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全文在线阅读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6 写给不完美的你

关灯直达底部

随手在身边找一张白纸,不要刻意,随手就好。

随便拿手边的一支笔,不要选择,找到什么是什么。

用手上这支笔在纸上画出一个黑点,位置、大小、形状随意。

这不是心理测试,随便画。

你应该能够得到右边这样一张白纸。

如果这张纸也有生命的话,你刚才就扮演了一回造物主的角色,你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纸张”生命。纸张白处正是我们生命的可能性,纸张黑处正如我们生命的缺陷,而纸张本身则是我们的人生——不管是缺陷还是可能性,都只能在此生记录。

这张你随手扯来的纸,到底有多大?

是否匆匆地一扯,让纸张有所残缺?上面原本有没有写字呢?也许有,也许没有。正如我们的生命,有人生来带着天赋,有的则生来有自己的缺陷;有人生来锦衣玉食,是铜版纸投胎。有人则生来命运多舛,也许是草纸命;还有人生来是宣纸的心性,却偏偏是个砂纸的命。

这个黑点你随心点上去,用的是什么笔?

有人用的是铅笔,这种缺陷只需要橡皮就能抹去——比如工作的一次失误,比如恋人间的一次争吵,比如以前养成的一个坏习惯、一些错误信念。

有人用的是钢笔,这种缺陷则相对难以擦拭。如果你真的要擦,就得用硬橡皮让纸张脱一层皮——比如说童年或家庭留下的创伤,比如说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公。

还有人用的是签字笔,除非把纸张擦透,否则你绝无可能擦去它——比如说天生的残缺与缺陷,比如说基因中的抑郁因子,比如说家族中的遗传疾病。使劲地擦,纸张甚至会被擦坏。

好的,不管结果如何,现在的你创造了这样一张独一无二的白纸,就像你也拥有了自己这样一个随机的独一无二的不完美生命。如果你将要用接下来一小时的时间,只能在这张纸上工作,你会如何处理这个缺陷?

面对生命:消除缺陷,还是创造可能?

面对这个问题,总的来说有两种策略:一种策略认为不管怎样,一定先要把黑点消除,才能安心做白色,否则黑点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会毁掉你的生活;而另一种策略认为,我们应该在白纸上面下功夫——毕竟那才是人生的大部分,而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把白纸份额做大做好,只要白纸带来的价值比黑点大,总体来说人生就很好。

长久以来,我们无疑常用第一种策略:中国的学生从小在教育中就能习得这一切,我们用总分来计算高考成绩,这意味着大家统计的是纸张的“平均灰度”,胜出的人的策略是“零黑点”。在这样的制度之下,中国学生的策略是把每一个缺点都好好地打磨掉。

我认识一个极有天赋的艺术考生,她的高三日程是这样的:白天上课从早八点到晚六点,然后补她最痛苦的数学和生物到七点,否则不足以通过统考;然后是完成学校的考卷,补差的工作才算做完;在睡觉之前,她还需要画两张速写画。她每天花近14小时,用吃奶的劲才能把自己的“黑点”抹掉一点点,用剩下来的两小时稀里糊涂地对付一下自己的白色部分,然后疲倦地睡去。

所以这样一群人来到职场,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更关注自己的劣势。他们知道自己哪儿比别人差,却不太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能位居团队第一,这让他们在业余时用来补劣势的时间远比用在发挥优势上的要多。你知道自己英语没有别人好、演讲没有别人好、执行力没有别人好,从而花大量精力去学习和弥补,却在自己极其有天赋的中文表达、PPT制作和策划方面草草带过。我认识的一位人力资源总监,因为性格内向不善公众表达,花了很长的时间学习和模仿那些台前侃侃而谈、随机应变的人,却总是差距很大(别人也在进步啊)。可惜的是他从来没有关注自己作为内向者的优势——他是一个能花三小时把PPT做到尽善尽美、图文并茂、每一个数据都清晰明白的人,而这往往不是一个随机应变者能下的笨功夫。转变思路以后,他成了公司里最能展示的几个人之一。

在个人成长方面,我们努力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发现“阴影”,自我治疗,把自己看成带着社会异化、童年阴影的“病人”,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与自己的伤疤做斗争。

有病就治,有错就改,这似乎成为一个理所当然的思路。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科学的发展,时代对这个想法有了新的观点。我们尝试从医学、心理和职业生涯三个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新思考。

医学:治愈还是快乐生活?

我们从医学的思考开始谈起。

早期的疾病以急性病为主,一旦不注意,马上致命。以14世纪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为例,这场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的疾病在不到100年的时间席卷整个欧洲亚洲,估计有7500万人死于这场疾病,仅当时的欧洲就有30%的人死于黑死病。而在整个20世纪100年间,死于天花的总人数有3~5亿,超过了一战(1000万)与二战(7000万)的总和。

如果你是个明朝人,偶感风寒,身体微恙,也许就是一场致命疾病的开始。所以,在以前的医学中,控制病情是主要的目的,杀死疾病是重要手段。

但是随着医学发展,大部分的急性病在现代已经可以预防和治疗了。慢性病成为当前的治疗主体。200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近600万,占到了总体死亡人数的80%,是急性病的13.8倍。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排名前三。(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卫生部2006年5月《中国慢性病报告》)

以现在的科学水平,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都无法完全治愈。相比非要把这些疾病杀掉的努力,与它们共存更加明智——如果血糖、血压能控制得好,再加以适度的锻炼,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的生活可以完全与正常人一样。

和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病相同,大部分慢性病只能控制,无法治愈,一旦要杀灭,往往对人体本身的损害更大。

拿癌症来说,按照基因学说,我们每人身上都有携带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当两者失衡就会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癌细胞。这时免疫系统会产生大量具有癌细胞清理能力的细胞(比如T淋巴细胞群)杀灭癌细胞,让身体重新恢复平衡。所以理论上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有潜在的癌细胞。癌症症状则是这种平衡被打破,癌细胞大量繁殖的结果。

即使是查出癌症的患者,如果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也能以相当好的生活质量活20余年。

化疗、放疗和手术是癌症治疗的三种常用方式。化疗以化学毒物杀灭正在激活中的癌细胞,同时也会杀灭身体中大量正常的免疫细胞。化疗也无法杀灭休眠中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这也是为什么化疗后,往往会发生各种转移——如加压的地壳和爆发的火山口的关系,这个地方的增殖被扑灭,另一个地方的癌细胞又被激活起来。

过去那种不惜一切代价杀死疾病的激进医疗手段往往会带来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反效果。过去医生的诊疗手段都围绕疾病进行,为了根除疾病甚至不择手段,就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破坏——对疾病来说是杀灭了,但是对病人来说,却带来比疾病本身更大的痛苦。医学界开始思考:这是否违背了医学的基本原则:

To cure sometime,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候去治疗,常常去舒缓,持续让人愉悦。)

医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如何让人更幸福,而不仅仅是杀死疾病。现代医学的观点从杀死疾病,转为如何与疾病和平相处、提升生活质量。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可说明这点:如果有一天,医生自己变成病人,他们会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案?杜克及密歇根大学的Brian J.Zikmund-Fisher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假设你患了直肠癌或者禽流感,而每一种情况都有两个治疗方案:

A治愈率高,但是副作用大;

B治愈率低,但是副作用小。

医生分别需要填写,如果自己是医生或病人,会选择哪种治疗方案。

在直肠癌的情景实验中,242名受试医生中有37.8%的人为自己选择了死亡率高但副作用小的B方案,而当他们为患者选择的时候,只有24.5%的医生推荐此方案;在禽流感的情景实验中,698名受试者中,62.9%的医生为自己选择死亡率高但副作用小的B方案,而为患者推荐此方案的医生比例仅有48.5%。

作为病人的医生自己也选择了生活质量高,但是死亡率高的医疗方案。也许作为医生的角色,他们需要以杀灭疾病作为“绩效”,但他们自己懂得生活质量比杀灭疾病更重要。

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王一飞教授的一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新时代医学的核心理念:“生命是一种死亡率100%的性传播疾病。”既然死亡是所有生命尽头共同的归宿,那么费尽心机地治愈疾病也不过是将这必然到来的终点延后几年而已。更好地控制慢性病,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与疾病和谐相处才是真正明智之道。(文章参考:箫汲《与慢性病和谐相处的艺术》)

心理学:什么是可以改变的?

与医学相同,从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开始反思自己的使命与定位——从建立这个学科开始,心理学有三大使命:疗愈精神疾病,帮助人们幸福以及发现和培养天才。二战后,人们却发现心理学大部分精力在疗愈精神痛苦中,慢慢遗忘了关于幸福生活与发现天才的两项使命。美国心理学家大会主席塞里格曼在他的《真实的幸福》一书里面谈到,2000年前的心理学文献中,关于抑郁、焦虑等的文献占到了95%,而关于幸福、愉悦的只有不超过5%,心理学在慢慢成为一门“受害心理学”。这个反思直接带来对另外两个使命的研究、思考和应用——帮助人们幸福的使命导致了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最近很火的《哈佛幸福课》是其应用成果之一;而发现和培养天才这个使命则直接推动了对脑科学、性格分类、学习法的更深的研究,大家熟悉的《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一万小时天才理论》都是其应用。

近年来对基因的研究,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很多心理或生理指标来自基因,个人的后天努力可以使它在某一个范围内波动,却并不会改变太多。比如人的智商,基因决定你是80~120的普通人,还是110~160的天才段位,而你的个人努力决定了你是靠80还是靠120那一端。

如果你认为智商不够高是一种缺陷,你也许终生都无法治愈这个缺陷。

再以我们关心的肥胖为例。以往我们对肥胖的解释观点主要有四个:

胖人吃得更多;

胖人有肥胖人格,他们更加无法抵抗食物的诱惑;

胖人缺乏运动;

胖人意志力薄弱。

所有的减肥方法,都从上述方法着手,尝试让人们吃得更少,调整他们对食物的抵抗力,增加他们的运动量以及增强他们的意志力。但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这些假设背道而驰:

胖人每天摄入的热量并不比瘦人高(你身边应该有很多很瘦的吃货,也有喝水都肥的苦命胖子);

胖子并不比瘦子更容易受到食物的诱惑;

胖人运动的确比瘦子少,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因为他们比较胖,所以运动更少;

胖子在意志力测试方面的数据并不比瘦子差。

那到底是什么决定人偏胖还是偏瘦?更多的是基因问题。有些人的老祖宗是饥荒时代的人,那时候的人一有机会就尽可能地储存脂肪,所以偏胖。有些人的基因则相反,来自比较丰衣足食的平稳年代,这个时候体形保持中等比较有竞争力。当然以上说的胖和瘦都是相对健康的偏胖或偏瘦、BMI值在28以内的那种——你要是超过28,就肯定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这时候减肥是一种保健手段而不是审美要求了。

看一个全世界瞩目的减肥案例: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Oprah)决定减肥。作为美国媒体帝国顶端的励志女王,其毅力无可置疑,其影响力如日中天——如果你能让奥普拉减肥成功,你的减肥产品还愁卖吗?你可以想象每一家减肥机构都会倾尽全力用自己最顶尖的方法免费供奥普拉挑选。这是一场全世界最顶尖的减肥方法竞赛。

最后奥普拉采用了低卡路里减肥,168、145、135、120、108斤,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她真的慢慢瘦了下来,这种方法也变得火爆起来。但是不到一年时间,公众又亲眼看着电视中的奥普拉慢慢地反弹回来,重新回到标准的168斤。只要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奥普拉就又回到了自己的偏胖的基因体重中去。这场减肥秀以失败告终。

奥普拉并不是个例,科学实验的数据结果也类似——500个超出标准体重50%的胖子使用此种方法减肥,有一半人坚持到了最后,超重的部分平均减少42%。但是三个月以后,一旦恢复正常的饮食结构,这些人的超重部分又反弹到80%左右。最好的结果是有13%的参与者在三年后依然保持身材。时间越长,减肥的效果会慢慢减弱,你的体重又会回到稳定状态。

减肥药的效果也类似,迈克尔·温特劳布(Michael Weintraub)是一位专门研究减肥的学者,在他关于减肥药的研究中,121名体重高于180斤的人参加了实验,研究持续四年之久。这些使用减肥药、配以行为治疗和运动的人平均减去了28斤体重,同时也带来一些副作用,而且一旦停止服药,体重又很快反弹了。

科学家还发现,体重波动对身体的损害比肥胖更大。简单来说,胡乱减肥比肥更具危害性。

我们祖先生活在荒年还是丰年决定了我们身体存储能量的方式,也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因体重,让自己远离这个基因体重就好像用手按着浮动的木头,一旦你停止按着,就会回到水面。

对于减肥,人们也有了很多反思,尤其在喜欢瘦子的社会风气下,人们每年夏天就开始和自己达不到“标准体重”的身体过不去。现在他们有了另一种选择:可以花大量的精力让自己变瘦一些,也可以花同样的精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①持续地锻炼,调整健康的饮食结构。但不以自己变轻,而是以让自己更健康和舒适为目标。

②学会一些“胖人”的美丽穿法,得体的配色、恰当的搭配能让你显得更加好看。

③学会对自己的偏胖释然,然后把精力投入那些让自己快乐的地方去!

(在《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中,塞利格曼列了哪些是能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表格。)

如果你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患有一种“通过性传播,死亡率100%的绝症”,那么医学和心理学的工作,就不应该是医治这些绝症,让他们不再复发,而是让我们在拥有疾病的时候,能够过上更加幸福快乐的日子。

所以今天,一个来询者走入咨询室,对咨询师说:“我抑郁,我失恋,而且还和老板大吵一架丢掉了工作。”咨询师会问他:“那是什么力量让你起床,来到我的咨询室?而两个小时以后,你最期待什么事情发生?”

职业生涯:短板原理还是长板原理?

在职业生涯中,关注优势比劣势更加重要。

以前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在工业化时代,这个理论的确非常有效。但是在全球互联的时代,这个理论实际早已破产。

今天的公司实在没有必要精通一切,如果财务不够专业,可以聘用比自己更有优势的会计事务所;如果在人力资源上欠缺,可以聘用猎头或者人力资源咨询机构;市场、公关如果是短板,有大量的优秀广告和宣传公司为你量身定做;同样的还有法律服务、战略咨询、员工心理服务……现代的公司只需要有一块足够长的长板以及一个有“完整的桶”的意识的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补齐自己的短板。

所以今天的企业发展从短板原理,变成长板原理——当你把桶倾斜,你会发现能装多少水决定于你的长板(核心竞争力),而当你有了一块长板,就可以围绕这块长板展开布局,为你赚到利润。如果你同时拥有系统化的思考,你就可以用合作或购买的方式,补足你其他的短板。

百事可乐在中国的战略就是这样:他们把制作、渠道、发货、物流全部外包,只保留市场部寥寥几个人运营百事可乐的品牌,仅仅做好品牌这个长板就好。你今天喝到的青岛啤酒,都来自你附近方圆100公里的啤酒厂,瓶子和盖子来自另外一家专门做瓶盖的厂家,而青岛啤酒做的仅仅是拿出自己的配方,贴上自己的标签。Google在2014年年初宣布以29.1亿美金把摩托罗拉出售给联想,出售一周,Google股价上涨了8%,理由也基于长板理论。CEO佩奇解释说:“这笔交易,谷歌将精力投入整个安卓生态系统的创新中,从而使全球智能手机用户受惠。”翻译成长板理论的话就是:Google就是做系统的,我们与其买个手机公司回来补短板(硬件),不如专注于我们擅长的长板(系统)。

伟大的公司也没必要每块板都强,而是把一块板做到极致——淘宝做好了交易平台;小米做好了粉丝互动;新东方做好了精神建设;腾迅则抓住了几乎八成的中国网民。

专业的细分让我们无法补齐所有的短板,互联网让企业内外信息流通的速度加快,让合作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这个时候,当一项工作做不好,你找到合作者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小。与其非得花精力治愈自己的某些“顽疾”,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现代很多经理人的工作方式,就是自己+助理+外脑+导师的工作方式。

所以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最好的能力策略是“一专多能零缺陷”。“一专”指让自己有一项非常非常强的专长;“多能”指有可能多储备几项能力搭配着使用。通过自身努力和对外合作,让自己的弱势变得及格即可;而最需要避免的情况是“性情大于才情”——你有些小优势,但是由于与你合作的成本太高,没有人愿意和你合作。这与应对疾病的策略一样,先让自己别得快速致死的“急性病”(比如工作态度、诚信、合作能力等基本的综合能力),然后和自己的“慢性病”(比如某些方面的天赋与技能不足)和平共处,专注发挥自己的优势去。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丘吉尔、罗斯福与林肯,都是著名的终生抑郁症患者。林肯的抑郁症甚至严重到在婚礼上临时发作,落跑,而无法正常结婚。但抑郁症发病的间隙,也足够让林肯发起南北战争、让丘吉尔与罗斯福打赢二战。乔布斯是个扭曲现实、有怪癖、不近人情、挑剔苛刻的家伙;周星驰是个出了名的坏脾气和反复无常的人;马云则以“出尔反尔”著称。对于企业,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知道自己有长板,短板也需要其他人弥补,但他们始终关注自己的优势——这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林肯、坚强的罗斯福、永不妥协的丘吉尔、追求完美的乔布斯、搞笑的周星驰和帮助了千万个生意人的马云。把出色的一面发挥出来,就已经足够。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长板选手是物理学家霍金。霍金1942年出生在英国剑桥,在21岁最自由的年龄患上肌肉萎缩症,一辈子被禁锢在轮椅上。43岁动的穿气管手术让他从此完全失去说话的能力。他全身只有三根手指能动,通过敲击按键,合成人工语音来演讲、写作,一个一个字母地敲出了《时间简史》。他被认为是在世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普通人也许难以理解他的地位在物理学中的高度。但是从生涯来看,霍金拥有的仅仅是一个天才的大脑和三根手指,其他每一个部分都比你我差太多太多。不过聚焦于这样的资源,也能撑起来一个伟大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