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 »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全文在线阅读

《心智社会:从细胞到人工智能,人类思维的优雅解读》25.4 连续感

关灯直达底部

尽管每个事物都会给我们留下印象,但还是会从我们的眼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呈现感更强的事物。我们对过去事物的“想象”会变得模糊,越来越弱,一个人的说话声会淹没于一天之中的各种噪声内。当后续看到或感觉到某个事物的时间越长,之前事物留下的想象就越弱。因为人的身体在不断变化,在感觉中移动了的部分就失去了作用,所以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对我们都只有一个同样的效果。

——霍布斯

想象一下这些框架编队可以做些什么!它们可以让我们把想象的场景“视觉化”,比如当我们移动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因为关于我们预期能看到什么的框架会自动被填充。不仅如此,通过使用其他程序来填充所有这些终端,我们还可以“想象”以前从未见过的场景和视角。但是,许多人发现很难考虑这种想法,即思维影像可以基于任何像框架编队一样粗糙的事物。我们的经验世界似乎呈现一种完美的连续状态,这种平滑的思维有可能来自框架之间突然的跳跃吗?如果思维不停地从一个框架跳跃到另一个框架,那我们体验到的感觉不会很唐突吗?不过我们很少感觉到思维在转换框架,最多也就是把一个视觉场景知觉为由一些不连贯的光点组成。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事物都是以平滑、连续的方式推进的呢?是和某些神秘主义的想法一样,因为我们的思维是某种流体的一部分吗?我认为正好相反:我们感觉到持续、稳定的改变,是因为我们的思维中有一部分可以把自身与连续流动的时间隔离开!

换句话说,从一种思维状态向另一种思维状态平滑行进的感觉并非源于这种行进本身的性质,而是来源于我们表述它的那些描述。事物只有在被表述为跳跃状态时看上去才会是跳跃的。自相矛盾的是,我们的连续感是因为我们对大多数改变都不敏感,而不是因为某种真实的感知力。存在的事物在我们看来是连续的,并不是因为我们持续感受到了当下正在发生的事,而是因为我们记住了事物在最近刚过去的时间里是什么样子的。没有这些短时记忆,所有的事物在每个时刻看起来都会是全新的,我们则不会有任何连续感,也不会因此产生存在感。

人们可能会认为如果拥有“持续的意识”,会是一件很棒的事,但它所造成的祸害比无用还要糟糕。因为我们的高水平智能组对现实的表述变化越频繁,它们就越难在所感受到的事物中找到意义。意识的力量并非来自不间断的状态改变,而是来自足够的稳定性,可以识别出环境中重要的变化。为了“注意到”变化,人们需要有能力忍耐变化。为了感受到什么事物不随时间改变,人们必须能够检查和比较当前状态与最近刚过去的描述有何不同。我们不理会改变才会注意到改变,而不是因为改变本身而注意到它。

我们感觉到与世界的持续接触不是一种真实的体验,相反,它是一种内在错觉(immanence illusion) 。当我们的视觉系统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得到了迅速的回答,就好像那些答案早已在那里时,我们会拥有一种真实感。这就是框架编队提供给我们的:一旦一个框架填充了它的终端,在这个编队中其他框架的终端也就被填充了。当视觉的每个改变都利用了终端已被填充的框架,虽然是默认的,但景象似乎也会瞬间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