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湮没的辉煌 » 湮没的辉煌全文在线阅读

《湮没的辉煌》走进后院

关灯直达底部

回顾明末清初的历史很难避开吴三桂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特级汉奸中,他大概也是可以排在前几位的。其实,吴三桂的名声,很大程度上得之于他和陈圆圆的那段风流韵事。一个赳赳武夫,后来又当了汉奸,身边却伴着一个绝代佳人,这就很有点意思了,而这佳人又似乎并不讨厌他,甚至死心塌地追随他,终于演出了那场天崩地坼的大波澜。“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梅村的《圆圆曲》是写实的,有点怜香惜玉的味道,自然也揭了吴三桂的老底。吴三桂那时已经当了清朝的平西王,权势日隆,对文人的几句小诗却奈何不得,只好派人悄悄送一千两黄金过来,,请求作者把这两句删去或改掉。一千两黄金买两句诗,可见当时的文化人创作还比较自由,在社会上也挺吃得开,以至于权势者也不得不有几分买账。但吴梅村并不缺钱花,他以那种典型的名士派头拒绝了馈赠(其实是贿赂),相当潇洒地维护了作者的正当权益,也维护了自己的文化人格。

吴梅村和陈圆圆都是江苏人,江苏出文士、出美女,这是水土使然。可直到最近我才听说,原来吴三桂也是江苏人,这很使我惊讶。当下查对资料,没错,果真是江苏人,祖籍高邮,这就更使我惊讶了。

他怎么会是高邮人呢?

高邮,就是那座隐映在运河烟柳和芙蓉帆影中的古驿站么?就是那首甜糯诙谐,听醉了南来北往的艄公船娘的《鸭蛋谣》么?就是那个站在文游台上低吟“山抹微云”的婉约派词人秦少游么?就是那群从大淖边走来,挑着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风摆柳似的穿街过市的姑娘小媳妇么?那明明是一块女性的乡土、文化的渊薮,清纯得有如荷叶上的水珠一般,怎么会走出那个粗悍奸诈的吴三桂呢?如果把吴某人的籍贯再往北挪上几百里,说他来自那个曾产生过《大风歌》,走出过一个无赖皇帝和屠夫大将的丰沛之乡,那还勉强说得过去,他怎么会是高邮人呢?

单凭这一点,就应该到高邮去走一趟。

城市的性格大抵都不在通衢大街上,那里往往被铝合金、霓虹灯、广告牌和玻璃幕墙包装得千篇一律。就有如晚会上的女人,一个个都脂香粉腻、彬彬有礼,而所谓的真性情只有在寻常居家的陋室里,在女人洗尽铅华、系上围裙走进厨房的一颦一笑中才能领略。城市的真性情则潜藏在小巷深处。高邮的小巷固然是古色古香的,一式的青灰瓦檐,门楣上嵌着老气横秋的牌匾,不时可以见到几个世纪以前的遗物,令人想起农耕时代一个小州府里那种自足平和的生活情调。徜徉其间,你几乎不敢把脚步放得很重,生怕惊醒了那个温馨的旧梦。但仅仅用古色古香来形容高邮的小巷又显得太宽泛、太缺少个性。比之于江南小巷的古色古香,这里多了几分朴实坦率,较少雕琢的典雅和小家子气。就有如里下河与江南同为水乡,也同样称得上风情绰约,但这里的水似乎更注重气势而疏于色调。即使同是一条古运河,在这里也是恣肆浩荡的,一俟过了长江,才变得纤巧柔媚起来,所谓“江枫渔火对愁眠”和“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也只有在姑苏城外的古运河边才能领略,如果有了惊涛裂岸,诗人还能把渔火和钟声体味得那样冲淡空灵、富于烟水气么?不信你到高邮去看看,“望中灯火明还灭,天际星河淡欲无。”境界就开阔多了。切莫以为萨都剌不解婉约,人家也坐过江南的乌篷船,吟过“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的。

那么,就走进这条叫西后街的小巷,去看看两个高邮人的故居吧。

这两个高邮人是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王氏父子都做过中央部长级的大官,因此,高邮人习惯上把他们的故居称为“王府”。新近开放的王氏纪念馆即是在“王府”的基础上兴建的。说是故居,其实仅存几间厢屋、一口古井而已。房子的进深很逼仄,用料也不大,可以想见当年的王府并不怎么富丽高敞。事实上,一个穷京官,又喜欢钻故纸堆,不懂得把精力用于钻营和聚敛,是很难发财的。好在旧式的官僚在乡下大都有一份田产,足以维持家用,每年收了租子,还可以折换出几百两银子送往京师,补贴老爷做学问及著书刊刻之用。因此,那京官便不至于囊中羞涩,可以心态平和地把学问做得很精深。

一门父子或兄弟,同领一代风骚,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史上并不多见。王氏父子在学术上的成就,历代的评价实在不少,其中最精当的无疑是章太炎的那几句大白话,他认为:古韵学到了王氏父子,已经基本上分析就绪了,后人可做的只不过是修补的工作。太炎先生也是国学大师,而且生性狂傲,但面对着王氏这样的学界巨人,他就像当年李白站在黄鹤楼下一样,有点“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味道。他这么一总结,别人再跟着说什么“大师”“绝学”“博大精深”,就没有意思了,因此梁启超干脆把训诂学称为“王氏高邮学”,将整个一门学问都包给了王氏父子,这种推崇大概也是绝无仅有的了。

对于历史上的王氏父子来说,后人推崇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负责,并在这种负责中把自己生命的意志力张扬到最大限度。王氏父子都不是职业学者,他们在公众前的身份是政府官员。我们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一边应付枯燥冗繁的政务,一边潜游于浩浩学海之中的。这完全是两种世界:一边是繁文缛节,站班叩头,政潮起伏,祸福无常;一边却是朗月清风,曲径通幽,天马行空,神游八极。据纪念馆里的有关资料介绍,王念孙为《广雅》作注时,每日注三字,十年成书,嘉庆六年,著成《广雅疏证》二十三卷。每日注三字,看起来似乎下笔颇为矜持,但若把这三个字置于中国文化的特定情境之中,却每个字都支撑着万卷书的学养和异常坚挺的文化人格。这是怎样力重千钧的三个字啊,和他白天处理的那些官话连篇的公文相比,和朝廷发布的那些洋洋洒洒的诏书谕旨相比,和同僚之间那些词藻华丽的应酬诗词相比,这所注的三个字的重量肯定远远超出了它们的总和。如果说白天的官场政务只是一种被动性的生存手段,那么,只有到了晚间,在摘去顶戴花翎,布衣便鞋地走进书房以后,他那潜心面壁的苦思和神采飞扬的吐纳才充满了人生的主动精神。这时候,一个个僵硬古板的文化符号,经过他小心翼翼的求证和梳理,渐次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而博大古拗的经典史籍,也在他的笔下折射出云蒸霞蔚的万千气韵。

现在我们可以认定,对于官,王氏父子是看得很淡的。因为看得淡,他们才能超脱于逢迎巴结标榜拉拢之上,超脱于派系倾轧攻讦排挤之上,超脱于伴君如伴虎的惶然拘谨之上。这种超脱说到底是由于无所谓和不用心。有些把官场技巧玩得很圆熟的政客也可能表现得相当超脱,这和王氏父子绝对不是一回事。但“不是一回事”的初衷却可能有大致相同的结局,即他们的官运都比较畅达。平心而论,王氏父子在仕途上都没有经历多大的颠荡,王引之先后担任过工部、户部、吏部和礼部尚书。六部都堂,只有兵部和刑部没有坐过,大概那两个所在都带着点血腥气,文人不宜。这些职务大多是显赫而抢手的肥缺,可见他绝非那种不识时务的书呆子,朝野上下对他的印象也不错。超脱不等于无为,不等于阿弥陀佛的老好人。王念孙当给事中时,曾带头参倒了权倾一时的奸相和珅,他那道奏章写得相当精彩,一时天下争传,从中我们亦可以看出王氏为官的机敏练达。本来,嘉庆对和珅的讨厌是明摆着的,只是因为太上皇乾隆的庇护,和珅才有恃无恐。乾隆一死,和珅的倒台便只是时间问题了。但尽管如此,王念孙的一道奏章仍旧功不可没,因为他摸准了嘉庆的一块心病:先帝尸骨未寒,就迫不及待地杀他的宠臣,会给天下人落下不孝的名声,《论语》中不是有“三年无改”之意么?那么,就给皇上找一条理论根据好了。且看王念孙在弹劾和珅的奏章中是怎么说的:

臣闻帝尧之世,亦有共,及至虞舜在位,成就诛殛。由此言之,大行太上皇帝在天之灵,固有待于皇上之睿断也。

这个王念孙不简单,他这么一比附,和珅就成了上古时代的奸臣共工和兜,而乾隆和嘉庆则无疑是帝尧和虞舜。打倒和珅,嘉庆只不过是按既定方针办,完成先帝的未竟之志而已,不这样干倒反而是大大的不孝了。这下和珅的脑袋还保得住么?

当官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学问,无非是揣摩上司,投其所好。以王氏父子的智商,他们都可以在官场上玩得相当潇洒,但他们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泡在那里面,而要用于做学问。训诂也是一种揣摩,只不过这种揣摩需要学富五车和矢志不移,一般的官僚自然没有这样的根底;与之相伴的又往往是清贫和寂寞,这就更不是一般的官僚所能忍受的了。王氏父子的选择是基于一种睿智清醒的价值判断。历史也似乎感到官场上的芸芸之辈太拥挤了,有意要把两个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行政官员成就为学术界的一代宗师,让后代的文人学子在官僚面前也多了几分自信,不至于总是卑躬屈膝看人家的脸色。

到王氏纪念馆参观的人不多,庭院里静得很,这没有什么不好。这里本来只是一处学者的憩息之地,本来就不是车马喧腾前呼后拥的所在,应该这样静的。就这么一所庭院,曾经包容和消化过那么多古拗深僻的诗书典籍,让浩浩茫茫的中国远古文化在这里变得清澈流畅,变成既可以濯吾缨、又可以濯吾足的沧浪之水,这就够了,用不着再有摩肩接踵的游人来捧场。如果也和别的旅游景点一样,一样的红男绿女,门庭若市,那就不是王氏纪念馆了。王氏父子生前向往的其实只是一处宁静的书斋。宁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氛围,更是一种让千般意蕴渗发其间的世界。最伟大的精神总是宁静的,宁静是一种积贮和酿发,一种默默的冶铸,一种与浮器波俏悖然有别的大家风度。同时,也只有虔诚地膜拜历史和自然,善于总体地把握人生的思想者,才能从容地进入这一境界。

京城毕竟不是做学问的好地方,那里太嘈杂,又太死寂,一个学者的情怀在那里很难自由地吐纳。那么就乘上官船,沿着大运河南下,回老家住几天吧。中国的士大夫大抵都把衣锦还乡作为一种很风光的事,但王氏父子只不过是为了寻找一处宁静的后院。事实上,他们有相当一段人生是徜徉在这后院里的。在中国文化史上,高邮西后街的这座庭院其实比京师堂皇的王氏官邸更具光彩。今天我们漫步其间,仍能感到200 多年前那种流溢着书香的宁定和超逸。这中间,虽然世事沧桑,故居的大宅深院只留下了几处破壁苍苔,但那种气韵却一直深潜在庭院的每个角落。在这里,你会想到淡淡的月色,树影婆娑生姿,秋风轻轻拂动着主人背后的辫梢,他踏着沙沙的落叶向前走去。这是闲散的时刻,他把京城的呵斥和哄闹扔在一边,把那汗牛充栋的典籍扔在一边,独自享受着这片刻的优游。于是他来到了这口古井旁,此地甚好!如果说后院是宁静的,那么这里则体现着宁静的深刻和理性。他或许要在井栏四周盘桓少顷,或许会留下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是的,就这么一口古井,它深潜不显,平朴无争,自觉地收敛了突兀的外部张扬。它生命的价值在于地层的深处,在于深处那千年不枯的水脉和一方安闲静谧的小天地。那是一方深邃而充满活力的天地,但任何人也不会觉得它碍手碍脚,也不会招致那些猜忌和防范的目光;那又是一方同样可以领略天光云影的天地,但外界的凄风苦雨却离它很远,或者说,它相当乖巧地避开了凄风苦雨的侵凌。你看,这该多好。

这口古井,至今仍然悄悄地藏匿在故居的一角。王氏纪念馆本来就门庭冷落,到这里来的游人就更少了。虽然是早春的下午,斜阳也有了些许暖意,但景况却很萧索。我抚着井栏向下看去,冥冥深处的一汪清泉泠然无声,仿佛一只幽怨的眼睛正怅望苍天,那是一种压抑已久喷薄欲出的幽怨,真令人不寒而栗。在这一瞬间,我突然想起了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黑洞。黑洞不是空洞无物,那是一个超级星体在抵达演化末态时的畸形坍缩,坍缩的引力凝聚了巨大的物质和能量,甚至连光线也不能逃逸。那么,这口百年古井中究竟凝聚着什么呢?难道是那穿透世纪的幽怨么?

王氏父子的一生都在京城的官邸和高邮的故居之间奔波徘徊,往往是官运相当畅达时,却急流勇退,回到故居的书斋里做学问;学问做得很投入时,又不得不打点行装去京城做官。在有些人看来,这或许相当不错。但对于两个纯正的文人,这毋宁说是一种尴尬。不难想象,官场人格和文化人格的冲突,是如何铸就了他们终身的困顿。正是在那悄然归来的帆影和匆匆赴任的车轮背后,隐潜着中国文人的大悲哀。

乾隆四十年,王念孙考中二甲第七名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种万人期羡的风光历来被渲染得十分张扬。这一年,王念孙才三十岁出头,在翰林院堂皇的仪门下出入时,他有理由自负而潇洒。然而几个月后,这位新科进士却突然乞假归里,回到了高邮西后街的这座庭院。

为了探究当事人的心灵历程,我们不妨先走出这座庭院,稍稍巡视一下那个云蒸霞蔚和昏天黑地的乾隆四十年。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福气最好的太平天子,但太平天子当腻了便要寻开心。乾隆一生最起劲的是两件事:一是做文人,一是杀文人。做文人的是他自己。就数量而言,这位皇上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了不起的诗人,以他名义发表的诗词总数超过四万二千首,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就算他生下来一落地就会写诗,平均每年也有五百多首。这中间究竟有多少出自圣躬我们且不论,单就这一点,便足以证明他是很推崇文人的,不然自己何苦硬要往那里面挤呢?杀文人虽然是从顺治四年的函可《变记》案便开始了,其后历经康熙、雍正两代雄主,文字狱愈演愈烈,但真正杀得深入持久史无前例的还是乾隆。乾隆一朝,全国大小文字狱一百三十余起,真可谓砍头只当风吹帽,横扫千军如卷席。而从乾隆四十年开始的那几年又恰逢杀得兴起,现在有案可查的文祸达五十余起。这是清代文字狱乃至中国古代文字狱的空前高峰,也是最后一个高峰。其中最具轰动效应的当数栟茶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

栟茶这个地名,人们肯定相当陌生,但若是提起“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稍有历史知识的人立即会毛骨悚然地想到那场血雨腥风的文字狱。那场由微不足道的小事缘起,最后以一大堆人头和浩浩荡荡的流放者作结的文坛巨祸,就发生在这座小镇上。

栟茶和高邮同属扬州府,相去大致不远。案件发生时,王念孙已回到高邮,当他在书斋里疏证《广雅》时,外面的驿道上,成群结队的案犯正押解北去。冤鬼呼号,牵衣顿足,想来他是很难潜心入定的。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一柱楼诗集》案。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有一个姓蔡的无赖想讹诈徐家的田产,便以徐家曾私刻禁书相要挟,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这种要挟是相当厉害的。徐家因确实藏有先祖徐述夔的《一柱楼诗集》,胆气便不足,只得赶紧把诗集包扎好送到东台县衙门,先占一个自缴的主动。又通过官府出面调停,让出有蔡氏墓地的十亩田产,以求息事宁人。徐氏本是官宦之家,又是栟茶首富,这样割地求和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岂知对方的目的原在于狠敲一把,哪里看得上区区十亩墓地?当下又跑到江宁布政使衙门投递控状。为了浑水摸鱼,他索性把东台县吏也作为徐家的庇护人一并打进去。这样,事情就闹大了。

这个徐述夔原是一方名士,乾隆初年中过举人,也当过七品知县。像好多读书人那样,官场不很得意,便将才气和情怀倾注于诗文。到了晚年,他把自己的苦吟所得编为《一柱楼诗集》雕版付印。一般来说,这是很风光的事。他根本不会想到,在他死后多年,这本诗集会惹出一场塌天大祸。

其实他应该想到的,早在康熙元年,因庄氏《明史》案而被问罪的钱塘才子陆圻就对子女说过:终身不必读书。这样的忠告既令人心碎,也足以令人警醒。但中国的文人都是天生的贱骨头,你叫他不读书、不吟诗,真比杀了他还难受。徐述夔大小也算是个官场人物,偏偏就一点不识时务。

事情闹大了,那就查办吧。

查办并不困难。其一,徐家缴书在前,蔡氏告发在后,根据乾隆三十九年下达的查办禁书的谕旨,只要主动呈书到官,即可免予追究。其二,诗集中有没有“悖逆言词”,也就是有没有辫子可抓,这是关键。一个失意文人的情怀小唱,无非吟风弄月,感时伤事,有些则纯粹是无病呻吟,似乎找不出什么违碍之处。

以上是江苏巡抚的奏报,基本上是实事求是的。但皇上并不需要实事求是,他需要的是一颗具有轰动效应的“政治卫星”。自三十九年他通谕全国查办禁书以来,人虽然杀得不少,但那些首级大都不够分量,不足以震慑士子人心。很好,来了个《一柱楼诗集》案,作者是个举人;事情又恰恰发生在人文荟萃的江苏,拿来开刀,且杀他个桃红柳绿杏花春雨,给江南的才子们一点颜色看看。此案中又有官吏包庇的问题,这更合朕意,一并杀将过去,让封疆大吏们清醒清醒,看他们以后还敢空言塞责!

来人哪,刀斧伺候!

且慢,不是说徐家缴书在先,蔡氏告发在后吗?鸟用!谁先谁后,那只是枝节问题,无须纠缠。乾隆问道:为什么早不自首晚不自首,在知道人家要告发时才去自首?可见是存心匿书不报。于是,徐家自首无效。

不是说几首吟风弄月的情怀小唱,无关大碍吗?屁话!吟风弄月中难道没有政治?且看这两句:“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这“明朝”就不消说了,自然是指朱明故国(果真不消说吗?)。至于“去清都”,乾隆又问道:为什么用“去”,而不用“上”清都,“到”清都呢?“去”就是除去,就是反清复明,用心何其险恶!

还有,诗集的校对者叫徐首发、沈成濯。首发,头发也;成濯,语出《孟子》:“牛山之木,若彼濯濯。”凋落也。首发,成濯,孤立地看并无深意。但若把两人的名字连起来,便成了“首发成濯”,自然是“诋毁本朝剃发之制”。乾隆再问道:为什么徐首发不同别人合校,偏偏要找这个“成濯”联手,这中间大有文章,两人显系逆党无疑。

这个乾隆,真不愧是诗词产量达洋洋四万余首的“文章巨擘”,能把中国的语言文字玩得这样随心所欲,造化无穷;也不愧是人海之中取书生首级如探囊取物的超级杀手,能问出这样具有政治杀伤力的“为什么”。毋庸置疑,在我们文明古国的历史上,能问出这样高水平“为什么”的,乾隆大帝即使不是千古一人,也是千古几人之一。

可以想见,在这一连串泰山压顶般的“为什么”之下,那些卑微羸弱的文人是何等诚惶诚恐、噤若寒蝉。要知道,当乾隆在问这些“为什么”时,也许那御案上还放着他墨迹未干的诗稿,一个自己也在苦吟“平平仄仄仄平平”,以至不惜遣人捉刀代笔往文学圈子里钻的人,怎么会这样恶作剧地作践文字、作践文人呢?若笼统归结于一种近乎神经质的政治敏感,这固然是不错的。但在我看来,深层次的心理动机恰恰是一种铭心刻骨的自卑,以及由这种自卑而生发的嫉妒,感到自己这方面不行,才猜忌和作践比自己行的人。试问,唐明皇会猜忌文人吗?他文采风流,诗书琴棋无所不通,和当时第一流的文学艺术大师们坐在一起,也照样可以进行层次不低的对话,他自信得很,用不着去暗算人家。正是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下,李白才能笔下生辉,流出那样文采瑰丽的《清平调》。你看诗人在皇上面前何等放浪形骸,一会儿要这个脱靴,一会儿又要那个磨墨,架子搭得够可以的了。平心而论,那三首《清平调》在满目辉煌的《李太白全集》中,虽算不得上乘之作,但其中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倒是很有点讽喻意味的。以玄宗的文学素养,不可能看不出。但他只是一笑置之,照样给他官做,给他酒喝,可见当时的文人不仅自由,甚至有点“自由化”了。应该感谢大唐天子那宽容而温煦的一笑,因为,正是那种相当“自由化”的宏观环境,孕育了恢宏瑰丽、气象万千的盛唐文化,让中华民族的子孙能够千秋万代地为之神采飞扬。

就文化心态而言,清初的爱新觉罗家族显然比不上李唐王朝那样洒脱放达。他们是从白山黑水的蛮荒之地走出来的,入关以后,虽然也把汉文化奉为正统,潜心研习,但正如胡适所说,那只是“一个征服民族迅速屈服于被征服民族的文化”。既然是“屈服”,便带有相当程度的不得已。例如,多尔衮一介武夫,又不通晓汉文,却和当时颇富文名的桐城派诗人李舒章过从甚密,因为李曾替他“捉刀”写过著名的致史可法的劝降书(李舒章把那封劝降书玩得相当不坏,几乎可以作为诡辩术的范本)。而多尔衮的侄子顺治刚开始执掌朝政时,竟看不懂向他呈递的汉文奏折,因此,他不得不以极大的毅力学习汉文化,这位少年天子后来甚至对汉地的小说、戏剧和禅宗佛教文化也有相当的兴趣。这样,到他二十四岁病故时,居然留下了十五部以汉文撰写的著作。但“屈服”是一回事,真正做到同化却不那么简单。和从小就泡在章句小楷中的汉族士大夫相比,乾隆及其先人们终究只能算是半吊子。“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起,云淡风轻近午天。”这是雍正初年文人汪景祺的几句诗,他显然很看不起这种“半吊子”。皇帝的诗文“不值钱”怎么办?杀人!你比我行,杀了你,我不就是天下第一吗?拿破仑的个子有点委屈,面对一位身材比自己高得多的将领,他说得很干脆:“我和你的差距只有一个脑袋,但是你如果不服从我的指挥,我可以马上取消这种差距。”砍掉人家的脑袋,以求得平等,甚至让自己超出,就这么一种心态。 《一柱楼诗集》案的结局是可以想见的。徐家满门被祸,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那年头此类事太多了,操作起来相当熟练。跟着倒霉的还有一大批官吏和与诗集有关的人。徐述夔及其儿子已死去多年,仍按大逆凌迟律,锉碎其尸,只留下首级挂在城门上示众。当年,那个讥讪皇上诗文“不值钱”的汪景祺被杀后,其头颅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整整挂了十年,直到雍正驾崩,才得以取下来归葬。徐述夔父子的头颅究竟挂到什么时候,史无记载,但大概总要有些时日的。两颗书生的骷髅就这样高悬在城门上,日日夜夜地昭示着圣明天子的文治武功。

这是乾隆四十三年的十一月,王念孙回到高邮已经三个年头了。高邮是古运河畔的重要驿站,由江南北上进京的必经之路。江南文风腾蔚,那里的文人也因此格外被皇上所猜忌。这几年,江南的文人犯了事,从这里押解北去的络绎不绝,王念孙实在看得太多了。时令已是深秋,芦荻萧萧,有如祭烛千丛;水天苍苍,恰似惨白尸布。王念孙长叹一声,将目光更加深深地埋进后院的书斋里。

遗憾的是,在关于《一柱楼诗集》案的材料中,我一直没有见到那两句人们广为流传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大抵由于我无法看到全本的《一柱楼诗集》,全本早已被作为“防扩散材料”而付之一炬了。我只能从封疆大吏们小心翼翼的奏报和皇上雷霆震怒的朱批中有所窥测,而那些“违悖”词句,无论是在奏报或朱批中都不可能透露得太多。当然,也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两句诗,只是人们的一种误传。误传自有它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当时的统治者对“清”、“明”这样的字眼,其敏感几乎到了神经质的程度,而文人又喜欢吟风弄月,一下笔,风则“清”风,月则“明”月,都是千百年来写熟了的套路,这样,在“清风明月”下无意丢了脑袋的文人自然不少。金圣叹临刑前感慨道:“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于无意中得之,亦奇。”那么,无意中因一句“清风明月”而得之,则大概可以说得上风雅了。

乾隆四十六年发生的《忆鸣诗集》案,是“清风明月”的一种变奏。“忆鸣”不就是“忆明”吗?这还了得!光凭这两个字,就足够杀个落花流水的,何况诗集中还有“明汝得备始欣然”这样的句子。其实只要看看诗的题目:《题扇头美人》,便可以知道属于所谓的香奁诗,是文人的一种艳情趣味。但香奁艳情怎样写都可以,写得玉体横陈也无妨,像韩偓笔下那样“扑粉更添香体滑,解衣微见下裳红”,直可以写出那种“滑”的抚摸感和“红”的色彩感都无妨,为什么偏偏要触犯那个“明”字呢?这种咎由自取也许太残酷了,本来只是有点小无聊,对着团扇上的美人怜香惜玉,结果却把自己的妻妾女儿都一并推进了火坑。那时候,一旦抄家问罪,男人们倒也罢了,无非是杀头流放,至多也不过凌迟。最痛苦的还是女人。顾炎武诗中的“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大概就是罪臣的妻女。通常的发落是“给披甲人为奴”,对于这些千娇百媚的大家闺秀来说,其屈辱和痛苦是可以想见的。在这里,我又得说到那个汪景祺了,汪被“立斩枭示”以后,其妻亦连坐发往黑龙江。这位贵妇人据说是大学士徐本的妹妹,“遣发时家人设危楼,欲其清波自尽,乃盘躄匍匐而渡,见者份之。”凄惨之状令人目不忍睹。我们无需责怪家人的残忍,因为这种残忍实在浸渍了太多的无奈和悲怆,一个弱不禁风的名门淑女,与其让她远流朔北,却承受那永无尽头的蹂躏和凌辱,还不如让她一死了之,落得个干干净净的名媛之身。因此,清波一跃无疑是一种诗化的解脱。在这里,黑色的残忍演化为相当真诚的超度,而搭建在江边的那座危楼,倒反而辐射着人性和人情的温煦。我们也无需责怪女人的苟且偷生,她或许只是想在北去的途中,有机会再看一眼丈夫挂在京师的头颅,日丽风和,天阴雨湿,那头颅仍然是旧日容颜么?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停下笔来,稍稍抚慰一下战栗的心灵。这就是文字狱,一种极富于中国情调的文化现象。当一个弱女子在江边的危楼上“盘躄匍匐”,走向漫天风雪中的屈辱和苦难时,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悲哀。我至今不能理解“见者份之”的“份”该作何解释,查阅了《辞源》也仍然不得要领,只能想当然地理解为“忿”的通假字。如果容许这样解释,那么,这些围观者是不是太残酷了一点呢?至少他们是应该有几分哀怜的。而且,在我看来,那些“见者”中,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文人,目睹了这样的场景,他们还能狂傲得“天子呼来不上船”吗?还能执著得“语不惊人死不休”吗?还能豪放得“淡妆浓抹总相宜”吗?还能婉约得“衣带渐宽终不悔”吗?还能闲适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统统不能,他们只能战战兢兢地交出自己的文化人格,猪狗般蜷曲在专制罗网的一角。

作出这样的结论,绝不是我的主观臆断,而是对一代又一代文化菁萃和士人风骨无可奈何的祭奠。上面说到的那桩《忆鸣诗集》案,在一大堆杀头流放者后面,还跟着一个为诗集写序的查慎行,但案发时,其人已死去多年。说来可怜,查慎行后半生一直谨小慎微,但死后仍脱不了一个“倒霉鬼”的下场。想当初,这位宁海查家的贵公子何等风光,他受学于名满海内的大学者黄宗羲,诗文和人品都相当奇崛。康熙二十三年,当时还叫查嗣琏的他,便“钦赐”进士出身,入南书房行走,相当于皇帝身边的机要秘书。南书房历来是个万人瞩目的干部学院,在这里韬晦几年便可以飞黄腾达的。却不料无意之中触了霉头,他的一位朋友为庆贺自己的生日在家里设宴,并演出自编的《长生殿》传奇。酒也喝了,戏也看了,这一班文人都有点头脑发热,没想到当时正值皇太后去世的“国丧”期间。结果,查嗣琏和在场的观剧友好全被革职拿问,担任编剧的主人和那一班演员的下场就更不消说了。

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次大事件。那位做生日的主人,即清代剧坛上被称为“南洪北孔”之一的大戏剧家洪昇。查嗣琏虽然是个配角,他的悔恨却是可想而知的。他从此退隐故里,并改名慎行,字悔余,寓有“痛悔之余,谨言慎行”的意思,有人写诗揶揄道:

竿木逢场一笑成,

酒徒作计太憨生。

荆商市上重相见,

摇手休问旧姓名。

仅仅是“摇手休问旧姓名”么?更重要的是,昔日那个傲骨棱棱、风采熠熠的传统士人的影子已荡然无存。这以后,作为“过来人”的查慎行便有如初进贾府的林黛玉一样,处处存着小心。但小心也没用,到了雍正四年,他弟弟查嗣庭典试江西,因试题涉嫌谤讪被拿问(这件事后来被人们演绎成相当离奇的“维民所止”案,与事实相去甚远)。慎行一支亦阖门被逮,锁押解京,后因得到鞫审大臣回护,才幸免于难。当时的人们深有感慨,认为查慎行之所以能脱身奇祸,皆因为能适时掉首于要津,但他们哪里会想到,若干年以后,冥冥黄泉之下的查慎行,却因为又一桩文字狱而成了名副其实的“倒霉鬼”呢?

我们无法知道查慎行在退隐期间是如何打发时日的,但肯定不会写诗著文(偶尔给人家的诗集写一篇小序大概是例外),即使像别人揶揄他的那种打油诗也不会去凑热闹的。“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到了龚自珍那个时代,文字狱已经基本结束了,他的这两句诗应当带有痛定思痛的结论色彩。但是像查慎行这样的书香门第,似乎还用不着自己去作稻粱主谋。一个文人,总期望能有所建树,在青史上留下点什么。经过短暂的消沉以后,所谓的文化意识便悄悄地苏醒过来,这种文化意识植根于读书人冥顽不化的优越感:我们在精神上最高贵的一群,总不能就这样无所事事地混日子吧。既然不敢从事敏感的经世致用之学,不敢吟诗著文,甚至不敢研究历史,不敢读书,那就只有远离现实的文网,钻进泥古、考据的象牙之塔,用死人的磷火来照亮活人的精神世界。起初,这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个体性追求,但几代人的无可奈何渐次演化为一种历史的自觉,络绎不绝的个体性追求,终于汇聚成一个时代的整体性功业。于是,万马齐喑中崛起了一座奇峰秀挺的文化景观,这就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乾嘉之学。只要看看这一串熠熠生辉的名字,后代的任何一位文化人都会肃然起敬的:惠栋、戴震、段玉裁、龚自珍、魏源……

当然,还有高邮西后街的王氏父子。

面对着乾嘉大师们超拔卓绝的建树,后代的文化人心情比较复杂。

在高邮的王氏纪念馆里,陈列着诸家名流的题咏,其中有这样一首:

平生讲话喜夸张,

到此锋芒尽收藏。

莫道如今拘促甚,

此是乾嘉大师乡。

一位生性狂傲的老教授,到了这里居然连话也不敢讲了,那是怎样一种震慑心灵的崇拜!他是河南大学的于安澜教授,年过八旬,是由人搀扶着来到高邮瞻仰王氏故居的。从中州风尘仆仆地南下,对于老教授来说,这恐怕是他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远足。他是用自己生命全部的意志力来朝圣的。

同样是朝圣,另一位老教授的题咏似乎更耐人寻味:

为仰大师行万里,

白头俯作小门生。

这似乎是一幅古意翩然的水墨画,气韵相当不错。但真正有意思的是题咏上的一枚闲章,曰:“我与阿Q 同乡。”作为著名的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的闲章大抵不会少,为什么单单选中了这一颗呢?难道仅仅为了标明自己的籍贯?或仅仅是一种幽默的噱头?恐怕不像。站在这里,他的心境可能比上面的那位要复杂一些,在仰慕和崇敬中是不是蕴含着某种苦涩和酸楚,我不敢妄加揣测。

这种苦涩和酸楚,至少我是体验过的。

那一年我在鲁迅文学院进修时,听北京大学吴小如先生的古典文学。吴是名教授,讲课如行云流水,毫无学究气,却于平白晓畅中见韵味,让在下等听得如痴如迷,可见真正有大学问的其实用不着卖弄辞色。在讲《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时,顺便提及一桩文字公案,即清代乾嘉年间的大学者王念孙用大量确凿的证据考定,原文中的“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应为“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原因很简单,人们把“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王念孙的考证纠正了沿袭两千多年的一个错误,但在当时由于缺少权威性的证据,只能作为一家之言。1973 年,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人们发现果然是“触龙”,不是“触詟”,这才想起两百多年前王念孙父子的考证。讲到这里,一向不假辞色的老教授突然作出了一个相当强烈的姿态,喟然感叹道:“把学问做到这种地步,王念孙父子不简单!”

吴小如教授的感叹,我至今历历在目,那神色和语调中流溢着史诗般的激情和高山仰止的崇拜。这种崇拜不仅是面对着一种超拔卓绝的建树,更是面对着一种人生风范。恕我浅薄,在此以前,我还从未听说过王念孙和王引之这两个名字。但自那之后,尽管岁月蹉跎,风尘垢面,宠辱无常的人生际遇使人很容易健忘,这两个名字却很难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课后,同学中有人曾感慨地提到另外两个名字,这两个名字维系着一段全世界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差不多都知道的科学史话。19 世纪中期,法国的勒威耶和英国的亚当斯根据天体力学的理论进行推算,肯定了太阳系中另一个行星的存在。若干年以后,借助于望远镜的进步,人们果然在轨道上发现了那颗行星,它被命名为海王星。王氏父子和这两个外国人大体上生活于同一时代,他们的科学发现客观上似乎缺乏可比性,但是就其在各自的领域所达到的超越性高度,就治学的精深严谨而言,都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然而悲哀的是,除去在中国,除去搞古典文学中训诂专业的少数人而外,还有多少人知道王念孙和王引之这两个名字呢?

这种同代人的类比随口还可以说出一些。例如,当乾隆大帝祭起一连串攻无不克的“为什么”,罗织《一柱楼诗集》案时,当一群书生的后代身受凌迟哀号震天时,在遥远的欧罗巴洲,一个叫瓦特的青年刚刚捣鼓出了一种叫蒸汽机的玩意,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喧闹。例如,当王念孙钻进书斋,开始著述《广雅疏证》时,他绝对没有听到法兰西人攻占巴士底狱的欢呼和宣读《人权宣言》的朗朗之音。还有……

这样的类比给人太多的感慨,人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设想:以乾嘉学派中那一群文化精英的智商和治学精神,如果让他们去捣鼓蒸汽机和轮船,发明电灯,研究《人权宣言》,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这里,我丝毫没有对乾嘉大师们不恭敬的意思,他们中的不少人,即使放在中国文化史的长轴画卷中,也堪称第一流人才;他们所达到的某些高度,后人几乎无法企及,因为从个体上讲,他们有着后人无法企及的学养和毅力,在这种学养和毅力面前,我们永远只能诚惶诚恐,顶礼膜拜。我只是觉得,从宏观上看,他们的色彩似乎过于单调,因为他们毕竟生活在那个色彩相当繁复亦相当辉煌的18 世纪和19 世纪。这种单调当然不能由他们自己负责,更何况,他们中已经有人在大声疾呼了: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是很有历史眼光的,只可惜他死得太早了一点。在我看来,如果让他再活上二十年,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和洋务运动史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王引之卒于道光十四年,谥号文简。给谥号并不是因为他文化上的建树,而在于他当过几任中央的部长,是一种政治待遇。那时儒臣的谥号大都用这个“文”字,皇上只是信手拈来,并没有什么深意。

王氏生前交谊落落,相知多在文人的小圈子里。早在嘉庆二十三年,当时的浙江和云南乡试都以“清榜”而闻名全国。两位主考官亦声誉鹊起,他们一个是王引之,一个叫林则徐。两人同在翰林院任过事,又都是干练而清廉的文人,自然声息相通,算是比较谈得来的。

王引之死后不久,林则徐领钦差大臣衔去广东禁烟。这位以饱学睿智著称的清廷干员,此时对西方世界也几乎一无所知。为了通晓“夷情”,他到达广州越华书院钦差行辕的第一桩事,就是尽可能地搜集外国人用中文编的每一种出版物,摘录其中有关外国情况的点滴资料,然后整理成“内参”附在奏章中送给道光皇帝御览。这些鸡零狗碎的资料竟荣幸地成为中国人真正用功夫研究世界的最早文献。而就在道光皇帝一边呷着香茶,一边漫不经心地翻阅这些从传教小册子、商务指南和中文日报中摘录的“内参”时,大英帝国的三桅战舰正耀武扬威地鼓帆东来,鸦片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南中国海的上空……

时在1840 年,距乾隆皇帝发问那些“为什么”大约七十年,距王引之去世才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