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答的艺术 » 回答的艺术全文在线阅读

《回答的艺术》变答为问,将问题还给提问者

关灯直达底部

小林应聘某企业的工程师,面试进入了尾声阶段。HR对小林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就在这个时候,HR问小林:“你了解我们的企业文化吗?”

小林也是有备而来,面对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心中暗道:“真应该感谢这个面试官,这又是一个给自己加分的机会。”小林在来面试之前,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市场、企业文化等都通过网站进行了了解。

事实上,小林的了解也仅限于表面,真正回答起来,他感到了问题的棘手,想要从管理方面入手,但很难说清楚,又不能说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来应聘呢?小林只好选择了“了解一些……”这样的回答。

没想到,HR继续追问:“你都了解些什么呢?随便说说。”

小林尽力回忆关于创新方面的知识进行高谈阔论,HR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最后打断了小林,说:“时间差不多了,今天的面试就到这儿吧!”

然后,HR在小林的面试记录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作为工程师,对不清楚的事情信口开河,这一点需要用人部门特别注意。”

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回答呢?首先,还是要遵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对于不了解的领域,一定不要瞎说;其次,采用虚心求教的方式,将问题重新抛给提问者;最后,反客为主,变答为问,绕过对方的问题,给对方提一个问题,让对方陷入被动。

1927年,浙江省某县选录县长,朱懋祺前去应考,顺利通过笔试之后,朱懋祺成功进入到最后的面试。面试过程中,主考官朱家骅一言不发,静静观察考生回答其他两位考官提出的问题。

面试即将结束时,主考官提出了一个刁难性的问题:“《总理遗嘱》朝会、纪念周都要诵读,无不烂熟,请你回答,一共有多少字?”朱懋祺知道这是一个脱离常规的问题,而且自己根本答不出来,既然答不出来,不如“以难制难”,于是反问对方:“主考官的尊姓大名,天天目睹手写,也已烂熟,请问总共多少笔画?”

朱懋祺的回答引起了朱家骅的赏识,当即录用了朱懋祺。其他考生回答“不知道”,虽然回答的是实话,但从回答中难以体现出他们的敏捷的思维能力。

对于类似难题,如果提问者本身没有恶意,我们不妨用友好的态度向对方请教,先不说自己不知道,而是反问对方。例如:“你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吗?”“这是个有趣的问题,请问你知道吗?”

需要注意的是,在变答为问的时候,反问的问题最好是对方问你的问题,这样才具有威慑力。如果你的反问与原话题无关,一方面,对方会感到莫名其妙,另一方面,如果这个问题没什么难度,对方回答出来了,最终难题还是会落在你的身上。

思维训练

从前有一个地主,他雇了两个工人甲、乙给他种玉米。其中,甲擅长耕地,但不擅长种玉米;而乙则相反,他擅长种玉米,但不擅长耕地。地主让他们种20亩地的玉米,让他俩各包一半,于是工人甲从北边开始耕地,工人乙从南边开始耕地。甲耕一亩地需要40分钟,乙却得用80分钟,但乙种玉米的速度比甲快3倍。种完玉米后地主根据他们的工作量给了他们20两银子。请问,俩人如何分这20两银子才算公平?

(答案见附录1.3.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请记住,当有人提出尖刻的问题嘲讽你,你马上尖酸地回答他;有人毫无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地鄙视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有人对你冷漠,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如果你这样做,你讨厌的那些人就轻易地将你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而这才是“敌人”给你带来的最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