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人生能提供很多启迪
各种世界伟人或知名人士的自传、评传、语录之类的书,是很多人爱看的一种体裁。不过,若是单纯只为憧憬膜拜而读,那就太浪费了,完全可以进一步深入阅读。
读这些书,本就不是为了获得知识,也没有拓宽想象力的乐趣,但能让我们感受到成功者和天才们所拥有的“闪光点”,我们可借此激发积极性,或者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
我以前在《斋藤孝的天才传》这一系列书籍中,曾举过香奈儿的例子。我个人对于时尚和潮流并无兴趣,只是因为香奈儿其人实在太出众了。
香奈儿所创造的服饰风格,既方便女性活动,又不失美丽。据说她曾放出豪言,声称“只要我改变风格,整个巴黎的女性都会跟着我改变”。这并非夸大之词,她确实为时尚界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其风格谱系延续至今,都说香奈儿套装是工作女性着装的基本选择。她彻底推翻了以前的女性时尚,因而得到了一个绰号——赶尽杀绝的天使。
这个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人物,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呢?其辉煌的原点,在于“孤独”。 她的孩提时代是在孤儿院度过的,这一经历对其日后的作品、世界观和人生观影响极大。她之所以能摆脱先入为主观念的束缚,干脆利落地去掉衣服上的多余装饰,创造出全新的时尚风格,原因就在于此。
看过她的人生经历就会明白,消极的事实也能转化为积极,甚至成为“武器”。而且,她的经历还能让我们觉得,“我比她走运多了,但还不够努力”。能够获得积极的热情,正是阅读自传、评传等书籍的妙义所在。
此外,被称为“天才”的人物的一生,能给我们以最丰富的启迪。例如,堪称百年甚至更久才出一个的天才人物毕加索,其一生充满了接连不断的挑战。他作画时的入迷程度之深,令人为之惊叹。他只要一拿起笔,就会站在原地不停地画,完全忘记了自身的存在。用他本人的话说,那种感觉就像“人进了屋,却把身体留在了门口”。正因为如此忘我,他才能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创作出风格独特的杰出画作。
尽管我们成不了毕加索,但他的挑战精神和提高专注度的方法,都能给我们以很多启迪。换言之,我们在惊佩于人类竟能拥有如此爆发性能量的同时,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毕加索的作品并不全是完全的个人原创。画家藤田嗣治说过,毕加索只要花一个小时凝视别人的作品,就能完全抓住其中的本质,并活用于自己的画作。正因为他掌握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成为天才。所以,我们在阅读名人的自传或评传时,也不要光是憧憬膜拜,更应该着眼于其中的本质部分。
接触“异能者”的机会
关于爱迪生,有本著名的书叫《爱迪生——发明了 20 世纪的人》(Edison: Inventing the Century ,尼尔·鲍德温著)。这本书非常厚,但很值得一读。同系列还有其他多本传记,涉及诸多名人,例如爱因斯坦,但想来还是爱迪生更容易亲近些,因为那个时代的技术还不算特别复杂。
爱迪生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与此相关的轶事简直数不胜数。譬如:一天工作 20 个小时也不厌倦;很少回家,一直睡在研究室的长椅上;饭也不按时吃;出现问题的时候,会严厉地命令同伴“不解决不睡觉”……由此可见,即使是有“天才”之称的人,也要面对如此多的苦恼,付出如此多的努力。
很多人每天只工作八个小时,周末两天完全休息,却还总奢望成功。爱迪生若是遇见这样的人,肯定会觉得荒谬绝伦,一笑置之。只有那些自觉还差得很远的人,读成功者的传记才有意义。
很多人拥有出众的才能,生前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评价。梵·高等人就是典型。阅读这些人物的传记,在尊敬之余,更多的则是发自内心的共鸣感。这种情感也能成为自己的心灵支柱。比方说,你正因为自己在公司里的评价不高而郁闷时,读过梵·高的传记,就会觉得自己太矫情了,根本没理由为这样的小事而烦恼。再比如,《梵·高书信集》就一直给我以莫大的勇气。
既然可以这样读书,就没必要局限于自己喜欢的人物。只要是被称为天才或成功者的人物的传记,应该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些立志奋斗并终获成功的人物,一般都有自传、评传或语录。关键在于,阅读时要记得寻找那些能为己所用的内容。
天才的性格往往很乖戾,言行也不好理解,若是直接与其本人交往,多少会有些麻烦,但读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我们可以躺着读,也可以在重要的句子下画线,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见解,没人会说三道四。我建议,不论古今中外,只要是能被你的“天线”嗅探到的人物,就去积极地读吧。
当作自己的“榜样”
阅读传记,还可以沐浴伟人们的光辉。换言之,就是将其当作自己的“榜样”。
最恰当的例子,当数武田铁矢先生对坂本龙马的敬爱了。众所周知,其迷醉程度绝对非同小可。他最近又写了一本名为《私塾·坂本龙马》的书,在以前的自传《献给母亲的叙事诗》中,他也记述了自己不到二十岁时为坂本龙马所倾倒的经过。他初次“遇见”坂本龙马,是在阅读司马辽太郎的《龙马风云录》的时候。这次邂逅的分量之重,令他心甘情愿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期。
他对坂本龙马的迷醉之深,已经远远超出了寻找启迪和创意的程度。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把自己叠放在了坂本龙马身上,共有同一个身份。若是遇到什么事,他的脑海里肯定会首先浮现出“龙马会明白的”“龙马会怎样做”之类的想法。
当然不可否认,这也是因为坂本龙马这一人物本身具有足够大的魅力,但我们也不难看出,遇见一本好书,会给一个人的人生带来多么大的影响。《龙马风云录》为少年时的武田先生指明了通向成年的道路,至今仍是其精神支柱。仔细想想,实在令人惊叹。
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经历,武田先生对自己与书的相遇极为重视。以前,我和他一同参演 NHK 某档节目的时候,大家谈起了他多年来书写不辍的“读书笔记”。他的方法很独特,是将对于书的引用及自己的意见写在标准尺寸的写生簿上,一页针对一本书。据说这是他从年轻时便已养成的习惯,至今已写满了数十本写生簿。那时我才明白他为何总能提出丰富的话题,为何那般善于言谈。
其实在那档节目里,制作方还突然提起维米尔的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武田先生还即兴做起了解说。无论关于哪种主题,他都能随口道来,显示出了渊博的学识。这也是一种修养,甚至可以说是遇见龙马所带来的成果。
说到读书,很多人都是看过就算完,再不理会,结果好不容易从中了解到的知识,也会在达到“能够使用”的水准之前就被忘得一干二净。因此,我们不妨像武田先生那样做“读书笔记”,并尽量引用书中的内容,这样就不容易忘却了。而且记录时无须太过考究,类似简单的便条程度即可。这样一来,至少在重新翻看笔记时,就能轻松回忆起相应的内容了。
这恰与对钓到的鱼的处理相似。好不容易钓到的鱼,如果不加处理,放置不管,就会腐烂。 但若妥善处理,冷冻保存,以后就能随时享用。尽管当时处理起来稍显麻烦,但可以确保以后长时间内都能受益,所以没理由不这样做。
养成习惯以后,记笔记时应该采取灵活的视角。武田先生在笔记里针对一本足球战术相关书籍的读后感中,就提到了足球战术与日俄战争战略的相似性。寻找共同点,能使视角变得灵活。 据武田先生讲,他对足球并不感兴趣,只是觉得战术这一点很有趣。
掌握“灵活的视角”,也是应该通过读书锻炼的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