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 »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全文在线阅读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能力15|关于公平

关灯直达底部

眼见真为凭?难解的学生公平问题

有个孩子说:“是东野圭吾的新小说吗?我是他的铁粉,这本书先借我看!”孩子没等我点头答应,就把书放进自己的袋子里。

“不公平,为什么他打瞌睡没事,我转个身却被碎念了?”

“不合理,为什么她没写作业可以补写,我没带,却要罚抄?”

“不甘心,明明是他先撞我才跌倒的,为什么我要向他道歉?”

青春期的孩子着实计较着日常琐事的公平性、合理性。虽能将心比心,尽量在事情的处理上符合对等公正的裁决,但孩子过分地斤斤计较,钻牛角尖的态度,让师生关系也弥漫着些微紧张的烟硝味。

“老师,你知道吗?他说一套做一套,人缘却好到爆,我真崇拜这种左右逢源的处世态度。”

“老师,你知道吗?他永远不用打扫,因为没有人敢叫他做,我真羡慕这种有靠山的生活。”

他们是把善良的初心藏到哪个地方去了呢?

难道他们忘记自己心中还有正义的尺度,在衡量生活的准则吗?

我的心底开始泛起疑惑与不安的涟漪,对他们日渐偏颇的行为也开始焦虑了起来。

当我兴起“是不是该找个时间和他们聊一聊”的念头时,几个孩子咚咚咚地跑到我办公室来看成绩。

一个和自己比较亲近的孩子随手拿起我新买的小说《虚无的十字架》翻阅。

看到孩子会主动翻览书籍,让我欣喜地介绍起来:“设计封面的人太有才了,竟然有创意到把十字架挖空,让‘虚ろな’呈现出空洞的意象,读者也能从十字罅缝中,隐约猜出蓝绿交织的扉页或许是一片蓊郁树海……”

有个孩子听完后,就大剌剌地把小说从同学手上抢走,眉飞色舞地说:“是东野圭吾的新小说吗?封面超级漂亮的,我是他的铁粉,这本书先借我看啰!”

孩子没等我点头答应,就把书放进自己的袋子里。

“你在挑战老师借书的底线吗?还没经过我的同意,你怎么就把书拿走了……”我严肃地问。

“老师听不懂我的意思吗?刚刚我有说喜欢这本书,要向你借书呀!”孩子脸色铁青地解释着。

“可是老师还没答应你的要求,借书这件事应该还没有共识吧!把书拿出来还我。”我平静地说自己的坚持。

“老师就是偏心,别的同学借书都说可以,今天换我借就拒绝……”孩子开始谬解我的话,边还书,边嘀咕起来。

“你误会老师了,坦白说,这本书才刚刚配送到校呢!我连一页都还没翻阅过。如果我们都是东野圭吾的铁粉,老师看完,一定马上传给你,阅读热腾腾的新作真的很畅快呀!”我耐着性子和孩子解释我的想法。

“所以,老师还是会借给我这本东野圭吾的新书吗?”孩子有些羞赧地问。

“当然会,我最喜欢和学生分享好书了,谢谢你让我有机会以阅传爱,把好书传出去。为了让你早点读到新书,我准备今晚熬夜苦读,别笑我明天带着熊猫眼来学校上课喔!”

孩子在我的冷笑话中腼腆地笑了,仿佛也体会到我的弦外之音。

隔日,有个别班的孩子突然跑到我面前问道:“老师,听说你也在阅读东野圭吾的新小说,有些内容可以中午或放学找您谈谈吗?”

“呵呵!很开心你愿意听我说书,只是,有几个铁粉也在阅读他的新作,可以陪我再等上几天吗?一起聊聊偶像的新书,可能会更有共鸣吧!”当我说完后,孩子的脸色有些为难。

或许,我的答案是个难题,也让他正苦恼着呀!

沉默了一会儿,那孩子贴心地点了点头说:“老师是担心一个问题要解答很多次吗?一起回答,应该比较轻松吧!”

“我只是希望同学能对彼此的问题,给予更多元、丰富的反馈而已。你不觉得我们在不同的时空,却选择同一本书来阅读,这份默契与缘分,必须要找个良辰吉时来好好地对话、讨论吗?”我试着把自己的真心话和他分享。

孩子感染到这份众阅乐的心情,甜甜地笑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谢谢老师用心的安排,我也期待和大家聊书的时光能快点到来。”

那日,温暖和煦的冬阳映照在孩子的脸庞、身上,十分美丽。坐在窗棂边,准备聊书的我们,置身在轻松自在的午后氛围里,有淡淡的幸福萦绕。

我试图先抛出一个书中的想法,来引导孩子们思考:“杀人如果是唯一死刑,为什么法官还要考虑犯人犯罪的动机,再做审判呢?难道犯同一种罪,不该一视同仁地判犯人死刑吗?”

平日看起来很安静的女孩,竟举手发言:“之前,我或许也会觉得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看完东野圭吾的小说后,反而会思考:如果犯人没有真心忏悔自己的过错,判他死刑,反而让他解脱了。他从头到尾背负的只是一具虚无的十字架,对他没有任何意义;但犯人若真心忏悔自己的罪,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背负真正沉重的十字架,用赎罪的心活在世上,回馈这个社会?”

有个男孩听完很不服气地说:“你是反对死刑的存在吗?你的论点听起来好像在替犯人脱罪!”

上次来找我的孩子接着回话:“对待犯错的人,有比惩罚更好的方法吗?真正能弥补受害者的,会不会是犯人真心的忏悔,和一颗赎罪的心?”

另一个男孩接着辩驳说:“没有比死刑更能告慰死去的人,这是活着的人,唯一能帮死去的亲人争取的公道。”

听完他们精彩的分享,不管他们的立场为何,一本小说让孩子学会有逻辑地分析罪与罚之间的关系,也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勇敢地为想法背书。

“亲爱的孩子,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为什么同一本书读完,大家对罪与罚的想象却截然不同呢?人生很多的问题看起来好像没有答案,但答案早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价值观与看法需要用更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判断。

“过去,你们曾计较过老师上课为什么没有处罚睡觉的同学,反而阻止你们聊天的做法?事实是打瞌睡的同学在上课前告诉我,因为吃过感冒药会产生嗜睡症状,希望老师能谅解。如果你是老师,会理解他的身体状况而不去苛责他,还是会理解在课堂随便说话的同学?”

“从自己的立场来看,老师的确偏心、对事情的仲裁不公平。但认真想想,眼睛看到的真相,有时候反而是假象,因为我们的心早就设定了立场与偏见呀!一如东野圭吾站在不同立场,去论辩罪与罚之间的关系,让大家反而有更客观的讨论。”

男孩似乎领会了:“老师的意思是,即使我们无法在东野圭吾的小说中找到罪与罚的共识,却能体会:理解关怀比公平更重要;体谅相信比争取利益更可贵。”

孩子们有所顿悟,也有所反思,豁然开朗的模样让我们相视而笑,这份灵犀互通的美好,让我也感动着。

阅读一本书,可以为我们受困的生命提供正确的解答,让我们很快找到安身立命、自在自适的天地。

或许,每个人对罪与罚的想象不一定相同,但东野圭吾透过这本书,似乎也告诉我们师生一个道理:“爱”是罪与罚最好的解答,也是让我们走向良善世界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