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 » 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全文在线阅读

《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第四章 相处的艺术 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关灯直达底部

心理学家斯蒂夫·科尔(Steve Kerr)研究发现,孤独感对人的伤害不亚于香烟,经常感到缺少社会支持的人,他们体内的皮质醇水平更高,导致炎症的蛋白质也更为活跃。我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群居的习惯,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与身边的人相处与合作呢?

本能干涉——如何避免无故讨厌一个人

有的时候,当我们见到一个人,即使在此之前并没有相遇过,也无任何瓜葛,也会下意识地不喜欢对方,有很强的排斥感。

不喜欢一个人绝对是有原因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并没有察觉出具体是哪些,或者说不出为什么,就是有一种不喜欢的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就像闻到臭味就想捂鼻子、遇到危险要逃跑一样,都是一种自发的保护机制。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呢?

1.资源的竞争

当我们与别人发生资源竞争时,我们或多或少会排斥对方。人类的大多数战争都是围绕资源的争夺而产生的,缺少资源意味着生存劣势。

所以,在进化过程中,我们很自然地产生对资源竞争者的警惕和潜意识的敌意。我们对远方的强者有更多的敬畏,而对身边的朋友会有更多的嫉妒。

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与朋友的资源的交集比较大,产生的竞争比较多。一旦产生了竞争,那么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敌意和对对方的厌恶。

人类的战争大多都是围绕着资源的掠夺而进行的。在生态系统中,两个物种存在的资源交集越大,它们之间对彼此的敌意也越强。同样,个人如果与他人存在较多的竞争,那么很自然地会产生与对方的对立关系。

2.安全需求的应激

另外,如果一个人经常侵犯我们的心理空间,我们就会讨厌对方,想要与之保持距离。巴斯(David M.Buss)在其著作《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是:我们之所以会厌恶一些人和事,是一种自我的保护机制,可以让我们规避掉一些对我们生命的威胁。

我们需要通过对环境的控制感来获得安全感。如果我们对环境的控制感很差,那么我们就会产生更多的应激反应——因为没有控制感,往往意味着存在风险。

就像听到手指划玻璃的噪音,即使实验证明,它对我们的听力没有任何影响,但是我们还是会自发地厌恶,这是因为它对环境的其他信息有一定的屏蔽作用,让我们无法更好地评估环境,造成我们对环境的预期不稳定,进而产生恐惧与厌恶。

在生活中,如果有一个人经常给我们制造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就会对其产生非常多的排斥感。

比如说,在大学宿舍里,到了关灯时间,你想要入睡,但发现还有人在打游戏、放音乐,制造吵闹的环境,你可能会很不开心。这是因为你觉得这些因素干扰到你对睡眠环境的控制感。

实际上,生活中凡是强加到我们身上的,都会削弱我们对环境的控制感,让我们感到不安全、不自在,也会让我们产生一定的厌恶感。

3.隐形记忆的“错搭”

只因为在茫茫人海中多看了你一眼,两个人莫名其妙就打了起来。

这个段子透露着我们不喜欢一个人的另一个原因。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还没有说过话,更没有任何其他接触,就觉得注定与这个人合不来。传统说法是气场不合,现在的说法是心理不相容。

我们无缘无故不喜欢一个人,可能是因为他与曾经让我们受过伤害的人或事,有一定的相似处,甚至是我们自己脑补出来的相似处去佐证。

对这种“无缘无故”的不喜欢,也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他与我们的行为模式有较多的重合,让我们感觉到本我的显露,不自觉地讨厌他实际上就是讨厌内心深处那个想要隐藏的自己。

无论是哪个原因,它都更像是我们的内隐记忆发挥的作用,即使我们无法想起来,但是它就是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认知,进而进行喜恶判断。

4.反应性厌恶

我们不喜欢别人的第四个原因也可能是在接触过程中,发现了对方对我们的负面态度,进而产生抵触情绪。情绪本身具有感染性。要是我们受到别人的拒绝,那么我们很容易感到失落和不开心。

如果对方给的理由是非常主观的——没什么,就是不喜欢你才拒绝的。那么我们就会因为对方的敌意产生更多的厌恶。

人的情绪超过70%可以通过身体察觉得知。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我们,即使言语上没有很多表现,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想法。这是很自然的生理反应。

因为一个充满敌意的人会唤醒我们对环境的更多警惕和攻击,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样,我们的不友善也会让对方产生反应性厌恶,不喜欢我们。

总之,排斥一个人大概有以上的原因。被人喜欢和欣赏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喜欢。但是,让每个人都喜欢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是同样的行为,可能有的人认为是勇敢,而有的人则认为是鲁莽。

所以,被人不喜欢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也应该理性接受这个事实。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呢?

1.保持距离

首先,如果说双方的关系比较差,最直接的办法是保持距离。噪音源离我们越近,越让我们感到烦躁,厌恶源离我们越近,那么我们也越容易陷入不愉快之中。

距离太近的情侣,比如说大学同班的情侣,可能更容易分手,一个原因可能是吵架的时候,没有距离带来缓冲,进而越看越生厌,导致破裂。

如果无法忍受讨厌的人,最好的办法是换一个环境,远离他们。人有一套很好的自我保护机制——那就是遗忘。只要不经常看到,那么,我们慢慢也不会记得他对我们的意义,以及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2.增加合作

当然,如果感觉对方存在对我们的误解,我们也可以通过增加与对方的合作来化解误会。竞争性接触会分化关系,但是合作性接触会让我们对对方的好感增加。

就像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往往是制造外部的敌人,比如,美国制造中国威胁论。通过共同的敌人和外部目标,让我们产生群体的归属感,进而减少内部的破坏行为(比如游行抗议等)。

我们也可以常在电视剧中看到,那些原本有过节的人,因为一个任务被分配到了一起,然后慢慢地因为合作而对对方有更多的好感和信任。成功的合作能够增加相互的吸引力,减少厌恶。

如果想让对方减少对我们的厌恶,可以让对方帮我们的忙(而不是去帮对方的忙)。对方帮助我们的同时,会产生对我们更多的“弱者关怀”,以后也更可能帮助你。想让两个互相讨厌的人减少敌意,有效的办法是让他们必须协作完成一个任务并且成功。

3.意识到放大的生理反应

有的时候,我们对环境和他人的排斥可能是我们放大的生理作用所造成的。比如说,我高中的时候学习非常努力,高考的压力比较大,基本每天都是晚上一点睡觉,六点起床,没有午睡。

但是那段时间,我对班级里产生的任何声音也非常敏感,对一些不和谐的行为都看不顺眼,虽然靠着较高的情商,能够很好地制止别人,但是有时也能感受到确实是自己的问题,产生了明显的环境适应不良。后来,我每天起床后都到操场跑步,也开始培养午睡的习惯,慢慢才好起来,不再对环境敏感多疑。

直到看到书上写的知识我才明白,当自己身体状况差的时候,身体会自发地感受到自己的不安全情况,也会分泌更多的皮质醇应激,进而更为警惕周围的环境。

有的女孩子在生理期间也是如此,因为营养元素大量流失,她们的身体状况下降,潜意识里发出“我受伤了”的信号,大大提高了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含量,进而释放出体内储存的能量,促进恢复。

这些生理反应会导致她们对周围更为敏感多疑,进而有更多的攻击性。而由这些情况造成的对环境和他人的厌恶都是可以通过锻炼来规避的。

锻炼能够促进我们的身体释放血清素和内啡肽等物质。运动时,大脑感知到身体的疲劳就会开始释放这些物质,减少身体的疲劳感,促进身体恢复平静。

同时,这些兴奋类激素也能够帮助我们消除各种紧张和不安。足够的锻炼可以大大减少不健康引起的过度敏感和紧张。

另外,当发现自己的不友好时,一定要提前干预。嘴巴没说什么,但是身体总是很诚实。我们的情绪有70%以上可以通过身体传达。即使我们隐藏对一个人的讨厌,但是对方还是会很轻易地感受到你的不友好。

情绪会随着互动反馈。当对方察觉到你的不友好之后,往往也会反馈以不友好。所以,如果想要忍住不愉快的情绪,也请记得控制自己的身体语言,尽量放轻松,自然些,减少刻意——想让对方减少敌意的前提是:你也减少敌对。

还有,当自己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在编程对方的语言和行为时会有更多的主观成分,当出现“可疑的信息”时,往往会自发脑补验证它:“我就知道他不怀好意,我就知道他是这种人。”

实际上,对方的行为并没有针对性,但是却被我们的大脑自发定义为针对我们的,进而做出负面反馈,以牙还牙。结果自然是双方的恶意越来越多。

所以,当自己对一个人有所厌恶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干预自己的行为,减少恶意和扭曲。

模糊的边界——如何放下自己的执念

可能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感觉明明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当自己真正得到之后,发现他/她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完美,自己也并不是真的那么喜欢。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一个人为什么会放不下自己的执念呢?

1.认知闭合的需求

人天生就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一些已完成的东西,是因为想要完成的动机得到了满足。如果工作还未完成,这个动机便会使我们对此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安心去做下一件事情。

比如,我们会在外出开房的时候记得自己的房间号,但是一旦离开就很快忘记。还有,你在玩游戏时,即使当你妈喊你全名吃饭的时候,你还是会说:玩完这局我就来。

2.沉没成本的干扰

另外,人们想要放下自己的执念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是否有益,而且还要看过去是否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如果我们曾经投入过,那么我们就会对这件事情更有执念。

人对“获得”和“失去”是有两个心理账户的。大脑对损失和恐惧有着更加敏感的反应,知道自己一旦放弃和失去,那么就会带来恐惧和损失。所以,大脑会对自己的付出特别敏感。

一些人之所以赌博赌得倾家荡产也是这个原因,总想着赢回来。一些情侣分手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为什么还要离开我?

3.自尊心引发的逆反心理

还有,人天生就是逆反动物。参与稀缺竞争,会带来强烈的刺激性。我们会因为受拒绝而感觉自尊心受损(丢脸),我们去做一件事情,可能后来的目的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更多是为了挽回面子,这也是心理学上的“受挫——攻击”理论。

因为受挫被拒绝是会带来攻击行为的,有的人的攻击性较为温和,就会表现为更加进取和努力。有的攻击性较为激进,就会产生暴力行为。电视剧的桥段怎么演来着?霸道总裁遇到一个敢于反对自己的人,为了让她服从和认同,自己想方设法在她面前表现自己。

4.对确定性的追求

神秘感会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敬畏,我们对神秘的事物也会有更多的崇拜。一旦一些人或事能给我们足够的确定性,那么我们就会减少对他们的尊重和执念,就像我们现在知道了风雨的形成原因,我们也就不会再相信“风神雨神”。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对亲人表现出更多不满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是确定的,我们知道是安全的,得罪的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而陌生人则是一种不确定和得罪有风险的,谁也不知道他们会给我们造成多少伤害。

表现在执念上,我们对一些人之所以恋恋不舍,是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轻度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感觉到神秘,感觉到很有吸引力。当对方一言不发时,会让人焦躁地想知道对方内心在想什么。

我们会一直处于猜想之中,越陷越深。对方的一举一动我们都认为有其含义。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模糊这种情绪的界限,因此念念不忘。

讲完了我们为什么会有执念,大家可以根据上面的分析自己去想想办法,我在这里也提供一些我的经验。

1.完成未完成的事

完成一件事情是放下执念的较好办法。我们看电视经常会有这么一幕:垂死的人憋着一口气,等一个人来说最后一句话。然后才离开。其实比起抗日神剧,这不算扯,而是认知闭合的需求带来的力量确实非常强大。

所以,如果说那件事情是能够实现的,那么就尽可能去做吧。比如,向喜欢的人表白,失败了也当作完成了(当然,也可能引发受挫——攻击)。

2.反问自己的本意

沉没成本到底是放弃还是不放弃,其实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一件事。放弃了可能导致浪费,继续坚持可能造成更多的损失。就像追女孩追个千辛万苦,还是不能俘获芳心。想放弃,觉得自己再坚持一下可能对方会同意的,但是又觉得貌似永远不可能。

但是一些事情比较确定,那就是对事物的认知态度——自己是真的喜欢,还是因为舍不得沉没成本?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一半,觉得不好看,那么就离开吧。

这样自己也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舍不得,否则是错上加错。同样,对一个人已经感觉不到温存了,也就不要再勉强自己和欺骗自己了。

3.减少距离带来的美化

我们会因为距离感带来对对方的尊重和喜欢。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放不下一些人和事,是因为这种距离感,让我们过度美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我们父母口中“隔壁家的孩子”。

比如我们的“上一届学生”总是很厉害。这都是距离感带来的不正确认知。只是这样的距离感让自己看不到,从而美化了未知的和未得到的人或事,让人更加迷恋。

每个人,每件事物,都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直到自己接近他的时候,你可能才会发现:他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美好。

4.接纳心中的念想

我们越是排斥一件事情,那么它就会越是影响我们。就像那句“不要去想大象”,反而让我们脑子里满满的都是大象。所以,尽量不要去排斥自己的执念。

如果心中有这样的执念,不要一直希望能够忘记,而是尽可能让自己顺着去思考,引导自己慢慢走出来。这样也不会引发“受挫——逆反”机制。让自己更加容易放下执念。你会发现,当自己不去排斥,接受自己放不下的事实时,反而会让自己真正放下。

干掉偷懒——合作过程中如何减少推诿带来的矛盾

合作是常见的群体行为。蚂蚁通过合作,构筑蚁巢并且维持群体的存活;植物通过合作固土保水,组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人类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又一个建筑奇迹。

大卫·德斯迪诺(David De Steno)在《信任的假象》中写道,从进化的角度看,我们之所以会信任别人,与别人展开合作,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必须假借外界的力量,达到各自的目标。

当然,大卫·德斯迪诺的解释方向相对偏现实和功利,他并没有很好地发现,生活中也存在非常多的利他型合作。不过,总体来说,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因为自身能力问题,对外界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单个个体发展能够到达的高度限制也越来越大。

合作能够让专业的人完成专业的事情,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但是,与别人合作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存在“社会惰化”的现象。

法国的一个工程师林格曼(Ringelman)做了一个实验。他要求被试者分别在单独的与不同规模的群体等情境下来拉绳子,同时用电瓶秤来测量他们的拉力。

结果发现,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每个被试者平均使出的拉力呈下降状态。个人拉绳子时平均出力63公斤;3个人的群体拉时,每个人平均出力是53.5公斤;而8人群体时,平均拉力不到个人拉时的一半,平均拉力只有31公斤。

而心理学家斯密斯(H.Smith)在1976年的一个研究中发现,前苏联集体农民们每天要农作的耕地不固定,他们对任何一块土地都没有直接的责任。但是农民被允许有一块很小的私人耕地,而这块占全部耕地1%的私人耕地的产出却占前苏联农场产出的27%。

也就是说,当人们处于一个集体中,并且感受不到对这个群体的责任时,人们的积极性会下降,并且产生怠惰心理,并没有尽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再差一点的情况就是工作任务互相推诿,最后拖到那个老实人去做。

那么,当我们需要别人的合作并且希望别人能够尽心些,我们该如何做比较好呢?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明确工作责任,减少责任的寻租空间。当我们在进行任务分工的时候,需要确认每个人分配到的任务,避免交叉和重复。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Williams)等人发现,可以通过“个体产出可识别化”的方式减少社会惰化现象。他通过对大学游泳队的队内接力赛的观察发现,当有人监控大家并且单独报出每个人所用的时间时,那么整体游泳的速度会随之提高。

当人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益情况会被识别到时,他们想要搭“群体便车”时,就会多一层顾虑——社会评价。我以前的领导在催进度时,经常会留言“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提交了报告,希望未提交的成员尽快提交”,未提交报告的成员因担心自己成为拖后腿的人,会尽快提交。

减少“社会惰化”的另一个办法则是,增加群体的凝聚力。很多管理研究者强调建设企业文化对效率的重要性,因为当人们感受到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且认同时,人们就会提高自己的积极性。

尤其是合作对象是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人时,群体合作的效率更可能超过个体总和,比如说以色列的集体农场的总产量就比个体农场的产量高。

如果想要跟别人更好地合作,提高合作效率,避免带来矛盾,我们就需要建设良好的内部关系,并且尽可能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这样也可以大大减少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推诿和矛盾。

看得见的影响——如何减少我们的负面情绪

解决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到源头,就像头疼的诱因有很多,疲惫感的诱因也是如此,无一通法而解全之。所以,如果想要减少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干扰,我们就需要先找到让我们沉浸于负面情绪中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