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 »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全文在线阅读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第三节 道歉的方式比道歉更重要

关灯直达底部

真诚的道歉,是修复破裂关系最简单有效的方式。然而“道歉”这个场景,又是最让人紧张和尴尬的。为了化解这种尴尬,我们经常会本能地出些昏招。认识并且避免这些误区,才能让你在无意中伤害了别人的感情之后,通过道歉换取对方的谅解。

只是“对不起”,换不到“没关系”

道歉的时候别怕丢脸,

因为道歉的效果,

有时恰好跟你丢脸的程度成正比。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跟朋友开了一个比较过分的玩笑,他很不开心,我该怎么跟他道歉,才能让他原谅我呢?

常见说法1:“好啦,我道歉就是了,别生气啦!”

常见说法2:“如果你觉得不舒服,那我可以跟你道歉。”

常见说法3:“我很抱歉,但我不是故意的,我不知道你这么在意。”

更好的说法:“我知道我的话伤到你了,真的很对不起。”

?•为什么要这样说

诚挚的道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通常会觉得,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是件特别尴尬的事。而为了降低自己的尴尬感,道歉的时候,人们就很容易陷入三个误区,致使被道歉的人接收不到我们的歉意。

第一个误区,是硬要在道歉最后加上一句“尾巴”,让道歉听起来比较轻松。比如在表达歉意之后,劝对方“别生气啦”之类的。而这个“小尾巴”,其实是会让人很抓狂的。因为在被你冒犯的人听起来,这是在暗示问题出在他身上,是他不懂放轻松,喜欢小题大做,才导致关系紧张的。可是,被伤害的人明明是他,你凭什么要求他就必须大气一点,必须看开一点呢?

第二个误区,是在道歉的时候,加上了“前提”。比如“如果你觉得不舒服,那我可以跟你道歉”,这个逻辑听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毕竟对方的“不舒服”,是你道歉的直接原因。可是归根结底,对方的不舒服,是因为你做错了。你是在为你的错误道歉,这时候强调“对方不舒服”这个前提,只会让人觉得,你是在怪罪他太敏感脆弱。

第三个误区最严重,是在道歉时还要加上“但是”,试图为自己开脱。最常见的情况,是说完抱歉之后再加一句“(但是)我不是故意的”。从你的角度想,这是为了让对方心里好受些。但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完全不是这个感觉,他会觉得你不是在道歉,而是在自我辩解,甚至是找借口。一个最本能的反应是:“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就可以这样吗?”所以,即使你没有说出“但是”这两个字,只要存在辩解的成分,这样的抱歉在对方听起来,就是没那么真诚和纯粹的。

以上这三个误区,并不一定是因为道歉者存心狡辩。恰恰相反,这很可能正是因为他们内心被羞耻感压得喘不过气来,所以才会找各种机会,给自己缓和一下气氛。但是,如果你要让对方感受到真挚的歉意,就必须克制这种本能的冲动。不要怕,让你的羞耻感自然表现出来就好。

关于这一点,美国的沟通专家约翰·卡多(John Kador)指出:“对不起”之所以会有力量,其实不在话怎么说,也不在内心怎么想,而是在于你是否充分展现出“羞耻感”(Shame)。羞耻感展现得越多,道歉就越有力量。也就是说,你越是让自己显得尴尬,就可以得到对方越多的谅解。道歉最大的诀窍,就是“不要怕尴尬”。

廉颇的“负荆请罪”之所以是历史上最典范的道歉,就是因为堂堂大将军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脱掉上衣,背着荆条,一路走到蔺相如家,跪在蔺相如面前请他责罚。这里的每个细节,都是在狠狠地羞辱自己,若非如此,就不足以表达羞耻与愧疚。真心觉得做错了事,希望别人原谅,就不要怕丢脸,付出“代价”,才能更好地换取原谅。

总之,理想的道歉,要越明确越集中越好,要拿掉前面提到的这些“尾巴”“前提”“但是”。如果你要为说错话道歉,你就应该简洁明了地说“我知道我的话伤到你了,真的很对不起”——停在这里,不要再说了。虽然这样可能会让气氛有点尴尬,不过别担心,你越尴尬,就能让对方越快消气。看到你这么丢脸,场面这么僵,对方通常就会很快消气,甚至还会主动打圆场:“好啦好啦!没事了没事了。”

而就算真的事出有因,你也不要急着辩解,等对方气消之后,你可以再好好解释。比如说,如果你遇上堵车所以上班迟到,老板来责问你的时候你只需要说:“老板,我知道迟到耽误了工作,我非常抱歉。”然后等老板气消了,问起情况的时候你再解释,这样就会比较自然,不像是在找借口。就算老板没问起,隔几天再跟老板抱怨,堵车曾经害你迟到,也比当下跟老板顶嘴更聪明。

+•延伸思考

这里要注意的是,道歉的内容虽然要简洁明了,但是话说出口的时候,不要太流利、太大方,这样反而会显得像是排练过的,减损道歉的真诚感。因为谁都知道,真正被歉意和羞耻感折磨着的人,说话会有不由自主的停顿、磕巴、词不达意。要记住,愧疚的表情、行为和语气,比精彩的内容更能换取谅解。

谎言被揭穿后,该如何道歉

“说谎”只是结果,

真正的原因,

是胆怯和自私。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的另一半很强势,什么事情都希望我听他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常会跟他撒些小谎。但最近我骗他的一件小事被发现了,现在他说我不忠诚、不老实,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去解释吗?

常见的说法:“对不起,我不该骗你。我知道错了,下次真的不会再犯了!”

更好的说法:“对不起,是我没有勇气跟你说实话,我不该这样,以后有任何问题我们都一起面对,好吗?”

?•为什么要这样说

很多人都以为,说谎是因为“不诚实”,其实没这么简单。谎言只是手段,“回避某些不愿面对的事实”才是说谎的真正目的。所以,如果你不看更深层次的动机,而只是为说谎这个手段而道歉,是不可能真正安抚对方的。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面对说谎者,被欺骗的一方总是会问:“知道说谎不对,为什么还要骗我?”而这个时候,如果说谎者只是重复“对不起”这三个字,其实并不能很好地修复关系,或是重新赢得对方的信任。毕竟,在被欺骗者看来,如果不能了解说谎者的真正动机,他是不太会相信“下不为例”这种保证的。

所以,光是说“我知道说谎是不对的,我以后不会再说谎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道歉者,我们有必要深入发掘自己说谎的动机。只有当这个动机得到对方认可的时候,你们的关系才算真正修复了。

需要注意的是,你最初说谎的目的,其中很可能具有一部分合理性的因素。比如小孩之所以不敢直接说自己没考好,很可能是因为父母平时太过严厉;伴侣之间之所以会隐瞒哪怕是正常的与异性之间的交流,往往是因为另一半太喜欢吃醋。可是在道歉的时候,千万不要从这个角度去找理由,因为听起来太像是自我辩护,甚至是反过来指责对方,达不到表达歉意、安抚、修复关系的目的。

要知道,道歉,永远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算在这件事上对方也有错,也得对方自己去体会,你不能说。而你的错是什么呢?最常见的就是“胆怯”,不敢直面和解决问题。但你不能直接说“是因为我胆小”,因为正在气头上的对方,一定会觉得“你的意思是因为怕我?我有这么可怕吗?还是怪我咯?!”

所以,你要再进一步想想,“胆怯”背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呢?归根结底,这是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保心态,是一种自私。而说谎这件事,对方最能接受的动机,正是你的“私心”。所以,为自己自私的动机道歉,而不是为“撒谎”这个手段本身道歉。

还是拿前面这个例子来说。你的伴侣太强势,以致你经常会觉得不得不用谎言化解冲突。而当谎言被揭穿的时候,你可以这样道歉:“对不起,之前是我没有勇气跟你说实话,我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图方便,所以说了谎。对不起,以后有任何问题,我都会跟你一起面对。”

这样的表达,把说谎归咎于“自私”,比起你直接说“是因为你太强势”,或者“是因为我太胆小”要好得多。而只要对方冷静下来,就总会想到,你之所以不敢真诚、缺乏勇气,除了“自私”这种人类普遍天性之外,跟他自己太强势也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你的伴侣是个有反省精神的人,消气之后,甚至会主动跟你说:“我想过了,其实我也有问题,以后我尽量不那么凶,但是你也别跟我说谎,有问题我们共同解决,好不好?”做到这一步,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总之,不管是伴侣之间的隐瞒、学校考试的作弊,还是同事之间的吹牛,说谎只是结果。真正的动因,是你不够勇敢、不够自信,不相信大家会喜欢你真正的模样,才会用谎言掩饰自己。而反过来说,想要做个诚实的人,你真的应该追求的是勇气、耐心、自信。所以,谎言被拆穿之后,你不仅应该寻求别人的原谅,更需要分析自己“说谎背后的动机”。让道歉成为一段成长的开始,而不仅仅是对于错误的补偿。

+•延伸思考

这个道歉技巧的核心,是需要去解析自己“说谎的动机”,认识自己自私、胆怯、软弱的一面。但是你也不用担心,就算动机看起来很不堪,动机背后的情感,通常也都能产生共鸣。比如害怕失去、害怕不被爱、害怕你生气这些理由,都是比较容易获得对方谅解的。

怎样谈一场有惊喜的恋爱

“承诺”补偿不了失望,

“惊喜”却能给情感保鲜。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最近工作特别忙,好几次约会都泡汤了,另一半很不开心。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好好补偿她呢?

常见的说法:“亲爱的,对不起,下个周末我一定陪你去那家你喜欢的餐厅吃饭!”

更好的说法:“亲爱的,上次爽约之后,我心里一直很抱歉。今晚刚好我们都没事,我定了你上次说很想去的餐厅。车已经叫好了,我们准备出门吧!”

?•为什么要这样说

计划赶不上变化,总是特别让人失望。无论多么周密的计划,都可能遇上变故。临时要取消约会、聚会,不仅让被约的人很失望,也让爽约的人很内疚,想要补偿对方却找不到方法,很多人最后就只有救命的一招:给承诺。

“用承诺化解失望”,这就是想要修复因为爽约造成的关系破坏时,人们通常的思路。潜台词是:“下次一定如何如何,所以这次能不能先原谅我?”可是,开出承诺,就一定能用“期待”取代“失望”吗?通常都是行不通的。

因为人们往往忽略了两点:第一,期待越大,失望也会越大;第二,就算承诺能够安抚对方的情绪,也不是因为承诺本身,而是因为上一次你兑现承诺时的“信用记录”。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试图用承诺来化解这一次爽约带来的尴尬时,对方第一句话通常是:“真的?”而第二句话往往就是:“那上次那个×××的约定,你还没有兑现呢!”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当你为了解决当下的尴尬,把“给承诺”当成救命稻草的时候,对方会本能地觉得,你的态度是很不真诚的,只是一时着急才这么说。另一方面,由于这个世界上几乎没人真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所以一旦对方不相信你的诚意,开始翻旧账,就会想起之前你还有很多承诺没兑现。不但这次不信你,而且以后也会对你的话打折扣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轻诺必寡信”,也就是说,给承诺的时候太着急、太随意,必然伴随着信用破产。而这正是“失信的时候急忙给承诺”的致命问题。想想看,在你的身边,有没有那些不断爽约,又不断提高承诺价码的朋友?这次放了你鸽子,许诺下次请你吃顿好的;下次却再失信,信誓旦旦地说请你吃顿最贵的。而随着那个“想象中的餐厅”规格越来越高,你也会越来越觉得这个人不靠谱,可能最后他说什么你都不会信了。像这种“连续升高的承诺”,绝对不是有信用的人会做的事情。

那么,面对失信于人的既成事实,如果“许诺补偿”效果并不好,又该怎么办呢?有一种更好的做法——用“惊喜”取代“承诺”,也就是靠意外之喜去补偿对方。

比如说,同样是约会告吹,一种补偿对方的方式,是八字还没一撇,就跟对方拍胸脯保证会带她去更棒的餐厅。可是,就算你确实履行了承诺,那也只是完成了说好的事,并没什么了不起的。

而另一种做法则是,当下先道歉,但是不说下一步你会怎么做。等到确定你们俩都有时间的时候,再告诉对方,你一直对上次爽约的事耿耿于怀,所以现在预定了她一直都想去的餐厅,想好好补偿。这样做,在对方心里,不仅对你上次爽约的疙瘩没了,还会获得意外之喜的快乐。

进一步来说,由于这个惊喜,事先是没有承诺过的。所以有个额外的好处,就是对方会觉得,你连没承诺过的事情都会主动去做,那承诺过的事情,岂不是更为靠谱?不给承诺,反而让自己的承诺更有信用,这就是用“惊喜”取代“承诺”这个技巧的绝妙之处。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爸妈对孩子爽约,比如爸妈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带小孩去游乐园,这时候父母该怎么弥补呢?最有风险的做法,就是承诺孩子,你要买玩具给他,或是等你有空了,要带他去更棒的地方玩。可是,如果这次是因为工作繁忙而爽约,你又怎么保证下次一定会有时间给孩子买玩具,或者是带小孩去游乐园呢?但是,这时你的支票已经开出去了,孩子在家肯定是期待得不行,如果你再次让孩子失望,他的痛苦很可能会加倍。

而一个安全又聪明的做法是,把这件事先放在心上,等你哪天有空的时候,去商场挑个玩具,回到家里把这个玩具当作“惊喜”送给孩子,他收到礼物的快乐,可能大大超过上次的失望。

+•延伸思考

这里所说的“惊喜”,未必要有多大阵仗。爽约了一次高级餐厅,订点对方中意的甜点或者消夜,也不失为一份浪漫的惊喜。可是如果用“给承诺”的思路,你就必须升格到更贵的餐厅才算是弥补,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

此外,惊喜有时候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比如礼物不合适,或者是约会的时间让对方来不及准备。不过,最不济对方也是抱怨你“太浪漫”,比起“太让人失望”,这实在是一个好太多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