期限的理财差不多一个月前就到期了。我需要吃饭。你为什么这么难缠?”
斯托伊卡挥手赶他走开。“你排队就是。”要是没有严格的规则,诡计很快会被揭穿。之后,每一个罗马尼亚人都会追着他不放,几乎所有人都在骗局里投了钱。
那个人低声咒了几句,还是回到队伍。
斯托伊卡的注意力回到三个职员身上,他们在为排队的人服务。他们坐在一排桌子前面,盖章、装订文件然后数钱。每一个人都拿钱还给顾客,而不是顾客把钱拿来。钱马上没了。怎样扭转这个混乱的局面?
斯托伊卡又对上老人的眼睛。他避开老人的目光,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排队的人身上。曾希望有些人是来存钱的,因为Caritas公司急需资金。存钱不太可能,现在几乎没有人来投资。今天早上,数十个人睡在门外,等着开门后就来取钱,就像那个老人一样。队伍中的人们烦躁不安,绝望的情绪弥漫在空气中。
三周前,资金来源枯竭,他曾暂停赎回。现在,每个月只开放一天赎回资金。投资已经停止,每月开放一天钱也不够。如果能撑上一小时,都算他幸运。
一个穿着破旧外套的女人排在队伍前头,瞪了他一眼。如果是一周前,一定会给他一个灿烂的微笑。她指了指身后倚在拐杖上的老人。“你为什么不能把钱还给这位老人?”
斯托伊卡不理她。
“把钱还给我。”老人抬高嗓门,声音盖过人群的喧闹。
排队的人一阵骚动。
“你可以拿回钱。”斯托伊卡低声抱怨道。“要是你没有把所有人的机会都给毁了。”六个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跺着脚进来,他警惕地看了一眼。他们排到队尾,从衣着可以看出他们是矿工,回市内取钱的,他们一定是拼拼凑凑,才凑足大约20万列伊。这只相当于200美元,但大批投资者都存入这么多钱,形势一度非常乐观。购买奔驰和貂皮大衣,对每月只赚相当于60美元月薪的工人们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他曾听说有个人卖掉唯一一头奶牛,把所有钱都投进Caritas公司。这个人做的并不像听上去的那么愚蠢。要是这些人知道什么对他们好就好了。希望他们不会得寸进尺,要求拿回他们的钱。
斯托伊卡的思绪回到矿工身上。一群好斗的人,聚集在一起,很可能带来麻烦,尤其刚坐了几小时没有暖气的火车。最好付钱给他们,让他们离开,不然事态很快就会失控。然后,将结束这个骗局。他可以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如果现在一切结束,还有足够的钱安度余生。
他向助理打个手势,助理在那些人进门后关上了门。
Caritas公司
Caritas在拉丁语中是慈善的意思。但1992年,在罗马尼亚,唯一得到救济的,是约安·斯托伊卡。斯托伊卡以前在一个化工厂做会计,是Caritas公司庞氏骗局的策划者。
Caritas公司在庞氏骗局的历史上地位特殊。从没有哪个骗局像这场罗马尼亚骗局一样,把一个国家愚弄到这个程度。官方曾估计,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或者说400万人,投资这场骗局,投资金额高达整个国家储蓄的一半。要弄明白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必须了解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1989年圣诞节期间,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政权被推翻。距此事还不到两年,他和妻子受审当天获罪,随后被行刑队枪决。不到两周后,1990年1月1日,罗马尼亚废除死刑。
几乎一夜之间,罗马尼亚天翻地覆。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结束了共产党42年的统治。齐奥塞斯库是共产党最后一届领导人,1967年12月到1989年12月,以铁拳政治统治着罗马尼亚。40多年间,许多罗马尼亚人生活在贫困和压迫之中。
救国阵线组建新政府,决定通过渐进改革实现经济转型。货币管制取消,国家开始向自由的市场经济过渡。尽管进行渐进的私有化和改革,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罗马尼亚的通货膨胀率不到一年达到60%。通货膨胀伴随着高失业率,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的财政紧缩方案,更多人陷入贫困的深渊。
1992年4月,距离革命不到两年,经济环境萧索,约安·斯托伊卡的Caritas公司庞氏骗局诞生。他许诺有钱可赚,革命之后破碎的希望都随之重新点燃。骗局一开始,人们就努力凑钱投资Caritas公司。
很快,斯托伊卡收到的钱超乎想象。短短几个月,从赚取会计的薪水,发展到几乎什么工作都不做,就能拿到成堆的现金。他开了一家高端商店,挥霍无度的赢家购买奢侈的食物和衣服,就继续赚他们的钱。
斯托伊卡给骗局冠一个“互助”计划的名号。许诺六个月内800%的收益。人们经受了两代贫穷,这简直就是福音。
这样的收益率似乎难以置信,但人们缺乏资本主义亲身经验,赚钱的许诺听上去很有道理。这个国家年通胀率达60%,不可思议的高收益也是可能的,不是吗?
斯托伊卡开展了一项十分有效的营销活动,将每个人每周的收益公布在当地的报纸。他称他们为“赢家”,进一步增强喜庆的氛围。鼎盛时期,名单有几十页那么长。每天都有数千人带着赚钱的希望拿钱来投资。
很快人们便对斯托伊卡在克卢日-纳波卡的生意趋之若鹜。市长杰若·福纳支持这项活动,在市政厅为斯托伊卡提供营业场所。投资的钱那么多,罗马尼亚政府不得不印发更多钞票。Caritas公司一度持有整个罗马尼亚流通货币的三分之一。
但这项投资到底是什么?其实有些模糊不清。人们只知道两件事情:必须招募亲朋好友参与其中,希望像报纸上的人一样成为“赢家”。
尽管Caritas公司没有基础投资,还是吸引数百万投资者。投资者排队几小时,就为把毕生的储蓄投入到这家公司。早期投资者开始购买新车、洗衣机、房产,炫耀刚刚获得的财富,赢家的名单和口碑消除了人们的疑问。不管以何种方式,投资的确成功。有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人们正变得富有。
尽管著名的银行家和经济学家发出警告,政府仍允许这项骗局继续顺利运作。政府无疑害怕,如果人们再次陷入贫困,将会引发另一场革命。
截止1993年底,各种预警信号已经无法忽略。显而易见,没有基础投资,投资的人越来越少。许多早期投资者决定退出,尽量置身事外,而新的、没多少钱的投资者也倾向于少投资一点。报纸上的赢家名单从几乎50页缩短到只有几页。
斯托伊卡暂停营业,说是电脑故障。几个月后又一次暂停营业,更加引起怀疑,直到1994年,Caritas公司最终倒闭。1994年8月,正式宣告破产。
斯托伊卡指责报社导致Caritas公司倒闭,许诺投资者能够拿回自己的钱。当然,这从未被实现,也永不可能实现。
斯托伊卡因诈骗罪获刑七年,上诉后减为18个月。然而,受骗人的情况却没有任何好转。许多人不得不额外工作数年赚回失去的积蓄或者归还借款。最终,被斯托伊卡蒙骗的人受罚的时间,比他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