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历法典 »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历法典全文在线阅读

第一百三十六卷

关灯直达底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曆法典

 第一百三十六卷目錄

 數目部彙考八

  七類

  八類

曆法典第一百三十六卷

數目部彙考八

七類          小學紺珠

七政又曰:《七曜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日。」

「月五星七者,運行於天」 ,有遲,有速,有順,有

逆,猶人君之有政事也 。《後漢歷志》:日月五緯,各有終原,而七元生焉。《史記律書》云「七正」

「七政」《尚書大傳》,「天地、人四時。」

《北斗七星》,天樞,天日,秦璇,地月,楚璣,人火梁。

權時土吳玉,衡音水燕開陽律木趙搖。

光星《金齊 天官書注》:「一至四為魁,五至七為杓,其二陰星不見。」 魁衡杓謂之斗綱。如建寅之月,昏則杓指寅,夜半衡指寅,平旦魁指寅,他月倣此。

《七襄詩》「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經星一晝,一夜左旋。」

一周而有餘,終日之間,自卯至酉,當更七次 襄駕也。

琴「七絃,五絃象五行。大絃為君,小絃為臣文王武。」

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宮商角徵羽,

少宮少商

七音七律《左傳注》:「周武王伐紂,自午及子,凡七日。」

王因此以數合之,以聲昭之,故以七同其數,以律和其聲,謂之七音 。《國語》注:七律,黃鐘為宮,太蔟為商,姑洗為角,林鐘為徵,南呂為羽。

應鐘為變宮,蕤賓為變徵。唐祖孝孫七音:一、宮二、商三、角四、變徵五、徵六、羽七。

變宮

七始黃鐘,林鐘太蔟,天地人之始姑洗。

蕤賓南呂應鐘,春夏秋冬之始。《漢律志》書。

曰:「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七始,詠以出內。五言七者,天地四時,人之始也。」 《樂志》,《安世房中歌》曰:「七始華始,肅倡和聲。」

七日來復程子《易傳》。「姤陽之始消也。」七變而成復。

《易》本義自「五月姤」 而一陰始生,至此七爻而一。

陽來《復 》《姤》午一陰《坤》初六《遯》未《否》申《觀》

酉剝戌坤亥復子,一陽《乾》,初九 復七日。

《來復》:陽言日臨,至于八月有凶;陰言月。

古法七品。《晉·律志》:「泰始十年,考古器挍今尺所挍。」

古法有七品:「一姑洗玉律,二小呂玉律,三西京銅望臬,四金錯望臬,五銅斛,六古錢。」

七、「《建武》銅尺。」

七、閏一章《朱文公書》說「日與天會」,而多五日九百。

四十分日之二百三十五為氣盈,月與日會而少五日。九百四十分日之五百九十二為朔虛,合氣盈,朔虛而閏生焉。十有九歲七閏,氣朔分齊,是為一章 。《太元》十九年七閏,天之償也。

《曆術》七篇。《大衍曆術》七篇。步中朔發斂步日。

躔步月離,步《軌漏》,步交會,步五星,

《七宗五代會要》:王仁裕曰:「三正合天地之美」,天地

人七宗,固陰陽之序。黃鐘為宮、為土,太蔟為商、為金,姑洗為角、為木,林鐘為徵、為火,南呂

為羽、為水,應鐘為變宮、為月,蕤賓為變徵、為日。

七澤:司馬相如《子虛賦》:「楚有七澤,其一曰雲夢。」 七國形勢,《史記》蘇秦說七國:「秦四塞之國,被山帶」

渭。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 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南有碣石、鴈門之饒 。趙西有常山。南有河漳。東有清河。北有燕國 韓。北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商阪之塞。東有宛穰、洧水。南有陘山 。魏南有鴻溝、陳,汝南、許郾、昆陽、召陵、舞陽、新都、新郪。東有淮、潁、煮棗、無胥。西有長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棗 。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 楚。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

七關,唐大中三年,吐蕃以七關歸于有司石門。

驛、藏木峽、《制勝》六。盤石峽。蕭

縣邑七等。唐《陸贄奏議》:「縣邑有七等之異,赤畿。」

望緊上中下

七國吳、楚、趙、膠西、濟南、菑川、膠東。

七教:《王制》:「司徒明七教,以興民德,父子、兄弟。」

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

七德,《國語富辰》云:「尊賢,明賢,庸勳,長老

愛親禮新親舊

七屬:《大戴禮文王官人篇》:「倫有七屬,國任貴卿。」

任正官任長學任師族任宗家《任主》。

先在賢

七族:「父之姓,姑之子,姊妹之子,女之子。」

母之姓。從子。妻父母。《史記索隱》。「張晏曰上。」

至曾祖,下至「曾孫。」

七等何休,《春秋》例州國氏人名字。

《子 胡氏傳》:「王朝公卿書官,大夫書字,上士、中士書名,下士書人。」

七情《禮運》,喜怒、哀、懼、愛、惡欲。

《七無》:無諾責,無財怨,無專利,無苟說,無。

「伐善無棄人,無蓄憾 。」 《文中子》仇璋謂薛收。

七體:《國語》。史伯曰:「正七體以役心。」注七竅也。目

為心視,耳為心聽,口為心談,鼻為心芳。

《七經》秦宓曰:「文翁遣相如東受《七經》,還教吏民易。」

《書 詩 三禮 春秋 劉敞七經小傳詩》

書 :《春秋 》《周禮 》《儀禮 》《禮記 》《論語》

七緯《後漢書》注,《易》 《書》 《詩》 《禮》 《樂》 《孝經》

《春秋 隋志》:《七經緯》三十六篇。《孝經緯》:《援神契》《鉤命決》。

七誥、《湯誥》《大誥》《康誥》《酒誥》《召誥》《洛誥》

康王之誥

七觀《尚書大傳》。孔子曰:「六誓可以觀義,五誥可」

「以觀仁」 ,《甫刑》可以觀誡,《洪範》可以觀度禹

貢可以觀事,《皋陶謨》可以觀治,《堯典》可以觀美。

春秋綱領七家:胡文定公《春秋傳》、孟子、《莊子》

董子。「文中子。」 「邵子。」 「張子。」 「程子。」

《七略》劉歆《總數書奏》。《七略輯略》《六藝》《略諸子》。

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

《七志》宋王儉撰,《唐書》馬懷素述。《續七志》經典諸

子文翰、軍書、陰陽、術藝 、圖譜、道佛附。

七錄。〈梁〉隋許善《心效七錄》更制《七林經典記傳》。

子:兵、文集、技術、佛、道。

《七書》,《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

繚子李靖問對

王言之制有七。《唐志》:「中書省冊書、制書、慰勞。」

《制書》《發敕》《敕旨》。《論事》《敕書》《敕牒》。

七業,大臣之義。「載乎業」者,《七命》訓對讚。

議誡諫

《潛虛七圖》氣體性名、行變解司。

馬文正公「元以準《易》,虛以擬元。」

《曾子》七篇。劉清之、子登集錄。內篇一,外篇雜篇。

各三

《莊子》七篇。《內篇》、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人》

「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 沈約《宋書》。

《論》「在昔中興,元風獨扇,為學窮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

七術鬼谷子《陰符七術威神法》,《五龍養志法》、「靈」

《龜》「實意法《騰蛇》」 ,「分威法伏熊」 ,「散勢法鷙鳥。」

《轉圓》法猛獸,損《兌》法靈蓍。

《女誡七章》: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

《曲從,和叔妹》:〈《後漢》班昭作。〉

七制《文中子續書》有《七制》,皆漢之賢君。高祖太

宗文帝,世宗,武帝,中宗,宣帝,世祖,光武。

顯宗明帝肅宗章帝

「作者七人」, 《論語》:「七人,皆逸民之賢者」,伯夷、 叔齊。

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

長沮桀溺荷蓧,丈人晨門,荷簣儀封。

人楚狂接輿

《張子》曰:「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

七輔《論語摘輔象》風后天老,「五聖知命。」

《窺紀地典》「力墨」 或作「牧。」

七友,《戰國策》:顏曰:「舜有七友。」雄陶,一作雒方。

回、續牙、《伯陽》《東不訾》、秦《不虛》《靈甫》。

湯「七佐」《鬻子》湯得七大夫,佐以治天下,慶誧伊。

尹湟里且,「東門虛,南門蠕,西門疵北。」

門側

七相班固《西都賦》:「七相五公。丞相車。千秋,長陵人。」

「《黃霸王商》,杜陵人。」 《韋賢平》,當魏相。

王嘉平陵人

建安七子魏文帝《典論論文》:「七子者,於學無所遺。」

「於辭無所假。」 孔融字文舉,陳琳字孔璋,王粲字仲宣,徐幹字偉長,阮瑀字元瑜,應瑒字

「德璉」 劉楨字公幹,建安獻帝年號。

《竹林七賢》,魏嘉平中,並居河內山陽,共為竹林之

遊號《竹林七賢》,阮籍嗣宗,嵇康叔夜,山濤巨源,劉伶伯倫,阮咸仲容,向秀子期,王戎。

濬沖袁宏作《竹林名士傳》。

「逸民」七人。〈後魏〉《通鑑》:「詔舉逸民盧元、崔綽、李靈。」

邢穎、高允、《游雅》《張偉》

《七愛文粹》:皮日休《七愛詩》:「房杜真相,李晟嘉。」

將,盧鴻《真隱》元。《德秀》《真吏》李白《真放》白。

居易真才

《七王》中興將韓世忠蘄劉光世鄜張俊循。

岳飛「鄂」 ,楊存中,《和》。吳玠,涪,吳璘信。

七從官元符三年,尚書從官除七人,謂之「快活差。」

除「韓忠彥、李清臣、黃履、陸佃、郭知章。」

曾肇龔京

《洛中七交》「歐陽永叔、張堯夫、汝士、尹師、魯洙。」

《楊子聰》、梅聖、《俞堯臣》《張太素》《王幾道》。

七姓十二國:晉、魯、衛、鄭、曹、滕。姬姓。

邾、小邾。曹姓。宋,子姓。齊,姜姓。莒,己姓。

杞。姒姓。薛。任姓。《左傳》襄十一年注云。「實十三國。」

鄭七穆鄭穆公十一子。子然二子。孔三族,己亡子。

羽不為卿,故唯言「七。穆 子罕、公子喜、子展、公孫舍之罕氏。子駟、公子騑、子西、公孫夏、駟氏。」

子國,公子發。子產,公孫僑。國氏。子良,公子。

《去疾》:伯有良霄。「良氏子良孫,子耳子子游,公子偃子大叔游吉,游氏子,游孫,子蟜子子豐。」

子石公孫段,豐氏子「印伯后。」 印段,印氏子。

印孫子張子 ,《左傳》襄二十六年:叔向曰:「鄭七穆罕氏,其後亡者也。子展儉而壹;罕、駟、國良、游、豐、印七人子孫並有才名,世任鄭國之政焉。」

鄭七子子展賦《草蟲》,伯有賦《鶉之賁賁》、子西

賦《黍苗》,子產賦《隰桑》,子大叔賦《野有蔓草》。

印段賦《蟋蟀》,公孫段賦《桑扈》。三十七年,鄭伯享趙武于垂隴,子展、伯有、子西、子產、子大叔、二子石從。趙孟曰:「七子從君,以寵武也。請皆賦,亦以觀七子之志。」

七貴:呂、霍、上官,王,趙、丁、傅, 潘岳。

《西征賦》:「窺七貴於漢廷,疇一姓之或在。」 注:「后,族也。」 庾亮曰:「西京七族。」

七姓:唐高宗詔「七姓十家不得自為昏。」後魏隴西。

《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范陽盧子遷》《盧》

澤。《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

晉趙郡李楷,先是後魏,太和中定「四海望族。」

以寶等為冠

七葉:梁王筠《與諸子書》:「吾門七葉,名德重光爵位。」

相繼,人人有集。王導洽珣,曇首僧虔。

揖筠 ,後漢應四子,有才名。至瑒,七世通顯。應奉至亨,五葉著作。應順子疊 ,疊生郴,郴生奉。

奉生劭。劭弟珣,珣子瑒、璩。

《七業》:晉劉毅有七子,各授一經,一子授太史公。一

子授《漢書》,一門之內,七業俱興。

殷民七族。《左傳》: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

氏、饑氏、終葵氏。七族:衛。

金張七葉珥貂。《左思詩》:「金張七葉珥漢貂。」張世安

子孫相繼,自宣元以來,為侍中、中常侍、諸曹、散騎、列校尉十餘人。《金日磾》世名忠孝,七世內侍七世自武至平,功名之世,唯有金氏、張氏。

《七龍》陸微兄弟七人號。「七龍」崔徵兄弟七人號。

七龍

《文中子》七世《文中子家傳》七世,皆有經濟之道,而

位不逢述,著《春秋義統》,元則述,《時變論》,煥述《五經決錄》,虯述《政大論》,彥述《政小論》,傑述

《皇極讜議隆述》《興衰要論》。

「七貴」隋牛弘為吏部尚書,威等參掌選事時人謂。

之《選》。《曹七貴》、牛弘、蘇威,宇文述,張瑾、虞

世基裴蘊裴矩

爭臣七人,《孝經》鄭氏注,三公,左輔,右弼前。

疑後丞

七校,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

射聲虎賁凡八校尉。胡騎不常置,故云「七。」

七學《韓文公表》:「七館、國子、太學、廣文四門。」

律書算

吏部七司:尚書左選,舊審官東院尚書右選,「舊」

審官西院侍郎左選舊流內銓侍郎右選、舊三班院,宋元豐五年,吏部分選有四,并司封

司勳考功為七司

七司馬南屯蒼龍,元武北屯朱爵東。

明朔平宮掖七門,每門七人。

七曹。〈北齊〉《三公府七曹法》,墨田《水鎧集》。

七德:《左傳》:「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

安民和眾豐財

「七事」《國語》,楚觀射父曰:「先王之祀,以七事天地。」

民四時之務

七教《家語》孔子曰:「七教者,治民之本,敬老 尊齒

《樂施》親賢,好德惡貪廉讓。

「七法」,《管子》「則象法化、決塞、心術計。」

《七賦楊子七》:「賦之所養,五穀桑麻。」

《文武七條》。《真宗》作「清心奉公。修德責實。」

《明察:勸課革弊》,《文臣修身守職》公平。

訓習簡閱、存恤威嚴武臣

《七福》:《漢賈誼諫》除盜鑄錢令,七福可致民不鑄錢。

黥罪不積,偽錢不蕃,民不相疑,采銅鑄作,反於耕田。輕重斂散,貨物必平,多少有制,用別貴賤。官富貴而末民困,制棄財則敵必壞。

七廟:《王制》:「三昭三穆,太祖之廟。」《書》:七世之

「廟可以觀德。」 《祭法》:「王立七廟。」 《穀梁傳》:「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 《禮器》云:「士一。」 《荀子》曰:「有天下者事七世。夏五廟;禹二昭二穆。殷六廟;契湯二昭二穆。周后稷、文王、武王親廟四。」 漢韋元成議:晉、宋、齊、梁皆立親廟。《周捨論》云:「晉、宋、齊、梁立七廟。」

七祀:司命:春中霤,季夏國門,秋國行,冬

泰厲:秋戶,春竈《夏祭法》:「諸侯五祀,曰公厲,無戶、竈;大夫三祀,曰族厲,門行。」

七郊後漢曹充議立七郊,天地五帝南郊。

《雒陽城》南,北郊。《雒陽城》北,五郊。雒陽四方中兆在未。

七萃《周穆王傳》:七萃之士萃,聚也,猶有七輿大夫 七軍。《通典》李靖兵法:「中軍左右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