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全文在线阅读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不要暴露了自己

关灯直达底部

       春秋时期,掌握晋国国政的几个权臣发生争斗,智伯联合韩康子、魏桓子发动了对赵襄子的战争。

       在战争过程中,智伯决水淹了赵襄子据守的晋阳。当时,智伯巡行看水势,魏桓子和韩康子与他同车前往。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也可以消灭一支大军啊!”魏桓子此时触了触韩康子,韩康子用脚踩了踩魏桓子的脚背,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汾水可以淹灌魏桓子的都邑安邑,洚水可以淹灌韩康子的都邑平阳。

       回来后,智伯的族人智过对智伯说:“韩、魏必定会反叛我们!”智伯说:“您怎么知道呢?”智过回答说:“我是从今天的事情上知道的。我们领导韩、魏一起攻赵,而赵亡,必祸及韩、魏。现在约定了胜赵后要三分其地,但在降赵已经指日可待的时候,他二人看着水流却忧虑重重,没有一点儿欢喜的表情,这不是要反叛还是什么呢?”

       第二天,智伯却把智过的这些话告诉了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人。他二人说:“这是有人进谗言,为赵氏游说,让您怀疑我们而松懈对赵的攻伐。不然的话,我们岂不是放弃朝夕间即可分赵氏之田的利益,而去做那些危难不可成的事情吗?”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人出来后,智过进去见智伯说:“大王怎么把我说的话告诉他们二人呢?”智伯说:“您怎么知道呢?”智过回答说:“我见他们看到我时脸色凝重急速离去,这是他们知道我已得知他们实情的缘故。”

       战争进行到最后关头,赵襄子岌岌可危,于是派家臣张孟谈以朝见智伯为名私会韩、魏二人,成功说服二人联合攻智伯,并约定晚上杀散守堤官兵,放水淹智伯的军队。

       这时智伯仍蒙在鼓里。赵襄子在夜里派出军卒杀死智伯守堤之吏,决开河堤,反使晋水冲向智伯军中。赵军从城中杀出,正面攻击智军。智军为水所淹,已乱作一团,韩、魏二家又从两边夹击。赵襄子杀死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战争开始的形势是对智伯有利的,因为他不仅有强大的军队和两个盟友,还占据了地利之便。但是最后的结局却令人大跌眼镜:智伯众叛亲离而身死国灭,赵襄子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晋阳城,而且反败为胜。我们暂且不谈魏宣子和韩康子的背叛有没有道理,仅从智伯的保密能力来看,如果不败给赵襄子,那才叫没有天理呢!

       《周易》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强调的是守密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翻开中国历史,凡是将领失败,军队覆亡,大都没有脱离孙子所说的五大原则一一“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也就是说,身为将领所面临的危险从古至今不出这五种状况:抱定必死信念,很容易被诱杀;有贪生想法的将军,注意力都往往都集中于逃生之路,很容易被诱捕;假如很容易动怒,就可以藉激怒他来瘫痪他的战斗力;如果他很爱惜美好的名誉,那就可以用“抹黑”的方式修理他;假如军队标榜“爱民”的话,那你就用平民去骚扰他。

       同样的道理,在生活中,一个很爱发脾气的人很容易被别人激怒而坠人圈套;一个极端爱惜名誉的人一旦被抹黑,一定到处向人澄清:“我不是这样子的!”那他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了,每天都去为保卫名誉而战吧。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深密心态绝不可完全暴露,特别是当自己有所偏执的时候,更应了解这其中的人情危微,时时刻刻注意不暴撂出来。心思意念一旦曝光,而让对手看出来,往往成为对手攻击你的利器,包括“廉洁”、“爱民”这些正面的品德。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偏执,保持开放性的思维是必要的,为了鼓舞士气,可以让部属抱持必死的决心,但是身为主将必得有死里求生的规划。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可有“幸生”的想法,而必须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度。

       器量浅狭的人易喜易怒,必须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而不是个人情绪的随意宣泄,如此才不会轻易暴露自己。同时也必须知道,所谓的“廉洁”、“爱民”这种美德重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如果过分标榜,往往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总之,在博弈中,任何信息的效用有赖于其独享性,如果一个信息被充分共享的话,它的优势和效用就被“磨光”了。因此我们必须学会保密,不让对手获得任何可能识破我方策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