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开使用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即学习如何表现状态和行为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需要传达的信息。
有的时候我们只是用子弹笔记来简单罗列信息,比如说下面这种情况。这份子弹笔记只是把长句子中的重要词汇挑出来,然后将并列摆放改为纵向排列而已。
子弹笔记形式的词语罗列
● 在做红烧肉这道菜的时候用到的调味料有4种:
· 酱油
· 甜料酒
· 白砂糖
· 日本酒
原来的长句子是“在做红烧肉这道菜的时候用到的调味料有酱油、甜料酒、白砂糖和日本酒这4种”。子弹笔记中的每一个分项都可以看作“有酱油”、“有甜料酒”、“有白砂糖”、“有日本酒”这种表示状态的句子的省略形式。
这种词语的罗列可以让读者很自然地读懂。比起全面记述,这样的形式也容易给人一种内容被整理过的印象。但是如果完全采用这种罗列词语的形式来写子弹笔记,有时候也会出现问题。
比如,在本应该以动词结尾的句子里使用名词来结尾,像“成本下降”和“销售额倍增”等语句就存在这个问题。在“超级笔记术·子弹笔记”里不能用这样的句子。因为这会使内容变得含混不清,不容易理解。
比如“成本下降”,这个短语有什么含义呢?它是表示状态或现象,还是表示行为呢?你能够马上理解吗?
如下文所示,“成本下降”这个短语至少有6种含义。
“成本下降”拥有的6种含义
“成本下降”有可能表示“低成本”这个状态。假设它是在表示状态,这时它至少有三种含义:“曾经是低成本”这个过去的状态,“正处于低成本”这个现在的状态和“未来会是低成本”这个未来的状态。“成本下降”也可能不是表示状态,而是表示行为。这时它也至少有三种含义:“成本被降低了”这个过去的行为,“成本正在被降低”这个现在的行为和“成本将会被降低”这个未来的行为。当它表示行为时,主语缺失导致句子中的因果关系含混不清,难以准确地向信息接收者传达准确信息。可见,这种以名词结尾的表达方式会导致歧义。
当然,我们不能全面否定以名词结尾的表达方式。如果在全面记述中以名词结尾,信息接收者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内容,通过联想补充缺失的信息,确定它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如果在写以吸引眼球为主要目的的广告标语时以名词结尾,能够使句子朗朗上口,让读者印象深刻。但是在子弹笔记这种短小精炼的表达方式里,这种做法就会适得其反。
因为一旦在子弹笔记中以名词结尾,就会导致信息接收者难以理解你想表达的真实含义。
比如下文这种子弹笔记,你能够立刻了解它想要表达什么吗?
以名词结尾引发的问题
这份子弹笔记看似在对比成本与销量,但是究竟是两个都在单纯地表述未来的理想状态,还是在描述当下的状态、表达变好的预兆就不得而知了。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成本下降”是表示当下的状态,“销量增加”是表示未来的行为:因为生产成本下降,所以有了今后销量增加的可能。上文这种以名词结尾的方式很难让人立刻了解它想要表达什么。
如果在本应该用动词结尾的地方使用了名词,就会妨碍信息接收者对子弹笔记的理解。正因如此,“超级笔记术·子弹笔记”不以名词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