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因限于字数,故着眼在大处,近代哲学几叙至黑格耳 [1] 而止,这是因为著者认为此后哲学不过是康德、黑格耳哲学之继续发挥,新的哲学体系尚未完成。故普通人对于空间上距离小的东西往往看得大些,实则对于时间上距离小的东西何独不然?历史却是求真的,不能以这种幻觉的大小为大小,所以本书便并不过分把现代放大,而对于古代,则期望还它一个真正大小了。这也就是本书之好像详于古而略于今处,但在著者是有用意的。
二、本书大致采自法人韦柏 [2] (A. Weber)《哲学史》(History of Philosophy),并参以他书而成。凡所引用,悉标出处。其未加注明者,即多系著者自己的见地;其未加引用符号者,即多系著者自己的辞藻。
三、所有外国人名、地名、书名,大部依商务出版之《标准汉译外国地名人名表》,除确系音译错误者外,不加更改。中国人对于译名常常缩短,实不敢苟同。凡此等处一律照词典中所注之音补足之,期能一见译名,即可略得原名之仿佛。
四、凡一般读者所不熟悉之人名、地名、书名,皆附注原文,甚或不止一次,以便读者检索原文西书。
五、年代以公元纪年为主,特有时附以中国年代,以便与中国文化演进相比较。或附或否,悉以其事关系整个文化史大小,或有无比较意义而定。
六、专门名词有加括号者,有时为醒目,有时为避免与上下文连读,有时表示其在某家哲学中有特别意义,读者读时自可了然。
七、书末附一简单书目,且略加按语,备读者循序探索,以求深入。书目以实用为主,倘所列各书一一读过,自然会跟着更有许多书要读的。至于本书草成时所实际参考者,均见注中,不另列。
八、文中附注亦有时系辨析哲学问题之某点,不止注明出处,其中抑或有值得思索者,读者幸勿跳过。
九、本书之成,费时不过月余,疏谬处必不甚少,深望贤达指正,不胜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