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 »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全文在线阅读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第一章 长袖善舞的艺术——如何被领导和同事认可 五、初入办公室,可以看看哪些书

关灯直达底部

1.快速入门读这些书

人们时常把一个单位的组成部门分为“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搞财务、搞审计、搞教学,都是业务部门。办公室从来都被看成是综合部门,在这里,好像没什么业务,有的只是些杂七杂八的事。办公室的同志到了业务部门面前,总觉在专业性上矮了一头,觉得没什么核心竞争力。

石头从来不这样看。综合工作,一方面绝对是一项需要极高智慧,以及高强度精力投入的工作;另一方面,它同样有自身的科学和规律,有自己的“业务”规范和知识体系,只不过,由于人性的丰富和多变,综合工作的规律很多时候也难以描摹和刻画,导致总显得知识沉淀不够,科学性和系统性不够,几乎成了一门“心学”,远离了业务的范畴。

本来,石头对纯职场类书的态度,向来都是:读读得了!原因是,我觉得职场书大多大同小异,所提新鲜内容和资讯,不足20%,而且大多都是可以速学的,没有久存的价值。

可喜的是,还是有一些出身综合部门的有心人,不信邪,边干边记边思边写,为办公室综合工作著书立说,从自己的角度总结归纳综合工作的业务规律,为后进的办公室人留下了财富,提供了指引。今日,石头从自己阅读过的书中,选取几本值得一读的办公室职场书,推荐给大家。

1)《参谋助手论:为首长服务的艺术》——王怀志、郭政

真理总是赤裸裸的。《参谋助手论:为首长服务的艺术》是一本赤裸裸的书,时髦地讲叫毫无“节操”可言。书写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作者又身处等级最为森严、最讲究令行禁止的部队,有些观点和做法于今天的我们不一定适用,有人大概甚至会觉书中一些内容与主流价值观相悖。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些年来,社会其实并没有发生质变,很多东西只是程度轻了,习惯和要求还是在那摆着。每当遇到难事,想不通的事,就会拿出来翻翻,做一些演绎。切身感觉是:这种极致的研究,看起来惊心动魄,用起来有时却会得心应手。所以,我们不妨冷静、辩证地看待这本书,也许会多一层认识、多一分警醒、多一种收获。

2)《每天懂一点行为心理学》——[日本]匠英一

本质上是一本马桶或公交读物,花一两个小时就能翻完。

办公室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和人打交道。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如何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人们日常的行为模式背后,隐藏着怎么样的心理?这些行为又体现了一个人什么样的性格?通过阅读此书,石头认为,该书在这几个问题上,能够对我们提供比较多的帮助。

比如,书中有一节题为“从不接电话的同事是什么心理?”,认为以自己太忙为理由不接电话的人是自我中心论者,他们从来没意识到自己不接电话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这种人你即使拜托他一点小事他也是百般不情愿。

这本书中介绍的内容,有很多是由心理学家通过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模式化行为,分析其特点和共性而总结出的一些结论。在行为心理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在研究人的肢体语言,特别是无意中表露出来的那部分由潜意识引起的动作。

相对于可以有意识去控制的语言,心理学家认为,这些无意行为代表了人的潜意识,所以更加真实地展现了当事人的心理,也更加可信。虽然书中很多结论我是相对比较认同的,然而正如一些心理试验所展示给我们的情况,一些结论对于70%~80%的人是适用的,同时也依然存在那20%~30%的例外,所以也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的情况。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心理学是术,不是道,要注意在正确的地方去使用它;用得不好的话,反而害人害己。

3)《轴心:论秘书长》——段柄仁

你办公室里的领导在想什么、干什么、愁的是什么,这是每个办公室人想要了解也需要了解的问题。

此书作者长期在北京市党政机关从事政策研究和宣传工作。先后任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市人大副主任,市地方志主编,既是资深办公室人,也是办公室的老领导。

全书大体分为秘书长的特点、任务、修养(含调查研究和人际关系)和忌讳四大部分。根据秘书界的需求,书中重点论述了秘书长职务涉及的12项任务,在每项任务中,又突出了岗位工作的重点和应注意的难点问题,对人们十分关注的秘书长的修养和忌讳,采取短文结构,选择最需要和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加以论述。

比较少见的是,在这部书中,除了侧重于经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内容,还用很大篇幅对秘书长职务的界定和关于秘书长的由来与发展的探讨,是对秘书长本身定性、定位所作的现实的、历史的考察和论证,具有一定的理论学术价值。

诚然,该书也会有一些不足。本来秘书长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强、敏感度高、岗位特殊的人物,“论秘书长”难免有许多难点、疑点问题不好说、不便写,因此就留下某些空缺和谜底。

4)《99%的新人,没用心做好的50件事》——[日本]岩濑大辅

似乎每个日本人都是处女座,都有一种匠人精神,踏实勤勉是一种常态,甚至到了变态的程度,这恰恰是办公室需要的,也是很多人缺少的。

说来惭愧,虽然很早就看过此书,但很多事,石头仍然没有做到。

比如书中认为,如何扮演好职场人的角色:良好的精神状态很关键,工作时间就应该精神状态良好,或者说努力做到精神状态良好。对于职场新人,还没有到说因为加班、工作太辛苦而导致精力不足。更多的是,我们常听到的一些聊天里,女孩子因为头一天跟男友吵架了,第二天肿着眼睛,苦着脸,特憔悴地来上班之类的。男孩子周末去唱歌喝酒,周一早上迟到,工作状态不佳。所以呢,对于刚毕业的人,有恋人的,要处理好感情问题,或者说,要彼此成熟一些,不要随便一吵架就影响工作。

再比如,怎样最快地做到“独当一面”,此书认为,要进入状态,进入独当一面的状态,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当这件事情自己独立完成的时候,该怎么去做。在旁观察、学习,随时带笔记本。抓住一切的会议机会,从别人的讨论中积累。永远要做资料准备,永远要做记录。记录不是收集,要学习、复习、反馈、丢掉。

做到这些很难吗?也许不难,但用心去做的新人很少。这种情况,也跟大家熟悉的句子“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还轮不到去拼天赋”一样一样的。

2.我眼中的职场小说TOP 5

人的经验分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初入办公室,两眼一抹黑很正常,靠跌跌撞撞积累直接经验固然重要,从前人的叙述中获取间接经验,主动避开暗礁和险滩其实更好。

读书,就是获取间接经验最廉价、最便捷的方式。职场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虽然入不了严肃文学的法眼,但确是扎扎实实的技术流,在优秀的职场小说里,重现了工作中、生活里的大量真实场景,展示了明面上、暗底下林林总总的明规矩、潜规则,积淀了作者的长期观察和人生智慧。

最近不少人问石头能否推荐几本职场小说。石头刚工作时,出于工作需要,如饥似渴地购买和阅读了大量职场小说,摞起来一人高肯定没问题。但说实话,职场小说精品少之又少,内行作品少之又少,很多书买来看着名字兴奋,读几页就失望。

尤其是这几年,起点等付费阅读网站兴起,一些作者为了迎合读者的喜好,写的小说动辄几百万字,还加入了大量香艳镜头、奢侈浮夸、个人想象、不切实际的平步青云等情节,轻佻、意淫,读来确实“爽”,但仅就获取工作的间接经验来讲,真是毫无益处,所以石头已经有一两年未购入一本类似的小说了。

今天推荐的几本小说,不一定是名气最大的,不一定是文笔最好的,但都是石头认认真真读过,觉得相对真实可信、实事求是,在技术或思路层面给过石头启发最多的,须知,读书在多更在精:

1)《二号首长》——黄晓阳

不是一本完美的小说,同样有很多想象和意淫,但就细节的丰富性和手段的可操作性来说,官场小说中没有超过黄晓阳的,你可以在书上写写画画,做好笔记,真能用得上。

况且,黄晓阳写小说懂得收敛,书里的唐晓舟看到了现实里的黄晓阳能看到的故事。这就够了,合情合理,多一分,都是矫揉造作。唐晓舟看到了书记原配,看到了书记到京、主播到京,看到了书记准备礼物……这就够了,再多写一分,就会因过度想象而失去工作实践的指导意义,就如同在农民的想象中,皇帝肯定有一屋子的锄头,每天想用哪把就用哪把。

石头刚到办公室,曾经看到有副部级领导秘书桌上放着《二号首长》,或许这就足够成为我们去看的理由。

2)《沧浪之水》——阎真

和《二号首长》不同,《沧浪之水》给石头的启发和冲击并非操作层面,而更多是心态:你可以满怀理想,你可以鄙视坏人,但最好不要坐以待毙。

有人说过,公务员这个队伍,最适合的是“有想法、有办法”的人,比较适合“没想法、有办法”的人,“没想法、没办法”也能混。最难的是“有想法、没办法”的人,这种人是最惨的。我想池大为刚开始就是“有想法、不想用办法”的人。这是最惨的一类人,一毕业就被马厅长看好,分配到办公室天天跟领导打交道,多有前途,一言不慎发配到冷宫。一手好牌都被自己打烂。

他是没有办法吗?不是。当时他跟晏之鹤聊天,晏之鹤一手摸茶杯,他就知道添茶,晏之鹤就说小池你不是没有眼色和能力,你就是不想做,脑子还转不过这个劲儿。所以,一旦池大为转过这个弯儿,他就成了“有想法、有办法”的人。整个仕途也就焕然一新了。

3)《欲望之路》——王大进

此书名气不够大,但却是石头心中离“文学”最近的一部官场小说。文笔老辣、情节细腻,无论是对感情还是工作的描写都毫不拖泥带水。好似在看一部黑白纪录片,很多人可以对号入座。

心理描写很多,男主角遇到抉择时毫无犹疑地抛弃底线让人感到绝望。主角总是向自己的欲望妥协了,但我们自己的路是自己掌握的,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每次抉择的时候,是欲望战胜道德,还是理想战胜了现实?这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4)《中国式秘书》——丁邦文

名字带“秘书”二字的书中最好的一本。和以上的几本比,相对粗糙了些,但要远远强于《官途》《宦海沉浮》等网络小说的品相。好处是和《二号首长》一样细节多,场景丰富,可以即学即用。亮点在于,从秘书的家庭和眼光去看待秘书工作的纠结:一方面要照顾领导,一方面要考虑自己;一方面要替领导考虑周全,一方面还要尽量办得周正;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清白,可是关键时刻要奋不顾身。

3.公文写作好书不多,这几本你还可以看看

荐书之前,石头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遗憾。公文写作其实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天可能有上百万人乃至千万人,都在为拼凑“加强领导、强化认识、开创新局面”等话语抓耳挠腮。

但事实上,直到目前,石头还没有发现一本既具权威、又有智慧和诚意的,对公文写作这项工作进行讲解和指导的书籍。现在的公文写作大全、写作技巧、教程,绝大多数是范文和模板的堆积,厚厚一本,直接给一些行文结构和固定范式,拿来读吧,毫无营养,不忍卒读;拿来抄吧,早就已经过时。

公文的形式是板正规范,甚至是僵化、毫无生气的,但背后的思考和创造其实还是生动活泼的,绝大多数公文布道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已经被彻底“体制化”,出于强大的惯性,明明有积淀,有思考和创造,却只会以一以贯之的、僵化冗长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几年、几十年来的经验,对受众和自己都是一种折磨,这也是石头一直以来想自己写一些办公室工作相关文章的初衷。

1)《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谢亦森

该书毫无疑问是市面上最好的公文写作指导书。作者谢亦森老秘书一枚,官至副部,能力出众,同时也极具诚意,试图授人以渔,一直在尝试着用感情和真心,从思想、布局、技巧甚至心理方面无私分享写作经验,而不是堆砌材料,是一本极为难得的一本用真心写就的书。

正如作者自己说的,“此书不是低层次简单的学习公文格式的条条框框,而是作者几十年的机关写作功底积累出来的丰富而实用的写作实战经验,是站在大手笔的高度教导如何写出有内容有价值的以文辅政的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讲话稿。不是一堂枯燥无味的让人打瞌睡的理论课,而是一场耐人寻味、让人听得振奋人心、津津有味的报告会”。

但,完成程度还是有遗憾,机关文之陈腐枯燥的腔调还是隐约浮现,可能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局限性吧。

2)《怎样写文章》——王梦奎

作者王梦奎曾长期在中办工作,也曾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此书本是作者为本单位青年人编的学习材料,起初只内部印100册,本无意于流传。后来渐为外界所知,一些单位和个人前来索要,才想到公开出版。因为本是为内部人编写,所以下了功夫用了心。

该书特点在于其是一本古今中外名家关于文章写作的论述汇编,作者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20多篇文章,加上编者的3篇文章附在了后面。应该说这些文章讲的内容都很浅显易懂,而且对基本道理分析得都很透彻与到位。实际上这些道理我们也明白,但经过这些名家的分析,让我们能够有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容易在实际的写文章过程中加以落实。

比如书中选的毛泽东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反对党八股》:“(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绝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是不是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振聋发聩呢?

3)《求是》——中共中央

《求是》杂志鼎鼎大名,按照杂志自己的说法,“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机关刊物,是党中央指导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担负着深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完整准确地宣传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策部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促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求是》里的文章大多读起来吃力,原因主要是作为国内层次最高的理论刊物,其刊登的文章站位极高,理论性极强。但对迫切想提高公文水准的办公室人员,石头还是建议大家要抱着这块硬骨头啃一啃。因为,公文的特性要求公文写作首先得吃透“上情”。不了解“上情”的公文,势必无法把握全局,不能准确传递上级的意图,使公文失去了应有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而多读《求是》,无疑是原汁原味地了解、吃透中央精神的一条通路。

《求是》里的文章,内容不好妄议,形式上绝对是公文里的王者。写公文的时候,需要推敲标题、布局和标准表述了,多看看《求是》,总会有收获。

4)《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社

石头说过写公文就像炒菜,要看时令,冬天北京主要吃大白菜。这,无疑就是一本时令菜谱。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多处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据此,人民日报社特别组织编写《习近平用典》一书,从总书记的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他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分敬民、为政、修身、任贤、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旨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引用典故追根溯源的同时,并究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以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精神,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精髓。”

5)《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梁衡

作者梁衡一方面曾是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另一方面又是作家,还得过赵树理文学奖,可以说有兼顾形式美和内容美的便利条件。他首次提出“政治美文”这一概念,即既有思想,文字又美的文章,要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文章提出了一种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的思想;二是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成语、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三是文章符合艺术规律,词、句、章,形、情、理都达到了美的要求。

公文无疑是政治文,把政治文写美,那是极高层次的要求。或许我们早已没有精力和时间对自己提出这种要求。但石头相信并且主张,写公文,不能停留于攒字,仰望星空总还是要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