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 » 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全文在线阅读

《活好:我这样活到105岁》第三章 宽恕很难做到

关灯直达底部

宽恕别人

○ 一直以来,您可以宽恕所有人吗?

宽恕真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每到需要去宽恕一位自己很难原谅的人时,我就会有一种深切的无力感。

提到“宽恕”,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恕”这个汉字,它不是人们经常说的“饶恕”或“赦免”。从“恕”字中,能体会到宽恕最本质的含义。

“恕”从字面上看,下面是“心”,“心”上面是一个“如”字,“恕”并非宽容或者谅解犯错的人,而是说要有“如他人之心”,即应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为对方考虑。

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就能实现宽恕。事实上,宽恕别人也是在宽恕自己。学会宽恕,不光有利他人,也是为了自己好。

没有宽容、谅解之心,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身心疲惫甚至心力交瘁;反之,如果能够宽恕别人,则会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愉悦。

即使这样想,生活中还是会出现“一些无法被原谅的人”,对他们既往不咎,完全放下,真的很难做到。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经常碰到“无论如何我不能接受这件事”“我绝不能原谅这个人”的情形。

我在遭遇“淀号”劫机事件时,有过类似经历,那一年我58岁。

那时,劫机者把我们当作人质,要求飞机朝他们指定的目的地飞行。在飞行过程中,一位劫机者说:“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有人要看书吗?”

乘客没有人举手,只有我要了一本《卡拉马佐夫兄弟》。

虽然曾经读过这本书,但我还是又在机舱里看了起来。

在那个时候,飞机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失去生命,我怎么可能去宽恕劫机者。在那样恐怖和痛苦的氛围中,我无论如何做不到原谅,但我也想尽一切努力去理解他们。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我对那些劫机者仍然无法宽恕。

正是因为想理解他们,所以当时的我试着去读他们看过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至今我对《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小说的思想,仍然有无法理解的困惑。

我如何才能宽容原谅他们呢?

有时,我经常这么问自己。

在离世之前,我还想再读一遍《卡拉马佐夫兄弟》,也许那个时候,我能领悟出宽恕的真正涵义,我近来一直这么想。

告别过去,实现重生

○ 重生,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世上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愿望:“如果有机会重新投胎做人,我一定换种活法。”

试着想象自己可以再活一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我也一样,如果生命之旅可以重新开始,我想成为一名歌手。

可是,“重生”真正的含义,不是再一次出生,而是说我们一边继续现在的人生,一边经历脱胎换骨的新生。

为了重生,必须经历一次死亡。

但这种死亡,不是指肉体上的死亡。

我对此恍然大悟的一瞬间,就是我从“淀号”飞机上被解救,再次踏上地面、感到重生的那一刻。

被劫机犯当作人质的4天,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4天。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走下飞机舷梯、踏上地面时的感觉。我与妻子相拥而泣,两人下定决心:“生命已经不再只属于我们,从此不能再仅仅为自己而活,要用余生回报他人。”

我在那个时刻觉得自己已经死过一次。过去的那个“我”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脱胎换骨后新生的我。

舍弃自己,也就是和过去那个“我”告别。在这个意义上,因为经历了劫机事件,我获得了重生。

从那天起到现在,我一直坚持不懈地奉献自己,上天赐予我新生,我将其奉献他人。

终止霸凌

○ 有办法终止霸凌吗?

如果我们都能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他人,我相信伤及他人性命的霸凌行为一定会被杜绝。

霸凌是一种暴力,是不尊重生命的行为。

我们遇到事情要换位思考,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爱对方,如果做不到,不仅仅是孩子之间,甚至大人之间、国家之间都会出现霸凌的情况。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首诗,摘自我2016年出版的《不报复》诗画集。

肉眼看不到生命,

但能感知它的存在。

你也能感知,

属于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自己拥有的时间。

在你们十岁时就已经说过吧,

珍惜生命,

好好利用时间。

你们的时间,

小时候要充分利用,增长能力,

长大要回报在他人的身上。

霸凌就是伤害生命的行为,

剥夺朋友所拥有的时间,

赶快,停止霸凌吧!

万一,

遇上霸凌的是你,

停止用力对打,

停止张嘴对骂,

默默地忍耐着,告诉他,

我,不报复。

一起跑向操场,

去踢足球,

让对方的时间,

和你的时间重合一致,

让你们的生命一起充满激情。

对于肩负着未来重任的孩子们,我有责任让他们真正理解“珍惜时间,生命可贵”的意义。

与不喜欢自己的人共处

○ 怎么才能与不喜欢自己的人和谐共处呢?

尝试和不好相处的人交往,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

非常幸运,很多人关爱我、珍视我,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感,也因此万分感谢大家这份珍贵的感情。人们经常会问我:“先生,周围有这么多人喜欢您,您是不是就能远离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当然不是。在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中,没有人可以完全隔绝对自己抱有敌意的人。而且,即使躲得开,我也不会那么做。

我做医生的那些年,遇到过很多患者,他们告诉我得了病以后才意识到什么是生命中最在意的东西。与当初自己最讨厌的事物在一起磨合久了,居然能让自己发现生命中最珍惜的东西。人际关系不也可以借鉴学习吗?

不被人理解已经很痛苦了,如果再进一步被嫌弃,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为什么我这么糟糕”的情绪里。

其实尝试和不好相处的人交往,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

每到这种时候,我就对自己说:活了100多岁,我对真正的自己都还没完全搞清楚,别人不理解我很自然啊。

这么去想的时候,我会变得轻松愉快起来。然后就可以思考为了让对方理解我,我该做些什么。这时很容易怀着一种接受对方的心态,让大家继续相处下去。

相处过程中,我不断会对内心真正的自己有新发现、新认识。相反,如果认为对方不好相处,就回避对方、避免接触,那么也就能认识自我的机会错过了。

我深刻体悟到,那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人际关系中,反而蕴藏着可以丰富我们人生经历的启示。

怎么看待依赖关系

○ 不习惯依赖别人或者被别人依赖,先生曾过度依赖别人吗?

有福气依赖某个人,我认为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依赖有两种,你说的过度依赖,是不是这种丧失了自我而依赖别人的做法呢?

想要过度依赖别人的时候,有必要思考一下内心的那个“自我”。

这个“自我”就是有自己主张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非常自信,确定自己想朝着什么方向生活下去。

遗憾的是,与外国人相比,日本人普遍缺乏自我。这大概与信仰有关。

是否有自我是生活方式的问题,与经济上是否独立无关。有些人即使寄人篱下,没有生活费,也能坚持自我。就比如现在坐在轮椅上的我,在生活起居都需要别人照顾的状态下,我依然能做到坚持自我。

第二种依赖说的是那种坚持自我、拼命努力的人,在遇到确实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他们信赖比自己更强大的人,把自己确实无能为力的困难托付出去,然后以一种“绝对信任”的态度等待最后的结果。

因为有能力,所以被依赖。正因为有依赖自己的人存在,我们才努力让自己可以肩负更大的挑战,人生才变得更加有价值。

对我来说,能让我依赖的朋友,就好像是我的家人。

如何与年轻人共处

○ 怎样与年轻人和谐相处?

我非常喜欢年轻人。

如果问我最希望得到什么人的肯定,我的答案是“年轻人”。

“看到您努力的样子,我们觉得应该更加努力”“感谢您所做的一切,让我们觉得现在非常幸福”,当听到这些来自年轻人的话,我会由衷地喜悦,希望自己加倍努力,成为年轻人的人生导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勇气。

这些年轻人和我有着八十多岁的年龄差,和他们沟通交流,让我感受到了很多新鲜有趣的刺激,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而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然对我这一代人的想法也非常感兴趣。

和年轻人相处时,我很在意我们接触的方式方法,使用什么样的语气、摆出什么样的表情、用什么样的说话态度、给人什么印象等,这些可统称为“接触感”。如果你对年轻人居高临下,唠叨说教,他们就不愿意和你继续交流。

我们应该带着亲近温和的接触感,让年轻人产生“想更多地感受到你的帮助”的心情,这样自然会与他们形成良好的关系。

“现在的年轻人不怎么样”,在很多时候都能听到这种论调,我觉得这是一种以自我为标尺的言论。我们完全可以转换思维,我们确实年长,人生阅历更加丰富,所以我们更应该主动接近年轻人。年轻人和我们谈话会害羞或者词不达意,但他们年老后一样会变得自信和健谈,年龄的增长可以教会年轻人很多东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往往只尊敬位高权重的上级或比我们年长的前辈,而对年轻的后辈、亲密的家人以及弱者,往往缺乏应有的尊重。

尊重他人是一种良好的修为,总是感同身受为别人着想,我觉得这和年龄、职务无关。

我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有这样的体会,做到很好地与所有人相处真的很难。

当感觉关系不太融洽、交流不下去时,我会反思:是不是与对方接触过程中哪个地方做得不好,让他/她感到了冷冰冰的隔阂感?

曾听说我非常敬重的威廉·奥斯勒医生的一个故事。他的病房有个女孩身患白血病,每次他进病房前,都会在医院的庭院里剪下一朵玫瑰花,医生想让她看到玫瑰花,感知到他的关心和鼓励。

凭着这朵玫瑰花,女孩眼里的奥斯勒先生不再只是来给自己看病的一位老医生,而是带给她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的骑士。奥斯勒医生能进行超越年龄、直通心灵的交流,我由衷感到敬佩。

重明语录

离别的痛苦,

很快会变成思念的柔情。

不幸之中也有美好希望,

贫困之时也可分享仅有。

从不记得对他人的伤害,

时时计较身受过的委屈。

人类真是愚妄,

从不懂得宽恕。

宽恕的手

宽恕

谅解

感同身受

要有“如他人之心”

从不记得对他人的伤害,时时计较身受过的委屈。

人类真是愚妄,从不懂得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