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困惑
1. 年幼时我与父母的关系会影响我和爱人的关系吗?有什么样的影响?
2. 如何营造浪漫、持久的婚姻?
人类是一个奇怪的物种,很容易将自己托付给一个很可疑的企业。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商学院教授范博文(Leaf Van Boven)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表明人在做承诺时是多么不理性。范博文教授给学生一个上面印有学校校徽的啤酒杯,这个杯子在学校书店里一个卖5元,学生可以留下来自己用,也可以在学校拍卖时卖掉。他们也可以参加大拍卖,竞标一些价值差不多的东西,譬如买印有学校校徽的原珠笔或校旗作为礼物送给其他同学。结果范博文发现学生不肯卖自己的杯子,除非别人出价7元,但是别人一模一样的杯子,他却认为顶多值4元。“拥有感”竟然可以增加物品的价值,这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这个物品的承诺。这个研究告诉我们,这些所谓的智人(homo sapiens)其实不是经济人(homo economicus),我们不是根据经济法则进行理性交易的人。
上一章的主题告诉我们,工作不是劳动与金钱的简单交换,这一章更让我们看到爱不仅是感情的简单回报。工作可以是满意的来源,其重要性远远超过金钱带来的满足,它使工作变成了事业,展现了人类可以作出深层承诺的能力,而爱又比这更进一步。
经济人法则认为人类本质上是自私的,社会生活同样受到市场经营理念的规范,人们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当你买一样东西时会问自己:“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我们如果预期得到的越多,我们的投资就会越大。然而爱是进化过程中对这个法则最大的挑战。
请看一下“银行家悖论”:你是一位银行家,威利来向你借钱。威利有很好的信用,绝佳的抵押品,而且有光明的前途,所以你借钱给他。霍瑞斯也来向你借钱,他上次借钱因无力偿还,抵押品被银行没收,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抵押品,他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前途黯淡,所以你拒绝借钱给他。矛盾之处在于威利不太需要贷款,但是他很容易得到贷款;霍瑞斯很需要贷款却借不到钱。在经济人主控的世界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通常得不到援助,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敢冒险借钱给他;相反,那些有钱人会更有钱。
我们都祈祷这一天慢一点到来,因为人都会变老、会生病、会失去金钱、失去权力。简单地说,我们都会变成一个不好的投资对象。为什么我们不会像爱斯基摩老人一样被送到冰上去等死?为什么我们能一跛一跛地苟延残喘活在人间?这是因为很多无私的人在支持我们。爱是进化对银行家悖论的回答,感情使别人不能取代我们。爱显示人类的承诺可以超越功利的利益交换,爱嘲笑着人类自私的理论。没有一句话比下面这句更动人心弦:“从这一天开始,不论好坏、贫富、生病或健康,我都会爱你、珍惜你,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
为了简单起见,在这一章中我将婚姻、稳定的关系、浪漫的爱统称为婚姻。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婚姻非常有用。在对非常幸福的人的研究中发现,处在幸福程度前10%的人几乎(除了一个人以外)都处在浪漫的关系中。很多调查都显示,结婚的人比较幸福。在已婚的人中,有40%的人说他们“非常幸福”,而只有23%的未婚者这样说。在17个做过这类调查的国家和民族中情况都是如此。婚姻比工作满意、金钱或社群对幸福的影响都大。就如麦尔斯(David Myers)在他的《美国矛盾》(American Paradox)一书中所说:“事实上,没有什么因素比你的亲密、平等、互相忠诚的终身伴侣更能预测幸福了。”
抑郁症的情况正好相反,结婚的人最少得抑郁症,从来没有结过婚的人次之,以下依次是离过一次婚的、同居的、离过两次婚的。同样,情人分手或失恋也是最主要的情绪压力来源。当访谈者请人们描述“上一次发生在你身上的不幸事件”时,一半以上的美国人的答案是失恋。现在因为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高涨起来。专门研究家庭的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德(Glen Elder)曾研究过住在旧金山的第三代移民的生活,他发现婚姻可以帮助人们抵抗不幸的打击。结了婚的人最能忍受贫穷、经济大萧条以及战争。也许读者还记得我在第4章中讨论过幸福的范围,结婚是唯一可以影响幸福的外在因素。
为什么婚姻这么有效?人为什么会结婚?为什么这么多不同的文化都有这个习俗?这些问题的答案看起来显而易见,但其实不然。研究爱的社会心理学家提供了可靠的答案。心理学家哈赞(Cindy Hazan)告诉我们,爱有三种:第一种爱能给我们舒适、接纳与帮助,可以提升我们的信心,指引我们的方向,我们也会爱对方,最典型的例子是孩子爱他们的父母。第二种爱是我们会爱那些依赖我们为生的人,如父母对子女的爱。第三种爱是浪漫的爱——把对方理想化,将双方的优势和美德放大,将双方的缺点缩小。结婚真是个奇妙的安排,它使我们在一把伞下收获这三种爱,这使得婚姻历久不衰。
许多社会学家希望我们相信婚姻是社会和习俗所造成的契约和结构。我认为伴娘、宗教仪式或蜜月可能是社会建构的,但婚姻底层的架构则深远的多。进化非常注重繁衍后代,所以它对婚姻也会很在意。人类要成功地繁衍后代不能像有些动物一样仅靠快速的交配,然后父母就各奔前程。人类婴儿刚出生时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他必须得到父母的呵护,并学习生存之道。有父母保护的孩子才有可能长大成人,所以我们祖先中那些倾向于做长期承诺的人才有可能把基因传下来。所以婚姻是进化形成的,不是文化发展出来的。
有固定性关系的妇女排卵比较正常,而且一直排卵到中年以后,她们的更年期来得比较晚。父母未离婚的孩子在所有的测验中的表现都比父母离婚的孩子好。例如父母都是亲生的学生留级的比例比跟继父母住的孩子少1/3~1/2。跟自己亲生父母住的孩子出现情绪障碍的比例也比其他生活形态的孩子少1/4~1/3。其中最令人惊讶的结果是,在父母婚姻稳定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对未来的伴侣会有比较积极的态度,对维持长期婚姻关系也比较有兴趣。
爱与被爱的能力
事实上,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了解了爱与被爱的能力之间的不同。从1999年的冬季开始,“亲密关系”和“爱”被很多人列为24项优势中最重要的优势,但是一直到哈佛大学的瓦利恩特教授责备我们忽略了他所谓的“优势王后”(Queen of the Strengths),我们才真正了解到这两者的不同。
当瓦利恩特争辩被爱应该是这个能力的中心时,我想到了桥牌名人内尔(Bobby Nail)。十年前,在堪萨斯州的威奇托市,我很幸运地跟著名的内尔一起打了一周的桥牌。我很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用“如雷贯耳”这个词一点都不过分。我听说他的牌艺是如何的精妙,还听说他很会讲故事。但我不知道他身体有残疾,身高不足1.4米,而且看起来比实际的还要矮。他的骨骼一直在萎缩,他的背几乎弯到腰部,当我把他从车上抱出来放在椅子上时,我发现他轻得像羽毛一样。
内尔讲了很多好笑的故事,也打了很多张好牌,但是我所记得的既不是他的故事也不是他的牌技,而是他使我觉得可以帮他的忙真的很棒。我模拟童子军日行一善已经50年了,我帮盲人过马路、替坐轮椅的人开门、捐零钱给街上的流浪者,我已对感谢麻木了,更糟的是,有时候残障者不需要你的帮助,这让你觉得自己多此一举…… 但是内尔完全不同,通过某种神奇的魔力,他让你知道他非常感谢你,虽然他没有开口,但无声的感谢更让你感动。他让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我也可以感到他并没有觉得被我帮助以后自己就变渺小了。
瓦利恩特正说话时,我回想起几个月前的这些事,我终于鼓起勇气打电话给内尔。当时我正在写这本书,我想问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想请他写下他的方法,以便我们可以用在生活上。结果他们告诉我内尔已经去世了,所以他这个魔力永远失传了!内尔有被爱的能力,这个能力使他的生活很成功,年老并没有带给他痛苦,他一生都很幸福。
爱的风格以及童年时期的爱
在我继续这个故事之前,我请你先做一个信度很高的爱与被爱的测验。可以上网的读者请到www.authentichappiness.com花10分钟做一下弗雷利(Chris Fraley)及谢弗(Phil Shaver)所编制的“亲密关系问卷”(Close 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如果你有爱侣的话,请他一起做会很有帮助。这个网站会立即给你反馈,让你知道自己的爱的风格。如果不能上网,你对下面三段文字的反应能体现出同样的风格。请仔细想一下,下面哪一段最能反映你过去最重要的浪漫关系?
1. 我发现我很容易跟别人亲近,我依赖他人或他人依赖我都不会使我感到不舒服。我不担心被人抛弃,或别人跟我太亲密。
2. 我跟别人太亲近时会觉得很不舒服、不自在。我发现我很难完全相信别人或让自己去依赖别人。当别人跟我很亲密时,我觉得紧张,我的情人常希望我能跟他更亲密一点,但我做不到。
3. 我发现别人不太情愿跟我亲密,至少比我希望的疏远。我常担心我的情人不是真的爱我,不想跟我在一起。我很想跟别人完全结合在一起,但是这个想法常常把他们吓跑。
现在有很好的证据显示不同的爱与被爱的风格源自童年的经验。如果你比较符合第一段,你的爱的风格是安全型的(secure);如果符合第二段,则是回避型的(avoidant);如果符合第三段,则是焦虑型的(anxious)。
这三种风格的发现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关心欧洲孤儿,因为他们的父母死了,孩子由国家收养,英国的心理分析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对这些孤儿做了很细致的观察。当时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状况,他们认为小孩子不一定要由某一个固定的人照顾,只要有吃有喝就能长大,他们不关心孩子心理层面的发展。仗着这个教条,社会工作者硬是从很贫穷或没有丈夫的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婴儿。鲍尔比仔细观察这些孩子的成长过程后发现,他们长大后大多不成材,许多成了小偷。鲍尔比发现大部分小偷的童年都很不幸,长期与母亲分离,他说这些孩子“没有感情,无法爱别人,只能维持表面的人际关系,容易愤怒和反社会”。
鲍尔比提出的“亲子关系无法被取代”的观念招来学术界以及社会福利部门的强烈抵制和嘲笑。学术界因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因此认为孩子的问题来自于不能解决的内在冲突,并不是因为外在真实世界的欠缺,而持保护儿童福利的人则认为身体的需求被照顾好就可以了。基于这些不同观点,鲍尔比开始了第一个亲子分离的科学观察。
在那时,如果孩子住院,父母一周只能探视一次,每次一个小时。鲍比将探视的实况拍摄下来,发现孩子与父母分开时有三个阶段:抗议(哭、尖叫、敲打门、摇婴儿床),这可以持续几个小时或一天;然后是绝望(呜咽、被动地躺着、一动不动);最后的阶段是分离(与父母保持距离,但是可以与其他大人或孩子进行互动,接受新的照顾者)。最令人惊讶的是,当孩子进入分离的阶段后,即使他的妈妈回来了,孩子也没有见到妈妈的喜悦。
接下来是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的实验,她是霍普金斯大学的婴儿研究专家,她将鲍尔比的观察带进实验室。首先,她请母亲把婴儿带进一间满是玩具的游戏室,当孩子去玩新玩具时,母亲安静地坐在后面。然后一位陌生人进来,母亲离开,陌生人哄着孩子继续玩,然后母亲再进来。这样进行了好几次,结果安斯沃斯观察到了我前面叙述的三种风格。有安全感的孩子以他的母亲为安全基地去探索房间,当母亲离开时,他就停下来不玩了,但是对陌生人很友善,可以被哄着继续玩。当母亲再进来时,他会抓着母亲不放,当他觉得舒适有安全感后,又会继续去玩。
回避型婴儿是母亲在时他会去玩,但是他与安全型的婴儿差别在于他很少笑,他也不会把新奇的玩具拿给妈妈看。当母亲离开时,他并没有强烈的反应,他对待陌生人就像对妈妈一样;当母亲回来时,婴儿像没看见一样。当母亲把他抱起来时,他也不会抓着妈妈不放。
焦虑型的婴儿似乎不能把母亲作为探索的安全基地,他们紧抓着母亲不肯下来玩。当母亲离开时会大哭,陌生人无法使他们安静下来;当母亲再度进来时,他们冲过去抱住母亲,但是会很愤怒地把头转开。
鲍尔比和安斯沃斯这两位婴儿研究的先驱把这个现象称为依恋(attachment),当时的心理学界正笼罩在冷漠无情的行为主义阴影之下。后来哈赞和谢弗发现,鲍尔比和安斯沃斯所观察到的不只是依恋,还有爱。而且不只是婴儿,人的一生都有这些特点。他们认为孩提时期跟母亲的关系,影响着他以后一生的亲密关系。你与母亲的关系模式会表现在童年期与兄弟姐妹和好朋友的关系上,青少年时会表现在与初恋对象的关系上,甚至在婚姻关系上。你的模式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它会受到积极和消极经验的影响,在许多不同的维度上,它决定了三种不同的爱的途径。
● 记忆:在安全型的人的记忆中,他们的父母总会在身边,很温暖、有爱心。回避型的人的记忆是他们的母亲很冷漠、拒绝他,总是不在身边。而焦虑型的人则记得他的父亲很不公平。
● 态度:安全型的人有自信,很少自我怀疑。别人喜欢他,他也相信别人,他认为别人都是可靠的、好心的,喜欢帮助人直到不好的经历让他接受教训为止。回避型的人对别人充满了怀疑,认为别人都不诚实、不可信。他们缺乏自信,特别是在社交中。焦虑型的人则认为他们对环境和自己的命运没有什么控制权,觉得很难了解别人和预测别人的行为,所以别人的行为使他感到困扰。
● 目标:安全型的人会努力与他所爱的人建立亲密关系,想办法在依赖与独立间建立一个平衡点。回避型的人让自己与所爱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把自己的成就看得比亲密关系更重要。焦虑型的人抓着别人不放,他们一直害怕被拒绝,他们不愿意他们所爱的人自主或独立。
● 痛苦管理:当安全型的人不高兴时,他们会承认自己心情不好,他们会想办法利用这个压力情境去获得有建设性的结果。回避型的人不向别人坦露心事,他们不告诉你他不高兴,他们也不表现出愤怒或承认自己很愤怒。焦虑型的人到处诉说他的压力和愤怒,但是当被威胁时,他又马上缩回去,不敢吭声。
下面是一位安全型的人在谈她的罗曼史。
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彼此认识已经很久了,我们喜欢同样的东西。有一件事我很喜欢,那就是他跟我的好朋友都处得很好。他非常理性,我们可以聊很多事情。我在他面前不必伪装,可以做我自己。这让我感到很舒服,我们彼此信任而不是占有。
相反的,下面是一个回避型的人的自述。
我的情人是我最好的朋友。他跟我的其他朋友一样,对我有特殊意义。他并不打算结婚或对任何女性有长久的承诺,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发现他并不喜欢太亲密,他也不需要很多的承诺,这对我而言也很好。实际上有的时候我会担心有人会和我过于亲密,甚至会控制我的生活。
最后,这是焦虑型的自述。
所以我就走过去……他坐在板凳上,我在看到他第一眼时就完全融化了。他是我见过的最英俊的人,这是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然后我们就一起出去,在公园里吃午餐。我们只是安静地坐在那儿,没有说话,但并不觉得怪。你知道,通常和陌生人在一起而没话说,人们会觉得怪怪的,但是我跟他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只是坐在那里,好像彼此已经相识了很久,但我们才认识了10秒而已。
安全、亲密的爱情
研究者发现可以把爱分成三种风格之后,便开始追踪每种人的爱情生活。实验室和真实世界的观察都告诉我们,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是爱情生活中的积极因素。
有一个研究是从日记中找出各种不同风格的人配对后的结果,研究发现两个明显的现象:安全型的人跟别人亲密相处时很自在,他们不太担心这段关系会不会成功。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婚姻比较满意。因此,要有一个稳定的婚姻就应把两个安全依恋型的人放在一起。但有很多婚姻却只有一方是安全型的,这些婚姻后来会怎么样呢?研究发现,即使只有一方是安全型的,另一方是回避型或焦虑型,他们对婚姻也算比较满意。
婚姻有三个方面:照顾别人、性和处理问题。安全型的人比较会照顾他的配偶,他们不但比较亲密,而且较知道对方的需求。焦虑型的人在这方面正好相反,他们是“强迫性”(compulsive)的照顾,不管对方要不要都一直在给,使对方透不过气来。回避型的人则是保持距离,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对方需要照顾。
性方面也是一样,安全型的人会避免一夜情或露水鸳鸯型的性行为,他们认为没有感情的性没有意义。回避型的人则比较赞成随意性交,他们喜欢没有感情的性。焦虑型的女性常会卷入暴露狂、偷窥及性虐待的丑闻中,而焦虑型的男性的性交次数会比较少。
在海湾战争期间,有两个研究发现,当婚姻触礁时,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人的反应会不一样。其中一个研究是在以色列做的,当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打过来时,安全型的人寻求别人的支持,回避性的人却不会,而焦虑型的人则集中注意力到他自己身上,结果回避和焦虑型的人身心综合症的症状较重,并有较强的敌意。在美国,海湾战争期间,许多人与他们的配偶分离,这给了研究者一个机会来观察不同类型的人对分离和重逢的反应。结果发现,这些士兵跟安斯沃斯的婴儿一样,安全型的人有较高的婚姻满意度,重逢后的冲突也比较少。
综上所述,安全型的人在各个观察指标上都表现得比较好,所以积极心理学现在转而探讨安全的依恋会如何增进亲密关系。
关系更亲密
虽然我是个治疗师,而且也是治疗师的老师,但我并不是婚姻治疗师,所以在这一章里,我无法引用第一手的临床经验。但我看了所有有关婚姻的重要文献。这是一件相当令人沮丧的事,因为这些文献几乎全是关于如何使一个坏的婚姻变得比较可以忍受,里面都是身心被虐待的人、坏心眼的人、邪恶的婆婆等,文献中的人都在彼此抱怨。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好的书教你如何减轻婚姻的压力。
当我读这些书时,我的目标并不是解决婚姻问题,本章所谈的积极心理学的人际关系并不是谈如何修补快要瓦解的婚姻,而是如何使一个稳固的婚姻更好,所以我要寻找的是使亲密关系能变得更亲密的因素。下面我将几点重要的心得与你分享。
你爱他什么
如果你能每天都展现自己的优势,你的婚姻就会比较美满。配偶会与我们坠入爱河,通常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的优势与美德,但是爱情会逐渐褪色,即使是最强烈的爱情,在结婚十年后也会逐渐走下坡路。那些当初吸引我们的优势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了,时间长了,那些令人倾慕的人格特质就变成了习惯。如果两人相处得不好,这些更变成了蔑视的目标。稳重与忠贞,结了婚就可能变成不解风情、顽固甚至无趣;原来吸引你的外向、机智风趣,现在可能变成了唠叨,再久一点就变成了大嘴巴;正直变成了倔强固执、冥顽不灵,毅力变成了死脑筋,仁慈变成了妇人之仁。
华盛顿大学的戈特曼(John Gottman)教授是我最喜爱的婚姻研究者。他能预测哪些人会离婚,哪些人会白头偕老,准确率高达90%,然后用这些知识来设计一些使婚姻更美好的课程。在他的“爱情实验室”中,他每个周末都会观察许多夫妻的互动,一天观察12个小时。这个爱情实验室是一间很舒适的公寓,有家的温暖,加上一面观察用的单向镜。他归纳出的婚姻破裂的征兆如下。
● 一开始争吵就很凶。
● 批评对方而不是抱怨。
● 轻视对方。
● 一点小事就吵,并极力为自己辩护。
● 不分清红皂白。
● 负面的肢体语言。
戈特曼在预测婚姻会不会持久时也发现,婚姻持久的夫妻比不持久的夫妻每周多花5个小时在维护他们的婚姻上。下面是这些夫妻所作所为,我建议你做个参考。
● 出门:这些夫妻早上出门时,会找出一件那天两个人都会去做的事(2分钟×5天= 10分钟)。
● 回家:每天下班回来时,这些夫妻都有一段很轻松的谈话(20分钟×5天 = 1小时40分钟)。
● 爱意:抚摸、拥抱、亲吻,这些行为饱含着温柔与互相谅解的信息(5分钟×7天= 35分钟)。
● 一周约会一次:两人找一个轻松的环境,将爱情升级(一周2个小时)。
● 称赞与欣赏:每天至少称赞和感谢对方一次(5分钟×7天= 35分钟)。
《幸福婚姻7法则》(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Making Marriage Work)是我最喜欢的婚姻咨询书,戈特曼和另一位作者设计了许多练习,以使夫妻对彼此优势的喜爱与倾慕能够持久。下面是我改编的一些练习,请找出配偶的三个主要优势。
根据你所挑选出来的三个优势,请写出最近发生在你配偶身上,使你觉得值得赞美的事情,让你的配偶读你所写的句子,也请他做这个练习。
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练习的理论核心是理想自我,你心中的你和配偶心中的你到底是怎样的。这个理想自我是我们认为的自己最好的形象,是我们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时的自我。当我们感到自己今天的表现跟这个理想自我很接近时,我们就会很满足。做这个练习会让你看到发挥优势会使你更满足,当我们的配偶也看到时,我们就会觉得更要做好,以免让他失望。这个观念源于婚姻研究的最大发现,我称之为“抓紧你的幻觉”(hold on to your illusion)。
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默里教授(Sandra Murray)是位非常有想象力的婚姻研究专家,他专门研究浪漫的幻觉。她设计了一个测量优势幻觉的方法,她请夫妇或男女朋友根据各种不同的优势和缺点给自己评分、给伴侣评分、给想象的理想伴侣评分,然后请这对夫妇的朋友就同样的项目再来评分。这个研究的重点在于你的配偶对你优势的评分和你朋友对你优势的评分,两者在优势方面的评分差距越大,表示你的配偶对你越有浪漫的幻觉。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幻觉越大,婚姻就越美满,关系越稳固。满意的配偶在对方身上看到的是美德;相反,不满意的配偶看到的是缺点的放大,他们在配偶身上看到的优点比朋友看到的要少。最快乐的夫妇只注意对方的优势,而忽略对方的不足。他们相信那些会影响别人的厄运不会对他们发生作用,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事情的光明面。这些夫妇在实际受到打击时都能重新振作起来,而这与他们对配偶的幻觉的大小成正比:幻觉越大,振作得越快。默里发现,积极的幻觉是自我实现的,因为一个被理想化的配偶会希望达到这个理想,这变成一个减少日常生活摩擦的缓冲器。你的配偶会因幻觉而把你的缺点变少,将你的短处提升为长处。
乐观的夫妻更幸福
这些幸福的夫妇说话时都先说“是的”,然后才说“但是”。有一位太太的先生在争执时有个强迫性的毛病,即对一点儿小问题都要拿出来一讲再讲,但是这位太太轻描淡写地说:“我觉得这种反复讨论很有帮助,因为这样的话,我们家的小问题都不会转化成大问题。”对于先生的缺乏自信,另一位太太说:“这使我更有机会来照顾他。”有一位太太对先生的固执的说法是:“我尊重他的强烈信仰,这使我对我们的关系有信心,因为这表明他不是三心二意的人。”对于嫉妒,有一位太太说:“这表明我的存在对他很重要。”对于暴跳如雷,一位先生说:“开始我认为她一定是疯了,但是现在如果她不发脾气,我反而会想念。”对于害羞,他则说:“她不强迫我说出我也不想说的事……这使我对她更具吸引力!”
这些都与婚姻的乐观解释有关。在第6章中,我讨论了乐观的解释风格跟幸福感的关系,跟工作成功的关系,跟健康的关系,以及跟抵抗抑郁症的关系。爱是另外一个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帮得上忙的领域。乐观的人把不好的事情看成是暂时的和特定的,但对好的事情,他们把它解释成永久的和普遍的。纽约州立大学的芬彻姆(Frank Fincham)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布拉德伯里(Thomas Bradbury),花了十年时间追踪这种解释风格对婚姻的影响,他们的第一个发现是,成功的婚姻有多种乐观和悲观的排列组合,但如果两个悲观的人结婚,婚姻则不会长久。
当两个悲观的人结婚时,万一有不幸的事发生,两人的关系就江河日下,一败涂地了。例如,太太下班晚了,先生用他悲观的解释风格想:“她把工作看得比我重”,于是心情不好。如果她也是悲观的,就会把他的心情不好解释成:“他一点都不感激我每个月带回来厚厚一沓薪水,没有加班,没有努力工作,怎么会有这么多薪水?”于是她把想法告诉他。他说:“当我告诉你我的不满时,你从来都心不在焉。”她反唇相讥道:“你就只会抱怨,其他什么都不会。”于是争执越来越厉害。如果一开始用乐观的解释风格,这一切就都可以避免了。她应该不去唠叨他的不感激,而可以说:“我本来也想早一点回家吃你做的晚餐,但是差一刻五点时,领导突然送来一件大案子,我只好留下来处理。”他也可以说:“对我来说,你早一点回家跟我一起吃饭非常重要。”
这个研究发现,两个悲观者的婚姻无法长久。假如你和你的配偶在第6章的测验分数都在零分以下,我希望你记住我的忠告:你需要努力去打破悲观的想法,夫妻两人都得做《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一书第12章的练习,一周后再用本书第6章的测验检查你们的改善情况。请一直练习直到分数比平均数高为止。
在婚姻与乐观、悲观的研究中,有一项很艰苦的追踪研究,这个研究追踪了54对新人四年来的关系,结果发现婚姻的满意度与乐观的解释风格是一起上升的,也就是说,积极的解释风格能产生满意的婚姻,满意感也会创造出更多的积极的解释风格。当你的配偶做了一件使你生气的事时,请努力去找一个行得通的、暂时的、只针对这件事的理由,“他太累了”,“他今天心情不好”,“都是因为他喝醉了”,而不要去想:“他总是不注意听我说话”,“他是坏脾气”,“他是个酒鬼”。当你的配偶做了件好事时,要把它放大,要将它解释成永久的、普遍的,“她很聪明”,“她总能赢别人”,而不要去想:“对手放弃了”,“她今天运气真好”。
如何听爱人说话
林肯总统是个最会倾听的人。他有一个词汇锦囊,当别人滔滔不绝地抱怨时,他常常适时地加入“我一点都不怪你会这样……”,“难怪……”,这使说的人认为林肯在很专心地听他诉苦。我最欣赏林肯总统的一点是他具有类似下面的技巧。
有位东方的君王要他的智囊们替他找出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用都很恰当,而且必须是真话。结果大臣呈上的是:“这个,也将随风而逝(And this, too, shall pass away)。”这句话的涵义多么深刻!对骄傲的人这是莫大的谴责,对痛苦的人这是莫大的安慰!
我们的对话常包括述说和等待这两个部分。然而述说和等待的这种沟通方式并不是很好的婚姻中的沟通。最近心理学有个领域专门分析反应式倾听(responsive listening),其中的内容对改善婚姻会有帮助。
做一个好听众的第一个原则是给予确认,说话的人首先想知道的就是他说的话你有没有听懂(“嗯”,“我了解”,“我知道你意思”,“真的吗?”)。他进一步想知道的是,听的人是否同意他的话或至少能表示同情(点头或是说“真的是”,“是的”,“的确如此”,或是 “这不能怪你”)。你必须尽力地让配偶知道你在听她说话,话题越重要,你越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姿态,心里的不同意请留到你说话的时候再说。
非反映式倾听最表象的问题就是心不在焉。要避免这个问题,首先要处理好一些外在因素,如孩子哭闹、电视声音太大、电话的干扰或你耳背等。另外,还有一些内在因素会让你不注意听,如疲劳、想别的事情、无聊、准备你自己的反驳(这是最普遍的原因)。如果配偶觉得你没有在认真听,她会更生气,所以你要想办法在事情变得更糟以前收拾一下。如果你是因为累、心中有别的事,或是觉得无聊而不能专心听,那么你要马上说:“我很想跟你好好聊聊,但是我现在太累了。”或是“我现在在算所得税,等我弄完后再谈好吗?”或是“我还在为玛丽今天侮辱我的事不痛快,我们可以等一下再谈吗?”一边听一边准备你的反驳是很不容易克服的坏习惯。克服方法是用他的话来做你的反驳的开头句,不过要稍微修改一下,因为用另一个句子来表达同样的意思需要你更注意地去倾听。有时候,我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没有好好地听同学们的讨论,我也会让他换个说法把这个同学发表的内容在说一遍。
另外一个使你不能好好听别人说话的障碍是你内心的情绪。当我们心情好时,我们对说话者的意思会尽量从好的方面去解释;当你的心情不好时,那些话在你心中就集结成消极的解释,你的同理心就会消失。我们挑人家毛病的能力远比看到人家优点的能力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马上面对自己的情绪是一帖解药(“我今天真是很有挫折感!”或是“我很抱歉对你的态度不好。”或是“我们吃过晚饭后再谈好吗?”)。
这些都是很好的谈话技巧,但是对一触即发的问题则没有效。婚姻有问题的夫妻几乎每次讨论的都是一触即发的问题,马上会升级到开火作战。即使是关系很好的夫妻也有一些敏感话题。马克曼、史丹利和布鲁伯格特的研究将帮你成功驶过这些婚姻的暗礁,他们把这种技巧比喻为操作原子反应堆:这些问题会产生能量,这些能量可以导向建构性的用途也可以引爆原子弹,让你无法收拾。但你有控制杆——一个把能量引开的装备,这个装备就是“说话者-听话者仪式”(speaker-listener ritual)。
当你发现自己在谈一个危险话题时,不论它是金钱、性或是岳父母、公婆,马上提醒自己:“这是最危险的话题,马上采用说话者-听话者仪式。”当这个仪式启动时,拿出一块小毯子(或任何东西来表示说话者的讲台),两人都得同意手上有小毯子的人才可以说话,没有的人是听众;一个人说完后再把毯子交给另一个,换人说。不要想去解决问题,这里只是倾听,一定要先听对方的话才可能解决问题。
轮到你说话时,请说你的思想和感觉,不要去谈你的解释和观点。不要连珠炮似的说,因为你有很多时间来说话,重要的是你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说话中间要常停顿,让对方有时间用不同的词来释义,这样对方会理解得更清楚。
当你做听众时,如果对方请你换种说法说出他的意思,请不要拒绝,也不要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不要做消极的肢体语言或表情,你的任务只是让对方知道你听到了、了解了他说的话。等你手上拿到毯子时,再提出异议。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例子:泰西和彼得有个一触即发的问题,就是儿子杰若米应该上哪一所幼儿园。彼得一直想逃避这个问题,泰西站在电视机前挡住电视,迫使彼得面对这个问题。她交给彼得那块毯子。
彼得(说话者):我一直在想杰若米上幼儿园的问题,我甚至没想好他今年要不要去,他还小。
泰西(听话者):你很关心这个问题,但你不确定他心理准备好了没有。
彼得(说话者):是的,正是如此,他年龄还小,还不太成熟,我不能确定他去幼儿园会怎样。
请注意,彼得在认为泰西的总结是中肯的之后,他才继续说了下去。
泰西(听话者):你很担心他跟大孩子在一起会吃亏,是吗?
泰西不确定她是否理解了彼得的意思,所以她在后面加了一个疑问句。
彼得(说话者):部分原因是这样,我不确定他对离开你那么久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当然,我并不希望他太依赖你。
他们交换毯子,现在泰西拿着毯子。
泰西(说话者):我很感激你能说这些。事实上,我不知道你已经想过这么多了。我原来很担心你根本不在意这件事。
泰西现在是说话的人,她先对彼得的话予以了确认。
彼得(听话者):听起来好像你很高兴我关注此事。
泰西(说话者):是的,我承认做这个决定不容易。他如果今年上幼儿园的话,一定要是个适合他的地方才行。
彼得(听话者):你是说一定要有个适合他上的幼儿园才会送他去上吗?
泰西(说话者):是这样,我们如果能找到一个环境很好的幼儿园,才会放心让他这么小就上幼儿园。
泰西很高兴彼得仔细地听她说话,并让他知道她很高兴。
彼得(听话者):如果我们找到好的幼儿园,你就会试着送杰若米去,对吗?
泰西(说话者):我可能会试,但我还有点不确定。
彼得(听话者):你是说你还没准备好一定会送儿子去,即使你找到很理想的幼儿园?
泰西(说话者):是的。现在该你说话了。
本章谈到两个能使美好婚姻更好的原则:注意力和不可取代性。你一定把注意力给予你所爱的人。上述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改进注意的质量。当你的注意力带有感情,当你特意去称赞配偶的优势时,你就是在改进自己注意的质量。数量也很重要,我不赞同时下流行的所谓“品质时间”(quality time),对我们所爱和爱我们的人,我们不只是要求他注意听(质),还要求他常常听(量)。当办公室的压力、学校的压力或外界无穷尽的压力闯入他们的家庭生活,并且以此取代了应该给予配偶的注意,爱就会被稀释,不可取代性就是它的最低要求。
有一天我跟妮可讨论克隆,她已经十岁了,从曼蒂的生物课中学习到了克隆。我说这是一种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目的的科学配方。科学家可以克隆出一个你,至少外表是你。进一步想象一下,脑科学已经进步到可以克隆你大脑的内容,你的每一个神经细胞的状态。当你快100岁时,科学家可以把你大脑里的东西下载到克隆的妮可的脑袋里,妮可又可以再活100岁了。假如你每个世纪都这样做一次,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想不到妮可并没有很高兴,她反而很沮丧,垂下了眼睛,几乎要哭了,她呜咽道:“那不会是我,我是不可替代的。”
只有我们在所爱的人眼中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婚姻才可能是深沉的、甚至是不理性的承诺。如果我们可以被取代,爱将是很肤浅的。我们在对方眼中具有不可取代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优势和我们的独特性。有些很幸运的人可以爱别人的同时也接受别人的爱。他们既像河流一样汩汩地流淌着爱,也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爱,这是达到爱的最有力的途径。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这种特殊的优势,我们必须通过努力才会获得。天才作家有着绝顶的智商、超大的词汇量,而平凡的你如果想成为成功的作家,就必须比那些天才更努力。毅力、好的导师、会推销自己、读很多书可以弥补平庸的智商和词汇,美好的婚姻也是一样。幸运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仁慈、满足、感恩、宽恕、社会智慧、洞察力、正直、幽默、热忱、公平、自我控制、谨慎和谦虚,这些优势都可以引你走向爱。
塞利格曼的解答
1. 在你生命的头几年,你与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影响日后你与配偶的关系。安全型的人比较会照顾他们的配偶,他们与配偶更亲密,更了解对方的需求。焦虑型的人是“强迫性”(compulsive)的照顾者,不管对方要不要都一直在给,让对方透不过气来。回避型的人则是保持距离,不知道什么时候对方需要照顾。在性方面,安全型的人避免一夜情或露水鸳鸯型的性行为,他们认为没有感情的性没有意义。回避型的人则比较赞成随意性交,他们喜欢没有感情的性。焦虑型的女性常会卷入暴露狂、偷窥及性虐待的丑闻中,而焦虑型的男性的性交次数会比较少。
2. 如果你是一个悲观者,请一定找个乐观的人结婚,两个悲观者的婚姻肯定不持久。另外,要让婚姻更美好,一定要给对方保质保量的注意力。多练习本书提供的沟通技巧,了解并赞美配偶的优势。不要把外面的压力带到婚姻中,这样做只会让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婚姻中充分发挥和展现你的优势,同时不要太理性,情人眼里的你是最独特的,是没人能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