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加一战背后的角力
百年前的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遇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日前欧洲举行了一系列活动,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对于中国而言,似乎与一战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在那段时间,列强在中国的博弈片刻没有停息。
中国不参战反惹列强抱怨
一战在欧洲爆发时,中国正处于袁世凯统治之下。当时他的夙愿是登基称帝,而非参加一战。然而随着战争范围不断扩大,中国也开始受到波及,虎视眈眈的日本迅速制订进攻德国租借地胶州湾的作战方案。1914年8月3日,袁世凯请求美国遏制日本,不要在包括胶州湾在内的中国领土和领海展开军事行动。6日,中国外交总长孙宝琦向日美提出,中日美共同劝告欧洲参战国,限制战局,缩小战祸,维护东亚和平,但该建议被日本断然拒绝。同一天,中国政府宣布中立,不参与欧洲战事。
当时中国政府内部曾秘密讨论过趁德国无暇东顾之机收回青岛。袁世凯的亲信梁士诒建议说,应该尽快同英国签署条约,并与德国使节磋商,另一方面再派军队围困青岛,两方面下手逼迫德国交还青岛,也使日本措手不及。但袁世凯却决心恪守中立。他认为,中国既然已经宣布中立,派兵夺回青岛会造成国际纠纷,而且将使日本猜忌中国。中国就这样第一次错过了参战收复国土的良机。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回忆说,袁世凯后来表示,他曾策划攻取青岛,但几名受德国影响或曾在德国深造的将军反对对德宣战,认为德国是中国的朋友。不过莫理循认为,袁世凯当时对军队有很强的控制力,不参战还是袁世凯自己的决定。
在袁世凯不作为的情况下,日本于8月15日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把胶州湾租借地让给日本,限期23日正午前答复。面对日本即将出兵,袁世凯召开紧急会议。外交部参事顾维钧表示,中国已经尽了中立国的责任,因此中国完全有理由抵抗日本侵略。接着,袁世凯征求陆军总长段祺瑞的意见,段祺瑞回答道,鉴于武器弹药不足,军队只能维持48个小时的作战,48小时之后作战将十分困难。由于中日力量对比悬殊,袁世凯只好下令划出战区,供日德两国交战,以保持中国的中立。日本对德宣战之后,短短数月之内便占领胶东等地。随后日本野心膨胀,打算把中国变成殖民地。1915年1月18日,日本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直接提出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从1914年一战爆发至1917年初,中国政府曾数次动过参战的念头,但日本担心中国参战后对它不利,所以极力阻挠。这一时期,中国一直处于左右为难之中,招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方怨恨:德国抗议中国不严守中立,协约国又指责中国继续向德国支付庚子赔款。这种状态使日本得以从中渔利,借助协约国支持进一步损害中国的主权。
美日态度来回变更
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中去世后,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但实权掌握在段祺瑞手中。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成了北洋政府内参战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欧洲战事如果持续下去,美国必定会参战,因此中国应当有所准备。西方出版的一战书籍称,1916年到1917年,一战在欧洲达到关键时刻,段祺瑞把这看成是一个机会,可以通过对德宣战,使中国得到欧洲列强和美国的欢心。他还希望中国参加一战获胜后能获得国际威望。为研究参战可行性,段祺瑞在国务院(他于1916年出任国务总理)开辟西花厅,约见各方人士,商讨参战事宜。与此同时,段祺瑞还同协约国秘密接触。1916年10月,他开始和英国密商中国参加一战。德国档案显示,1916年底,段祺瑞已经明确表示要投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宣战。但此时,尽管段祺瑞被认为是亲日派,日本对是否允许中国参战的态度仍不明朗。直至1917年初,日本相继同四大协约国——英国、俄国、法国和意大利达成5国谅解,得到由它继承德国在山东特权的保证之后,日本才同意中国参战。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宣布同德国断交,并劝说其他中立国采取一致行动。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随即通知中国政府,希望中国同美国展开一致行动。芮恩施会晤黎元洪和段祺瑞,表明中国参战的好处,还自行做出了向中国提供援助的保证。这进一步增强了段祺瑞对德宣战的决心。2月9日,中国正式向德国提出外交抗议,表明断交打算。这时,日本对中国参战的态度开始积极起来,日本政府意识到,如果听任美国把中国拉入协约国,会使中国更倾向美国。2月23日,日本首相寺内正毅的私人幕僚西原龟三前往中国,极力敦促中国对德国进一步断交和宣战。
然而不久后美国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对中国参战反而变得消极起来。原来美国始终担心日本独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既然中国参战也无法避免日本独占山东权益,华盛顿就主张中国暂时不要参战。同时美国政府也不愿意对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做出任何保证。3月5日,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同英国驻华代理公使艾斯顿举行会谈,转达美国国务院的对华新政策,主张中国政府发出对德抗议就已足够,不必再断交和宣战。如果中国参战,将影响其对欧洲战场的劳工供应,而中国军队赴欧参战可能性很小,美国希望与英国一道阻止中国参战。但英国此时已同日本达成一致,不仅不反对中国参战,还诱惑中国说,中国宣战后可以立即获得经济利益,不用再支付给德国的庚子赔款和德国贷款利息。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贝尔福指示艾斯顿向芮恩施说明,英国欢迎中国参加协约国对德宣战。此时,情况变成段祺瑞在日本和英国支持下极力主战,黎元洪则赞同美国的意见反对中国参战。
因是否对德宣战问题,府院之争(指黎元洪和段祺瑞之争)日趋激烈。黎元洪于5月21日宣布解除段祺瑞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拒不承认免职令,策动安徽、奉天等多个省份宣布独立,引发著名的“辫子军”张勋复辟事件。此后,黎元洪辞去总统职位,总理仍由段祺瑞担任。从政坛清除掉黎元洪等反对派之后,对德宣战再无阻碍,8月14日,中国正式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
名为参战,实为内战
中国参战后,协约国并未要求中国派兵赴欧洲作战,但对德奥宣战给段祺瑞编练军队提供契机。1917年12月,段祺瑞出任参战督办,向日本借款编练参战军。参战军共3个师,由日本提供军火和教官,这支参战军堪称“日械师”。当时西方认为,段祺瑞打着参战军要参加一战的幌子,事实上打算用于统一中国南方。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时,参战军已达到3个师又4个旅的规模,该军后改名为边防军。段祺瑞的晥系军阀准备把这支精锐之师用于国内战争,但之后随着外蒙局势恶化,北洋政府派遣其中一部奔赴外蒙维持秩序。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没有派兵到欧洲作战,但战时中国向欧洲输送了14万劳工,这群中国人远涉重洋来到战火纷飞的欧洲,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