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木拱门”场景中的那个孩子检查了几种不同的积木排列方式,但最后对它们的描述都是一样的!发现如何用完全一样的语句描述拱门的所有不同实例,“由两块不挨在一起的竖立的积木支撑着的顶端”,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我会用一个新词“统一框架”来表示这一过程,也就是一个可同时应用于若干不同事物的描述。人们怎么进行“统一框架”呢?
那个孩子关于“积木拱门”的统一框架是通过几步建立起来的,每一步都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案!第一步,把整个场景分解为一些拥有具体属性和关系的积木。第二步,我们的统一框架坚持认为拱门的顶部必须由竖立的积木支撑,我们把这一步叫作强制执行。第三步,要求我们的统一框架拒绝那些两个竖立的积木挨在一起的结构,这个可以叫作阻止:这种方式可以防止接受不想要的情形。最后一步,我们要求统一框架对拱门顶端的形状保持中立,这样就不会去做那些我们认为不相干的区分。我们把这一步称为包容。
一个人怎么能知道如何选择需要强制执行、阻止和包容的特征与关系呢?当我们比较以下两个结构时,会强制执行B和C支撑A的关系。但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强调其他的不同之处来取代它。
这些事实都可以用得上,只用其中一个会不会很浪费?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会利用所有我们能得到的信息?不!不要注意太多东西是有原因的,因为每个看上去很重要的事实都会产生一些没用的、偶然的,甚至是误导性的事实。
许多差异都是多余的,剩下的那些差异大部分也都出于偶然。
举例而言,假设我们已经知道A是由B支撑的,就没有必要再记住A和B挨着或者A在B上方,因为这些事都是我们可以推理出来的。再举一个不同类型的例子,假设我们知道A不是由B支撑的,那么似乎也没有必要记住“A在B的右侧”。常识会告诉我们,如果A不在B的上方,它一定在其他什么地方。然而,至少在当前的背景下,这个“其他什么地方”是不是右侧都不太重要,下一次它也有可能在左侧。如果我们太草率地储存这些信息,思维就会被没用的事实堆满。
但是我们怎么判断哪些事实有用呢?我们根据什么来决定哪些特征很重要,哪些仅仅是偶然现象呢?这类问题是无法被解答的。如果不知道答案是用来干什么的,那么回答这些问题也没有意义。学习不是简单的神秘魔法,我们只是不得不学习大量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