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要素有四点:教师、学生、课件和方法。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已经在这四个方面充分显现,通过影响学生和老师,会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结构乃至整个教育体制。从学生角度来看,互联网的多媒体特性将对人类的感性认识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逐步改变人们接受教育的形式,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教育功能。虚拟技术应用于教育与培训才刚刚开始,天文系的学生们已可以运用虚拟技术探访太阳系;地理系的学生不用冒生命危险就能感知珠穆朗玛峰的伟岸和马里亚纳海沟的深邃;历史系学生能亲历不同的历史事件甚至参与其中;英语系学生可以看到环球戏院第一次把莎士比亚戏剧搬上舞台的情景。网络教学的出现将对教育观念产生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将会大大拓宽,他们自己就可以通过检索数据库、专家教学系统自测自学,还可以通过国际联网向世界各所学校调阅资料。对教师来说,“教”的作用会弱化,“导”的作用会提升。对于“教”来说,老师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更多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例如,慕课(音译自“MOOC”,是英文Mass Open Online Coureses(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的简称)就能够让老师为更多学生提供帮助。慕课真正的突破发生在2011年秋的斯坦福大学。塞巴斯蒂安·史郎在网上开设了一门叫做“人工智能导论”的课程,课程一上网,就有16万人报名。很难想象如果只是通过传统教育,一名老师如何能为16万学生提供帮助。同时,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再也不仅仅是告诉学生知识而已,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去体验一种科学探索过程。科学探索过程还能培养学生分工合作、集体研究、协同创造精神。从教育方法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资讯的极大丰富,又为因材施教准备了条件: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方法、进度及目标。信息时代为提供适合个人的教育创造了条件。通过互联网,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而且这不仅仅是从形式上解决公平教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质量和效果上解决公平教育的问题。
技术的革命、现实的不满以及强烈的需求,互联网教育越来越成为化解当前教育问题的战略选择。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方式会发生巨大变化,人类的学习模式也有可能因此而改变。于是,互联网教育出现了掘金机会。有“互联网女皇”称号的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2014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指出,在科学技术的带动下,教育行业将迎来发展拐点。今天,美国教育费用昂贵,收效却不尽如人意。在线交易的出现,有望改善这一现状。互联网教育行业中,Duolingguo用户数已达到2500万,欧洲用户占30%,其次是南美、北美;Coursera用户数达到700万,北美、欧洲用户居首。
与互联网对其他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相比,它对教育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今天,百度的广告收入超过了中央电视台,2014年三大电信运营商手机短信完败微信,余额宝冲击着传统的金融业。而整个互联网教育的市场和传统面授市场相比,只有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的份额,在全球范围来看,也鲜有互联网教育的大咖扛起教育的大旗。在中国,互联网教育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目前的互联网教育的“玩法”和困局又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