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詹金斯夫人心脏有点毛病,就去找保健医生。医生仔细听了她的心脏,并做了其他一些检查,然后就有了如下的对话——
医生:“夫人,戒烟吧,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好起来的。”
詹金斯夫人:“但是医生,我从来不吸烟呀!我不喜欢吸烟。”
医生:“哦,是这样,那就不要再喝酒了。”
詹金斯夫人:“我也不喝酒啊。”
医生:“那就停止喝茶和咖啡吧。”
詹金斯夫人:“茶和咖啡我也从来不沾,我只喝水。”
医生:“哦……你喜欢吃薯片吗?”
詹金斯夫人:“是的,非常喜欢。”
医生:“那就不要再吃薯片了。”
逻辑辨析
医生的建议为什么一次次都被病人否定了呢?因为医生的每条建议都包含一个虚假的预先假定。首先,“夫人,戒烟吧”预先假定“她在来瞧病之前是抽烟的”,而实际上这位夫人从来没有抽过烟,这样医生提的第一条建议就毫无意义了。
在詹金斯夫人否定了第一条建议后,医生又按自己的主观臆断提出了第二条建议:“不要喝酒了”。对于从不沾酒的人来说,医生的预先假定又是错误的。所以,詹金斯夫人再次否定了他的建议。
这位夫人既然不抽烟,不喝酒,那总该有喝茶和咖啡的嗜好吧?这是医生的第三次假定。所以医生又规劝道:“停止喝茶和咖啡吧。”没想到这位夫人连这些习惯也没有。
最后,医生吸取教训,先问夫人是否喜欢吃薯片,待她做了肯定回答后才提出建议。试想,如果这位夫人说不喜欢吃薯片呢?医生还得挖空心思问对方有没有其他嗜好,直到对方给出肯定的回答为止。对这种医生给出的建议,恐怕很少有人会采纳,因为前几个建议所包含的虚假的预先假定必定会影响到病人对医生医术的评价。怎么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呢?这涉及语句的预设问题。
知识链接
一个语句的预设,通俗地讲,就是说话人在说出这句话时所预先做出的假设,是隐藏在语句背后未明确表示出来的判断。如“请把门关上”,没明确表达出来的判断是“门是开着的”。对祈使句而言,预设正好是该祈使句所要求的行为能够实现的一个先决条件。若预设为假,祈使句所要求的行为将无法实施。案例中的医生正是因为使用了三个预设为假的祈使句才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的。
当我们说p预设q时,作为预设的q总是由p中的某个语词触发的,或者说源于p中的某个语词,这些触发预设的语词被称为“预设触发语”,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注:列文森(Levinson)在1983年出版的《语用学》一书中共提及了13种类型的触发语,这里只选取了其中的几种典型形式。参见S.Levinson,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pp.181.18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289~296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限定摹状词。即通过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来指称某个确定对象的语词,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红楼梦》的作者”、“梁思成的父亲”等。限定摹状词触发存在预设。著名哲学家弗雷格曾断言:“如果人们陈述某些东西,当然总要有一个预设,即所用的简单的或复合的专名有一个意谓。因此当人们说‘开普勒死于贫困之中’时,就已预设‘开普勒’这个名字表示某人。”(注:[德]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10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弗雷格所提到的这种预设就是存在预设,他是最早把预设作为逻辑概念加以讨论的哲学家。
(2)事实性动词。如“我后悔在情人节那天没给她送玫瑰”中的“后悔”、“我知道她喜欢我”中的“知道”,这类动词触发事实预设,紧随动词的子句就是预设。前者预设“我在情人节那天没给她送玫瑰”,后者预设“她喜欢我”。
(3)隐含性动词。如“我忘记通知丽丽了”中的“忘记”,它包含了“该做某事”和“实际上没有做”两层语义,预设“我应该通知丽丽”。
(4)判断性动词。如“老师斥责他考试作弊”中的“斥责”,触发预设“他考试作弊”。
(5)表示反复的语词。如“丽丽又迟到了”中的“又”、“丽丽也不喜欢吃蛋黄”中的“也”,前者预设“丽丽曾经迟到过”,后者预设“除了丽丽外还有别的人不喜欢吃蛋黄”。
(6)时间状语从句。如“这个假期丽丽在去武汉之前去了趟西安”中的“在去武汉之前”。
(7)反事实条件句。如“如果曹雪芹没有写《红楼梦》……”,“如果林徽因选择嫁给金岳霖……”,分别预设“曹雪芹写了《红楼梦》”,“林徽因没有选择嫁给金岳霖”。
最早对预设的研究是从语义的角度进行的,把预设解释为语句有真假值的必要条件,如“老王有儿子”是“老王的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的预设,如果这一预设为假,后者就无所谓真或假。而且,一个语句和该语句的否定具有相同的预设,“老王有儿子”也是“老王的儿子没有考上清华大学”的预设。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否定测试法”,当我们认为q是语句p的预设时,可以通过考察q是否是┒p的预设来检测我们的答案正确与否。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预设并非只是一种与真假相关的语义现象,因为预设具有可消除性,这说明对预设的分析还需要从语用的角度来进行,我们称之为预设的语用解释或语用预设。
预设是可消除的,如:
(a)如果老王有儿子,那他的儿子一定没和他生活在一起。
(b)老王有儿子,并且老王的儿子没和他生活在一起。
(c)老王在完成自传前去了趟新疆。
(d)老王在完成自传前去世了。
(a)是条件句,是假言判断,后件预设老王有儿子,但由于该预设正好是前件本身,这一预设并不能成为整个条件句的预设。(b)是联言判断,第二个支判断预设老王有儿子,同样,因为该预设是第一个支判断本身,它也不能成为整个判断的预设。(c)和(d)都含有时间状语,触发预设“老王完成了自传”,但这一预设只是(c)的预设,而不是(d)的预设,因为在(d)中这一预设与我们的背景知识相冲突——没有人能在死后做任何事情。
扩展延伸
预设具有可消除性,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这种可消除性,也被称为可撤销性(注:参见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297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可消除性可由语言因素引起,即带有某一预设的子句因置于特定的上下文中而导致原有的预设消失,如语句(a)和(b)中的第二个支判断。再如:
你送我玫瑰的那天不是周一,不是周二,不是周三,不是周四,不是周五,也不是周六和周日。事实上,你从来没有送过我玫瑰。
这段话中,“事实上”之前的每一个子句都预设“你送过我玫瑰”,但这一预设被最后一句话否定了,因而也就消失了。可消除性也可能由非语言因素引起,如(d),是由预设与背景知识冲突导致预设消失的。
虽然预设具有可消除性,但在言语交际中,我们还是要防止被语句的预设“出卖”,透露出不想被人知道的秘密。如:
一位母亲见女儿有了部新手机,于是有了如下的对话:
“谁的?”
“我自己的。”
“你哪有钱买?”
“不是我买的,是男朋友送我的生日礼物。”
女儿谈恋爱了,本来是想瞒着母亲的,却不小心被预设“出卖”了。
在言语交际中,我们要尽可能使用预设为真的语句。如“我的电脑坏了”,预设说话人是有电脑的;“我老公送给我的玉镯比你的还要透亮”,预设说话人的老公送过她玉镯。倘若这里的预设是假的,说话人只是因为虚荣才这么说,这种情况下,说话人无疑说了谎,而谎言总有被揭穿的时候。
使用祈使句时更需要留意预设是否为真,不然就会如典型案例中的医生一样,陷入被动,并失去威信。不过,预设虚假的祈使句,在有些场合下是可以巧妙地加以利用的。如:
某地招聘警察,进入面试环节后,面试官对面试者说:“我有份关于公司的材料要给你,材料放在隔壁办公室的办公桌上,桌上有本书,材料夹在书里,夹在175页和176页间,你去帮我取一下。”据说所有去取材料的面试者都被淘汰了,因为175页和176页只是一张纸的两面而已,中间不可能夹东西。
我们也可以设计预设为假的语句来对付算命先生:假如你还是单身,你可以要求对方算算你是哪年结婚的;假如你是独生子女,你可以要求对方算算你妹妹或弟弟小你几岁;假如你正在上大学,你可以要求对方算算你大学毕业几年了……如果对方果真能掐会算的话,他应该否定这里的预设,否则只能证明他是骗子。
我们还可以设计预设为假的习题去测试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某一部分知识,如“判断下列说法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这一类的习题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题型,题目预设了所给出的说法中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若所给出的说法全都是正确的,或者全都是不正确的,其预设就是虚假的了,如果学生真正准确把握了相关知识的话,他们应该能跳出题目中的预设。
勤思多练
1.指出下列对话中画有横线的语句的预设,并根据对话分析预设的真假。
(1)A:“你儿子好可爱啊!”
B:“我还没结婚呢。”
(2)A:“妈,我想看动画片。”
B:“先把作业写完。”
A:“老师今天没有布置作业。”
(3)A:“妈,我想看动画片。”
B:“先把作业写完。”
A:“作业已经写完了。”
(4)A:“我昨天见着你女朋友了。”
B:“你一定是搞错了,我根本没有女朋友。”
(5)A:“我昨天又见着你女朋友了。”
B:“你以前不可能见过她,她以前从来没来过北京。”
2.单项选择题。
(1)“赵科长又戒烟了。”从这句话中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赵科长一直吸烟,且烟瘾很大。
B.赵科长过去戒过烟,次数可能不止一次。
C.赵科长过去戒烟都没有成功。
D.赵科长这次戒烟一定能成功。
(2)“老王有闺女”不是下列哪一语句的预设?
A.老王的闺女出国了。
B.或者老王没有闺女,或者老王的闺女没有和他住在一起。
C.老王的闺女或毕业于北京大学,或毕业于清华大学。
D.老王的闺女不仅漂亮,还十分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