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世家》载:“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古人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孔子五十六岁的时候到了卫国,居住一月有余,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坐一辆车,宦官雍渠陪侍车右,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上跟随,一行人大摇大摆地从街市上招摇走过。有感于这样的场景,孔子自言自语地感叹出了一句名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引以为丑,于是离开了卫国。
“招摇过市”这个成语指在街市上故意招摇,虚张声势,炫耀自己,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招摇”本来是一颗星星的名字。一颗星星的名字怎么会演变为炫耀、张扬的意思呢?
“招摇”是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又叫摇光、瑶光或招遥。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招摇七星组成的,其中第七星“招摇”又被附会为破军星。既为破军,就跟军事扯上了关系。《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规定:“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这是指的军队出征时的仪仗。
朱鸟又称朱雀,是二十八宿的南方七星构成的鸟形,象征南方;玄武是二十八宿的北方七宿构成的龟蛇相缠之形,象征北方;青龙是二十八宿的东方七星构成的龙形,象征东方;白虎是二十八宿的西方七星构成的虎形,象征西方。这四面旗帜要按照前、后、左、右的次序竖立起来,居中的则为最重要的“招摇”旗。所谓“招摇在上”,用第七星“招摇”代指北斗,行军时要在居中的这面旗帜上画出北斗七星,同其他四面旗帜一起使用,为的是确定行军的方向和布阵的方位。
招摇旗居中而又高高在上,可以想见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之下,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开赴前线的盛况,因此“招摇”被附会为破军星,又引申出张扬的意思,“招摇过市”自然就成了一种恢弘气势的象征。在漫长的语言演变中,“招摇”和“招摇过市”渐渐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招摇”的本义也就彻底被人们忘记了。