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 » 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全文在线阅读

《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第三章 沟通的艺术 怎样才能好好说话

关灯直达底部

我们通过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去解释、期望或者评价。沟通能够让我们学习到不同的思想,但是如果双方在交流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信息沟通,或者表达上让人难以接受,就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误会。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一场有益的沟通呢?

拒绝抬杠——怎样改掉爱争辩的坏毛病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也很简单,但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愤怒,这可不简单。

——亚里士多德

世界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多彩,但是世界也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充满争执。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而这又非常难以实现,当我们觉得不被理解时,我们就会去解释,去争取。但是,对方却有着迥异于我们的想法。那么,讨论也就容易升级为争执。

究竟,我们为什么会与别人产生争执呢?

1.自尊的保护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我形象维护的需求,抬杠的原因之一是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我不比你差。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服务偏差的现象,也就是每个人都会美化和抬高自己。

有过这么一个实验:询问司机群体驾车技术的自我评价,结果只有1%的人的回答是低于平均值的。可见每个人在潜意识里是多么看重自己的形象。

抬杠本质上是一种相对的自我拉升,在争夺话语的控制权,属于竞争的一种。当我们在争论中获得主导权时,我们会认为获得了胜利,有时我们甚至会为了反对而反对,背离一开始讨论的初衷,只为获得自尊心的满足。

2.宣泄需求

语言暴力也是暴力的表现形式之一,而暴力的宣泄能够获得跟其他本能欲望一样的快感。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兹(K.Z.Lorenz)在《论侵犯》中写道:“侵犯性具有自身的释放机制,与性欲食欲等本能一样都能够引起特殊的快感。”

人也是一种动物,在进化中也保留着许多的原始兽性。暴力的释放之所以能够带来快感,是因为它经常与资源的掠夺有关,无论是竞争配偶,还是捕食。所以,人是有暴力宣泄的需求的,在形式上分为内侵(自我伤害)和外侵(伤害他人),如果过于压制自己的本能,也可能会导致一次性爆发,而一次性爆发的人更可怕。

3.认知域交集较小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仅取决于客观情景,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其进行主观构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人对事物的构建基础都是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两个人的知识面就像两个思维集合,他们存在交集,但是更存在差异,如果双方不站在对方的立场和经验考虑问题,那么这样的抬杠只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讲完了我们抬杠找茬的原因,那么我们也分析一下,如何才能解决爱争辩的问题呢?

1.增加共同视域

在辩论的过程中,尽可能在说一个观点前,增加自己的前提,告诉对方自己观点的背景和基础。同时,也尽可能问清楚对方的观点基础和背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问一句“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这么说,能再解释一下吗”,这也给了双方讨论缓冲的时间,以减少不清醒。

记得电影《搜索》里面的叶蓝秋(高圆圆饰),她因得病而绝望,没有亲人只想借老板的肩哭一下,不巧老板娘来了正好撞见,被称为小三。她坐公交车时感觉太疲惫了,没有让座又被记者报道,变成人人皆知的“不让座墨镜姐”,最后跳楼自杀……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与他人有更多的共同视域,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指责和责怪了。而自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够增加自己与对方的共同视域,那么就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行为,这样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和抬杠行为。

2.提高自尊水平,懂得自嘲

高自尊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也更容易对别人的语言产生错误编码。因为他们能够维持自尊的方式比较少,只能通过抬杠和攻击性等所谓“战胜对方”的方式来相对提高自己。

如果我们是这类人,那么就要学会提高自己,其中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学会自嘲。自嘲是自我接纳的一种表现,能够较为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不足。这也是一种高情商行为,证明了我们有一定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的一些不足并且能够接受。

加林斯基(Galinsky)发现,当我们主动将贬低身份的词语用于自己身上时,我们会产生更多的“权利感”,缓解自己的不愉悦。另外,如果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能够接受自己的不足,也会慢慢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从而减少抬杠争执行为的发生。

3.明确争辩的目的

有一天你想出门,你母亲觉得外面很冷,想要你多穿一件大棉袄,而你觉得棉袄太厚,怕待会运动过热,你执意不穿。于是你母亲说了句:“不穿就不准你出去。”可能一开始是交流,慢慢就变成了争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

这是因为,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区分了自我与母亲的关系,甚至形成了对立。这个时候,在交流的过程中,变成了双方互相争执的模式(A→B),而不是双方一起解决问题(AB→问题)。

在沟通中,关系一旦形成对立模式,我们就会排斥母亲的各种建议。母亲则会为了维护权威形象,与我们展开“拉锯战”。而如果共同立场是去面对问题,就好办得多。

当母亲希望自己多穿一件外衣再出门时,你可以加一句:“妈妈,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不过我一会儿可能要运动,会流汗,所以就不穿了。”母亲也不会感受到立场的对立,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所以,我们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这并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引起一场不必要的争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多用“我们”,少用“你”,让对方感受到你们处于同一立场,是在一起解决外部问题。

4.合理宣泄

争辩是暴力的宣泄方式之一,也不应该完全摒弃。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小两口经常吵架却没有离婚,但是模范夫妻却因为一次小打小闹而分开了。因为争吵也是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方式,本质上也能够增加双方的需求了解。

另外,争辩也能够合理发泄个人的暴力行为,避免长期积压造成一次性爆发。所以,适当地与他人争论是有益的,但是人身攻击以及粗话则是应尽可能避免的。这样也才能是一场互益的争论。

5.控制音量

当一只狮子进入另一只狮子的领地时,狮子之间在打斗前会互相嘶吼,通过气势吓跑闯入者。同样,人类也有这种行为机制,想通过加大音量,在气势上让我们的反对者屈服。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往往都是失败的。

这是因为,加大音量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侵略性,从而产生排斥心理,为了维护自身尊严只能反击,让争论变成争吵和抬杠。所以,自己也应尽可能控制音量。

我很喜欢孟非的一句话:“当我们开会在争吵时,别人之所以愿意听我的建议,是因为我说话非常小声,别人总是不得不停下争论问一句:他刚说什么了?”

用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做总结就是:没有完美的事物,那么它存在的不足,只要有心,就可以用它的不足来跟你争论甚至攻击你。同样,也不会有绝对正确的观点,抬杠不会有真正的胜利。

为何家会伤人——如何与家人亲密相处

有的时候,经常与父母争吵不是我们的错。毕竟,父母是一个不用通过考核就能够做的“职业”,本身质量良莠不齐。不过,我们对自己的反省也不能少,否则我们可能是下一批质量不合格的父母。

那么,为什么有些同学可以和老师同学相处得更好,而与父母有更多的争吵呢?

1.亲情的分离性

在动物的世界里,许多动物长到一定年龄就会被父母驱逐离开,逼它们走向独立,有的动物甚至刚刚出生,就会被父母“抛弃”。人类作为进化的产物,也留有这样的进化遗迹。

亲情的天然属性是分离,在青春期与父母的争吵,实际上也是到了我们独立的年龄,父母在履行进化的使命,也就是“赶我们走”,驱使我们走向独立。

然而,因为现代社会过多的保护,太多青少年本身的自主能力没有得到完善,尤其是经济方面。“我长大了”和“你长这么大了”是争吵时双方经常出现的敏感词。

我们年龄与能力的不匹配,也导致了我们的独立性缺失。我们想独立,但是却不得不依附于父母,这是我们的内部矛盾。

2.控制感

我们对环境的安全感知是建立在对环境的控制感上的。如果我们能够确定环境都是可控的,那么我们就会有更加愉悦的心情。如果环境中存在不可控因素,那么我们就会有较高的生理唤醒。

就像原始人不确定草丛中是否有狮子一样,需要保持“警戒状态”,这个时候,在较高生理唤醒状态,人对环境也有更多的不信任,很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

我们与父母发生的争执,大多是“控制权”的竞争。当我们长大了,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我们需要对自我的控制权,但是父母保留着原先的习惯,依然保持着之前对我们的指导惯性。

一般来说,父母控制欲越强,越容易与孩子发生更多的矛盾。因为孩子的控制领域被过度压缩,会产生很大的反弹,进而养成较为叛逆的性格。

3.积累与超限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源,但是矛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定量变之后的表现。

当我们感到疲劳时,其实身体在之前就已经消耗了非常多的能量,也积累了很多“毒素”。同样,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在之前也积累了很多争吵的“材料”了。

所以,我们与父母的矛盾是因为一件一件琐事所叠加起来的爆发,就像社会资源流动性受阻慢慢静止时会产生社会叛乱一样,我们也会因为琐事一点一点积累,加上宣泄受阻而爆发。

4.信息流差异

以前我们都说代沟,现在开始讲“年沟”了。我们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会形成我们的观念,而父辈与我们所获取的信息差异度相对比较大,这就导致了我们观念不同。并且,随着网络信息变化的加速,这种观念和价值倾向的差异越来越大。

你觉得是对的,他觉得错了;你觉得好的,他觉得坏。而相对来说,老师的思想较为开放,能够接触的信息与我们有更多的重合,同学朋友则是年龄相仿且有经常性的沟通,他们与我们的信息流有更多的相似性,所以更能理解你的想法。

另外一种信息差异就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父母也不是我们,他们不能够完全感知我们的需要。他们觉得外面天冷我们需要多穿点,但是我们觉得还行,怕不方便不想穿。我们也不是父母,不总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就开始了拉锯战。

5.社会形象成本

狮子如果遭到群体的排斥而落单,往往意味着死亡。人类如果遭到群体的排斥,虽不至于死亡,但是资源的获取难度会加大,保护自己的能力会降低。

所以,人会很在意自己的社会评价,在群体面前,我们会更加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更有礼貌的行为,并且更懂得克制冲动。

如果家庭中父母心中的孩子形象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他们会做更多的形象管理,让自己的行为趋向这个形象。

如果他们的形象在父母心中比较差,那么他们就更不会在意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形象的影响,因为在父母面前,他们维系社会形象的成本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采用对抗的方式,他们没有需要维护的形象,因此其他方式让他们觉得“吃力不讨好”。

讲完了父母与孩子的矛盾产生的一些原因。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分享一些与父母积极“抗战”的经验。

1.释放引导

人类攻击性分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攻击性与其他人类本能一般,都会引起快感。如果我们长期压制攻击性,会对身体产生较多伤害,甚至产生更大的破坏性。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很喜欢养小动物,我去他家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养过很多次仓鼠,大多都很喜欢咬人,他喂食和抚摸它们时受了几次伤。我建议他在笼子里放一些仓鼠的玩具。一段时间之后,仓鼠变得温和多了。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仓鼠也有攻击的本能,如果没有东西给它们宣泄,无法磨牙,无法玩闹,它们的攻击性就会一直积累着。所以,小时候对孩子进行各种限制,不让孩子出去玩的家庭,孩子也更容易产生叛逆。

就像经常生小病的人反而不容易生大病,经常小吵小闹的两个人关系也不会很差。因为争吵也是一种沟通方式,而沟通是了解对方需求和相互磨合的办法。所以,不用太害怕争吵,那是一种释放和促进。

我们更该考虑的是,如何进行不伤害彼此的有效争吵。比如,清晰界定问题,不要人身攻击,不要“炒冷饭”,不要想着说服对方等。其中的细节,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

2.远离应激源

哲学上认为,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同样,争执也是一种矛盾,缺少了一个对象,争吵就难以进行。而应激源的一直存在更容易对我们的情绪做直接的反馈,从而更加极端,越吵越凶。

如果想要减少自己的愤怒,最好是暂时离开应激源,也就是在争吵时,主动离开阵地,克制住反击。人的愤怒情绪具有应激性,在初期的破坏性很大,可能10秒左右的冷静,就能减弱很多。

暂时离开“阵地”可以让自己愤怒的破坏性降低,也能让双方得以缓冲,减少情绪化反应并整理思路。

3.写争吵总结

总结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错误。学生时代,那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大多有自己的错题本。而在生活中,如果想要让自己减少与身边的人发生过多的争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性地总结自己的争吵经验。

比如记录自己是否进行人身攻击了?是否是由于自己没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是否自己“信息编码”错误了?诸此种种,都用笔记或者日记的形式记下来,相信长久下来会对自己有很大的提升。

一个人能够成长得多快,部分原因取决于他的经历和学识,但是更取决于他对事物和场景的反馈能力。能够及时反思自己,并在以后少犯错误。

如果想要让自己进步更快,那就需要不断地给自己反馈。做笔记和写日记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4.赋予孩子/家长良好形象

前面也说到,如果我们赋予孩子/家长较好的社会形象,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友善行为。外在评价是会影响内在思维的,我们都倾向于成为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那种人。

所以,尽可能真诚地去夸赞孩子/家长,是减少争执的办法之一。当孩子/家长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标签不协调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亲情像空气,我们不会特意感知它的存在,但父母对我们的作用却如同空气般重要。

所以,我们有必要多学一些交流与沟通的知识,年轻时做个合格的孩子,有孩子了做个合格的父母。

善意的释放——如何更好地与别人聊天

我们不学气候学,也可以知道天黑要下雨。不学销售技巧,也可以去说服。但是,那样做的出错率比较高、效率也会比较低。同样,不学习聊天技巧,也可以跟人正常地聊天,但是学会了,能让人更容易喜欢你。

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好地跟别人聊天,并增强相互之间的好感呢?这里我们大致讨论一些基本策略。

1.调整心理距离

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我们在有限空间的反应的研究:我们在升降电梯中经常会无意识地向上看(当时还没有手机)、看到别人的眼睛也会更加不安,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空间太拥挤了。

在进化过程中,除非确定是安全的,我们才会与他人靠得很近,但是现在旁边的人不确定是否是安全的,那么近的距离会让我们产生来不及“反应”的感觉,从而感到不安。这是心理距离在空间维度的表现。

那么,怎样确定他人的空间心理距离呢?

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对此曾经做过研究,并且得出结论。他认为,人们的亲密距离一般为0到0.45米,个人距离是0.45到1.22米,社会距离是1.22到3.66米,公众距离是3.66米以上。其中,0.45到1.22米是我们与他人沟通时的一般距离。

而具体的数值,可以观察自己向前是否会引起对方不自觉地后退。如果是,那证明在这个距离内,对方对你还没有建立起安全感,你也不要侵犯进去,否则很容易激起对方的生理应激。

心理距离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你可以讲什么话题。情感心理空间距离很小的人,他们的话题往往更加“污”一些,会经常性地互黑。

比如说,你最好的朋友也会经常性地黑你,而你不会介意,因为你们的情感心理距离小,都是确认对方是安全的,无恶意的。但是如果双方还没有确定对方是否对自己有隐形威胁,就聊一些相对有戏谑性质的话题,那么很容易不欢而散。

所以,在聊天过程中,要尽可能确定自己和对方的空间心理距离和情感心理距离。直到双方对对方有基本的了解,并建立安全感后,再进行适当调整。

2.学会具体性赞美

赞美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是很会用。那么,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去赞美呢?我觉得首先要符合事实,看到有才说有,那是对双方的基本尊重。

另外就是,赞美的具体化策略。与平淡的描述相比,我们更喜欢去捕捉那些美丽而生动的语言,我们也更乐意接受那些生动语言所描述的内容。

人的大脑是非常容易受可视化信息影响的,我们的赞美更加具体和有细节,那么对方会觉得更真实,而且会觉得你是一个很用心的人。

一个漂亮的女孩被人夸漂亮是经常的事情,你再去夸漂亮对她心理的边际作用是非常弱的,你可以尝试寻找对方其他闪光点,比如说,手指很纤细,锁骨很性感之类的。那样的夸奖也更有水平。

3.学会提问

"A:你吃了吗?

女神:吃了。”

……

上面这类对话是不是很熟悉呢?然后接下来就是无边无际的冷场了。

其实,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提问没有策略,我们应该尽可能提问方向性的问题,而不是选择性的问题。甚至可以直接提问假设性的问题。

至于怎么问,要根据对方的社会角色和性格区分。但是提问的问题不要太烧脑,一旦烧脑了,对方敷衍你的可能性就很大。

你看到一个护士感觉挺有爱的,想要过去聊几句,寒暄几句,你就说:“我感觉你们医院挺不错的,你觉得怎样?”对方说:“还可以啊。”然后她继续忙她的,只留你继续在风中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