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 »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全文在线阅读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3 亲密困境:你是否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有时候,“不靠谱”的父母也很重要

关灯直达底部
我们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错误,是付之一笑还是事事计较,也许会传递出不同的力量。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没心没肺的人越来越难了。

做什么事情都得按照规矩才行。你稍微对一件事不在意,就会有人提醒你:“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其实谁也不能预知,但是书上、网上,前人的经验里处处是教条。人类的理性越发展,知识越完备,越失去了试错的胆量。

单身汉的时候还好,你堵上耳朵不听,耽误的顶多是你一个人的前途。一旦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你就不得不为家庭和子女的未来考虑。厚厚的育儿书摆在案头,吃喝拉撒都画了重点;每一个过来人都有一大堆心得体会,告诉你有一些错误绝对不能犯;专家们到处鼓吹“父母的无知害了孩子”;公众号则每天推送《95%的父母都忽略了的一件事》之类的文章,推波助澜……

以至于我们都不敢承认:没心没肺地活着,也是一种活法。

而且这种活法,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我们“不怕”犯错。

作为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我坚定地认为,一件事发生了,就不是最可怕的,而我们心里对它的“害怕”,才会导致更大的危害。20世纪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罗斯福总统也表达过这个意思。我们对一件事的恐惧,反而会使我们恐惧的东西变得更加巨大,甚而由虚幻变成真实。契诃夫写过一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讲一个小公务员看戏时不小心冲着将军的后背打了一个喷嚏,便害怕自己冒犯了将军,三番五次向将军道歉,最后终于把将军惹得大发雷霆。

虽然这种说法很不严谨,但总体上我相信,相比于那些谨小慎微的人,不怕犯错的人活得更自在。而且神奇的是,人生之路似乎自有一种平坦。

比如我家人就总担心我不会来事,毕业想留校都不会走关系送礼,很可能会栽一个跟头。在他们看来,编制、户口是天大的难题,不懂一点儿“人情世故”是解决不了的。但我确实就以一种不通世故的方式把问题解决了。就好像新手打麻将往往更容易和牌一样,因为看不到那些坑,也就毫无惧色地踏过去了。

用老话来说,可能就是“傻人有傻福”。

我在喜马拉雅做的音频节目,情人节有一个问答的特别活动。有女生提问:“跟男朋友年龄差距很大,能有幸福的结果吗?”

当时我想到的就是,年龄差距本身倒不见得是问题,但如果这么计较“年龄差距”,这种担心倒是有可能让人痛苦。毕竟,跟一个人的年龄差距是既成的事实,再也改变不了。

计较的东西多了,害怕的就多。

当我们害怕某件事的时候,我们就是潜在地相信“这件事超出了我的能力,一旦发生,我没有力量应对”。所以,谨慎虽然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但如果背后没有足够的胆气作为支撑,谨慎和不自信或许就只有一线之隔。

教养孩子的时候尤其如此。很多成年人,自己经历过大风大浪,成熟之后,变得老成持重。他们的谨慎是单纯的理性,而非恐惧。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态度,应该是“就算最糟糕的结果发生,我也能应付,但我只是希望提前准备得更好”。这个态度当然是最好的,然而未必能传递给他们的孩子。孩子因为缺乏同样的历练,不曾培养出底气,他们接收到的信息也许会是“我父母从来不敢让糟糕的事情发生,因为这些事是搞不定的”。

我常常听到女性朋友抱怨自己的老公,带孩子出门,事先准备得都太马虎,东西都带不齐全。等到孩子渴了,才发现连水壶都没拿,还要手忙脚乱去找卖水的地方,更不用指望他们准备水果、零食、擦手的湿巾了。相比之下,妈妈总是更细心,随身背的包就像哆啦A梦的百宝袋,要什么就能拿出什么。

但,有个不靠谱的爸爸,也不坏嘛。

我并不是在替粗心的男人辩护(这话当然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我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但我觉得不靠谱一点儿,也有助于孩子经历一点儿不完美、不确定,而且一路克服下来,或许更容易变得皮糙肉厚一些。

口渴或者肚子饿了,立刻就能解决,这当然好,但如果暂时解决不了,手忙脚乱一下也不是什么大麻烦。顶多就是难受一阵子,但最终会找到食物和水,解决问题。然后孩子就会知道:“不见得肚子一饿就要马上填饱,一时解决不了也没事,迟早是会搞定的。”

各位,这不就是很多教育专家鼓吹的“延迟满足”能力吗?

而生活在哆啦A梦式的照料下,肚子一饿就能马上填饱的孩子,他们的世界中就存在一个隐约的不解之谜:“如果一时找不到吃的,究竟会怎么样?”因为缺乏机会验证,所以在他们看来,那或许就等于不可承受的灾难。

从未经历过父母犯错,孩子对犯错的恐惧可能就更多一些。

所以,我们这些不靠谱的父母是多么重要啊!

好吧,也不用走到另一个极端……我倒也不是鼓吹,必须让孩子经历什么磨难才好。一旦涉及“必须”之类的说法,就还是有一种害怕犯错、害怕错过什么的心态在里面。

事实是,既不需要害怕犯错,也不需要鼓励犯错。你再怎么小心翼翼,生活也总是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失误,而我们拿出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错误,是付之一笑还是事事计较,也许会传递出不同的力量。

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很懊恼,说他和太太在孩子面前吵架了。他们都担心这一架吵过,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不良影响。人人都知道,给孩子营造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很重要,如果可以的话,谁都不愿意当着孩子争吵。

我劝他,“错误”已经发生了,也许就是一个机会,让孩子从里面学到一些正确的东西。

也许孩子会学到,夫妻就算偶尔争吵,还是可以很恩爱。

我的朋友想了一下,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恩爱夫妻也是可以吵架的”。这时另一个朋友问:“那如果我们也没有表现得很恩爱,怎么办?”

我说:“那孩子就会学到,夫妻就算没有很恩爱,也还是可以让自己过好的。”

大家都感叹,你真是安慰人的大师……

但我知道,并不是我在安慰他们,而是他们心里本来就有这个底气。在内心很深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的生活并不完美,并且面对不完美,我们有力量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这份力量,是我们可以传递出去的。

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总在犯错”和“不能犯错”的矛盾综合体。我们每天努力避免犯错,这时候我们强调的是谨慎和理性。同时,我们每天努力应对那些最终没能避免的错误,这时候我们强调的是勇气和乐观。

两种态度都很重要,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