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tyle of Life
每一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人生风格。
观人如观树……
因此,我们应该观察人与特定环境之间的关系。
看看山谷里的松树,就会发现它们和长在山顶上的松树不一样。树种相同,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形态。山顶上的树表现出来的姿态,和山谷里长成的树不同。一棵树的生命形态,就是这棵树的个性,是这棵树在所处环境中表达自我、塑造自我的结果。你若能仔细观察在非常态环境中成长的树木,就能理解每一棵树自有其生命模式,而非仅是机械式地因应环境而已。
人也跟树一样,应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观察每个人的人生风格。身为心理学家的我们,主要任务就是分析个体人生风格与既有环境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因为心会随境而转。处于顺境的人,旁人很难看清楚他的人生风格。但是,一旦他进入了全然陌生的新环境,肯定会面临困难;这时,人生风格就会清楚显明。基本上,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家,即使在某人一帆风顺之时,也能看穿他的人生风格;而对一般人而言,只要某人处于不利或艰难的环境之中,便能看清楚他具有何种人生风格。
人生不是一场游戏,永远不乏难题。人生在世,总有许多时候必须面临重重困难的考验。我们要研究的对象是各个遭遇困难的个案,设法找出他们有难时会做出什么不同于平常的行为、展现出哪一些特质。就像之前提过的,人生风格是一个统一体,而型塑人生风格的正是人们早年生活所遭遇的困境,以及为了特定目标所做的努力。
然而,我们比较有兴趣的并非过往,而是未来;想彻底了解一个人的未来,就必须先了解他的人生风格。即使已经挖掘出决定个人行为的本能、刺激、驱动力等因素,也无法预测他将来必然会如何。有些心理学家的确试过要归纳当事人的本能、印象、创伤来得出结论,但进一步检视就会发现,利用上述要素就得出结论,而且假定的前提是一个人的人生风格永远一致;因此不论有哪些刺激,其作用都只是在保全与巩固人生风格而已。
人生风格这个概念,和前三讲的讨论有多密切呢?我们已经知道,有生理缺陷的人,面对困境时会惴惴不安,因而萌生出自卑感,或者饱受自卑情结之苦。但我们也很清楚,人类无法长期什么都不做、仅是咬牙忍受痛苦而已;自卑感会驱使我们有所行动,立下目标。长久以来,个体心理学将这种为了达成人生目标的一致性行动称为“人生规划”(a plan of life),但这个词汇有时会误导学生,现在统一改为“人生风格”(a style of life).
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风格,有时光是和某个人谈话并问他问题,就能预测那个人的未来。这就好比观众看到舞台剧的最后一幕,一切谜题都解开了。我们之所以能透过上述方式进行预测,是因为我们知道人生包含哪些阶段、困难与疑问。因此,透过累积经验与已知的事实,我们就能推断一些孩子未来的发展,像是选择孤立自己、老是要人帮忙、被宠坏,以及在新情境中踌躇不前的孩子。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靠他人拉一把,那会怎么样?他可能会犹豫不决、停滞不前,也可能干脆逃避问题而不设法解决。我们很清楚他会做出哪些行为,因为同样的事早已发生无数次了。他并不想独自面对,只想依赖他人。他只想逃离人生重大问题,净做些毫无意义的事,却不想为了有意义的事付出努力。他对社会毫无兴趣,最后不是变成问题儿童、精神病患、罪犯,就是使出最终手段——亲手终结自己的生命。比起以往,现在我们更能了解这一切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
譬如说,现在我们已经明白,在检视一个人的人生风格时,我们可以利用正常人的人生风格作为衡量基准,将社会适应良好的人当作标准,据此衡量与正常人不同的异类。
论述至此,先清楚定义“何谓正常的人生风格”,并解释“如何以正常为基础来理解错误和特殊异类”,应该会对读者很有帮助。但在讨论之前,有一点必须厘清:个体心理学进行这类研究时并不会把人加以分类。我们不会去想某个人属于哪一类,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风格。就好比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同样的,我们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个世界如此丰富多元,到处都有刺激、本能与错误,因此,绝不可能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所以说,如果真要分类,也仅是将类别当作一种智性工具(intellectual device),目的在于更了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假设有一种智性分类法,将人分为数种类型,研究不同类型的特殊性,以做出更精准的判断。然而,当我们这么做时,并不会只使用同一种分类;而是会用最能凸显特别相似性的分类。人们向来认真看待所谓的类型和分类,一旦把某个人归为某一类,就很难再将他纳入其他类别了。
以下举个具体例子来帮助大家了解。当我们说A先生属于“社会调适不良”类型时,指的是他过着贫乏枯燥的人生,对社会丝毫不感兴趣。这是分类法的一种,也可说是最重要的一种。但请再仔细考虑一下,如果A先生对社会的兴趣都集中在视觉方面(即使社会兴趣很少也无妨)呢?再假设有一位B先生,他对社会的兴趣几乎都是以口语为主。两相对照之下,A和B两人大不相同,但都算是社会适应不良的人,都很难与身边的人建立关系。因此,如果我们不了解“类型”只是一种权宜的抽象概念,类型分类法很可能变成引发混淆的源头。
现在再回来谈正常人——这类人是我们用来衡量异类的标准。正常人,指的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个体,过着调适得宜的生活模式,不论他们有无意愿,社会都会因为正常人的努力而获益。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正常人还具备足够的精力和勇气,能积极面对问题和困境。上述两类特质恰好是精神病患所缺乏的[1]:精神病患无法适应社会,心理也调适不当,无法因应日常生活所需。我们可以用一个实际个案来说明:有一名30岁的男子总在最后关头选择逃避,而不去设法解决问题。他对朋友的疑心很重,每段友谊都无法长久。也因为他不信任朋友,导致对方在这段友谊关系中总是处于紧张状态,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我们可以清楚看出,虽然那名男子有许多泛泛之交,但实际上一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他不热衷交友,也不谙经营友谊。事实上,他根本就不想融入社会,在别人面前总是沉默不语;对此他的解释是,跟别人相处时他都没有什么想法,因此没什么好说的。
此外,这个男子很怕生,说话时常会脸红。只要他能克服怕羞这一点,就能好好讲话。他真正需要的是有人能针对这方面提供协助,但不要给予批评。当然,因为个性怕生,他无法好好沟通表达,邻居都不太喜欢他。他自己也感觉到了,所以变得更讨厌开口说话。我们或许可以说,他培养出来的人生风格,是希望当他与人接触时,别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
继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技巧之后,接着来谈谈他工作上的问题。这个个案总担心工作会失败,因此夜以继日地做研究。他不但过劳,精神也过于紧绷,最后因压力太大,干脆辞职。
如果我们比较个案解决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的方法,就会发现他总是处于极度紧绷的状态。这也显示出他的自卑感相当严重。他低估了自己不说,还认为其他人与新情境都对他不利。他的处境仿佛是一个身陷敌营、四面楚歌的人。
现在我们已有足够的信息,可以勾画此人的人生风格了。我们看到他很想前进,但又因害怕失败而裹足不前,好比如临深渊一般,战战兢兢,一直处于绷紧神经的状态。只有在特殊条件之下,他才会迈步向前走,但一般情况下,他都宁可选择待在家里,不和他人打交道。
此人所遭遇的第三个问题,也是多数人都没准备好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爱情。对于异性接触,他表现得很迟疑。他想谈恋爱,也想结婚,但因为强烈的自卑感,导致他根本不敢放眼未来。不论爱情或婚姻,都是他想做却做不到的。综观他的行为与态度,可用一句话作结:“没错……但是……”我们看到他爱上一个又一个女孩。而这种情形在精神病患身上很常见,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认为“两个女孩(的压力)比一个女孩少多了”。有时候,这一点可用以解释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成因。
现在来谈一谈形成这种人生风格的理由。别忘了,个体心理学的任务是分析特定人生风格背后的理由。这名男子在四五岁时就形成了这样的人生风格。当时发生的悲剧型塑了他这个人,而我们的任务便是挖掘出悲剧的真相。我们发现,某件事使得他对其他人失去兴趣,并让他萌生“人生本是大难题”的想法,因此不要继续向前迈进比较好,省得必须面对接踵而来的逆境。结果,他变得凡事小心翼翼、举棋不定,更成为一个老是逃避的人。
有件事一定要提,这名个案在家中排行老大。前面已谈过身为老大所代表的重大意义:老大有一段时间是家庭的中心,但更为受宠的弟妹会取代他们的地位,让他们光环尽褪,进而引发极为严重的问题。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很怕生、畏惧向前迈进,探究原因后往往会发现,那人的身边还有另一个人更受疼爱。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案例的问题成因何在。
多半时候,我们只需要问病患一个问题即可:你在家中排行老几?从中我们就可以得到所有必要信息。我们也可以选择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请个案回想早期记忆(old remembrances,又译早年回忆);这个方法将于下一讲进一步讨论。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因为这些记忆(或称早期的画面),是培养出早期人生风格、即我们称之为人生原型的一环。当一个人谈起早期记忆时,旁人就能从中找出他人生原型的真实部分。人在回首过去时,都会记得某些重要的事,而停留在记忆里的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事。有些心理学学派却反其道而行。他们认为,被人遗忘的才是最重要的事。不过,这两个想法之间并无太大差异。一个人或许可以说出他意识里的记忆,却不知道这些记忆代表什么意义,也看不出来记忆和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无论强调的是意识记忆(conscious memory)被隐藏或遗忘所代表的意义,还是被遗忘的记忆最为重要,最终的结果都一样。
只要些许对于早期记忆的说法,就能带来莫大启示。因此,前例的个案或许会说起小时候妈妈带他和弟弟上市场的事。光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发掘出他的人生风格。他说到了自己和弟弟,可想而知,弟弟对他来说一定很重要。若是继续引导他说下去,你可能会听到这段故事:去市场那天下雨了,妈妈本来把我抱在怀里,但后来看到弟弟,就把我放下来,去抱弟弟。我们可以据此勾勒出他的人生风格:他总是预期有别人比他更得人疼。我们也可以理解他为何在公开场合就是无法好好说话,因为他总是在寻找并担心是否有人比他更受欢迎。这个关系也可以应用到友谊上。他总是认为朋友喜欢的是别人,因此他根本交不到任何真心好友。他一直很多疑,不断针对小事情找碴,因而妨碍了友谊的延续。
我们同时也发现,他所经历的悲剧阻碍了他培养社会兴趣。他想起的是“妈妈把弟弟抱在怀里”,这揭示了他觉得妈妈关心的是弟弟而不是自己。他觉得弟弟比较得人疼,并一再想办法印证自己的想法。他相信自己绝对错不了,因此永远处在紧张状态;他的人生是一场巨大的困境,总得和另一个更受宠的人相抗衡,在竞争的环境中努力追求成就。
这位多疑男子想解决困境,最快的方法就是完全孤立自己,不与他人接触。这样一来,他就会像地球表面上仅存的最后一个人类一样,无须与人竞争。有时候,这样的小孩会幻想全世界都毁灭了,只有自己存活下来,这样就不会有人比他更得人疼了。看得出来,秉持这种想法的人其实很努力抓住任何可以拯救自己的机会。但是,他并没有遵循逻辑、常识或事实,反而变得疑神疑鬼。他活在一个限制重重的世界里,私心只想逃避。他切断与任何人的关系,对他人毫不感兴趣。但我们不应责备他,因为我们知道他其实不正常。
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这样的人像那些社会适应良好的人一样,培养出必要的社会兴趣。该怎么做呢?以他们成长的条件来说,最大的难题是他们一直太紧张,而且不断设法证明自己的成见千真万确。因此,除非我们能先让他们放弃先入为主的想法,借此深入他们的人格,才有可能改变他们的思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应用某种特定的方法与技巧。而最理想的状况是,提供建议的人(adviser)不可与个案过从甚密,也不可投入太多兴趣。一旦某人过度热衷研究某个病例,他的研究会变成是出于个人兴趣,而非以病患的利益为优先,而病患也一定会注意到这一点,心生疑虑。
减轻患者的自卑感至关重要。自卑感是无法根除的,事实上也无须根除,因为自卑感可以成为有益的基石,让人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茁壮。我们必须做的是改变患者的目标。事实证明,如果身边有人更受欢迎,这位个案的人生目标就会变成逃避。此时,我们就必须要改变这些想法衍生出的情结。我们必须向他证明他低估了自己,借此减轻他的自卑感。我们可以让他了解他的行事作风造成哪些问题,让他明白自己太过紧张,好比站在万丈深谷之前或活在敌国境内,永远将自己置于险境。我们也应明确指出他害怕别人更受欢迎的心态;正是因为这股恐惧,害得他无法表现出最好的自己,也使得他无法自然地在人前留下好印象。
如果这个人可以在社交场合中当个称职的主人,时时关心朋友们,使得宾主尽欢的话,就会大有进步。但我们心知肚明,他在一般的社交场合里很不自在,也没有任何想法,只会说:“这些笨蛋,他们根本不喜欢我,也引不起我的兴趣。”
这种人的问题,在于他们无法理解情境,因为他们有的是私人道理,而非常识。正如之前提过的,他们总是如临大敌,过着孤狼般的生活。以人生来说,这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异常状态(abnormality)。
自卑感无法根除,事实上也无须根除,因为自卑感可以成为有益的基石,让人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茁壮。
* * *
It cannot be extirpated altogether,and in fact we do not want to extirpate it because a feeling of inferiority can serve as a useful foundation on which to build.
且让我们来看另一个具体的个案:个案是一名饱受忧郁症折磨的男性。忧郁症极为常见,而且是可以治愈的。一个人会不会罹患忧郁症,在其人生早期阶段就可见端倪。事实上根据发现,有许多孩子在接触新情境时都会出现忧郁症的征兆。我们接着要谈的这名忧郁症患者,大概有十次发病的纪录,每次都在他换新职务时发作;然而,只要他一直守着旧岗位,表现就近乎正常。不过,他不愿融入社会,一心只想支配他人。他也没有朋友,到了五十岁还是王老五。
为了研究他的人生风格,我们先来观察他的童年。他小时候一向敏感,爱与人争论,总是借由强调自己的痛苦和弱点来控制兄姐。有一天,哥哥、姐姐跟他三人在长椅上玩耍,他把另两人都推下了椅子。阿姨责备他时,他却说:“你骂我!我的人生都被你毁了!”当时,他不过才四五岁。
这就是他的人生风格:总是想要控制别人,总是诉说自己的弱点,并抱怨生活很痛苦。这样的特质导致他罹患了忧郁症;而忧郁症本身就是一种软弱的表现。每位忧郁症患者讲的话都差不多,像是:“我的人生毁了,我什么都没了。”他们小时候大多被宠坏了,如今不再受宠,因而影响了人生风格。
人在回应情境时,跟动物一样。面对相同情境时,不同种类的动物,如野兔、野狼、老虎等,做出的反应截然不同。所以,不同的人,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有人做了以下实验:将3个不同类型的男孩带到狮笼前面,观察他们第一次看到凶猛雄狮时,会有哪些反应。第一个男孩转过身说:“我们回家吧!”第二个男孩说:“太棒了!”他想表现得很勇敢,说话时却不断发抖,其实是个胆小鬼。第三个男孩则说:“我可以对它吐口水吗?”三个人的反应迥异,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相同的情境。而且我们也观察到一点,大部分的人都会感到害怕。
这股怯懦如果表现在社交情境中,便是引发适应不良最常见的理由之一。有一个出身上流家庭的男子,从没想过要靠自己努力,一心只想依赖他人。他老是一副软弱无用的样子,当然也找不到好工作。家道中落后,其他兄弟开始逼他,对他叫嚣:“你这么笨,什么工作都找不到,而且什么都不会。”所以,他开始酗酒,几个月后变成了酒鬼,在疗养院住了两年。戒酒治疗对他有帮助,却无法彻底解决他的问题,因为后来他在毫无准备之下再度回归社会。尽管他是名门之后,却只找得到体力劳动的工作。很快地,他开始出现幻觉,总觉得有人在嘲笑他,害得他无法工作。他最初是因为酗酒而无法工作,后来则是出现幻觉之故。这个个案让我们了解到一点:只让酒鬼戒酒并不能治本,最适当的治疗是找出他的人生风格并加以修正。
调查后发现,这名男子过去也是被宠坏的小孩,总是等人伸出援手。他从没做好独立的准备,导致最后落得这般下场。因此,我们必须训练每一个小孩独立,而让孩子独立的不二法门正是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人生风格有何错误。如果上述男子孩提时受过训练而能自立的话,长大后就不会在兄弟姐妹面前抬不起头了。
* * *
【注释】
[1] 编注:这里的精神病患,英文为psychopathic,表示行为冲动、缺乏正常良好的判断力或不能理解他人行为的人。
想彻底了解一个人的未来,就必须先了解他的人生风格。
* * *
An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 person's future we must understand his style of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