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所有这些关于计算机创造力的例子都截然不同。它们依据不同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彼此不同的创作规则。在我们展开论述之前,必须先准确定义我所谈及的创造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尽管我们对人类大脑所知甚多,但是人类创造力的根源对我们来说还是个难解之谜。最初谈到这个话题是1891年出版的《天才的人类》(The Man of Genius)一书,其作者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切萨雷·隆布罗索(Cesare Lombroso)。隆布罗索将极端创造力与天才和疯子联系在一起。相关的特质包括左撇子、结巴、独身、早熟以及神经质:只有一条可以完全地适用于计算机。今天,神经学家使我们距离创造力源自何处的答案更近了一步,但我们依然无法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或许,我们至少可以采用将创造力定义为品质这种获得了广泛认同的解释。
首先的区别在于创造力并不仅仅是创造活动。如果仅仅是创造活动,就不必争论人工智能是否具有创造力了,因为答案将明确无误的为“是”。就最基本层面而言,计算机算法是将输入转化成输出。根据这个定义,实际上所有计算机软件的存在都是有创造力的,无独有偶,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自己也具有创造力。
我们可能因此修改我们的论点,认为创造力是创造新事物的行为。这个定义需要进一步澄清,因为它立即提出了下列问题:“对于谁才是新事物?”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具有创造力,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个人创造力都拥有相同的社会价值。比如,孩子想出的对于他们而言是新颖的想法,但这个想法通常是人人所熟知的。父母采取奖励这种行为,因为“奖励”展现了他们的孩子在学习,但小汤米学会了如何开门或写数字8就不太可能持续吸引公众,因为这些事大家早已熟视。同样的例子,我可以告诉你我早有关于触屏智能手机及其应用商店的创意,但除非我能证明我的想法早于苹果公司,不然苹果的律师不可能为此睡不着觉。
那么,让我们再次修改我们的定义吧,我认为创造力是创造全社会感到新颖的事物的行为。当我们谈论“具有创造力”的时候,这种创造力(可以称为新颖)就获得了认可。技巧是这个等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非一切,这就是为什么莱斯特广场画水彩的街头艺术家看不到自己的画作挂在博物馆里,即使它可能是个技巧性很强的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