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 »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全文在线阅读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第二节 安抚对方内心的小孩

关灯直达底部

每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内心深处其实都住着一个需要安抚的小孩子。本节我们先以两个跟小孩沟通的案例,告诉大家如何通过“情绪共鸣”和“提供安全感”的方式,安抚身处糟糕境遇中的人。此外,像吃醋和悲伤这两种生活中常见的负面情绪,也有“增强自信”和“意识唤醒”的相应对策。掌握本节提供的四种安抚情绪的方法,在别人感到孤独、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或者迷茫失落的时候,你都能走进对方的心里,告诉这个不安的小孩:“别担心,有我呢。”

倾听最好的方式就是“我知道你很难过”

否定、说教和偏袒,

是安抚情绪时的大忌。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小孩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跑来跟我抱怨,我该怎样安慰他呢?

常见的说法:

(1)“你不用难过,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去在意这种事啦。”

(2)“为什么老师不批评别人,只批评你?你有没有反省过自己呢?”

(3)“你怎么能抱怨老师呢?老师肯定是对的!”

更好的说法:“嗯,我感觉到你是真的很难过。我能做些什么让你心情好一点吗?”

?•为什么要这样说

小孩的情绪特别敏感,当他抱怨的时候,如果没有正确回应他的情绪,就可能变成人际互动的错误示范,并且对亲子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研究发现,家长在安抚小孩的时候,非常容易犯下三种错误:否定、说教、偏袒,而这很容易破坏亲子之间的信任。

首先,所谓“否定”,就是不承认小孩的感受。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小孩子喜欢对自己的感受小题大做、夸大其词;甚至会觉得,孩子的很多负面感受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比如,小孩告诉你,他遇到了一件难过的事情。这时候你跟他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不用难过,睡一觉就没事了。”这看起来是在指导他如何渡过难关,实际上却是在否定他的感受。这会让小孩很受伤,因为他讲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却被当成一种不应该有的错误。

那么下次,小孩又有什么情绪,就会不想跟大人多说。大人问起的话,他也只会敷衍说“没事”。因为上一次的经历,让他形成了一个印象,那就是大人根本不会认真看待他的情绪。所以说,否定别人的感受,不会让这种感受消失或是让他变勇敢,而只是会让他学会隐瞒而已。

其次,所谓“说教”,就是讲大道理教训人。比如,小孩说他在学校被同学嘲笑了,结果你却说:“为什么别人没被嘲笑,就你被嘲笑?你有没有反省过,是不是你哪里做得不对呢?”

其实每个人都讨厌别人说教,但是家长在小孩面前,很难克制自己教训人的冲动。因为彼此之间的身份关系,让家长觉得自己有义务、有权利随时说教,尤其是小孩在吐苦水的时候,他都是呈现出很脆弱、很受伤的那一面,这时候家长就更容易把自己当成心灵导师,要对他好好开导一番,但结果却只是让小孩更讨厌跟家长交流。

最后,所谓“偏袒”,就是非理性的站队。你毕竟不是当事人,很多情况都不了解,第一时间就站队,肯定是在偏袒。比如小孩跟你抱怨:“老师太可恶了!”结果你却数落他一顿:“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老师总比你懂得多!”这就是在偏袒老师,你像这样胳膊肘向外拐,小孩当然会很失望。

不过,反过来偏袒小孩,也不是件好事。比如你随口附和他说:“对!这老师太不像话了!凭什么当老师!你怎么会这么倒霉,要被他教?”这种说法,会让他越发觉得自己可怜,也更加怨恨老师。

其实,小孩抱怨归抱怨,通常只是想发泄情绪,发泄完也就没事了,隔天终究还是要回到学校,去跟老师相处。如果你过度偏袒小孩,随便附和他去诋毁老师,就变成不负责任地煽动情绪,也没有起到安抚的作用。

所以说,否定、说教、偏袒,都是“聆听抱怨”时的大忌。而真正适当的安抚方式,应该是“观察”和“描述”对方的感受,让他知道,你有接收到他的情绪,并且有耐心认真听他说下去。比如你可以说:“嗯,我感觉到你是真的很难过。我能做些什么让你心情好一点吗?”或者是:“嗯,看来老师真的让你很委屈,你觉得哪些地方他是在冤枉你呢?”

请注意,按照这样的讲法,你既没有否定他的感受,也没有试图说教,也没有表态支持哪一边,你只是在“描述”而已。但是只要小孩感觉到,你有接收到他的情绪,他就会很受安慰。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够信任你,把你当成一个安全的情绪出口。那么接下来,他就会进一步地向你宣泄情绪、诉说苦恼。别担心,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减压过程,有什么道理可以等他冷静下来再谈。

+•延伸思考

不只是大人对小孩,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你也要尽量用观察和描述,来取代否定、说教和偏袒。比如朋友抱怨工作压力,你不应该说:“工作就是这样,你不要想太多,好好做就是了。”而应该说:“听你这样说,压力肯定很大吧,你是觉得老板偏袒同事,对吧?”这样,对方才会愿意跟你深聊下去。

你的孩子有没有“安全角”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

自己首先是安全角,

然后才是管教者。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昨天孩子跟我抱怨,说同学欺负他。我让他自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并且三番五次强调跟同学相处要团结友爱。但这之后,孩子看起来有心事,也不再找我聊学校的事了。我是不是不该责骂孩子?我现在该怎么修复我们的关系呢?

常见的说法:“我不是跟你说过要听老师的话吗?现在有苦头吃了吧?”

更好的说法:“乖,听到你这么说,我也很难过。别担心,我们一起面对。”

?•为什么要这样说

当“情绪共鸣”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问题真的比较严重了。像上一篇提到的“被老师批评”这样的事情,家长只需要让孩子的情绪表达出来就好,可是遇到“校园霸凌”这种事,家长就必须介入了。

不过,这时候父母经常有个误区,那就是希望借此机会教育孩子,让他们对一些平时听不进去的道理更加上心。可是这样一来,在孩子心里,父母就不再是“安全的依靠”,而这对亲密关系的伤害是根本性的。

曾有位北大毕业生称,他幼时遭人欺负,回家跟父母倾诉,想不到却只得到些冷嘲热讽,比如:“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父母的这种沟通方式,让他既失望又愤怒,最终导致他离家求学后,与家里彻底决裂。

要避免这样的家庭悲剧,父母在进行亲子沟通时就必须意识到,孩子感到委屈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成为他的“安全角”。

人跟动物一样,在外头受伤了,就会本能地想躲起来,找一个让自己有安全感的角落,去安心地舔舐伤口。这个地方,就是“安全角”。孩子心目中的安全角,最开始一定是父母,所以小孩但凡受了点委屈,第一反应就是去找爸妈倾诉,希望爸妈安慰他。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首先是安全角,然后才是管教者。结果,小孩子期待的是安慰,等来的却是教鞭。因为很多父母误以为,趁着孩子受挫折、受打击的时候,来点严厉的教育,有利于小孩成长,但这其实大谬不然。

教导孩子这种事,学校能教,别人也能教,事前能教,事后也能教。然而在事情刚刚发生,孩子正沉浸在委屈情绪里的时候,父母能带给孩子的安全感,却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所以,对小孩来说,如果他在自己心中的安全角,得到的不是抚慰而是另一波刺激,那么他所能学到的唯一一件事,不是自己错在哪儿、以后应该怎样改进,而只是认识到“这个地方不安全”。久而久之,他就会开始疏远父母,遇到什么挫折也不想跟父母说,有什么心事,也不想跟父母倾诉了。

所以,父母应该要有一种自觉:当小孩遇到伤心事,跑来跟你诉苦的时候,就表示你是他的安全角。也许,小孩频频找你抱怨的,都是些芝麻小事,让人听得很不耐烦,甚至这些事情,本来就是你一直在提醒他,而他却一直当成耳边风的,现在闹成这样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但是无论如何,你都要知道,小孩子第一时间向你求助,是一件非常温暖也非常可贵的事情。因为在这一刻,你是他心目中最安全、最信任的人。

而且,你完全不用担心,成为“安全角”就是无原则的溺爱,就不能再对孩子进行管教和指导。比如,小孩抱怨学校有同学欺负他,你说“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太不像话了,我找他们去!”其实就是在表明一种“无条件的支持,但不是无条件的袒护”的态度,而这才是“安全角”的意义所在。

进一步说,当你们真的“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一定会发现,“团结同学”正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是这时候,你不需要通过指责和伤害感情的方式来表达这个道理。在表示支持的前提下讲道理,对方才能听得进去,你也才能实现亲情和说理的双赢,这恰恰是“安全角”的意义所在。

+•延伸思考

要维护安全角,并不是说你不能提醒小孩,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假如你带小孩去逛街,可以警告他说:“不要到处乱跑,很容易摔倒!”这样讲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小孩乱跑,不小心真的摔倒受伤了,这时你再去责骂他,就是在破坏安全角了。

人跟人的亲密度,很多时候就是几句话决定的。如果你总是对小孩冷言冷语,小孩就不敢信任你,长大以后也自然而然就会疏远你。但是,当年到底是你的哪一句话让孩子有这种感觉的,他可能也早就忘了。可是,那种不安全的感觉,却一直留在他心里。

这些沟通的道理,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也适用于恋人和朋友之间。当对方向你倾诉的时候,无论你觉得对方的痛苦是多么无聊、多么不值一提,你都要了解一件事——他正在把你当成安全角,而这是很难得的信任。就算你有再多的道理要分享,也要在“我是你的安全角”这个前提下展开。

伴侣吃醋了怎么办

会吃醋,

就是因为人总会比较;

比较了就会自卑,自卑了就会吃醋。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另一半特别爱吃醋,就连我在工作上跟异性有正常接触,他也会不开心,我该怎么办?

常见的说法:“你怎么这么小心眼啊?只不过是工作之余吃个饭而已,就这么不相信我吗?”

更好的说法:

(1)“哎哟,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个同事是个工作狂,就连吃个饭,开口闭口都是工作,无趣得要死,你觉得我跟这种人,还能多讲什么话吗?”

(2)“我还要吃你的醋呢!你那个新同事能干又漂亮,我要是男生肯定追她,你跟她吃饭我才担心呢!”

(3)“我骨子里是什么样的人,只有你最知道,也只有你才懂得欣赏。除了你,我跟别人只可能是泛泛之交而已。”

?•为什么要这样说

面对另一半爱吃醋,很多人会觉得:“我行得正走得端,你吃醋就是猜忌!就是怀疑我的人品!”或者反过来说:“你既然爱我,为什么不相信我?难道你爱得不够真挚?”但是问题真的不是出在这里。如果你觉得对方小题大做,对方却觉得自己是在防微杜渐,你们非要分个对错,就只能两败俱伤了。

其实,吃醋是一种攻击性的心态,不单单是因为爱,也不单单是因为小心眼或是不信任。它真正的根源,是来自对方的“不自信”,也就是缺乏安全感。

所以,你应该换个思路,不要跟另一半争对错,而是要解决问题的根源,也就是让对方自信起来。会吃醋,就是因为人总会比较,比较了就会自卑,自卑了就会吃醋。要解决问题,你就应该主动建立情感关系里的安全感。

而要通过“增强自信”来建立安全感,具体的方法有三个:(1)吐槽吃醋对象;(2)反过来吃对方的醋;(3)把吃醋变成秀恩爱。

第一招,所谓“吐槽吃醋对象”,其实就是消灭伴侣的假想敌,即另一半吃醋的对象,可能是请你吃饭的老板、青梅竹马的老乡、高富帅的老同学等。你大概能猜到这些人身上有哪些地方是你的伴侣觉得自己比不过的,然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地进行吐槽。

比如:学历高的,你可以说他是书呆子;有钱的,可以说他品位差;年纪轻的,可以说他幼稚;长得帅的、漂亮的,也可以说他徒有其表没有内涵。就算对方哪里都好,你还可以吐槽三观不合,根本聊不到一块儿。只要你多批判伴侣吃醋的对象,让伴侣觉得你对那个人根本看不上眼,那他自然就会有安全感了。

第二招则是“反过来吃对方的醋”,不过这不是教你倒打一耙,而是帮对方提高自信。另一半之所以会吃醋,是怕你并不在意他,这时候如果你“以毒攻毒”,找个机会对他吃点小醋,表现出很在意他的样子,恰恰治愈了他的痛处。而且,当对方反过来让你“别瞎想”的时候,将心比心,也会觉得自己之前确实是想多了。

当然,这种反过来吃醋的态度,不是指责而是嗔怪。你的潜台词是在说:“你居然吃我的醋?你知不知道,在我眼里,你才是那个特别有魅力,容易招蜂引蝶的人呢!”这样一来,吃醋就变成了一种赞美。

而最后一招“把吃醋变成秀恩爱”,同样是基于“赞美”这个思路。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彼此之间一定有很多默契是别人无法领会的。所以,当另一半觉得别人会把你抢走,或者你会喜欢上别人的时候,打消疑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对方证明:你们之间的默契是独特的,是别人不可能取代的。这其实是通过赞美你们之间关系的独一无二,让对方产生安全感,是一种最高级的“秀恩爱”。

+•延伸思考

想让对方更自信,就需要学会夸人。而夸人要夸到心里,不能只夸表面的优点,而是要发现对方独特的、不会被取代的特质。比如,他是如何让你开心、如何让你觉得他了解你,或是他有什么气质,让你特别喜欢跟他待在一起。这些另一半独有的特质,才特别能建立他的信心,让他产生安全感。

怎样让悲伤的人振作起来

劝一个人鼓起勇气,

你不需要赋予他特别的力量,

因为重新振作的力量,就在他自己身上。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朋友的亲人去世,我希望表达安慰,让朋友感受到真诚的关心,能够重新振作起来。请问我该怎么说呢?

常见的说法:“节哀顺变,人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的,加油,坚强起来!”

更好的说法:“我知道你很难过,可是如果你倒下了,你的孩子怎么办?”

?•为什么要这样说

对于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的人,人们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对他百依百顺,希望通过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他心里舒服一点,早点走出这段阴郁的日子;还有另一种刚好相反,则是希望通过当头棒喝,让他醒悟过来,知道不能任凭自己沉浸在糟糕的情绪里。可是,这两种做法都有问题:顺着他,可能让他在情绪中陷溺得更深;而直接骂他,又怕他承受不住。

所以,鼓励一个人,既不能完全顺着他,也不能过度激烈,而是应该去唤醒他的另一种角色意识,然后再对他进行疏导。这在心理学上叫作“意识唤醒”。

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很多角色,对父母而言你是子女、对妻子而言你是丈夫、对老板而言你是下属、对同事而言你是伙伴……每一种身份,都对应着不同的责任,当你想起这些身份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起有些必须做的事情。

遇到巨大的打击时,很多人的本能反应是紧抓着自己“被影响”的那个角色不放,而抛下了自己背负的其他角色。比如,当一个人父母过世的时候,他会非常哀痛,以至于满脑子都只剩下一种角色,就是“我作为子女,此时是多么绝望”,却忘记自己还有其他身份和责任。

这时候你想要劝说和安慰,就可以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还有其他身份。比如你可以说:“想想你的孩子,他们可全都指望着你呢。”通过这样一个轻轻的点拨,提醒他意识到作为父亲/母亲的身份,就能让他想起来:“我不只是我爸的儿子,同时也是个父亲,所以不能过度悲伤,我还要照顾我的家庭!”这样,你就可以把他从悲伤的情绪中,一点一点地拉出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跃升,这就是所谓的“意识唤醒”。

再比如,小朋友害怕打针,你就可以说:“你看,旁边那个小妹妹也很害怕,你是大哥哥,给她做一个榜样好不好?”这种说法,其实也是一种“意识唤醒”。小朋友会想,自己虽然还小,但毕竟也有一定的身份和责任,装也要装出勇敢的样子。

此外,像警察、军人、消防员这些职业常常要面临生命危险,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也会本能地感到畏惧,而统一的制服、严格的行为规范,在危急关头提醒他们“我是一名消防员”,就是在唤醒和强调他们的身份,帮助他们在那一刻克服恐惧、抑制悲伤,提起精神去履行他们的职责。

曾经有一张照片感动过无数的人,被称作“最美逆行”。画面的一边,是人群正在逃离火灾现场,另一边,则是一位消防员逆着人群,勇敢地奔向火场。这名消防员当时想到的一定不是“我是一个父亲”“我是一个丈夫”,而是“我是一名消防员,我要完成我的使命”。

所以,当你要劝一个人走出悲伤、鼓起勇气的时候,你不需要赋予他特别的力量,因为重新振作的力量,就在他自己身上。只不过这种力量有时候被隐藏在某一个身份里,暂时被我们忘记了,需要被人唤醒才会激发出来。你不可能说了一段话后,就直接抚平了他的悲伤,让他变得无忧无虑。你能做的就是唤醒他,帮助他想起他是谁、应该做什么。

+•延伸思考

并不是所有的伤痛,都需要鼓励对方早点走出来。很多时候,对方只是想找人吐吐苦水,并不是真的深陷情绪,这种状况就不需要使用“意识唤醒”的技巧,而是要聆听、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