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一次版权引进,是1998年的时候,是作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著名科普丛书——《第一推动丛书》中的一本。该书在美国的第一版见刊于1994年,4年之后,因其内容的新颖性、前沿性和高瞻性被我们发掘出版,推荐给国内读者。出版后不久,版权有效期一过,即被国内另外一家出版社签走了版权重新出版。时隔19年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重新获得版权,再版该书。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出版社以及同行对此书如此珍视,一而再,再而三地抢购版权争相出版?
书名《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实在是通俗得不能再通俗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内曾经泛滥成灾、东抄西凑的一大批保健类图书,出版管理部门曾为这些“保健书”伤透脑筋,专门发文限制此类图书的出版。在即将推出新版《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之前,我们拿1999年版《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给一些老年人、中年人读(其中有些人曾读过诸如《不生病的智慧》等图书),算是“前期市场调研”。然而读者反应平平,纷纷表示缺少阅读“获得感”。一位老奶奶告诉我们,这书写了些什么她没看明白,没告诉她糖尿病的日常起居要注意什么?要怎么吃药和治疗?作为编辑,我们的心里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和焦虑。这种难过与焦虑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可能会不受读者欢迎不好销售,而是因为这本书所介绍的一些新的医学科学理念和成果与传统诊病治病模式思维相差太大,容易被误解,甚至被排斥。这些接受阅读试验和调查的读者的拒斥性反应,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推出这本书的想法和信心。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以演化生物学的观点来理解人类疾病的起因。演化源自于达尔文的生物演化论,再版书将1999年版本中的“进化”一词换成“演化”,其涵义更为中肯。实际上,达尔文向我们揭示的物种演变并不是朝一个理想的概念或模型前进,而是不断修补自己来适应周围的环境。生物演化论的核心观念之一是“自然选择”,而“适应”则是自然选择的核心机制。本书的基础理论依据就是“自然选择——适应”,其中心思想有三。
一是人体对于病毒病菌的入侵即使不用医治也是可以逐渐适应并产生免疫力的。早期的蛮荒时代,医学不发达时,人类对于疾病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一次大的瘟疫流行过后,存活下来的人就是产生了抗体的适应者,他们繁衍的后代也同样具有抗体——免疫力,相同的瘟疫便不再能伤害到这些人。这就是现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接种疫苗就是由此衍生出的革命突破,比如种牛痘,比如预防小儿麻痹症注射等等。本书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适应性反应。即在与病毒病菌的对抗与适应过程中,人体会有一些症状反应,最常见的如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发热、咳嗽、流涕等等。有人错误地认为,只要给药或注射以止痛、退热、止咳、止涕等,病就治好了。而事实上,这些得病后的体征很多情况下是人体的免疫反应,是减轻和击退病毒病菌的过程,如果给药让这些症状消失,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延长得病时间,抑制人体免疫机制的反应且对药物产生依赖。因此,演化医学的视角可以帮助理解疾病发生的过程,更审慎的用药,关键是准确诊断病情,精准治疗。
二是病毒病菌也可以适应人体产生的免疫力以及新环境而变异出新的品种来攻击人类。最常见的例子是感冒病毒,人的一生总要感冒很多次,而每一次感冒都是新的变种病毒作孽。此外,抗生素的滥用“选择”出了更强的耐药菌。据2017年的一则新闻报道,已经有一种超级耐药菌,目前任何抗生素对它都不起作用。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滥用药物对于人体的免疫机制具有抑制甚至是掐断的破坏性作用。
三是人体对于生存环境的快速变化的适应滞后。人类的身体设计与构造是为了适应蛮荒时代,那种危机四伏,终日奔波劳作,吃了上顿找下顿的艰难生存环境。
而我们的聪明才智、科学技术、创造发明快速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使我们丰衣足食,安逸疏懒。在这种优渥环境中,人体过去常用的一些基本功能停用了,而新的,像乌龟、树懒一样生活的适应性功能却不能即时唤醒和生成。这种状况导致了人类许多现代疾病的产生,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过敏性疾病等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的先贤们似乎早就看到了问题所在。
演化医学是一门新的交叉科学,本书作者也承认,它的许多理论和概念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继续验证、完善与成熟。对传统医学诊断模式提出异议与反思,并非是要否定其庞大完整的理论体系,误导患者拒绝用药或治疗,而是一种探讨,是以新的视野和思路,开创出一种有别于传统医学诊治模式的新型医疗方法与体系,也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补充、发展与创新。比如前文提到的老奶奶所关心的糖尿病,传统医学诊断至今都不能给出其病因,而依据演化医学理论,则很有可能找到糖尿病的病因,从而制订出治愈此病的完整方案。
一种新型的医疗保健思路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前沿医学科学,是我国读者最需要了解的新知识和图景展望。这就是我们要再版这本书的原因和信心所在。
在本书再版重印之际,我们要感谢四位译者易凡,禹宽平,傅贺,叶凯雄。特别是傅贺,叶凯雄两位老师的加入,他们以颇高的学术造诣,完好中英文修养及非常敬业的劳作,才使得本书保持原汁原味,近乎完美地呈现给汉语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