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你的文章改到无可修改,否则不能说已经完成了。
很少有作家能够一气呵成地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大多数写作高手需要至少三遍稿才能完成一篇短小写作。以一篇求职信为例。首先,把想法写下来;其次,编写内容、增加细节、串连整篇文章并修正;最后,重读全文,再稍加改动。作品越长,这个过程所需的次数就越多。
一部完整作品修改的次数取决于作品的长度和难度。一篇两行字的办公备忘录可能只需一遍稿就完成了,因为它很简短。而一篇一页纸的诗可能需要改十几稿,因为它更长而且更难。
什么时候才算真正完成?
修改文章是件折磨人的事情,但经过修改之后,你最终可能会满意自己所写的内容,不愿意再增添或删减任何东西,此时就是你文章的完成之时——你的文章已经“无可修改”了。未经润色的文章就像沙尘暴中移动的沙子,当风暴最终停止,沙子也就静止了。说到写作,“完成”这个词真的应该加引号,因为这个过程永远不会真正完成。完成日常写作只是工作本身,但对于像小说之类更长久的写作作品而言,写作过程可能会无限期延续,因为它可以不断完善。即使已出版的书也可以修订和再编。一本书出版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以后,作者也一定会思考修改之事。
感激这个过程
写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人满意的,就是把“垃圾”变成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当你强迫自己拼凑出一篇长文,如个人论文或商务报告,你会自然而然地先写擅长的部分,随后再写你不擅长的部分,而这些部分必须修改。
让我们姑且将你喜欢的部分称为“花儿”,不喜欢的部分称为“灰尘”。当你集中精力专注于“灰尘”时,你试图完善它,然后某一时刻,你出乎意料地发现,这些部分也变得像某些“花儿”一样,甚至更好了。这是个让人极其开心的时刻,你能因此受到鼓舞,获得能量。
你尝试完善其他的“灰尘”,直到一处不留。然后,你回到最初“花儿”部分做进一步的改进,从而将作品再提升一个等级。写作就是一个不断创造“花儿”和塑造“灰尘”的过程。
很多人讨厌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是人类的本性。酒精之所以被幽默地称为“专职作家的职业危害”,原因之一就在于写作的压力。其实让人想喝酒的不是写作本身,而是改写和完善的过程,因为你在动笔之前就知道,不论你写得多好,你的文章都需要修改。幸运的是,对大部分学生和商务从业人员而言,日常写作不像谋生写作需要那么多的情绪起伏。
回看很久以前写的东西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不论是以前的大学论文、商务报告、个人信件还是诗歌,你都会感叹:“哇,真有趣。有些东西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是怎么写出来的?”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技巧、运气、胆量和天赋都是写作过程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