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极简心理学史 » 极简心理学史全文在线阅读

《极简心理学史》捍卫父母的爱

关灯直达底部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1907年—1990年)和美国精神病学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1905年—1981年)进行了他们关于母婴关系的研究。其观点是反对霍尔和华生的养育态度以及当时普遍流行的看法,而认为孩子和母亲的关系仅仅是为了获得营养。

鲍比对“什么样的家庭关系会导致儿童或成人适应良好或者适应不良”这样的问题特别感兴趣。他发现,安全依恋表现为母子之间牢固的联系纽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而这和华生的观点正好相反。鲍比受到洛伦兹印刻研究的影响(详见第5章“洛伦兹的雏鹅”的内容),想要探讨婴儿的本能行为。他得出结论,婴儿有一种本能的动力可以与一个依恋对象建立亲密的早期联系(尽管婴儿也有可能与更多的依恋对象建立联系)。

孩子的某些天生的行为(如哭和笑)会鼓励照顾者互动和接近他们,照顾者的某些行为也是天生的。如果人们未能形成这样的联系就会导致心理和生理问题,其中包括攻击、发展失败、智力降低、抑郁甚至“无情精神病”(这种疾病的特征是不能表达对他人的关心或感情,并且倾向于自私地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

鲍比通过实验发现,如果一个孩子与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分离了一段时间,孩子就会感到痛苦。如果这种分离继续下去,孩子就会出现看似平静的状态,但实际上会变得孤僻、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如果这种分离持续更长的时间,孩子会开始接触其他人,但会拒绝照顾者,并在他们返回后对其表示愤怒。他列出了孩子经历的这些阶段:抗议、绝望和沮丧。1951年,他的建议是:在成长的前两年中,孩子应该从主要的依恋对象身上得到持续的照顾;在最初成长的5年里,依恋对象不该与孩子分离。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一两年内没有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这个机会之窗就会关闭,孩子将无法弥补自己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这个关于关键期的观点符合洛伦兹在雏鹅研究中的发现。当时,洛伦兹发现,雏鹅印刻的最佳时期是其孵化后12~17小时;如果雏鹅在孵化后32小时内没有印刻,那么之后再出现印刻对象就太晚了,印刻也就不会发生。

一个两岁的孩子去医院

1952年,鲍比及其同事苏格兰心理学家詹姆斯·罗伯逊(James Robertson,1911年—1988年)拍了一部电影,展现了一个小孩子在住院暂时脱离父母时经历的痛苦。这部电影改变了医院对待小病人的方式,特别是改变了探视时间,让父母更多地接触自己的孩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指导了如何对孤儿进行治疗。

鲍比的发现显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其中包括当孩子的父母去工作时,将孩子送往日托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鲍比的发现后来招致了一些批评。一方面,他没有区分那些一开始就没有形成依恋的孩子,以及那些已经形成依恋、但却因父母的疾病或死亡而中断依恋的孩子。另一方面,他还将其他强烈的情感归结于联结价值不足,比如那些与继父母、祖父母和兄弟姐妹建立起来的情感纽带。

1981年,儿童精神病学家迈克尔·鲁特(Michael Rutter,生于1933年)区分了未能形成依恋(私有化)以及形成的依恋被打破(剥夺)之间的差异,并认为前者的危害更大。

尽管鲍比的研究可能看起来和学习完全无关。然而,他发现,依恋是孩子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人的基础。他说,孩子从照顾者那里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并根据照顾者对他们的反应建立自己的身份模式。

鲍比的研究结果获得后来许多研究的支持。哈利·哈洛对幼猴剥夺母爱的残酷实验(见下面的内容),以及涉及社会机构中对儿童的一些研究结果都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如果儿童没有形成依恋,就会导致情绪障碍、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延迟或停滞。

1989年,发展心理学家吉尔·霍金斯(Jill Hodges)和芭芭拉·提扎德(Barbara Tizard)对一组在福利机构度过自己童年的孩子的研究发现,那些在4岁时被收养的孩子能与新家庭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而不会发展成无情精神病。这一研究表明情况并不像鲍比认为的那样可怕和不可逆,至少在孩子们的成长早期给其机会,他们就能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

依恋剥夺和抑郁症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也探讨了如何“使用”母亲的依恋。1958年,他把猴子作为实验动物时,注意到那些隔离饲养的猴子与跟着妈妈长大的猴子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为了调查母亲的作用,他进行了一系列(不道德的)实验,其中包括将猴子与母亲分离,并在24个月内隔离饲养它们。这些被隔离的猴子长大后精神极度紊乱,无法正常地照顾自己。

44个小偷

鲍比研究了44个小偷,他们在被宣布有罪之后来到诊所,人们将其与另一组来到诊所的非罪犯群体进行了比较。他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更多的罪犯在幼年时期经历了与母亲的持续分离,并表现出无情精神病的症状。他认为,母爱剥夺导致他们出现犯罪和精神病等问题。后来的评论家指出,尽管他的研究结果表现出相关性,但无法因此推断出因果关系。其他如饮食、贫穷、经常搬家以及学校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他们的犯罪行为。

哈洛用铁丝和木头做了假猴妈妈,并将其中一些妈妈用布包起来。他在每个小猴子的笼子里放了两种妈妈,其中一个妈妈装有奶瓶。小猴子们都喜欢布妈妈,不管它们是否拿着奶瓶。如果铁丝妈妈有奶瓶,幼猴就会在喝完奶后返回布妈妈那里获得舒适感。每只小猴子都有自己的布妈妈,它们会依附在布妈妈身上学会识别,并喜欢其他和布妈妈类似的布偶。人们将小猴子和它们的布妈妈一起放在一个新环境中时,小猴子会探索自己周围的环境,并不时回到布妈妈那里寻求安慰。如果只把小猴子单独留在新环境中,小猴子就没有探索行为,但会表现出与极度痛苦相关的行为(如蜷缩和尖叫)。

哈洛得出了结论:获取营养并不是母子关系最重要的方面。这一结论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在鲍比和哈洛尝试研究母爱的时候,1946年,美国儿科医生本杰明·斯伯克(Benjamin Spock,1903年—1998年)出版了《育儿常识》(The Common Sense Book of Baby and Child Care)一书,他在其中谴责了行为主义者的做法。这些做法是将孩子们独自留下,任由他们哭泣;严格执行饲喂次数和睡眠习惯,抑制他们的情感。斯伯克建议父母听从孩子的直觉,对其给予关爱;改变自己的做法,以适应孩子的个性。这本书极具影响力。后来,批评家把20世纪下半叶出现社会问题(如性解放)的责任归咎于斯伯克及其“宽容”的育儿方式。他的批评者声称,由于斯伯克鼓励宽容的育儿方式,他给一代人带来了一种夸大的权利感,并导致他们缺乏道德品行。

绝望的深渊

1970年,哈洛在妻子去世之后变得非常痛苦,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他让猴子待在黑暗而又与外界隔离的大柜子里,并把这个地方称为“绝望的深渊”。猴子们很快就变得恼怒和沮丧。然后,他检查了它们的抑郁状态并试图治愈:

“在我们的精神病理学研究中,我们一开始像虐待狂那样试图让被试产生异常。而今天,我们是精神病学家,努力让被试变得正常和平静。”

哈洛的一些同事觉得他的实验太过分了(今天,这个实验肯定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且有人认为,这个实验推动了美国的动物解放运动。

罗马尼亚孤儿院

在罗马尼亚,曾有170000多名儿童被留在卑鄙肮脏的孤儿院。在那里,他们受到虐待和忽视,经常被绑在床上躺在自己的排泄物中,营养不良,从来不洗澡,无人关爱。1989年,一些慈善机构迁过来帮助这些孤儿。多年来,心理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这些孩子,试图让他们恢复健康。

许多孩子遭受了持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其中包括智力受损和发育迟缓(许多人甚至在青少年时期看起来也只有6岁)。他们没有产生生长激素,缺乏智力和情感刺激阻碍了他们正常的发育。一些年少时从孤儿院救出并安置在寄养家庭中的孩子则恢复得很好,但对许多孩子(尤其是那些在机构里待的时间更长的孩子)来说,他们受到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孩子是所有人类的前辈。

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8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