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健康指标适用于一个积重难返的社会。
——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
英国和美国的心理疾病状况
如今,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成为了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例如英国的《每日邮报》(Daily Mail )就打出了这样的通栏标题:“心理不正常的一代。”据估计,一百万英国儿童(占5至16岁儿童人数的十分之一)患有心理疾病。据称,如果某所中学有1000名学生,那么其中有50人是重度抑郁的,100人是焦虑的,10至20人受困于强迫症,5至10名女孩受困于进食障碍。“美好童年调查”这一受到儿童协会委托的独立调查于200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支持了上述结论。在调查了数千名儿童后,他们的结论是,越来越多儿童受困于心理疾病,其中超过四分之一经常感到抑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破裂和来自同学的压力。
在美国,6%的儿童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这种行为综合征的特点是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好动、坐立不安。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几乎多达10%的3至17岁儿童在“情绪、注意力、行为、与他人友好相处等方面”都有着中度乃至重度问题。
那么这两个国家的成年人状况又如何呢?2000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23%的英国成年人或是患有神经症,或是沉迷于酒精和毒品;4%的成年人受困于多种心理疾病。2005年时,光是英格兰地区的医生就开出了2900万份抗抑郁药处方,耗费了国民医疗服务体系超过4亿英镑资金。在美国,每四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位在过去一年中曾患上心理疾病,其中重症所占比例几乎达四分之一;超过半数美国人在一生中会患上至少一种心理疾病。美国在2003年用于心理治疗的费用为1000亿美元。
心理福祉
在对其他社会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之前,我们应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健康的心灵指的是什么?
英国全国心理健康协会发布了一份名为《如何改善你的心理福祉》的手册,它一开始便提出:
良好的心理健康指的不是你所处的状态,而是你的行事方式。要想保持心理健康,你必须珍视并接受你自己。
该手册总结道,心理状况良好者能够善待自己,将自己视为有价值的人,并且按照合理(而不是不现实)的标准来评判自己。不珍视自己的人则害怕受到拒绝,他们与别人保持着距离,陷入了孤独这一恶性循环。
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患有心理疾病者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水平有时会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变化是导致抑郁的原因。恰恰相反,这些变化正是抑郁造成的结果。同样的,尽管基因缺陷可能是导致某些心理疾病的潜在原因,但这并不足以解释为何近几十年来心理疾病急剧增多。毕竟,我们的基因不可能改变得如此迅速。
苹果,还是橙子?
我们真的能够对不同国家的心理疾病状况进行比较吗?难道不同的文化不会导致不同种类的心理疾病,形成判断正常与否的不同标准,导致对差异的容忍程度各不相同吗?难道不是有些社会的人们更愿意承认自己存在情绪问题、吸毒,或是有着其他难以启齿的症状,有些社会的人们则较不愿意承认这些问题?
对不同国家的心理疾病状况进行比较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不过,随着研究者于1980 年代发明了“诊断式会谈”这一方法,情况变得容易一些了。即使不是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医生,也可以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大规模地衡量符合不同心理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人数。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 年设立了世界心理健康调查联盟,目的在于估算不同国家患有心理疾病者的人数、其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其治疗模式。尽管这一方法并不能完全打消人们对于文化差异所导致影响的疑虑,但至少这些调查在不同国家以相同的方式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在我们选定的富裕国家中,有九国完成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新西兰、西班牙和美国。尽管不具备非常严格的可比性,但通过类似的全国性调查,其他三国同样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比例进行了估算: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
收入不平等与心理疾病
在图表5.1 中,我们借助这些调查考察了富裕国家收入不平等状况与在接受访问前的12 个月里患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所 占比例之间存在何种联系。二者之间的关联是强有力的:在较不平等的社会里,患有心理疾病者所占比例要高得多。如此密切的联系绝非出自偶然。这些国家在图表上几乎排成了一条直线,只有意大利的位置有些偏差,其心理疾病患者所占比例比我们根据其收入不平等状况所预期的要低。正如我们在上一章中考察的信任程度一样,各国的心理疾病患者比例也存在巨大差异(从8% 直到26%)。在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受访之前的一年中曾患上心理疾病者所占比例不足十分之一;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受访之前的一年中曾患上心理疾病者所占比例略高于五分之一;在美国,受访之前的一年中曾患上心理疾病者所占比例略高于四分之一。各国间不平等状况的差距看上去与心理疾病患者比例的差距是一致的,同为三倍。
图表5.1:在较不平等的国家,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也更多。
对于能够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的九个国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考察各种类型的心理疾病,尤其是焦虑症、情感障碍、冲动控制失调和上瘾,以及一定程度的严重心理疾病。焦虑症、冲动控制失调及严重疾病与不平等均有着强有力的关联;情感障碍与不平等的关联较弱。我们在第3 章中发现,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人们的焦虑情绪愈发严重。在所有被调查的国家,焦虑症都是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在较不平等的国家,焦虑症占所有心理疾病的比例也要高得多。不幸的是,我们无法获得可以用于国际比较的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数据。
让我们再将目光转向美国的五十个州,结果有些令人感到意外。在本书考察的诸多健康与社会问题中,我们发现唯独在成年男性心理疾病患者比例与收入不平等之间不存在关联。各个州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是由“美国行为风险因素监控研究”和“全国吸毒与健康调查”完成的,这两项研究的数据均显示,收入不平等与男性心理健康状况之间不存在关联。
然而,收入不平等与成年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关联。这种关联虽不强,但不能归结为偶然。收入不平等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之间也存在类似关联。“全国儿童健康调查”估算了各州在“情绪、注意力、行为、与他人友好相处等方面”有着中度乃至重度问题的儿童比例。尽管和成年女性的情况一样,这种关联也并不是太强,但二者之间的关联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成年男性心理健康状况与不平等之间为何不存在关联,存在几种可能的解释。通常而言,与不平等存在关联的问题往往有着陡峭的社会坡度(即在社会底层更为常见)。有迹象表明,美国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未一以贯之地呈现出社会坡度。对此的解释可能在于:数据收集的方法有问题、不同性别之间在汇报心理疾病时存在差异、少数族裔有着较强的心理康复能力,或是不平等加剧的后果尚未显现出来。无论如何,重要的是记住这一点:从国际视角来看,美国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正如我们根据其严重的不平等状况所预期的一样。
图表5.2:1993 至2001 年间,美国成年人汇报自己受困于心理压力的频率上升。
执着于攀登社会阶梯
为什么在较不平等的地方,人们更容易患上心理疾病?心理学家、记者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将心理疾病比作传染病,以此来解释二者之间的联系。詹姆斯表示,“富裕病”的病毒指的是“导致我们更容易受困于情绪压力的一系列价值观”,这些“病毒”在富裕社会中更为常见。这包括高度重视金钱、财产、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以及渴望成名。这些价值观使得我们更容易抑郁、焦虑、上瘾和出现人格障碍,并且与我们在第3章中探讨过的现象有着密切联系。在关于同一主题的另一本新书中,哲学家阿兰·德博顿(Alain de Botton)将“地位焦虑”称为“如此有害的一种担忧,长此以往会破坏我们的生活”。当无法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时,我们就“不得不苦涩地看待成功,羞耻地看待自己”。
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注意到了同一种现象,并称其为“奢侈热”。随着不平等加剧以及位于社会顶层的超级富豪花越来越多钱购买奢侈品,对奢侈品的欲望也降临到了收入较低者身上,导致我们其他人挣扎着试图跟上潮流。广告商利用了这一点,令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不满足,促使人们进行令人不快的攀比。另一名经济学家莱亚德(Richard Layard)描述了我们是如何“对收入上瘾”的:我们拥有的越多,便觉得自己需要更多,于是牺牲了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和生活品质,花费更多时间追求物质财富和财产。在信任程度较低、社群生活较弱的社会中,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考虑到社会关系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一点也就不会令人感到意外了。
不平等与毒品
社会地位低会令大多数人感到痛苦,因此人们自然会发现,在较不平等的社会中,吸食可卡因、大麻和海洛因等毒品的现象也更为普遍。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发布了一份《世界毒品报告》, 其中分别含有关于麻醉剂(如海洛因)、可卡因、大麻、摇头丸、安非他明等毒品使用情况的数据。我们将这些数据综合起来,得出了一项单独指标,赋予各种毒品相同的权重,从而避免某种毒品主导该指标。我们使用该指标绘制了图表5.3。该图表显示,在较不平等的社会中,吸食毒品的现象明显更为普遍。
就美国国内而言,在较不平等的州,对毒品上瘾和吸毒过量致死率均更高。
图表5.3:在较不平等的国家,吸食毒品的现象更为常见。
猕猴试验
大脑中化学物质的活动反映出了社会地位对于我们心理状况的重要影响。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两种物质对于调节情绪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中血清素与多巴胺含量较低与抑郁及其他心理紊乱有关。虽然我们在将结论推广至人类时需要谨慎,但对于动物的研究表明,低社会地位会对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及其活动产生影响。
北卡罗来纳州韦克福里斯特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机智的试验:将二十只猕猴先在单独的笼子关上一段时间。随后,他们将每四只猕猴分为一组,关在一个笼子里,观察每组形成的社会等级次序,并分别标记出居于主导和从属地位的猕猴。研究人员在将猕猴分组前后均对它们的大脑进行了扫描。最后,研究人员教会猕猴通过按动操纵杆来获取可卡因——它们可以尽情地吸食。
这一试验的结果引人注目。居于主导地位的猕猴大脑中的多巴胺变得比此前更加活跃,居于从属地位的猕猴大脑中化学物质的活动则没有发生变化。居于主导地位的猕猴比居于从属地位的猕猴吸食的可卡因更少。事实上,居于从属地位的猕猴通过吸食毒品来缓解低社会地位造成的伤害。猕猴试验的证据令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不平等与心理疾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在本章之初我们曾提及英国和美国开出了大量调节情绪药物的处方,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通过吸毒来给自己疗伤。由此,我们能够发现不平等导致了多么深重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