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不及格?没关系
美国人的数学普遍不好,有的美国小孩还自豪地说“我讨厌数学”,不过数学考试要是真不及格了,也觉得挺难为情,谁也不想在别的孩子玩的时候去补课。但美国父母面对孩子糟糕的成绩不仅不打不骂不惩罚,还会微笑地说:“没关系,这算什么困难,下次你一定得个‘A’回来。”
美国人对糟糕的数学成绩表现得相当乐观。方亚的美国同事波顿就是一个从小数学就不及格的工程师。
有一次,方亚和波顿一起计算工程数据,方亚给波顿做翻译,翻译好了之后看到波顿正在用计算器算着什么。方亚一看,原来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10.5-0.3=?
方亚觉得太可笑了,这样的算术题也要用计算器,就连中国的小孩看一眼就能口算出来。他当时就直接告诉了波顿答案,波顿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方亚更是好奇,波顿数学这么差,是怎么当上工程师的?
波顿耸耸肩说:“美国父母不强迫孩子数学必须好,只要有一门拿手的就行了。”
方亚问他:“那你哪一门拿手啊?”
波顿哈哈大笑说:“我小时候数学最不好,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但我手工课和计算机成绩都非常好。我这样的人不当工程师当什么呢?”
方亚更奇怪了,问道:“数学这么重要,你不及格,你父母不会生气吗?”
波顿很不解地看着方亚说:“不,他们才不会生气,也不会惩罚我,即使我数学考了零分,他们也不会发怒。而且还会鼓励我,告诉我‘你下次可以多做对一道题。’。”
波顿还说,结果下次数学考试果真比上次多做对了一道题,虽然还是没有及格,但爸爸为了奖励他,还特意带他去滑旱冰。
在波顿父母的眼中,波顿永远是他们的骄傲,也许他曾经也为数学烦恼过,但父母给了他十足的信心,让他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所以,“数学不及格”的概念在他的脑子里根本不存在。
在得知孩子的成绩时,美国父母心中有两个重要原则:不会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责备他;对他们付出的努力表示鼓励,而不是只看重成绩。
雅各布是一个有些内向的孩子,读小学四年级。一天,雅各布沮丧地背着书包回到家里,原来他的数学考砸了,只得了一个D-,但老爸保罗并没有责骂儿子是“笨蛋”。
“我考这么差,你怎么不批评我呢??”雅各布疑惑地看着保罗。
“孩子,我相信你一定是尽力完成了,只是出了点小差错,这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保罗甚至和雅各布开玩笑地说:“我小时候数学就不及格,你的姑姑和叔叔也是如此,当我们全家在一起讨论数学问题时,他们经常茫然地看着我。”
过了几天,雅各布拿到了他的试卷,保罗和雅各布共同研究起那张令他沮丧的数学试卷。保罗让他再重新看一遍题目,然后在本子上列出问题和已知的条件,通过已知条件演算出未知答案。
在父亲的指点下,雅各布终于做出了一道题目。半个小时后,雅各布把做错的题又全部做了出来。保罗接着对雅各布说:“孩子,请你想想,我和妈妈前几天带你去爬山,你累得不行,中途要退出,不过在我们的说服下,你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次数学考试,你没答好,这说明了什么?”
“嗯……爸爸,这说明我不愿意认输!”雅各布认真地说。
“嗯,你说得对,不过你只说对了一半。孩子,在困难和失败面前,千万不能被它们吓住了。面对挫折,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能认输,相信自己的能力,那样才能打败‘敌人’,取得成功!”接着,保罗给雅各布讲了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机构邀请丘吉尔向众人讲述他成功的秘诀。丘吉尔的演讲非常简短,他说:“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绝不放弃;第二是绝不、绝不放弃;第三是绝不、绝不、绝不放弃!”说完这算句话,他就走下了演讲台。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雅各布听后似乎明白了,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父母如何处理孩子不理想的成绩,影响的不单单是孩子以后的成绩,而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
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好,或是不及格,大发雷霆:“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太丢人了!”或者大骂道:“这么简单你都不及格,简直笨死了!”
孩子没有考好或是不及格,心里也很难过,感到不好意思。而且孩子极其敏感,羞耻心强烈。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大人的理解和鼓励。如果在孩子失意的时候父母能多关心他,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正确看待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孩子可能会奋发努力,取得进步。
反之,如果一味对孩子进行指责、挖苦、嘲笑,令孩子悲观失望,一蹶不振,对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真的如父母说的那样“又笨又丢人”,进而变得失去自信,胆小懦弱,受不了一点打击和挫折。
波顿母亲和雅各布爸爸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当孩子成绩不够理想时,首先安慰孩子别灰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和支持,是想帮助他做得更好。
孩子的成绩有时不尽如人意,也许是因为他对题目理解错误,也许是因为写字慢,这些情况是孩子无法控制的。如果因为一次成绩就否定孩子的一切,让孩子连面对一张成绩单的勇气都没有,又何谈以后的成功呢?
有些父母认为,既然要理解孩子,鼓励孩子,那就对孩子进行奖励,结果有的父母告诉孩子,考得好就给他买什么,带他去哪里玩,其实,这样的奖励很空洞。也许孩子在物质的诱惑下会好好学习,但也只能说明他取得了好成绩,而不是肯定他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行为。
物质奖励并不是有效的办法,孩子会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努力翻书,但对他心理和能力的塑造并没有什么效果。研究表明,当物质变成促进努力的动力时,孩子的精力就放在物质上。比如说做完10道题就给他1美元,那么孩子会为了得到1美元只为做题而做题。
其实,孩子只希望得到父母简单的表扬,告诉他做得非常好就足够了。要真正跨过“不及格”这道门槛,还需要孩子自己努力。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有一颗战胜挫折的强大心脏!
智慧心语
在孩子考试不理想,感到沮丧和泄气时,父母应该热情地对他说:“别泄气,好孩子,我相信只要你肯努力,收起上课时的小动作,课下完成作业,考出好成绩不是什么问题。”这样一来,孩子的心情可能会豁然开朗,下定决心克服困难,走出低谷,重新振作起来。
2.批评批评,受不住了?
孩子受到批评心理上多少会感到不舒服,还会因此大哭大闹,甚至不再专注从前喜欢的事情。这说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低,脆弱,经不起一点挫折和打击。当孩子受到批评的时候,内心感到委屈,觉得感情受到伤害,内心不满、行为对抗。
成年人在遇到挫折时是如何应对的呢?愤怒、颓废、躲避或者是依赖。如果成人连自己的挫折难题都没解决好,那么,也很难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
美国的儿童心理素质教育从幼儿时就开始抓起,美国人非常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如果把幼儿看成是一棵树,那么心理素质包括的几个要素——情感、意志、个性和人格就是这棵树的根系。如果一棵树的根系不发达、不健全,那么这棵树很难在土壤中成长,难以成为顶天立地、遮风挡雨的栋梁。
一个11岁的孩子,由于妈妈是所在学校的老师,平时一直被其他老师“特殊照顾”。上了中学以后,这种特殊待遇没有了,她备感失落。一次被老师批评之后,她执意不再上学。
还有些孩子摔倒了,妈妈赶紧过去把孩子抱起来怨天怨地;孩子在学校不小心摔了一跤,蹭破了皮,有的家长不依不饶非要讨个说法……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娇惯使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辛苦,什么是困难,什么是挫折,生活中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不知所措。
美国父母很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孩子做错了就该受到批评,如果孩子感到委屈或者发脾气,美国父母也不会心软,更不会改变主意。
因为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中国的长辈们到美国带孩子,常常感到不适应。
在洛杉矶,一位来自南京探亲的老奶奶讲述了她的一段经历,她很为在美国的小孙女强大的应变能力吃惊。
有一次,她与美国孙女发生了争执。原来奶奶刚到美国,不清楚美国的教育方式,说话有时很直接。孙女把水洒到床单上了,奶奶很生气。孙女受不了奶奶的强硬语气,委屈地哭了起来。
奶奶一见孙女哭了,又是着急又是紧张,想劝慰她,但又不知道怎么劝,越说越急,嗓门也提高了,就问孙女:“你说说,你哭什么?批评你两句就受不了?再哭你就不是个好孩子!”
孙女一听,哭得声音更大了。旁边邻居听到后,以为是老奶奶在教训孙女,就赶紧打电话报了警(在美国体罚孩子是法律不允许的)。
不一会儿,就传来了警笛声,警察上来敲门。老奶奶开门一看,不明白怎么回事,不知道警察为什么来到自己家。结果小孙女反倒停止哭泣了,好像明白了什么。
警察问:“孩子,你奶奶打你了吗?”
小女孩摇摇头说:“奶奶没有打我呀!”
警察又问:“那么,奶奶骂你了?”
小女孩又摇摇头,说:“她也没有骂我,奶奶很疼我,不会骂我。”
老奶奶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警察看了一眼懵懂的老太太,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要哭呢?”
小女孩说:“我不开心,奶奶总想让我好起来。”
警察继续追问:“那你为什么不开心呢?”
小女孩用不解的口气说:“不开心就是不开心,没什么理由呀!”
警察耸耸肩,只好作罢,说了句“对不起,打扰了”就离开了。
警察走了以后,奶奶忙问是怎么回事,孙女就把她跟警察的对话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奶奶感叹孙女太聪明了,像变了一个人,就问她:“你怎么这么快就好了,奶奶怎么都哄不好你!”
孙女说:“我突然想起妈妈说过,大人和孩子争吵,或是动手打了孩子,警察就会把孩子带走,让别人做他的家长。我可不希望被他们带走。”
“那你现在好点了吗?还生奶奶气吗?”奶奶实在搞不懂她怎么突然就好了。
“爸爸妈妈说小孩应该坚强一些!”说完孙女就跑出去玩了。
这件事后,老奶奶明白了美国父母原来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就更加喜欢这个小孙女了。关键时候,孙女反应灵敏,让警察也无可奈何,这多亏她心理承受能力强大,很快从坏情绪中走了出来。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美国的孩子有着处变不惊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态。
别以为中国孩子从小到大都具备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有些父母想的那样简单。中国孩子情绪上总是大喜大悲,总是患得患失,这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理智地看待顺境与逆境。
美国教育和心理专家一致认为,面对挫折所拥有的良好心态是从孩童时期受挫和解决困难中积累的。
在美国,很多父母都在努力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有些父母鼓励孩子参加“橄榄球赛”、“铁人三项(跑步+自行车+游泳)”、“夏令营”等活动,加强他们与强者对抗的能力。
美国父母不是为了让孩子拿到名次才让他们参加比赛,他们认为坚强和勇气与名次并不是成正比的,“心态决定一切”,培养孩子永不认输和战胜自我的精神、锻炼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顽强性格才是最重要的。
儿童的抗挫能力是在成长过程经过各种活动逐渐形成的,他们的抗挫能力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的“挫折ABC理论”认为,人在遇到挫折时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人对挫折的认识所决定的。
实际上,孩子是先遇到挫折,然后才会对挫折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遭到多次挫折以后,便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然后再用这种认识去对待新的挫折。所以,要想孩子具备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必须先激发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对于孩子而言,要从小培养他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就应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困难和挫折不可避免。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同样的道理,心理承受能力低的人就很容易被困难和挫折打倒,只有坚强的人才能在逆境中披荆斩棘,开拓出一道光明的前途。父母应该教育孩子坦然接受失败,承受住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勇敢面对它。
父母教导孩子,为躲避失败而逃避学习、工作的,不是好孩子,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是虚伪的,无知的。他们让孩子懂得一个道理,犯错和失败都是正常的,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同时,使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反应。许多父母没有教会孩子这项本领,即使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够强,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反而增加了他们的抵触心理。不管多么残酷,都要帮他们正视挫折。
智慧心语
美国人把“自信和自尊”看成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因此,美国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从培养自信和自尊开始的。他们不喜欢说教,也不讲那些抽象的大道理,而是把尊重和赞扬带入生活中,让孩子慢慢体会什么是自信、自爱、自尊和自强。
3.只帮一半,别的你自己来
凡事都有第一次,对于孩子来说,“第一次”充满了挑战,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自己吃饭……
面对孩子的第一次,中美两国父母的做法截然相反。中国父母会扶着孩子走路,帮孩子穿好衣服,喂孩子吃饭,大包大揽;美国父母则把孩子放到学步车里,让孩子自己找衣服穿衣服,让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帮孩子帮一半。
结果,中国孩子等着父母给穿衣服,被父母追着喂饭;美国孩子把衣服穿反,吃饭吃得满嘴都是。可是,中国孩子摔倒了会哭,失败了会怒;而美国孩子即使跌倒了,失败了,不怨天不怨地,爬起来再接着来。这就是差别。
有人曾对中国某小学的学生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遇到困难怎么办?结果,有97%的小学生回答:找父母和老师。
那些在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弱点暴露无遗,所以世界对中国学生的评价就是:中国孩子学习很用功,成绩很优秀,但动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
由此可见,中国孩子的致命弱点在于自立性差、依赖性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父母的包办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力低下,缺少自信。
孩子想用自己的能力完成一件事时,却总是被父母主动地承担了。比如,孩子穿衣服磨磨蹭蹭,父母便帮他穿好;孩子自己拿筷子吃饭,弄得桌子上全是饭菜,父母看着着急,便亲手喂孩子吃;孩子学习遇到难题了,父母直接告诉他答案。父母的做法看起来非常爱孩子,实则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在美国,父母常常让孩子自己管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总是先给孩子思考的机会,然后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最多给孩子提个醒,剩下的让孩子自己来。父母会耐心地等待着孩子做完一切,尽管事后会检查孩子的完成结果,但十分主张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
由于美国父母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所以,美国孩子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不怕困难的勇气。
有一次,一个4岁的美国儿童蹲在地上系鞋带,一个路人看着孩子吃力的样子,提出要帮他,却被孩子拒绝了。
孩子问路人:“你知道我多大了吗?”
“不知道,我觉得你应该很小。”
“我不小了,已经有4岁了呢。”
很明显,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系鞋带只不过是件小事,自己完全可以解决。
美国孩子这种独立自主的意识在美国是很普遍的。
托比是一位美国男孩,他的父亲谈起如何看待孩子的失败时,说:“我的儿子也有遇到挫折的时候,这时我会鼓励他,但更多时候我会‘袖手旁观’,或者帮他开个头。因为只有让他受点挫折,自己尝点苦头,他才能真正地具备克服苦难和挫折的能力。”
圣诞期间,托比看到广场上热闹非凡,有的孩子在玩滑板,有的在玩雪橇,还有骑小车的。托比一下子来了兴趣,央求爸爸给他买一辆自行车。
爸爸觉得这个主意很棒,托比天生胆子小,7岁了连自行车还不会骑,这次正好锻炼他的胆量和勇气,于是买了一辆崭新的小自行车送给儿子。
在一个晴朗的天气,爸爸在一条安静的马路上教托比练习骑自行,他认真地扶着车子,问道:“好了吗?托比,开始冲出去吧,我要放手了!”
托比很兴奋,可是刚一动身,突然又停住了。
“怎么了?孩子,怎么不出发?”爸爸问他。
“我怕摔倒。”
“没关系,再来一次,往前走就是了。”爸爸鼓励道。
托比鼓起勇气,晃晃悠悠地坐上了座椅,可是刚坐上去,由于没立稳,摔了一跤。托比的膝盖被石子磕破了,渗出了血珠子,托比脸上露出一副恐惧的表情。
“孩子,勇敢一点,摔跤不算什么的。不管是谁,刚开始骑车都要挨摔,不摔跤就学不会。来,咱们再试一次!”接着拍拍儿子的肩膀说,“别怕,爸爸小时候骑车经常摔跤,可我觉得很有趣。拿出勇气,很快就学会了,来吧,继续!”
托比虽然很害怕,但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他勇敢地出发了,开始还有些摇晃,不过越来越顺利,车子终于骑了出去,托比下意识地回了一下头,他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爸爸早已松开了手。
就这样,在爸爸一次次的鼓励之下,托比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当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感到害怕或难过时,父母不要用同情的态度去对待孩子,或者对孩子横加指责。正确的做法是应该让孩子明白,挫折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多试几次,总会成功。
同样是骑自行车,中国男孩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
小琪8岁的时候,和妈妈要自行车,因为别的小朋友已经不骑四个轱辘的小车了,他羡慕极了。妈妈第二天就给他买了一辆价格不菲的自行车,爸爸妈妈还带着他一起练车。
和许多小孩一样,第一次骑车小琪很害怕,尝试了半天才上去。爸爸妈妈鼓励小琪别怕,两个人一个在前扶着车把,一个在后扶着座椅,生怕小琪摔倒。小琪蹬着脚踏板一点点往前挪着,他很紧张,腰板挺得直直的。
“妈妈,这太难学了。”小琪有些着急。
“没事,我和你爸爸给你扶着呢,你怕什么?”
“我感觉我学不会。”
“和你说了,不是有我们吗?怎么这么胆小!”妈妈似乎有些不耐烦。
小琪只得小心翼翼地骑着。
结果,小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才学会骑自行。
不同国籍的父母在同一件事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前者帮孩子做好开头再加上鼓励,后者帮孩子全权代理还要加上挖苦。结果,前者的孩子很快学会了克服困难,并迎难而上,短时间内学会了骑车,可后者父母全部上阵,依旧花费了不少时间。
孩子何时学会某件事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家长替孩子把一切都做好,结果造成孩子心理和能力脆弱得不堪一击。
父母首先要去除自己“害怕”的顾虑,让孩子放开手脚,别怕孩子磕磕碰碰。顺境中成长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应该让孩子懂得,挫折的出现是必然的,不能绕过去,只能面对。而这个挫折只能自己去面对,没人能替他排忧解难。成功的人大多是不怕挫折、能经得起考验的人。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它是敌人也是朋友,它能打败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要引导孩子积极面对挫折,教育孩子面对挫折不害怕、不退缩,有信心和勇气战胜挫折。
智慧心语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失败和挫折,要想获得成功,就要经过千百次失败的锤炼和千百次的努力。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当他很努力地去做某一件事,也许并没有成功。可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父母一手帮孩子铸造了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孩子真正独立了,用自己的能力做好一切才是真的成功了。
4.“人为挫折”,你能顶住
一位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说:“童年十分幸福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意思是,万事顺利、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为社会中的挫折而感到痛苦。
孩子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而许多父母却不舍得撒手,担心孩子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什么都不让孩子去做。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差,经不起一点小挫折。
美国父母普遍认为,孩子早晚有一天要离开自己,他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可以教会孩子适应生活和社会,教他们怎样保护自己。因此,美国父母总会有意地去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
从孩子蹒跚学步起,美国父母就开始注重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比如,孩子跌倒以后,父母不会赶忙去扶,而是不断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此外,美国父母还鼓励孩子在假期参加夏令营活动。有时甚至故意给孩子制造一些“挫折”。
在美国,无论来自家庭还是学校,父母和老师都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中国的父母,或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小卢是一名记者,他生动地记录下了美国人教育孩子的片段:
刚到美国时,我暂时住在美国朋友鲍伯家里。他家位于洛杉矶“富人区”,家庭条件很好。他有两个孩子,11岁的葛莱蒂丝和8岁的乔治。
在他家住了几天,我发现一向致力于公益事业的鲍伯夫妇,对孩子们却十分抠门:孩子们的零花钱每个星期大概是6美元,而且必须通过做家务才能得到。
葛莱蒂丝帮助母亲清洗餐具,准备下午的点心,还要收拾房间,洗涤衣物;弟弟乔治则负责擦洗汽车、浇花、陪爷爷遛狗。到了暑假,两个孩子还要早起挨家挨户送报纸、送牛奶,为自己赚取购买书籍和玩具的费用。
我对鲍伯夫妇的“狠心”感到不理解,他们却说:“孩子总有一天要自己生活,我们那时没法再帮助他们什么。而挫折和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孩子们将来能对抗挫折,我们现在就得培养他们战胜挫折的能力。”
葛莱蒂丝所在的学校要举行校庆演讲比赛,小姑娘踊跃地报了名。报名后,葛莱蒂丝做好了全面的准备,信心十足。比赛那天,鲍伯夫妇带着乔治去看女儿的表演,我也特地为葛莱蒂丝去加油。
当轮到葛莱蒂丝上台演讲时,因为没看清脚下的台阶摔了一跤。结果可想而知,因为情绪受影响,葛莱蒂丝发挥欠佳,下台后她就伤心地哭了。整个过程,鲍伯夫妇表情都很平静。随后鲍伯对女儿只说了一句:“孩子,这不算什么,勇敢一点!”
回到家后,葛莱蒂丝在房间的墙上写下了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作为座右铭:“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
后来,我发现美国父母甚至给孩子故意制造出一些“麻烦”,让孩子“将错就错”。
有一次,乔治的老师布置了一项简单的家庭作业,这孩子写了几笔就跑出去玩了。乔治的妈妈刚好经过,就走过去看了看他的作业,发现不但没做完,还有几个明显的错误,但她却不动声色,任由它去。
第二天,乔治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回来了。原来,乔治的同班同学都出色地完成了作业,只有乔治因为做得太不认真而受到了老师的惩罚——不许吃下午的点心。
据美国人说,最容易让小狗生气的方式就是让它看着其他小狗吃东西,而不让它吃。也许国内很多家长认为这样的惩罚对一个只有8岁的孩子来说未免有点太残忍了,但美国人认为只有“吃”才能刺激孩子,谁让孩子都嘴馋嘛。
乔治的母亲不但没有像中国父母那样找老师算账,竟然还默许了老师的做法,她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孩子长记性。
一次,乔治的学校要举行一次特殊的“感受”课,鲍伯夫妇邀请我一同去参观。
这是一所普通的私立小学,课堂上十分安静。讲台前,医院的工作人员不是在教孩子们如何施救,而是在讲述人死亡后的情景。然后再让孩子们分别扮演角色,模拟假如遭遇亲人死亡应如何应对。
孩子认真地表演着,表情痛苦,在一旁观看的我不禁一震。但鲍伯夫妇却告诉我,这没什么奇怪的,他们很乐意孩子来感受这样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在遭遇不测时如何控制情绪以及应对挫折。
鲍伯夫妇还告诉我,每到暑期,他们就让两个孩子报名参加政府组织的野外“磨难营”。今年暑假,葛莱蒂丝和乔治将和数百个孩子一起去荒郊野外进行生存活动。活动充满刺激又有许多考验,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不怕吃苦、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在一帆风顺中度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承受各种各样的挫折。如果孩子一切都那么顺利,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
因此,作为父母,不是帮助孩子逃避挫折,也不是为他解决挫折,而应教会他如何坚强地战胜挫折,让孩子获得坚韧的品格和抗挫能力。
父母在平时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困难环境,比如可以交给孩子某件事情,给他增加一些难度,但要注意,难度要适中,否则会挫败孩子的勇气。
一旦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父母不能冷漠对待,更不能指责、挖苦孩子,而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并让孩子认识到失败了并不可耻,挫折也没那么可怕,最重要的是敢于正视挫折。
从另一个角度说,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也是挫折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如果失去了尝试的机会,那也就等于错过了失败和面对失败的机会。因此,美国父母都愿意给孩子提供不同的尝试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思想意识越发成熟,大多数孩子想摆脱家长的“控制”。比如,他们会向父母嚷嚷“不要你喂我,我自己拿勺子吃饭”、“我也洗洗碗”。可能第一次自己吃饭吃得很不顺利,洗碗时也可能会摔碎几个。但美国父母不会因此制止孩子的行为,而是会耐心地给孩子指点,直到孩子成功。
挫折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接受它,才是真正地成长。父母要知道,孩子完全遭遇不到挫折是不可能的,要想孩子能够自立,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合适的环境下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在挫折中逐渐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始终让孩子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自卑,才有信心面对挫折。
智慧心语
要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就要让他在享受成功的同时也品尝失败的滋味。
俗话说:“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间没有不曲折的路。”父母要让孩子理解挫折的意义,坦然面对,把挫折看成是激励自己前进的垫脚石,从而增强意志。
同时,父母还应指引孩子多向自己的优势方面发展,扬长避短。所以,美国父母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磨炼孩子的意志。
5.想磨炼意志?走,跑步去
近年来,不少父母正在努力把孩子塑造成一个有智商、财商和情商的优秀人才。而越来越多的美国父母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体商,这不仅仅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好身体,还磨炼了孩子的意志。
美国人普遍认为,孩子的意志坚强了,才能更自立,他们锻炼孩子抗挫能力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运动。因此,美国小孩从一出生就开始“锻炼”。
众所周知,日本和韩国流行“吃苦教育”——冬天跑步、雪地里裸身站立,就是用这样的方法锻炼孩子坚强的毅力。
在美国,除冬天以外,出生仅两个星期的婴儿就被父母抱出屋子,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待上15分钟,每天至少两次。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抱出户外的次数增多,时间延长,孩子的妈妈还会帮孩子活动活动四肢。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提早接触大自然,有机会感受不同环境、天气和温度的刺激,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共同发展。
孩子长到四五岁时,美国父母会鼓励孩子多结交一些热爱运动、性格勇敢的小朋友,以便在他们的带动下提高参与运动的主动性。有些父母还会给孩子聘请健身教练,挖掘孩子的运动天赋。
此外,美国父母不会强迫孩子去锻炼,而是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引导。有统计显示,生长在不爱运动的家庭里,孩子往往也是大懒虫。所以在美国流行这么一句口号:如果要孩子动起来,父母也必须动起来。
查尔斯河畔位于美国波士顿,在哈佛大学的边上,河岸两边绿草茵茵,空气新鲜,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不管是早上还是傍晚,晴天还是阴天,冬天还是夏天,都能看到一群穿着运动服的男女老少在跑步锻炼,可见美国人对跑步的热爱。
和其他不同种类的运动相比,跑步单一而枯燥,但很多美国人依然跑得兴致勃勃。美国人对跑步的痴迷,从孩子身上就能看出来。
一次,查尔斯河畔即将在两天之后举行一次儿童马拉松比赛,一大群孩子聚集在一起,认真听着教练交代比赛相关事宜。
其中两个美国小女孩听得格外认真,这两个女孩虽然只有十一二岁,却已经是跑步老手了,接受跑步训练已经有6年了。
两个小女孩和许多其他孩子每周都要来俱乐部训练4~5次,但大多数父母把孩子送到这里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专业的运动员,只是让孩子锻炼身体。除了跑步,这里也有别的运动项目。
参加这次儿童马拉松赛的100多人中,大部分都是美国孩子,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6岁。今年才7岁的小女孩詹妮看起来有些害羞,在父母的鼓励下来报了名。她的爸爸说,詹妮来这训练没多久,但已经可以跑2000米了。
据美国父母所说,在美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跑步的习惯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孩子爱上跑步,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关。
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美国人大卫·詹姆斯是当地一名律师,虽然工作忙碌,但他没有放弃跑步,已经52岁的他看上去非常年轻,身材很好。其实,他参加的跑步比赛比许多专业运动员还要多。
钟情于跑步的他,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培养孩子对跑步的热情。每天早上,他都会叫上三个儿女和他一起去跑步,谁要是不起来,就会被他从床上拉下来。
大卫的小儿子约翰身体不是很好,但他还是要求孩子天天去跑步。一次,他带着儿子参加纽约市举行的“五英里赛跑”,他跑得很顺利,在同年龄组的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二名,还得到了奖杯。
几分钟后,他听到广播喊约翰的名字,约翰也获奖了,被授予“跑完全程的最小运动员”,这让大卫十分高兴。他走过去向儿子祝贺,还打趣说道:“这可让我真委屈,你的奖杯竟然比我的大一倍。”
几天以后,大卫的一个朋友听说约翰获奖就来问他:“那么小的孩子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大卫一时不知道怎么替孩子回答这个问题,把问题抛给了约翰自己。
约翰说,每次想停下来的时候,总感觉身边有个声音在对他说:别放弃,再坚持一会儿,马上就胜利了。于是,他没有中途放弃,坚持跑完了全程。
毫无疑问,坚持跑步培养了约翰战胜困难、面对挫折的勇气,同时让他懂得了意志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
此外,跑步能引起孩子的心理变化,比如,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和一些比自己大的人参加比赛。在最后100米的冲刺阶段,他超过了一个比自己大比自己强壮的成年人,这能使他产生一种成就感。
美国人罗杰·班尼斯特是第一个突破1英里赛跑4分钟大关的人,一举创造了人们二十年想打破的记录。他说:“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冲动和困惑的时期,在这几年中,如果一个男孩经历了一些考验身心的巨大事件,他就能成功地经受住考验。”
许多人不愿意跑步,不是身体不允许,而是缺乏自信,没有毅力。跑步还需要长期坚持,而坚持跑步才能够磨炼意志,培养“输得起”的性格。
在纽约市北端的范科兰特公园曾经举行了一次赛跑,参加比赛的男孩和女孩加起来有3400多名,有些孩子只有6岁。他们需要沿着跑道跑一英里半。这些孩子按年龄被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点的孩子排在前面,大点的孩子排在后面。
听到比赛指令,他们像一窝蜂似的冲了出去。比赛结束后,在最小年龄组里,有一个女孩夺得了该组冠军。
在同年龄的男孩组中,有一个小男孩也出色地跑到了终点,他的速度比成年人还要快,相比他们的速度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表情。
在比赛过程中,他们相当卖力,一副拼命挣扎、不服输的样子。当冲过终点的一刹那,他们的脸上出现了自信而乐观的笑容。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当跑步进行得很艰难的时候,年轻人不像成人那样放慢速度或者停下来。如果把孩子和大人放在一起比赛,这些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强,谁也不肯掉队。这种意志和精神瞬间让他们变得高大起来。
让孩子参加跑步是一件好事,最重要的是持续不断地坚持下去。美国父母通过跑步磨炼孩子的意志,中国的父母不妨也试试。
智慧心语
一些孩子并不是天生厌恶运动,可能由于身体上的缺陷而引起强烈的自卑感。对这些手脚不灵活、身材矮小、反应迟钝、体质较差的孩子来说,要克服他们的自卑情绪,鼓励他们动起来。
所以,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大加赞赏,不会给孩子泼冷水,批评孩子没毅力、没恒心。他们明白,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会受益终身。
对此,美国父母会努力让孩子明白“重在参与”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让孩子对运动产生兴趣,同意孩子经常改变运动项目,鼓励孩子多关注体育信息,留意体育新闻,还亲自带孩子去看体育比赛,亲临现场。
6.鼓励,这次做得真是超棒!
美国父母十分注重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这在整个社会是一种风气。那么,什么时候给予孩子鼓励最合适呢?当你的孩子第一次演讲,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当你的孩子踢球一个也没进的时候,当你的孩子做推销员一份商品也没推销出去的时候……
无论是接受音乐、体育这样的训练,还是做成功一件事,美国父母都比中国父母爱鼓励孩子。像“Good job(干得好)、Good try(很好的尝试)、You are great(你真棒)”这样鼓励孩子的话,美国父母时常挂在嘴边。
吃晚餐时,当5岁的小孩将自己盘子中的事物吃得干干净净,他的爸爸妈妈就会非常高兴地和他说:“亲爱的,你今天太棒了,晚餐都吃完了。”
吃完饭后孩子在屋里摆弄玩具,用积木搭了一座高楼时,父母会微笑着对他说:“宝贝,你可真能干!”
孩子晚上按时睡觉了,爸爸妈妈会到他的房间和他道晚安:“好孩子,今天表现不错,做个好梦,晚安!”这样的鼓励在美国家庭的一天当中经常听得到。
美国心理学家艾琳·卡瑟拉曾经帮助很多人从低谷中走出来,重新生活。有人问她,帮助别人靠的是什么?卡瑟拉毫不避讳地公开了她的秘诀,她说,这是一种神奇的方法,它能让哑巴说出话来,让灰心失望的人露出笑容,让婚姻不幸的人破镜重圆。无论是有心理疾病的人还是正常人,这种神奇的力量都是最有效的,这种神奇的力量就叫做“鼓励的力量”。
有一个美国男孩,他的父母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真棒!”孩子总会自豪地回答:“嗯,爸爸妈妈,我可以的!”
这个男孩叫伊森,小小年纪就对家务活情有独钟。一到周末,他总是喜欢围着妈妈,要求做这做那的。但是,因为他年龄小,而且很多活没干过,所以质量不高,他要是洗碗就弄得一片狼藉,要是拖地就把地板搞得像“花猫”。但妈妈从来不责备他,还很欣赏小伊森的勤奋精神。
一天,伊森还向全家宣布:“从今以后,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可是,自从伊森自己洗衣服开始,他的衣服总是洗不干净,由于他还没学会用洗衣机,所以只能用手洗。洗了几次,伊森有些厌烦了,他沮丧地对妈妈说:“妈妈,你还是教我用洗衣机吧,这太费事了,为什么总也洗不干净?我是不是太笨了?”
妈妈笑着鼓励他:“孩子,等你学会用手洗了我再教你用洗衣机。洗衣服不是什么难事,你要努力。宝贝,你怎么会笨呢,只是太急躁了,又没有经验。你需要耐心,再掌握一些技巧,这样就好了。”
妈妈亲自给伊森做了示范,伊森在妈妈的鼓励下又增加了信心。过了一段时间,他拿着洗好的白衬衫给妈妈看:“妈妈,你看,我的衬衫白不白?”
“哦,亲爱的,你这次做得简直太棒了,我真为你骄傲!”妈妈一把抱住了伊森向他表示祝贺。
伊森在这次“挫折教育”中受益匪浅,他把感受写在了日记里:
我总是把事情想得太难,原来只要努力和坚持,洗干净一件衣服没有那么难。以后我要做好每一件事,努力做到更好。我感觉自己长大了许多……
对于孩子来说,失败不是永远的,只是偶然的。偶然的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战胜失败和挫折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因此,父母要想真正地帮助孩子,不如在他遇到挫折时,多鼓励他几次,让他积累抗挫能力的经验。
有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一条梭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鱼缸里,这些小鱼就是它的食物,它只要一张嘴,就可以把它们吞进肚子里。
过了几天,科学家用一个玻璃杯罩住了梭鱼。一开始,梭鱼看到游来游去的小鱼,都使劲冲上去,想吃掉它们,但每次都撞到瓶壁上。
慢慢地,梭鱼变得安静了许多,冲撞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它终于放弃了,不再有任何捕食小鱼的动作。
这时,科学家移走了罩住梭鱼的玻璃杯,备受打击的梭鱼完全丧失了斗志。无论眼前游过多少小鱼,它都不会再张嘴。没过几天,这只梭鱼就被活活饿死了。
几次碰壁后,梭鱼就开始对自己的捕鱼能力产生了怀疑,最后终于被挫折打败了。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点挫折都没有是不可能的。如果在孩子受挫后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和疏导,甚至听到父母的负面评价,就会渐渐对自己失去自信,就像那条梭鱼,变得懦弱,遇到苦难就选择退缩。
田野的父母都是老师,对田野的要求很高。尽管他还是个孩子,但父亲经常对他提出各种要求,并在第一时间指出他哪里做错了。
田野八九岁的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学自行车,于是也想学。小孩学自行车最难的就是跨上自行车,为了能跨上去,田野不断尝试,吃了不少苦头,有时跨上去了,却蹬不到脚踏,经常连车带人摔倒在地上。
在旁边看着他练车的父亲着急了,一看到田野摔倒,就忍不住唉声叹气,大声训斥他:“你怎么这么笨啊”,“这都学不会!”
田野听到这些,也有些泄气,父亲越说他,他越害怕。在父亲的骂声中田野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连学自行车的心情都没有了。
田野最后也没有学会骑自行车,甚至一看到自行车就很反感,最后他把自行车放进了仓库,没有再碰一下。
美国的父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帮助孩子度过难关的三个办法,即调整、挑战、承诺。
“调整”指的是对心理和情绪上的调整,让孩子明白“困难并不是绝境”的道理。例如,孩子在模型比赛中失败了,父母就帮孩子调整心态:“我知道你很难过,这个比赛看来很激烈,放松一下,下次我们再参加一次,好吗?”
“挑战”指对孩子的心理挑战,让孩子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乐观的一面。例如,父母这样安慰考试失败的孩子:“这次没有考好,确实很令人伤心。但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每次都努力做得尽善尽美,我相信你下次考试会有出色的发挥。”
“承诺”指的是以承诺的方式让孩子看到更长远的意义。例如,孩子满心欢喜想给爸妈准备早餐,却做得一塌糊涂,父母这样说:“你觉得没做好让我们很失望,其实不是这样的,爸爸妈妈觉得你很了不起。因为你认真了,我们要感谢你。”
通过调整、挑战和承诺,孩子的心理会产生巨大的转变,由伤心、失望变为热情、自信。事实上,父母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重点,就是对孩子付出的努力做出正确评价,不管结果如何,重要的是他努力了。
挫折和失败令人沮丧,而父母的讽刺和挖苦对孩子更是雪上加霜,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自我评价过低,结果真的成了一个做什么都不行的孩子。而如果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肯定,孩子会坦然面对挫折,渐渐形成战胜挫折的意志力。
此外,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化险为夷时,父母也别吝惜鼓励,用充满爱的语气对孩子说一句:“这次做得真是棒极了!”
智慧心语
挫折本身不能成就一个人,能成就人的是在困难和挫折中寻找到解决的办法。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来自父母的鼓励,这代表着认可和肯定。如果每一次挫折都能得到父母的鼓励,那么孩子会越来越有信心战胜挫折,从而取得进步。为了培养孩子自信勇敢的个性,父母一定要多鼓励孩子。
7.哭闹无效,做错就得改
美国家庭教育孩子的一个比较“狠心”的原则就是:哭闹无效,做错就得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会提出许许多多的要求,一旦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以哭闹的形式进行抗议。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美国父母会先耐心地教导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
例如,孩子执意想要某样东西,被父母拒绝后,孩子一般会哭闹。这时,美国父母会坚持自己的做法,绝不心软,一边安慰孩子,一边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这样东西,并不断强化这种思想,使孩子暂时能够控制情绪,而不是一味哭闹,乱发脾气。
在中国,孩子一哭,父母就没了主意,尽量满足他的要求。长期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孩子就会变得任性,遇到问题只知道用哭来解决。
下面是三篇来自一位老人的日记,从一个中国奶奶眼中,我们将会清楚地认识到美国父母是如何对付孩子哭闹的。
2008年4月23日
美国父母对孩子的严厉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美国孩子并不像中国孩子那样自由,他们有时候必须得听父母的。
我的儿媳安娜和她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听说我来美国了,他们特地开车来看望我。家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我的孙子杰森很兴奋,跑来跑去的。他在玩沙子的小桶里装满了水,提到了屋里四处走动。
安娜警告他不可以把水洒到地板上,杰森好像没听见一样,还是自顾自地玩。最后,杰森不小心把水桶踢翻了,水洒得到处都是。杰森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还光着脚踩水玩,在大家面前做怪脸。
不一会儿,他的裤子全湿了。我担心安娜要责怪他,赶紧找来拖把擦地。安娜看见了,从我手中抢过拖把塞到杰森手里,对他说:“现在把地给我拖干,然后把裤子脱下来自己洗干净。”
杰森这下可不干了,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安娜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拎起来关进了储藏室。我们听到杰森在里面号啕大哭,声音惊天动地,还传来砸门的声音。我心疼极了,想进去把杰森放出来。但杰森的外祖母却冲我摇摇头,说:“这是安娜的事,我们最好不要管。”
过了一会儿,杰森不哭了,他在储藏室里大声叫喊:“妈妈,放我出去吧。”
安娜站在门口问他:“知道我为什么把你关进去吗?”
“我知道了,我错了,妈妈。”
听到孩子这样说,安娜这才把门打开,杰森从储藏室里慢悠悠地走出来,脸上还挂着泪珠。他拿起比它高出许多的拖把吃力地将地上的水擦干净,然后脱下裤子,走进卫生间洗了起来。我简直愣住了,杰森的外公外婆看着我,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这件事让我深有感触。在中国家庭,父母要是对孩子要求苛刻或对他加以管教,就会引起一场大人之间的战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齐上阵,指责大人,护着小的,闹得鸡飞狗跳。
后来,我和杰森的外公外婆重新提起这件事时,杰森的外婆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方式,还有,孩子犯错就必须改正,哭闹起不到效果,要是连这点小委屈都受不了,那以后也经不起大风大浪。
2008年6月1日
今天是儿童节,虽然美国孩子不怎么过“六一”(美国孩子很快乐,天天像过节,所以没什么节日气氛),但我们大家还是决定庆祝一下。
就在我们摆好饭菜,坐下来准备开动的时候,杰森突然开始闹起来:“我要坐奶奶那里,我喜欢坐那个位置。”
安娜过来劝他,杰森还是闹,这时我的儿子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不听话,就别吃了,回自己房间待着去!”
我暗自偷笑,儿子什么时候也学会这招了。杰森还真是固执,流着眼泪上楼了。我连忙说:“赶紧让孩子回来吧,今天是孩子的节日,别闹了,让他坐这来!”儿子却说:“这样会宠坏他的。”
过了十几分钟,杰森下了楼,儿子问:“现在好了吗?”
杰森点了点头,然后走过来向我道歉。我还想让他过来坐在我这里,但我知道儿子和安娜是不会同意的。
2008年8月20日
回国前夕,我又一次见识到了美国父母的狠心。
在国内,父母是孩子的贴身保镖,满足孩子是每个妈妈宠爱孩子的杀手锏。然而,在美国,情况却不是如此。
刚到旧金山,安娜和我去超市采购生活用品。有一个美国母亲领着一个大约只有3岁的小男孩,小男孩看到玩具货架上的水枪,要妈妈给他买,妈妈没有理他。于是他就抱着水枪在地上大声哭闹:“我要这个!妈妈你给我买了吧!”
妈妈哄了他一会儿,但小男孩仍没有停止哭泣。此时,那位妈妈突然抓着孩子的肩膀把他从地上提了起来,严肃地说:“彼得,看着我,妈妈说不行就是不行!”
小男孩没有抬头,这位美国妈妈再次命令他:“彼得,请把头抬起来!”
小男孩可怜巴巴地抬起头看着妈妈,乖乖把玩具送了回去。
一旁的安娜对我说,一味迁就孩子,他们会得寸进尺。父母批评或惩罚孩子是让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事并不总是对的,给他点教训,他以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不然将来遇到类似事情,没有人迁就他,那时他才真地承受不住。
这位中国奶奶有着中国人传统的思想,却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美国人的教子方法。
在美国家庭教育中,父母常采用一种叫做“计时隔离(也叫关禁闭)”的方法来对付不听话的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最严厉的惩罚方式。例如,当孩子不老实或者和别的孩子打架,父母就会把他关进卧室,让他独自待上10分钟。禁闭期间,孩子不能吃零食,不能看电视、打游戏机,必须老老实实待在家里。10分钟一到,父母会准时把他放出来,并教育孩子改正缺点,这种教育方法对孩子很有震慑力。
美国家庭中,父母要随时对小孩进行监护,孩子很少被孤立。所以,一旦将孩子隔离,孩子会感到孤立无助,备受冷落,从心理上让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孩子是“群体动物”,把他从群体中隔离出来,使他感到被区别对待了,心理很不平衡。
美国父母认为,孩子从小就该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了应该受到惩罚,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而不是用哭闹解决一切。
在中国,孩子把“哭”当成最好的武器,只要一哭,父母就立刻满足他的要求,也常见到中国父母严厉地对哭闹的孩子说“你不能给我添麻烦”或“把你的嘴闭上”之类的话。如果孩子已经习惯用哭和大人交流,那么为达到目的,他们会哭很长时间坚决不妥协。
美国丹佛大学曾经对一群4岁的孩子做过一项小实验,给他们每人一颗好吃的糖果,并告诉他们,如能坚持15分钟以后再吃,就可以得到第二颗糖果。结果,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等不及,将糖果吃掉了。
等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再去调查,发现多等15分钟的孩子比那些不愿意等待的孩子要优秀。这说明那些等待的孩子做事更冷静,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原则。
如果父母没办法让孩子学会冷静,不仅现在给大人制造麻烦,长大以后自己也会遇到更多的麻烦。
孩子受不了一点委屈,遇到问题就哭闹耍赖,以后如何能经受得住大的挫折?因为,走出家庭,没有人会在意他的哭闹。
做父母的一定要坚持住,对他的哭闹视而不见,让孩子去闹。很快孩子就会发现哭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就会停止哭闹,控制自己的情绪与欲望。若是父母让一小步,孩子就会没完没了,同时他也失去了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机会。
智慧心语
适当地接受一些挫折会使人努力抗争,使人“越挫越勇”,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成长。挫折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笔财富,当自己的行为受到阻止了,遇到阻力了,对孩子来说受到了伤害,行为失败了,而父母的制止正是对孩子经受打击的一次考验。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挫折也就不是挫折了。
8.没关系,谁没遭到过朋友的抛弃
“友谊挫折”是孩子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情感方面的挫折。它会使孩子出现情绪低落、行动迟钝等消极反应。友谊挫折在成人的社交中经常遇到,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处理不好,会大大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影响身心健康。
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必然会遇到这个问题,如果父母不及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社交活动,尤其是被朋友抛弃过的孩子,一定会经历一段难以想象的情感黑暗期。
通常的反应是:情绪消极,经常垂头丧气,对他人采取退避的方式等。父母要消除孩子在友谊挫折中出现的这种消极反应,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勇敢去面对挫折,让孩子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
对孩子来说,任何一个朋友都值得珍惜,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最纯真、真挚的,一旦遇到被要好的朋友抛弃,他们就会心痛不已,这要比考试成绩不理想、摔了一个大跟头等,还要让他们难过。
打个比方,在中国,如果孩子的朋友搬家了,孩子告诉父母他很伤心,即使父母安慰孩子以后可以用打电话,或是通信的方式来继续保持联系,但孩子仍然会很伤心,这就是孩子纯洁的感情。
如果是美国父母,他们大多会这样和孩子沟通:
“我最好的朋友搬家了。”孩子说。
“哦,是吗?真没想到。你们在一起挺开心的。”爸爸回答。
“他怎么可以抛下我不管。”孩子说。
“失去朋友是挺难过的。”爸爸回答。
也就说,美国父母会直接帮助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选择一种很巧妙的方式来安慰孩子,这样孩子心里的复杂情绪就会减少很多。但中国父母却不会这么做,中国父母总是强调客观因素,只会让孩子因为得不到理解而觉得更加难过。
每个孩子都渴望获得真诚的友谊,期望朋友能给予自己温暖和帮助。但是,友谊需要两个人共同去维护。许多时候,由于孩子社交能力不足或环境发生改变,导致情感偏离,喜欢上新朋友,而忽略了旧朋友。这样,旧朋友就会有被抛弃的感觉,从而感到很伤心。此后双方就会彼此疏远起来,逐渐形同陌路,并且各自有了新的朋友。
也许多年以后,双方又在某个场合见面,很有可能“再续前缘”,这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必要过程。
当然,尽管如此,父母也不可忽视孩子的朋友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性,父母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在孩子与朋友闹变扭时,甚至失去朋友时,及时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同时告诉他:“任何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各种情感挫折,这是你必须要面临的事情。”
7岁的爱丽丝告诉妈妈她再也不想去上学了,爱丽丝的妈妈也注意到了,最近女儿从学校回来后脾气很坏,还经常抱怨作业太难而不想写作业,因此她的成绩开始下滑,有好几次,在上学前喊肚子痛,妈妈便询问她原因。
爱丽丝说:“妈妈,玛莎不要我了!”说完就大哭起来。在和妈妈进行很长时间的一段哭诉后,妈妈得知,爱丽丝的最要好的朋友玛莎,结交了一个新朋友,那个新朋友学习很好,长得也很可爱,爱丽丝觉得玛莎背叛了她,所以感到很伤心、失落。
妈妈也认识玛莎,知道玛莎是个热情、开朗的好孩子,她不相信玛莎会平白无故就不和爱丽丝玩,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
妈妈对爱丽丝说:“我想听听玛莎为什么和新朋友玩,而不和你玩了?”爱丽丝擦擦眼泪,又想了想,她告诉了妈妈她的一些想法和猜测。原来,玛莎的新朋友是班里的班长,因为前一阵子一直在感冒,玛莎又是她的同桌,便担任起帮助她处理班级事务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个人确实比以前熟络了很多。
爱丽丝看到玛莎和班长越来越好,就不开心了,由于生气,她也不怎么搭理玛莎了。她认为是玛莎的问题,才将双方的关系疏远很多,所以想要玛莎主动向她道歉,这样才能重归于好。可是让爱丽丝没有想到的是,玛莎到最后也不搭理她了。
妈妈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以后,帮助爱丽丝分析了一下原因,她首先赞扬了玛莎有乐于助人的好品格,并让爱丽丝多向玛莎学习。其次,妈妈告诉爱丽丝,玛莎并没有抛弃她,而是她把玛莎给抛弃了,是她最开始不愿意搭理玛莎的。最后,妈妈跟爱丽丝说:“玛莎此时,一定和你一样伤心,因为她会认为是你抛弃了她!”
爱丽丝听完妈妈的话后,突然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主动找到玛莎,并向玛莎道了歉,两个人又像以前那样要好了。
失去朋友的确让人伤心,但父母应尽快让孩子从伤心中走出来。孩子的友情,也充满误会,父母要帮助孩子解开误会,不要一听到孩子说“被抛弃”了,就随着孩子的思路去想那个“抛弃人”的小孩是有多可恶!
当然,如果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朋友故意远离”的情况,父母该怎样做呢?
史迪文是瑞恩幼儿园的同学,后来又和瑞恩进入同一所小学而且还是同班,两个孩子的妈妈都为他们俩开心,告诉他们要好好相处。但是半年过去了,瑞恩的妈妈发现了一些问题。
瑞恩从小就是一个性格温顺的孩子,从不打架骂人,甚至连自我保护的能力都很弱。妈妈一直以为瑞恩和史迪文因为是好朋友的原因,会心往一处使,共同“抵御外敌”。可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在刚上学没多久,瑞恩就和妈妈说,史迪文变了,不像幼儿园时那么友好了,现在不但不爱和他玩,还喜欢打闹,他很无奈。妈妈觉得瑞恩太敏感了,说:“你们是好朋友啊,可能比较熟悉,和别的同学不熟悉,所以才喜欢和你闹吧。”
没过几天,瑞恩说史迪文确实很过分,做早操的时候,史迪文故意把腿抬高踢他的屁股,他怕老师看到也不敢反抗;每当下课的时候,史迪文看见他就会扑上来,如果瑞恩没躲开,史迪文就会把他扑倒在地。这才引起妈妈的重视。
史迪文是一年级中最高最胖的男生,他平时总是爱和四五个男孩凑在一起。他们共同的兴趣就是捉弄那些比较老实的同学。上小学没多久,史迪文就开始拿瑞恩当娱乐的对象,跟他打打闹闹,有时还取笑他。
瑞恩很讨厌史迪文这样做,他认为史迪文违反了做朋友的原则,即使这样,他却没有毁坏原则,而是对史迪文从不反抗。
瑞恩妈妈觉得史迪文这样做不对,就向老师反映了这个情况,平静了一段时间后,史迪文故伎重演,还发明了新花招——故意抢走瑞恩的眼镜。这样,瑞恩的眼镜很快就摔坏了。
瑞恩的妈妈找到史迪文的妈妈,说了这些事,并希望史迪文妈妈和她一起努力,重新修好两个孩子的友情,得到史迪文妈妈的赞同。
一次,史迪文因为发烧三天没有上学,瑞恩在妈妈的鼓动下,拿着史迪文最喜欢的零食来看望史迪文,这让史迪文很高心,他回想之前对瑞恩的不好行为,感到很羞愧。
之后,经过两个妈妈的共同努力,他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当孩子在交友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不但心情低落,还可能失去信心。这时候,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此时的心情,然后再帮他化解烦恼。
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分析产生友谊挫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帮孩子战胜友谊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
如果孩子的挫折感是他的错误判断,父母应告诉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着急,也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判断乱做猜想,以免加深朋友之间的误解。
若是由于分歧而造成的,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方式、思想观点、行为模式等出现分歧是很正常的,这样的分歧只能求大同存小异,而不应该过分忧虑。如果发现对方的品格有问题,那么就应该劝告对方,对方若能改正,则可以继续保持友谊,否则,就可以中止友谊。
如果孩子和朋友的友谊真的无法继续维持了,父母要开导孩子,比如“你以后还可以有许多朋友”、“没关系,你不是还有明明和小丽嘛,他们也都是你的好朋友”、“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朋友,你也可以再找新的朋友”等。这样的开导会让孩子豁然开朗,勇敢面对失去朋友的挫折感。
智慧心语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有很多,对孩子来说,友谊是那么重要,失去友谊又是那么让人伤心。
孩子的感情是最纯真的,而家人的温情与支持是孩子维持纯真心灵的来源,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一切顺利,但挫折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对待挫折时,一定不能让孩子选择躲避,唯有勇敢面对才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