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 »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全文在线阅读

《给青年的二十七堂文学课》科学名词跟科学观念

关灯直达底部

赵元任

要挂科学家的科学招牌,最要紧的是会用满口的科学名词。假如你说“我要一杯热开水”,你的说话就太“不科学的”了,你非得要说“我要二百五十西西的氢二氧,它的温度需要达到过沸点,并且要维持着比较的高温度”。明明一句简短而人人都懂得什么意思的话,必得要改成啰里啰唆而多数人不懂的话,这方才是合乎科学的资格。这是许多人对于科学名词的感想。

我现在说明科学名词存在的理由分三层来说:第一,科学研究的东西往往不是平常人知道有的东西。氢二氧,固然可以叫它“水”,温度达到沸点固然可以叫做“开”,或是“滚”,但是像钠、铝、声波、电波、微菌、维他命都是平常不知道有的东西,所以不得不给它们些名词,以便称述。

第二,科学家所研究的事情往往不是平常人所问的事情。比方东西动的快慢科其名曰“速度”,其实就是快慢;可是比方东西往下掉的时候它的速度越变越快,它的变法究竟变得有多快,这是科学要问而平常人不要问的事情,因而不得不给它个名词叫“加速度”。再比方一个病人跟一个好人在一处,分开之后,第二人好像没有染着那个人的病,可是过了几天那个病发出来了。并且各种传染病从染着过后到发出来有各种不同的期限,因而就给这期限一个名词,叫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

第三,也是最要紧的,就是科学所以要用科学名词,是为着要改组日常所见的东西跟事情的观念。因为咱们日常所用的名词,跟这些名词所代表的观念往往是很不清楚很不一致的,只要一仔细认真的想要把它弄清楚,想要找出它所代表的实在的东西跟事情,就会发觉出来许多分歧跟矛盾的地方。

比方“力”是一个很笼统没有清楚范围的观念,科学就分出力(狭义的),是质量乘加速度(ma);动量,是质量乘速度;动能,是半质量乘加速度平方(mv2)等等不同的事情。冷热就分出温度、热量、比热、皮肤上的冷觉点的感觉,都是各有各的意义跟范围的。照平常观念,鲤鱼也是鱼,鲸鱼也是鱼。科学就根据卵生胎生等现象分出鱼类跟哺乳类,而把鲸鱼跟猫、狗、人类一同归在哺乳类。年的概念比较清楚一点,但是细追起来,又有以四季定年(回归年)、以地球公转周期定年(恒星年)、以地球近日点周期定年(近点年)、以黄白道交点周期定年(交食年)的四种长短不同的年。

为照理想的办法,为避免平常语言容易引起误会计,最好完全用符号α,β,γ,或希腊、拉丁等字来代表科学分析出来的各种有定义的观念。比方说鲸不是鱼好像奇怪,假如说鲸不是P或不是“辟斯开斯”就一点没有什么奇怪了。但为便于学习跟记忆,当然是用略有关系的普通文字方便些。不过要记得这完全是为迁就多数人方便的办法,科学是绝对不负遵守词字在语文上的“正当”用法的责任的。

还有假如平常的名词,经查考的结果,知道他所指的东西并不存在,所说的事情并无其事,或是所指的事物经分析过后内容各部太不相干,不成有意义的观念,例如神仙、手气(赌钱的手气)、药的寒性热性、发(如吃鸡是发的)等等,科学压根儿就不谈这一套。如果要谈的话,就拿它们当语言学跟社会科学的材料了。

总结起来可以说,科学的所以用名词,不是因为好好儿的老牌名词不够时髦,必得改了洋装才够引人注意,也不全为科学要研究平常不知道有的东西跟不注意的事情而题新名词,乃是因为咱们平常所持的观念跟所用的名词太含糊太不一致,一经细查,就觉出来或者是没有这回事,或者它并不是一类事,因而不得不另造一些分析严密范围清楚的名词,才可以作散布跟推广正确知识的合用的工具。这是科学名词存在的主要理由,并且也应该作用科学方法研究向来不认为在科学范围内的任何类问题的榜样。

这回再请读者读一篇说明文。

说明文说明一种道理,作者的态度是非常冷静的。道理本该怎样,作者把它说清楚了就算完事,其间掺不进个人的感情呀、绘声绘色的描摹呀这一套。读者读说明文也只是理智方面的活动。读了作者的文章,再根据平时的经验加以考核,的确有那么一个道理的,就认为“是”,道理并不如作者所说的,就认为“非”,其间绝对不容有偏好偏恶的事情。

但是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儿风趣。我们坐在教室里听教师作各科的讲述,这些讲述写下来的时候差不多都是说明文。有几位教师的讲述绝对冷静,一是一,二是二。我们听了固然长知识,但是有时不免感到厌倦。另外有几位教师的讲述却带一点儿风趣,照通俗的说法就是“发松”,他们举出一些有味的例子,插入一些“幽默”的语句。我们听了不但长知识,并且对他们的讲述发生了浓厚的兴味,仿佛上了瘾,往后只是想听,厌倦的感觉是永远不会有的了。可见说明文如果带一点儿风趣,对于读者的吸引力就比较大——也就是它的效率就比较大。现在有许多专门学者著书立说,为了使一般人易于接受起见,往往采用最通俗的带一点儿风趣的讲法:道理就在于此。

赵先生这篇文章的第一节就有风趣。第一节不过说一般人对科学名词存着误解,以为科学名词只是科学家要挂科学招牌才造出来的。但是赵先生认为说了这一层不够,他更举出一个显明而有味的例子来:一定要把“我要一杯白开水”说作“我要二百五十西西的氢二氧,它的温度需要达到过沸点,并且要维持着比较的高温度”,这是一般人对科学名词的应用的感想。在这个例子里,前一句多么简单明白,后一句多么“啰里啰唆”不容易懂得。抛开了简单明白的说法不用,偏要去用“啰里啰唆”不容易懂得的说法,世间再没有比这个更傻的事情了。于是我们不由得要笑出来。然而,看了这个好笑的例子,我们不免想:科学名词的应用果真全是这样的傻事情吗?这就引动了求知欲望了。在引动了求知欲望的时候看下文,当然比骤然地看来得亲切。所以,这个例子增加了这篇文章的效率,并不是随便砌进去的“闲文”。

说明文说明道理。道理是附着于事物的,它本身不是“视而可见,触而可知”的事物,有时不很容易领会,为了使读者领会起见,说明了道理之后,最好指出一些实例来。这篇文章说明“科学名词存在的理由分三层”,就是三个道理。譬如第一个道理:“科学研究的东西往往不是平常人知道有的东西”,所以不得不给它们定一些名词。读者看了这说明也许要问:哪些是平常人不知道的东西呢?哪些是给这些东西特定的名词呢?然而看了下面指出的实例“钠、铝、声波、电波、微菌、维他命”就明白了,知道这些特定名词的确必要,如果没有这些特定名词,这些东西简直没有法子称述。——关于第二个、第三个道理也是如此。

因为第三个道理“最要紧”,又比较难以领会,所以除指出实例外,再加上两节来申说。所指出的实例是“力”“冷热”“鱼和鲸鱼”“年”,以见通常名词和科学名词所代表的观念有笼统和明确的分别,要求观念明确,当然要用科学名词。这一节和属于第一个、第二个道理的实例相当。下一节说明科学观念为什么不完全用符号来代表(为的是“为便于学习跟记忆,当然是用略有关系的普通文字方便些”)。再下一节说明另外有一些名词非但笼统,简直和科学观念全不相干,那是科学所不谈的。看了这两节申说,一些科学名词以现在的方式而存在的缘故就了然了。

末了一节统括前面所说的三个道理。前面是分开来说,这里是合起来说,而偏重于第三个。原来第一个、第二个道理也就是第三个道理。单只为“平常不知道有的东西跟不注意的事情”,还不一定需要科学名词,但是这些“平常不知道有的东西跟不注意的事情”跟我们的科学观念有关,科学观念能使我们知识趋于正确,那就非特定科学名词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